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宋王质是宋代《诗经》研究史上的重要人物,其《诗总闻》是他历时30年而编撰的学术专著。在当时的语境和个人因素背景下,他以半生的心血潜心阐释《诗经》而撰成《诗总闻》一书的动因有三:一是感于时政,以《诗》训世;二是仕途失意,寄寓悲愤之情;三是不满他人训释,自立新说。  相似文献   

2.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客居荆州的刘备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诸葛亮感于刘备的知遇之恩,向他阐明了一整套关于建立霸业、复兴汉室的方针和战略——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隆中对》(又称《草庐对》)。关于《隆中对》,古今学者早有许多精辟论述。本文试就《隆中对》的形成与信息的关系以及信息在汉末魏晋政治军事中的作用等同题作一些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享利·詹姆斯在他的著名小说《一位女士的画像》的前言中把他的作品比作一个结构和谐美丽的建筑物,他把小说家比作"建筑师",称小说家的写作能力是一种"建筑能力",并且认为自己的小说《一个女士的画像》充分体现了这种能力。笔者在对原作研读的基础上提出,《圣经·创世纪》中的伊甸园故事为这部小说提供了叙事框架,同时,作为寓言的伊甸园故事也为这部小说提供了一种形而上的意义所指,赋予小说关于命运,寻求与选择等形而上的寓意。  相似文献   

4.
徐志摩最擅长的是诗和散文创作。不过他也写了十几个短篇小说。四则童话小说甚为幼稚,我不拟置评。其他小说,除收入小说集《轮盘》者外,尚有《珰女士》(未完稿)。徐氏的这些小说,最早的一篇《一个不很重要的回想》(后改题为《春痕》收入小说集)写于一九二三年初春,发表于同年二月十一日出版的《努力周报》第四十一期上。最后一篇《珰女士》写于一九三○年年底,发表于一九三一年一月十日出版的《新月月刊》第三卷第十一期上,前后时间共达八年之久。但只有《珰女士》标志着作者思想的进展,其他作品表明作者在思想艺术上,均处在探索中。  相似文献   

5.
徐志摩最擅长的是诗和散文创作。不过他也写了十几个短篇小说。四则童话小说甚为幼稚,我不拟置评。其他小说,除收入小说集《轮盘》者外,尚有《珰女士》(未完稿)。徐氏的这些小说,最早的一篇《一个不很重要的回想》(后改题为《春痕》收入小说集)写于一九二三年初春,发表于同年二月十一日出版的《努力周报》第四十一期上。最后一篇《珰女士》写于一九三○年年底,发表于一九三一年一月十日出版的《新月月刊》第三卷第十一期  相似文献   

6.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客居荆州的刘备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诸葛亮感于刘备的知遇之恩,向他阐明了一整套关于建立霸业、复兴汉室的方针和战略——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隆中对》(又称《草庐对》)。关于《隆中对》,古今学者早有许多精辟论述。本文试就《隆中对》的形成与信息的关系以及信息在汉末魏晋政治军事中的作用等问题作一些新的探讨。《隆中对》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汉末政治军事形势,主要是中原、江东、荆州、益州四个地区政治军事形势的分析。指出曹操统一中原后,拥众百万,且“挟天子而令诸侯”,  相似文献   

7.
八年抗战,多少爱国者日夜忧思,成都一位教育界人士感于时局而作《后方日记》,其中,对于日本侵略者狂轰滥炸我大后方的罪行,作了较详细的记述。  相似文献   

8.
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著名语言学系教授、语言分析实验室负责人、美国《中国语言学报》主编王士元先生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语言学系博士瑞克·海粹克女士于五月十八日至二十五日对我校文学院进行为期一周的访问。王士元先生是出生上海的美国华裔学者,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他在实验语音学方面有许多深入的研究和建树,他的《声调的音系特征》和著名的“词汇扩散  相似文献   

9.
"孔子作《春秋传》说"辨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孔子作《春秋传》说”首见于清人张沐《春秋疏略》 ,再见于清人许伯政《春秋深》 ,三见于近人毛起《春秋总论初稿》 ,非始于姚曼波女士。姚曼波女士《春秋考论》的考证推论充斥着穿凿附会、武断臆测。  相似文献   

10.
英国18、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的大部分诗作都感于自然景色或乡野自然中的人事而发,抒发了他独特的自然观。对他而言,自然就是身体和灵魂共有的家园。在自然与人时时呈现对立关系的今天,人类不得不慎重思考自身和自然的关系并寻找一种最优化的共存状态。在英美方兴未艾的生态批评理论和实践的启发下,文章从一个新的角度解读了华兹华斯的名诗《丁登寺》,以之作为对自然与人之命题的一次反思。  相似文献   

11.
李贺的《秦王饮酒》,系《昌谷集》中一篇描绘虚荒诞幻形象的名作。此诗摹写作者想象中秦始皇举行的一次内宫夜宴,借咏叹始皇追求长生而不得实现的悲剧,来发泄他自己的人生愿望和对光阴消逝的感伤。在这首诗中,围绕着秦王感于人有死亡之胁迫而痛饮解忧、纵情声色这一情节,大肆铺张其宫室的豪华,侍宴宫女和仙姝的窈妙,音乐歌舞的纷然杂陈,而主人公秦王豪纵奢侈、恣睢极欲但终究不能摆脱其痛苦的情态,也写得跃然  相似文献   

12.
何水英女士的《秦嘉五言诗〈赠妇诗〉三首为伪作说献疑——与木斋先生、宋娟女士商榷》,认为木斋先生和宋娟女士的论证疑点颇多。但是,笔者以为何水英女士的献疑之作,也多有不妥之处。  相似文献   

13.
根据《乐府诗集》的统计数据 ,汉乐府诗歌中本事和作品共同流传下来的占其总数的 44 %以上 ,班固“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的评价确是至评。汉乐府作者的创作动机以自我抒情为主 ,少数为了满足社会需要 ,其传播方式呈现出文事结合的特点 ,有的甚至“文依事存” ,诗文不具备独立传播的资格。分别从创作和传播的角度来看 ,对“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的古评可以赋予新的含义。  相似文献   

14.
根据《乐府诗集》的统计数据,汉乐府诗歌中本事和作品共同流传下来的占其总数的44%以上,班固“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评价确是至评。汉乐府作者的创作动机以自我抒情为主,少数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其传播方式呈现出文事结合的特点,有的甚至“文依事存”,诗文不具备独立传播的资格。分别从创作和传播的角度来看,对“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古评可以赋予新的含义。  相似文献   

15.
《北方人》2007,(8)
钱钟书先生,当代硕儒。他从不找热闹,热闹总是找他。一个德国女郎,读先生《围城》,十分感佩,千里迢迢来到中国,求见先生。先生数次婉辞,女士痴心不改,非见不可。又一通电话打到先生家,先生拿起电话,彬彬有礼地说:"亲爱的女士,假如您觉得一只鸡蛋好吃,您尽管享用就是了,为何非要见那只下蛋的鸡呢?"此后,那女郎便音信杳然。  相似文献   

16.
在基本的力的图式上,或者说权力关系上,《莎菲女士的日记》与《红楼梦》二者是相同的;但是二者在力的作用方向上,或者说选择权位置上却是不同的,《红楼梦》体现了男权文化的倾向,而《莎菲女士的日记》则是现代女权文学的典型文本。  相似文献   

17.
鲁迅的《伤逝》和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同是二十年代文坛上引人注目的力作。两篇小说都产生在它的作者彷徨探索的时期,都是作者负着时代的苦闷而写出的。《伤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十月,正是鲁迅经历了文化新军的分化、心境寂寞,于彷徨中探索革命新路的时候,《莎菲女士的日记》发表于大革命失败后的一九二八年,正是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伯尔的代表作《女士及众生相》的分析,证明伯尔并非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现实主义作家,《女士及众生相》通过对现实主义形式的借用和过度实施完成的恰恰是对传统现实主义叙事模式的侵蚀,伯尔的小说完全可以接入艺术自主的美学现代性传统。  相似文献   

19.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是20世纪初东亚文坛上最具有影响力的小说之一,人物形象广受评论界的争议,直到目前为止莎菲形象都难以评判. 文本陌生化的创造了一个女性形象,以莎菲女士的爱情观和心理历程作为主要内容,字里行间呈现的全是作者漂泊的生活体验,生活的重压使她难以坚持下去. 莎菲的女性形象介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之间,内心虽想做一个正经女人,但是也有着追求享乐的情感,这种人格分裂,也是当时社会转型期青年常有的感情. 为进一步的研究《莎菲女士的日记》中莎菲形象,文章简单回顾了《莎菲女士的日记》的作者经历,重点从陌生化的艺术手法、主题思想以及艺术形象来进行解析,希望能为相关人员带来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20.
《戏为六绝句》(以下简称《戏为》)究竟何所为而发?杜甫的真正论辩对手是谁?前人大多认为,杜甫有感于轻薄后生之讥诮前贤而作此诗。如: 许宝善《杜诗详释》:此六诗为时人轻薄前贤而作也。(按:许说之“时人”即当时后生) 黄生《杜工部诗论》:盖因当时后生轻薄前贤,特发此论。仇兆鳌《杜诗详注》:此为后生讥诮前贤而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