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向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7-10,1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江泽民对邓小平提出的小康概念的丰富和发展 ,与总体小康相比 ,全面小康是更高水平的、更加全面的、发展比较平衡的小康。党的十六大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了周密的部署 ,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
试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文化自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启绩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3(4):104-109
该文根据党的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概念的阐明、目标的确立、阶段的明确,论述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文化自觉的必然性、必要性、规律性,以及文化自觉的各方面的性质、作用等,以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文化发展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3.
小康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和历史观,同时也是一种治国方略和社会理想。中国共产党人借鉴继承并赋予其崭新的 内涵,小康社会理论被作为“三步走”战略的核心范畴。本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党的十六大提出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纲领,中国社会的发展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4.
韦加庆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13(4):7-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哲学基础非常牢固,既是对唯物史观生产力原理、上层建筑能动作用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原理的运用发展;又包含物质、精神、政治文明、矛盾运动平衡发展思想、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统一的丰富辨证法思想;还贯彻了理论从实践中来,又能指导实践的认识论原则。 相似文献
5.
徐红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3):7-12
"小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亮点,我们的祖先把追求"小康"、"大同"作为自己的理想.邓小平借用"小康"这个概念,在现代化大潮中,赋予了它新的内容,使它成为社会主义的一个新的概念.经过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洗礼,这个概念的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与发展.我们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先后提出了小康、小康社会、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概念,在党的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江泽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报告中,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我们党二十一世纪前二十年的奋斗目标,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6.
7.
试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和重点出发,全面探讨了我国高等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高校的扩招、教育机会均等、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高等教育的质量、全球化和信息化下的高等教育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胡俭兰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2):32-34
从理论上阐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内涵及相互关系;从党执政的55年历史事实说明中国共产党是有卓越执政能力和丰富执政经验的党;论证了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一个集宏观与微观、城市与农村、政治经济文化与生态环境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在内的综合性、系统性目标;与此同时,和谐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构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思想基石,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不可或缺的价值目标。全面小康社会与和谐发展,互为表里、互相支撑。一方面,全面小康社会必然包含了对和谐发展的一系列新的要求,和谐发展是全面小康社会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内在表现,是全面小康社会的一项本质属性。另一方面,和谐发展反映了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体现了良性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必然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体制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10.
11.
殷轶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在探索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进程中提出的 ,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战略目标的细化 ,从层次、内容到状态都有其不同之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大力发展先进的生产力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加强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王桂华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41-42
随着党的十六大精神的深入人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经成为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和共同理想。认真研究和了解这一问题 ,对于明确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战略部署 ,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为此 ,学报编辑部组织了部分学者和教师通过笔谈的形式 ,对小康社会的内涵和目标、衡量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和未来小康社会的设想、中国实现全面小康的可能性与现实性等问题 ,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与探讨。希望他们的研究成果 ,可以在理论上提高认识 ,为实现这一宏伟的目标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试论高校科技创新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锋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6(4):11-14
文章论述了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作用,并进一步论述了高等学校产学研结合、科技成果转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作为本世纪前20年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过去的10年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课题组的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到80.1%,呈现出经济持续加快发 相似文献
15.
16.
王金萍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36-37
随着党的十六大精神的深入人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经成为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和共同理想。认真研究和了解这一问题 ,对于明确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战略部署 ,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为此 ,学报编辑部组织了部分学者和教师通过笔谈的形式 ,对小康社会的内涵和目标、衡量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和未来小康社会的设想、中国实现全面小康的可能性与现实性等问题 ,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与探讨。希望他们的研究成果 ,可以在理论上提高认识 ,为实现这一宏伟的目标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政治文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宏山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4):7-1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发展观的重大突破,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使命,就是要把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为此,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切实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保证人民群众充分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的小康社会还是一个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这种状况的集中表现就是我国弱势群体尚未达到小康或者还处于小康的低水平,他们经济上收入过低、政治上缺少民主权利、所受教育水平低下,容易引发社会危机导致社会不稳定.因此,要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最重要的是建设弱势群体的全面小康,这就需要从政府、社区以及弱势群体自身三大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9.
试论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全面发展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旭东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2):1-3
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的重要论断 ,十六大则进一步贯彻这一精神 ,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笔者认为 ,应该从五个方面理解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全面发展意蕴 :一、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刻反映了社会文明演进的客观规律 ;二、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全面发展目标是社会文明协调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三、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全面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 ;四、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全面发展思想的提出是对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五、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 ,也是国际国内形势对我们提出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共同富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冉兴国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2(3):99-10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本文分析和阐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及其与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立足中国社会现状,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