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秦诸子的许多作品中都有把水作为传达某种理念、表达某种思想的载体的现象.先秦诸子的思想倾向不同,他们的作品中通过水意象所传达的理念,既有差异,也有很多一致性,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意蕴.先秦诸子视野中水意象的多种内涵,对后代文学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它的意蕴积淀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不断地在后代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2.
先秦诸子散文,为中国散文奠基。独抒新见,立一家之“说”;风格各异,成一家之“体”;情采纷呈,显一家之“文”:是千恣百态的先秦诸子散文表现的鲜明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3.
孔子,包括整个先秦诸子在内。首先是哲学家;他们的论著,就文体的性质而言,首先是议论文。人们通常把先秦诸子散文称之为“哲理文”或“说理文”,似乎也正基于此。然而历来对孔子的研究多偏重于对其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文学思  相似文献   

4.
历史是变化不已的一种进程,这种历史进程表现出一定的趋势性,对此,先秦诸子基本上形成了一种共识。先秦诸子的历史变化趋势论的产生,受时代剧变的深刻影响并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关于历史变化的观念,是先秦诸子史学思想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之一,并且为后世史家所继承,构成中国古代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5.
试论先秦诸子学说的共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诸子百家虽然流派众多,各家思想主张颇为复杂,但通过对文献资料的考察,仍可清晰地发现各家学说有着一些相近的特色。这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即以政治为中心建构其理论体系,在学术上有一定的排他倾向,在论证学说的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托古”心态。这些特征的形成与诸子学说继承的文化遗产,即西周王朝的贵族文化的垄断形式——王官之学是有一定联系的。  相似文献   

6.
魏晋思想的解放受到先秦诸子的沾溉,作为思想表达载体的论体文自然受到先秦诸子的影响.论体文源于诸子,其基本的说理品格是由诸子规定的.论体文的诸多问题都与诸子文本或思想有关,儒、道、名、法诸家对论体文的渗透影响造成了论体文广博富赡、透彻明快、玄远高致等不同风格,从论体文设置对话问答的表达形式以及经验、逻辑并重的论证方式我们也可以发现诸子影响的痕迹.通过诸子与论体文二者关系的考察,对魏晋文章的兴起与学术关系也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我们认为,正是在分外关注人际、人事这一传统特色上,隐逸文化与先秦诸子文化契合一致。而就历史发展阶段而言,宽泛意义上的隐逸文化,自始起即表现为对现实人事的关注,至先秦时期,诸子纷纷讨论、总结了隐逸文化中的这一人事人生内容,并在此点上呈现为不同的面貌和形态。由此意义上讲,它既表现了诸子(即士)文化对隐逸文化的广泛继承,同时又标志着狭义的隐逸文化的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8.
《先知的智慧——比较视野下的先秦诸子思想文化精华》是我校张立新教授继《神圣的寓意》之后又一部以比较学眼光解读中国文化经典的论著。该著把论域定位在对先秦诸子思想精华的讨论上,不是泛论先秦诸子,而是着眼于民族精神品格的构建,撷英采华,表现了敏锐的学术眼光。张著认为:老聃、庄周以“道”的永久神秘性为逻辑起点的宇宙观和认识论,孔丘、孟柯以仁义为主要内涵的伦理思想,墨翟兼爱、贵义的宗教理念,屈原的求索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魅力和活力的思想精华。这些思想若能得到有效整合,对内可以多元互补,为民族精神品格…  相似文献   

9.
举国文化之昌盛、影响之远莫胜于先秦诸子,对于先秦诸子的起源有三种解释:荀庄的"诸子出于道散天下论",淮南王的"诸子出于社会需要论",班固的"诸子出于王官论"。通过对诸子起源的探讨,可以看出诸子思想的真实内容、特征与分歧。而荀子"务息十二子之说"和韩非、吕不韦"诸子为乱"应"主一"之说,正可以显示出先秦至秦汉思想脉流如何逐渐由"百家争鸣"走向"思想一统"的秘密。  相似文献   

10.
轴心时期的中西古典语言思想家都倾向于从语用、语效的角度来观察和思考语言 ,将语言 当做一种话语而非一个纯粹的符号体系来加以研究。然而 ,从这一共同认识出发 ,中西先哲对于无法从 社会文化语境中抽象出来的语言却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古希腊主流话语理论家在其'言说'或 '修辞'理论中倾向于对语言采取一种积极正面的态度 ,先秦诸子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语言具有的不稳定性 和颠覆性的担心甚至恐惧 ,流露出一种'语言忧思'。先秦和古希腊语言思想的这一差别深刻地影响着 中、西话语形态在随后两千多年的发展。以这一差别为视角来观察我国的话语传统 ,对提高我们的文化 自觉 ,尤其是在全球化语境内重构当代中国话语 ,都将不无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
虽然在学术界有许多学者认为,先秦时期杂家"学无所主"、"调和"、"折衷"百家之学,杂家不成其为一个学派,甚至将其归属于黄老道家。但笔者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先秦杂家有自己独特的学术宗旨、理论方法和构筑思想体系的思维模式,先秦杂家有自己的代表人物和作品,而且,先秦杂家和汉初诸子有着学术上的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12.
先秦诸子散文形成了大量的成语,一直流传至今.先秦诸子的比喻是众多成语的来源之一.先秦诸子运用比喻而形成成语的方式主要有照搬型、抽取型、概括型三种类型,其下有若干下位类型.按照比喻结构要素的特点,由先秦诸子比喻形成的成语从结构上可分为明喻类、暗喻类和借喻类三大类别.先秦诸子运用比喻形成成语的这种方式,对后世中国成语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先秦诸子之文中 ,《墨子》和《孟子》带有鲜明的政治论辩色彩。《墨子》为文长于说理 ,逻辑严密 ,巧言善辩 ,锋亡毕露 ,开我国论辩文、说理文之先河 ;《孟子》散文则迂回曲折 ,善设机巧 ,鞭辟入理 ,欲擒故纵 ,机锋百出 ,辞气声势兼备 ,在先秦散文中独标一帜。  相似文献   

14.
先秦诸子对语言问题的讨论有错综复杂、相互交错的流变--孔老发轫、墨子承上启下、惠施和公孙龙拓展、庄子深掘、荀子集成,还有其他诸子参与其中,使得名实之辩成为主流,表现为显性特征,言意关系从暗流、浮出到凸现,构成了先秦语言发展的大致轮廓.  相似文献   

15.
春秋战国时期,属于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这个时代所产生的先秦诸子思想,也被认为是中华文化的原典、中华后世文化的原动力。本文从诸子思想学说的内容以及诸子思想的内在依据上阐发了先秦诸子成为中华文化原典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之一,在言辞能否完全尽意、达道的问题上,先秦诸子总体上怀疑语言的表达功能.但他们并没有逃避言和道的困境,而是积极探索一定的思维方式以意致道或者非常规的言说方式以表述道.文章着重论述"目击而道存"的思维方式和"正言若反"、"隐喻"等非常规言说方式.这些方式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一、先秦文学批评的发端文学批评来源于文学创作实践。先秦典籍中较早涉及到“文”的问题的,如《周易·艮六五》:“言有序”,就是说语言要有层次,要有条理。又如《仪礼·聘礼》:“辞无常,逊而说。辞多则史,少则不达。辞苟足以达,义之至也。”它所谓“辞”,是指使臣聘问的外交“辞令”而言,它要求的是“达”,就是能把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这和孔子所说的“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意思是完全一致的,反映出古代统治阶级对于言辞的重视。到了春秋时期,各国使臣往来频繁,言辞的得失常常关系到国家的存亡,对于言辞更加重视,把“立言”列为“三不朽”之一(见襄公二十四年《左传》),显示出言辞在政治活动中  相似文献   

18.
语言总是与哲学紧密相关。中国古代哲学家和古希腊哲学家给语言研究带来新的洞见:从语言涉入哲学,使哲学与语言学都深刻起来。通过比较两千多年前的先秦诸子和古希腊哲学家,说明在语言问题上,儒家思想具有道德行为实用主义倾向,道家表现出语用主义,墨家表现出经验主义,只有名家提出语言系统内部和有关语言的问题,因此具有分析理性特征。古希腊哲学家探索人类理性是如何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不同的语言类型来表达和把握现实世界和存在的本质,并由此影响语言学和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先秦诸子生活于春秋战国那个大致相同的时代,其思想感情、审美观念有着某些共通的时代特质,其文也具有一些共同的时代特征。先秦诸子散文,内容上,多为对时政的批评和对未来的建构,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行文时流露出强烈的主观情感,饱荷情韵;艺术上,多借助于比喻、寓言、类比等方法说理,富于形象性。  相似文献   

20.
《管子》是中国古典文化的重要典籍,在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管子》之道表现在治国理念上,是以仁义道德为内涵,以礼法为形式,把礼治和法治结合起来,法教统一。相对于先秦诸子而言,其学说不仅具有综合性和全面性,而且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