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教学中,我们都能时常接触到一些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他们在上课时总是走神儿,还经常说话、做一些小动作。特别是有的学生,无论老师怎样提醒乃至批评都无济于事。每当我们面对这样的学生时,我们往往不仅会感到生气乃至愤怒,有时也会感到几许无奈。  相似文献   

2.
蜂王浆系工峰咽腺分泌物,含有多种活性物质,是珍贵的天然滋补品,但自然情况下,王浆产量极少且质量不稳定,如能采取以下技术措施,可使每群蜂王浆产量提高4—5千克。(1)条件。蜂群达8框以上的群势,只要箱内有贮蜜或外界蜜源丰富,即可开始生产王浆。特别是气温达到15℃以上且外界蜜源条件好的,从春到秋均是  相似文献   

3.
用"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的尝试教学法在指导英语课堂教学上确实受益非浅。如果老师在布置和批改过程中,动脑子,想办法,就会使学生对写作感兴趣,老师又不会感到特别辛苦,并且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蜂王浆,又叫蜂皇浆。是5-15日龄工蜂头部营养腺的分秘物,浆状,乳白色或淡黄色。世界90%以上的蜂王浆产于我国。长期的医学实践证明,它对人体有着很强的保健功能,主要作用如下:  相似文献   

5.
郭芳彬 《源流》2011,(21):67
大量的试验证明,蜂王浆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蜂王浆的抗癌作用首先引起人们注意和重视的起因之一,是养蜂人员癌症死亡率与其他职业部门的人相比特别低这一事实。1959年,加拿大安达略农学院的陶增教授实验性证明了蜂王  相似文献   

6.
写作素质最能反映学生的语文素质,写作教学水平最能代表教师的语文教学水平,如何进行作文教学呢?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我常常感到学生作文难,究其原因,我认为有师生双方的责任:一是教师期望值过高,又限制得太死;二是学生的知识面窄、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验性教学,教师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引导学生分为ABC三组,分别对应班上英语成绩优秀、中等、暂时落后三类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即在课堂教学、课后作业等方面有针对性地为他们分别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学习任务,让各层的学生都感到"蹦一蹦能摘到桃子",使优秀生的学习余力得到发挥,使学习困难生也能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使各个层次学生都能实现最大可能的进步。  相似文献   

8.
正生日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假如有父母亲朋的陪伴和祝福,那一定会让人感到特别的开心和满足。然而,学生的生日往往都在学校里,父母不在身边,而其他的同学也不知道,那么这一天他渴望得到祝福和分享快乐的心也许会感到失落,由此,我想到了给学生过生日。希望这个意外的惊喜能让他感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祝福,在拉近师生距离的同  相似文献   

9.
在指导高三学生复习中,学生对自拟题目作文感到为难,为此,我专门上了这一课。 自拟作文题目,这里是指学生根据提供的现有材料,通过自己的理解分析,从一定的写作意图和目的出发,为自己的作文拟定一个题目。这在一些学生是能做到的,另一些学生却感到很困难,看看材料,无从下手,拟不出一个象样的题目。一次考试,提供了“有个人为灭鼠将房屋烧毁”的材料,让学生自拟题目写篇作文。一些学生的题目拟得很不好,如《精华与糟粕》、《要按规律办事》、《灭鼠与改革》等等,题目离开中心太远,文章成为无稽之谈。有个学生竟然在文章里写道:“消灭糟粕又连带精华无家可归”,叫人看了不知所云。为帮助高三学生能较准确地自拟题日,我作了如下指导。  相似文献   

10.
让笔者感到不解的是,学习外语似乎应到国外环境中才能学得更好.那为什么我们有的学生在国内同样能学好呢? 现在我们假设,某位学  相似文献   

11.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学习的兴趣来自于“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类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我们从这句话中可以领悟到: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最根本的方法,是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乐。作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能使学生“体验成功”,他们就会学有劲头。在这里我想谈谈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有效三招。  相似文献   

12.
"妙笔生花"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长期以来的一个愿望:如何能写出好文章。许多学生,一提到作文,就感到头疼,写作文成为他们最惧怕的事。生活是作文创作的源头活水,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去发现作文的源头活水,从而写出各具个性的作文。  相似文献   

13.
讲授邓小平理论应突出注意把握下列问题深刻阐明邓小平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使学生感到邓小平理论“可信”;从指导中国发展的战略高度阐述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内容,使学生感到邓小平理论“有用”;遵循邓小平的思路讲授邓小平理论,使学生感到邓小平理论“有味”。  相似文献   

14.
王亮 《新天地》2011,(10):127-127
一、分层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感到“吃不饱”,而成绩不好的学生又常常“吃不了”。这就给我们教学提出了一个难题,必须保证优生够吃,差生能吃。不然,都会有意见的。我在分组时便给学生讲清分组的目的和重要性,以消除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心理,  相似文献   

15.
为了改变学生怕写作文、写作时或语句表达不清或感到元话可写的现状,我在近几年的教学中,坚持让学生写“快乐日记”。希冀在新“课标”理念下,能以日记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培养写日记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写日记的习惯,引领学生快乐作文,提高写作素养。  相似文献   

16.
《工程机械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应用性强,信息量大,如果不注重教学方法,学生会感到专业技术理论枯燥乏味,难学易忘,学习兴趣越来越少,甚至产生厌学心理。如果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学生牢固掌握教学目标,而且能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要求背诵、默写的文章和诗词,很多学生对此感到头痛。其原因是他们不懂得识记规律,没有很好地掌握识记方法。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注意遵循识记规律,指导学生背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激发情感,增强识记的自觉性、积极性。凡是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材...  相似文献   

18.
写作是日常生活交际的一种创造活动。不少学生觉得作文难度大,尤其是在农村中学,每班的学生数在七十左右人,学生起点又参差不齐,面对大班量的学生,英语教学,特别是英语写作教学更是重中之难。笔者针对中学生好奇、爱竞争的特点,把竞争机制引进课堂,把小组合作,小组间的比赛贯串与整个教育活动之中。写作最能使人感到英语学习上的不足,最能提高对语言的敏感性和吸引能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间的互动、互补、互助,和谐共荣,只要我们不懈努力,一定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盖茨曾言: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令人感到满足,再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激励人去寻求更大的成功。作文是一项复杂的心智技能。作文能力是学生在作文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固的心理特征的综合体现。而如何评价学生的作文,正是关系到学生作文的价值是否实现,成功感是否能得以体现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作文评改,教师要本着宽而不失的原则,赏识而不虚美的态度。  相似文献   

20.
科技写作课实际上是一门研究方法课程。西方发达国家高校对这个课程十分重视。目前,我国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高校对这门课程比较忽视,本科学生写作能力较低,能发表论文的学生凤毛麟角,相当一部分学生撰写学士学位论文都感到十分吃力,质量不高。在着重分析这一问题产生根源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改革高校科技写作课程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