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9 毫秒
1.
侗乡福桥     
地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的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南部侗族古村落群,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百里侗文化长廊”。这里完整保存有古朴的民族传统文化,特别是侗族传统建筑更是异彩纷呈。干栏式吊脚楼民居、星罗棋布的侗族鼓楼、横跨溪河的福桥,无处不证明侗族是一个擅长建筑的古老民族。福桥建筑形式与浙江廊桥近似,当地人将这样的桥梁称为“福桥”、“花桥”、“风雨桥”。侗乡福桥@吴景文  相似文献   

2.
<正>地处湘桂黔交界地区的三省坡脚下,居住着近300万侗族人民,千百年来,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本民族独有的文化元素,形成了以侗族建筑、侗族歌舞、侗族服饰、侗族饮食为代表的文化现象。这里蕴藏着丰富灿烂的侗族文化,它既是侗族历史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侗族传统文化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块"圣洁之地",更是侗族原生态旅游的一颗亮丽明珠。在侗乡,有寨必有鼓楼,有水必有福桥。尤以长廊式  相似文献   

3.
侗族鼓楼和风雨桥建筑的缘起潘世雄在建筑形式与建筑工艺上别具一格的侗族鼓楼和风雨桥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颇为游人所青睐。为了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团结,发展地方旅游业,近年来有关部门有意将鼓楼和风雨桥等民族建筑引进南宁、桂林、柳州等城市,使游人用不着长途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广西三江县按照"彰显特色"的发展思路,以"做大做强民族文化旅游"为目标开发旅游资源,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原则,修建了三江鼓楼、三江风雨桥、侗乡鸟巢等标志性建筑,修复了丹洲古城,新建了月亮街和侗族历史文化碑廊,并结合"四改"(寨改、水改、电改、灶改)  相似文献   

5.
<正> 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等单位实施,将在北京雁栖湖建设”中国民族文化城”,占地280公顷,这是迄今规模最大的民族经济、文化展示。它将增进国内各民族的相互了解,有利于民族团结,也将为各国朋友了解我国各民族提供最便捷的途径,增进各民族对外经济文化联系。笔者受托草拟其中的侗寨展示构想,并对展示内容作必要的说明。笔者本着“立体、全面、高层次和生动活泼”的原则,提出了下列构想。鉴于展示是否全面,准确对本民族来说是个敏感问题,而且民族村寨展示还可能在其他旅游城市修建,如何全面、形象、生动地介绍一个民族的经济和文化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故不避浅陋,将构想列后,以供讨论,恭候读者、专家的赐教。侗族居住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毗连地带和湖北西部一些县市,现有人口250多万,是古代越人后裔。侗寨依山傍水,风景优美,传统文化颇具特色。多声部合唱的侗族大歌、不用一钉一铆的鼓楼和风雨桥建筑艺术、有九个舒声调六个促声调的侗语,有“侗族三绝”之称,引起国内外广泛注意。  相似文献   

6.
正"吹起金芦笙,再跨幸福桥",热情的舞蹈跳起来,激昂的侗歌唱起来,雄浑的笙歌震天响。初春的下午,大型原生态侗族风情演艺《哆嘎哆耶?欢乐侗乡》在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皇都侗文化村演出大厅的精彩演绎博得游客们连声叫好。这是通道围绕"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发展战略,全力打造中国侗族文化风情休闲旅游名县,精心创作的原生态侗族歌舞品牌。而这几十分钟的精彩侗族文化演艺,是通道乃至怀化一大批侗族学者和文化工作者的心血、努力与执著的结晶。  相似文献   

7.
民族风情旅游与侗族妇女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旅游业在民族地区悄然兴起,旅游经济在民族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逐步增大。在侗族风情旅游业中,由于侗族妇女自身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使得她们在从事这一旅游服务业时展示出了不同凡响的聪明和才智,从而使得这一行业成为了她们增加收入的新亮点。一、侗族风情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与侗族妇女的参与密不可分侗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又富于创造力的民族,主要分布在湘、桂、黔、鄂四省(区)20多个县,近300万人口,其中女性约占半数。几千年来,侗族祖先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形成包括饮食、建筑、音乐舞蹈、文学艺术和宗教信仰…  相似文献   

8.
<正>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没有一般的文化,只有一定时代、一定社会、一定民族的文化。侗族有自己历史悠久的、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鼓楼风雨桥、侗族大歌、侗语声调是侗族民族文化中的三大瑰宝。  相似文献   

9.
<正> 侗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人们过去对侗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不多。如何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努力挖掘开发侗族地区资源,特别是侗族文化旅游资源,实施“旅游带动”战略,建设一个独具特色的“中国侗文化旅游区”,这是侗族地  相似文献   

10.
<正> 侗族建筑以木房、鼓楼、寨门、风雨桥和凉亭著称。本文仅从美学角度就侗族建筑艺术淡几点粗浅看法。一、侗族建筑是群体的艺术美与自然美的巧妙融合建筑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物的形状、结构以及装饰、色彩,又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意识形态,它不仅具有时代特征,也具有显著的民族特征。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  相似文献   

11.
鼓楼作为侗族三大标志之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蕴涵着侗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集体记忆。侗族鼓楼不仅拥有极高的建筑学价值,而且在侗族乡村社会中还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随着大众旅游及民族旅游的兴起,旅游的经济功能在民族地区开始受到重视,侗族鼓楼逐渐成为展示侗族文化的景观。本文基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八寨的田野调查,试图探讨在旅游视域下,侗族鼓楼的社会表征产生了怎么样的变化,其在游客的不断涌入下,其又如何进行空间的再生产?为在旅游视域下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传承及保护提供理论及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促进了少数民族村寨的旅游开发。民族饮食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本文以柳州三江侗族聚居地程阳八寨景区为例,通过田野调查对景区内饮食资源的呈现方式及其规律进行研究。程阳八寨侗族饮食有百家宴、侗族油茶、侗家三宝等,经过研究发现侗族的饮食呈现方式为:宣扬手工、古法的制作工艺、强调“侗不离酸”的传统民族饮食观念、打造以游客为主的旅游饮食活动。其呈现方式具有以下特征:饮食制作过程简单化、节庆饮食日常化、饮食活动表演化。对侗族村寨景区中饮食资源的研究可以推动侗族民族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其他少数民族村寨的合理开发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旅游开发和文化保护两个角度对民族地区文化发展、旅游开发的客观规律进行系统分析,真实记录皇都侗族文化村居民的经济生活条件是否因旅游而逐渐得以改善。同时本文结合民族学相关理念,分析当地发展旅游的可行性因素,针对文化保护与传承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系列特点及问题,提出最适宜当地发展的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协调发展路径,通过对民族地区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进行分类保护、恰当利用的方式,试图化解皇都侗族文化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共同推进皇都侗族文化村的现代化发展,最终达到提高皇都侗族文化村各阶层居民生活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侗族风雨桥     
在中国南方湘、桂,黔边境地区山清水秀的侗族村寨里,常常可以看到一座座造型别致、结构精巧的桥梁,这就是侗族所特有的水上建筑杰作——风雨桥。风雨桥又叫花桥、风水桥,多建在离村寨不远的通衢溪河上,一般都为杉木组合托架简梁式木桥,桥上建有长廊,桥墩上建有亭阁。它采用杠杆式结构原理,以挂枋衔掌的方法,支撑悬桥,托起阁檐。全桥常常不用一件铁器钉铆,只是在各种构件上凿孔穿眼,以榫衔接,直套斜穿,纵横交错,左右吻合。这种桥结构科学,构思独特,造型优美,建筑坚固,融美观和实用为一体,充分体现了侗族在建筑艺术方面的聪明才智。风雨桥和鼓楼一样,是侗族人民引以为豪的民族标志性建筑。  相似文献   

15.
侗族传统桥梁文化在侗族文化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是当前侗族桥梁文化面临营造技艺失传与桥体建筑年久失修等濒危现状,令人十分堪忧。因此,亟需对日益濒危的侗族传统桥梁文化遗产开展全面而系统的抢救性调查记录,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传承保护。  相似文献   

16.
<正> 侗族传统文化是侗族人世代创造和传承下来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而侗族传统文化的民族主体精神则是侗族优秀文化传统中所固有的一种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它始终是维系、协调和推动侗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它反映着侗民族的整体精神面貌和根本性格。侗族各种文化形态中的优秀文化传统所体现出来的民族主体精神,具有多方面的要素和内容,笔者认为它至少有如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所体现出来的“能动精神”。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殊能动性。这种精神广泛地含藏于侗族祖先的创世史诗、神话、传说、歌谣和民间故事之中。在侗  相似文献   

17.
<正> 我省侗族主要分布在怀化市的通道、新晃、芷江、靖州、会同、黔阳、溆浦和邵阳市的绥宁等县,其中怀化市是侗族聚居的主要地区,占全省侗族人口的90%以上。侗族有着几千年的灿烂历史,不仅创造了自己的语言、音乐,形成了独特的服饰、饮食、文化和建筑风格,还拥有自己的宗教信仰、民族忌讳、传统节日等。侗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大量“养在深山人未识”的山水风光和独特的民俗风情资源,充分  相似文献   

18.
<正> “巫医”作为一种民俗文化事象,在贵州东部侗族地区广泛流行,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巫医”文化。贵州东部侗族的“巫医”具有族群的集体参与性,它反映着侗族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本文在调查之基础上,就“巫医”文化试作初步的探折。  相似文献   

19.
侗族是中华民族组成部分之一,长期生息于湘黔桂毗连地区及鄂西南一带,人口达百万以上。侗族历史悠久、文化独特、社会稳定。近年来,学术界对侗族的研究趋于活跃,特别在历史、文化研究方面出了不少成果。本文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对侗族共同心理素质试作初步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侗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基本特征 侗族是中国南方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属古“骆越”的一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侗族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并形成了稳定的共同心理素质。 (1)宽容和柔、趋静求稳的基本民族性格  相似文献   

20.
民族节日作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在民族地区旅游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节日旅游中,东道主往往用表演的形式将本民族的文化进行呈现.而游客在凝视表演文化的过程中,也通过参与表演来获得身体化的表演体验.文章以广西三江侗族多耶节为研究案例,以节日活动中的表演行为为切入点,以节日空间中东道主和游客为研究对象,探讨在民族节日旅游展演的背景下,东道主和游客的表演性是如何在“客-我”的互动中进行建构的.研究发现,在民族节日旅游中,东道主作为节日旅游的“主人”,为了更好地展示本民族的文化,发挥其旅游经济及社会功能,往往通过编排或排练使民族文化富于表演性,从而使其更好地在旅游舞台上进行呈现,发挥交流媒介的功能;另一方面,游客作为节日旅游场域中的“客人”,其在通过视觉的凝视对东道主所表演的文化进行消费的过程中,已不单纯地满足于视觉感官的体验,更多的在于追求身体的多感官体验,进行旅游的身体化实践和表演性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