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30年来的改革开放,让我们又一次面临西学东渐。那么,新的"西学东渐"给企业的管理带来了什么?困惑的是,这些在西方企业行之有效的管理工具,给中国企业和员工带来了什么?为什么许多企业的领导感觉"不好使"?为什么随着这些工具的实践,员工的"被压迫感"越来越重?我们知道,即使在西方企业,这样的"被管理感"也不是员工喜欢的,这样的感觉在中国企业和员工中更甚。使得一些人也据此认为"西方管理不适合中国"。  相似文献   

2.
李磊 《经营管理者》2007,(9):108-109
<正>2007年的"财富500强"已经出炉,30家中国企业榜上有名,中石化集团成为中国公司首次进入前20强的企业。然而令大家失望的是,这些强大的企业可能使人畏惧,却未必让人尊敬。比如,虽然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移动、中国银行等多家企业跻身世界500强,它们的规模、实力在各自的行业都是名列前茅的,但是它们得到的评价却是人们对其垄断地位的批评,而非表扬和肯定。  相似文献   

3.
企业的竞争根本就是人才的竞争,竞争的取胜就是人才的取胜。对于人才培养与企业创新,海信认识到:公司的事业追求必须与个人的事业追求相统一,要让每个人在为公司工作的同时,使自己的"美梦"成真。正是基于这些认识,海信集团逐渐变为"人本海信",就是以人力战略为导  相似文献   

4.
<正>当一个企业家渴望获得员工忠诚的时候,他首先要问自己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自己是不是"明君"?虽然大多数的老板对此都深信不疑,但是在基层员工心目中,答案往往并非如此,而"群众的眼睛始终是雪亮的"。第二个问题:自己对"忠臣"的理解是不是片面?忠臣究竟是那些让自己的领导与管理感到最舒服的人呢,还是那些真正能为企业创造绩效的人?第三个问题:这些所谓的"忠臣"究竟是抱着企业的大树好乘凉呢,还是真的忠于企业、忠于职守?和曾是乾隆皇帝感到最舒服、因此也最为信赖的人,但是他却贪污了比朝廷国库还多的银子。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身边,常常有这样一些人,起初无论智力还是知识都表现平平的人到后来却取得了很大成功,比如赚了很多钱,办起了很成功的企业,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等等。而那些智力超群的所谓"聪明人",最后却由于种种因素平庸地走完了一生。是什么因素让这些智力和知识表现平常的人后来居上,又是什么原因使原本十分"聪明"的人没有获得更大的成就?美国研究人员近年来对"成功因素"  相似文献   

6.
创新人力资源管理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在构成企业的诸要素中,人是最重要、最活跃的要素。企业中"人"这一要素的素质与行为,从根本上说,决定着企业经营的成败和战略的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就是对企业人才进行有效地梳理、培养,让合适的人充实到企业的各个岗位领域,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因而,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企业,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造福员工、回报股东的重要保障。企业只有营造和谐的氛围,员工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做精、做大、做强。当今,从过去的生产现场组织管理,到以人本管理和文化力建设推动生产力水平提高,最终推动企业发展,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新潮流。加强人本管理是改革发展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让一切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社会财富充分涌流,使企业的发展充满蓬勃的创造活力,实行人本管理尤为重要。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对人性的假设,从"经济人"到"社会人",再到"决策人"、"主体人"的转变,反映  相似文献   

8.
真正的"有情"是让员工在工作中成长,在错误中提升有人说,管理者就是管尺子的人,要定规则、信规则、守规则、认死理,因此,有情管理是要不得的。无情管理,才可能让企业产生优秀的执行力,使企业管理真正上正轨。也有人说,有情管理,会让企业更有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企业快速发展,女企业家更推崇  相似文献   

9.
<正>四川省将加快推进品牌强基、品牌培育、品牌传播"三大行动",集中利用三年时间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四川造"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实现四川制造向四川创造、四川产品向四川品牌转型。"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为发烧而生""一切皆有可能"……这些耳熟能详的经典广告语,让人只听广告语便能第一时间想到相关品牌。好的广告语就是品牌的眼睛,品牌既是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也代表着供  相似文献   

10.
正许多人不懂得沟通技巧,一出口就引发误解、争吵和隔阂。尤其下面这些话一出口就招人烦。指示型:"你应该"。这种居高临下的指导会让沟通变成命令,引发抵触心理。质问型:"为什么不"。有时我们想提建议,却让人感受到质问和指责。不妨换成"如果那样做,你觉得如何",这种征询口吻更易让人接受。贴标签:"你怎么老这  相似文献   

11.
领先一鼻子     
一般来说,20%的高层面人的收入,是另外80%普通人的平均收入的16倍;4%的顶尖人的收入,则是前20%的人的16倍。这一"80/20原则"不禁让人咋舌。那么,是什么因素让这些个人或机构产生如此难以想象的  相似文献   

12.
万安科技董事长、总经理陈锋表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产销国,但是我们还不能说是汽车强国。如何让中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让中国的企业去到世界舞台上跟那些汽车巨无霸企业竞争,这是中国汽车企业的担当,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3.
<正>在企业里,大家一般把基层生产或管理单位的班组长称为"兵头将尾",各级领导的意图最终要经过这些"兵头将尾"来实现,企业的生产指标要通过这些"兵头将尾"来完成。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这些"兵头将尾",注重培养和提高这些位置上的员工的素养,提升他们的领导艺术。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一、提升"兵头将尾"的业务素质,要选拔技术水平高、一线工作经验丰富、有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人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一个企业,往往  相似文献   

14.
悠扬清新的苏格兰风笛,静谧清纯的尼斯湖,远离尘嚣的苏格兰高地。所有这些无不让人觉得纯净清新。人说,若把苏格兰的纯净、睿智、丰饶和别致融合在一起,则创造出如今被世界上无数人视作生命、有着"天使之享"美誉的芝华士。  相似文献   

15.
周有才 《科学咨询》2005,(11):46-47
位于重庆渝中区中山支路16号的重庆铁路工程开发总公司,外部装修虽然其貌不扬,然而在铁路相关工程的开发建设方面却是闻名遐迩.无论是承建铁路的桥梁、隧道、专用线建设、电务工程、电气化改造工程,还是承接工业与民用建筑、装饰装修、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及道路工程施工,他们都出手不凡,让人刮目相看.他们曾多次被重庆市授于"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的光荣称号,并被铁道部评为"全国铁路多种经营先进集体".这些荣誉来之不易,也正好生动地诠释了他们艰苦创业的不凡经历.  相似文献   

16.
正推荐度指数★★★★★随着珠三角经济转型升级步入深水区,企业的生存环境发生剧变,兼并重组、迁离原址、更换订单……这样的转变,让一些员工对于未来感到担忧。今年春节以来,广东多地因企业转型发生停工事件。在这些事件中,劳方提出更高的权益诉求,资方则以"不受法律支持"为由态度强硬,进一步激化了矛盾。这些停工事件折射出当  相似文献   

17.
就业局长的"难" 赵建国,万州区就业局局长.2009年8、9月份,因招不到人让他很为"难":工业园区的企业要在年底前新招4000人,招工启事发出后,在本区内竟没有招到一名工人.  相似文献   

18.
从近年来全球经济与劳动关系的发展趋势看,企业正逐渐将关注焦点转移到如何提升自身竞争力与协调劳资双方分歧这两个课题上。特别是中国大陆进入21世纪后GDP增长的速度趋缓,让中国大陆经济迈入了"新常态",如何寻找出一个新的突破口、促进转型正考验着中国大陆企业家的英明睿智。"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不仅旨在促进经济的转型升级,也带动了周边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新的契机。然而在过去几十年间,令这些企业倍感头痛的问题是,由于企业对投资当地劳动情况与法规的不熟悉以及对劳动冲突事件的预防与协调沟通缺乏经验,导致劳资纠纷冲突事件频繁发生,让这些企业付出了高额协调与沟通成本,甚而导致企业以投资失利告终。对此,本文梳理出在"一带一路"推动过程中导致企业劳动关系冲突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供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19.
让人才测评为人才号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进 《领导科学》2001,(5):12-13
20世纪末,知识经济的狂飙在不经意间席卷了全球,来势之猛让人在欣喜之余隐约觉察到危机四伏."企业即人"、"管理即人"的思想再一次对人才科学和人事管理体制发起了冲击.面对"什么是人才"、"如何科学识人用人"的旧题新问,传统的人事管理理论捉襟见肘,直到测评技术红杏出墙,才始得转圜.  相似文献   

20.
对企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价值优秀的执行力,是凸显企业竞争优势,使企业与竞争对手区分开来的关键。在这里,我向大家介绍9个能增强企业执行力的要素。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这不仅仅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还包括帮助这些人不断成长,不断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