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交易过程中的时间因素是重要的信息揭示变量.在价格久期基础上.引入了新的流动性衡量指标VNET,对上海股市流动性测量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选择了2005年9月1日至2006年12月30日作为样本时段,选取上证50指数前20只最大流通股在样本期间内的分笔交易数据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证券市场交易过程中的各种非对称信息严重的影响着市场的流动性变化.  相似文献   

2.
证券市场长期记忆特征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投资者对信息的反应具有非线性特征,当超过临界点时,以往被忽略的信息会以聚集的形式爆发性地表现出来,因此证券市场具有长期记忆特征.分析了上海证券交易市场的交易量数据,认为上海市场具有长期记忆特征,长期记忆主要原因是因为市场中存在较多的噪声交易者,而缺乏套期保值工具和信息披露的不完善又放大了投资者对信息反应的集群性.  相似文献   

3.
公司股权和管理层激励对信息非对称程度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基于MRR模型,引入股权转让和管理层薪酬,实证研究公司股权、管理层激励与信息非对称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公司内部人显著提高了交易过程的信息非对称程度,而机构投资者则显著降低了交易过程的信息非对称程度.上市公司股权越集中,信息非对称程度越低.股权转让和管理层激励都不同程度地降低了信息非对称程度,且股权激励的效果比薪酬激励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4.
基于过度自信的交易量驱动因素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信息模型框架引入过度自信假设构建理论模型,在考虑信息结构环境的基础上建立状态依赖过度自信模型,从信息流动机制和微观机理的角度分析市场历史收益和交易量之间的关系。根据理论结果提出了私人信息冲击对交易量具有正向作用以及历史收益和交易量呈正相关的两个假说,随后基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检验进一步验证了相关理论假说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将媒体公共信息与机构投资者私人信息联系起来,在我国新股发行询价制背景下建立基于贝叶斯信息准则的IPO定价模型,对媒体信息影响机构投资者私人信息、行为决策及其期望初始收益的微观机制给出了理论上的解释。模型分析表明:媒体公共信息与机构投资者私人信息是条件正相关的,私人信息的分布情况将取决于媒体信号的实现值;媒体信息具体通过两种路径影响机构投资者私人信息及其初始收益——激励效应和需求效应;这两种路径分别对期望初始收益产生负面和正面影响,而媒体信息的最终影响将取决于两种路径的相对强弱。采用2009—2014年在A股上市的874个IPO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分别验证了模型的两种路径以及两种路径的综合作用,为模型结论提供了较好的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6.
风险价值的计算方法及其在证券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江平 《管理科学》2002,15(3):34-38
在综述风险价值的定义及多种计算方法后,重点讨论了历史模拟法,并对我国证券市场部分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论证了风险价值模型在我国证券市场风险管理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规范的信息披露是维护证券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的根本保证,而会计舞弊却是阻碍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毒瘤".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日益完善和国内外舞弊丑闻的不断发生,会计舞弊识别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以116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分析舞弊案例及舞弊手段,构建了会计舞弊识别指标体系,并依据主成分分析法及BP神经网络,建立了会计舞弊识别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研究发现,这一模型对于会计舞弊的识别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是一种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舞弊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影响IPO首日回报率的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因素,本文将机构投资者的私人信息和散户投资者的情绪结合起来,以我国新股发行市场为背景建立模型,对IPO破发或抑价产生的微观机制给出一种理论上的解释。模型结论表明:IPO是否破发主要取决于散户投资者的情绪,而不是机构投资者的私人信息,并且散户投资者情绪越乐观,IPO破发的可能性就越小;同时发现IPO首日回报率与散户投资者情绪正相关,与机构投资者的私人信息负相关。以2010年11月至2013年12月在沪深交易所上市且披露网下具体报价情况的477家IPO公司为样本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支持了模型结论。研究结果对于如何提高IPO发行效率提供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行为金融理论发展的大背景出发,以噪声交易作为研究主题。首先介绍了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噪声交易理论;接着简要介绍了噪声交易理论的基本模型—DSSW模型,为将其应用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实证并提出一个改良模型做好理论铺垫;然后在DSSW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原创性地提出了一个我国证券市场机构噪声交易者一散户噪声交易者模型,以分析说明我国噪声交易者的生存机制及噪声交易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并得出相应的启示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KMV模型的我国上市公司价值评估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基于期权定价思想的KMV估值模型在我国证券市场上的适用性.首先结合中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对KMV模型进行了修正,然后利用修正后的模型对我国证券市场上的部分样本公司进行实证检验.表明KMV模型适用于中国证券市场.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非ST公司而言,通过模型估算企业的股权资本价值和企业总价值,不仅考虑了企业资产的现时价值,还考虑了企业未来获得良好发展前景的各种机会,是一个全面动态的过程;对陷入财务困境的ST公司,传统的价值评估方法无法对这些公司的价值和较高的股价做出合理解释,这些公司依然可以在资不抵债的情况下有一个可观的公司价值,模型能够全面反映ST公司的净资产价值和虚拟价值--"壳"资源价值,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我国证券市场上越是被ST的公司越被追捧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波动特征实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根据不同类型的ARCH类模型的特点及其所刻画的市场波动特征,本文对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波动的聚集性进行检验,分别运用EGARCH和TGARCH模型对证券投资基金波动的非对称性和杠杆效应进行实证研究,运用EGARCH-M模型对证券投资基金波动的风险溢价效应进行实证分析,运用改进的EGARCH模型对证券投资基金波动与信息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姜继娇  杨乃定 《管理学报》2006,3(5):607-613
从行为金融研究的视角,利用源自“上证”(SHSE)A股市场的样本数据,检验了行业特征、市场情绪与收益波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行业特征下,具有类似的投资者行为和风险收益关系,而且均未达到弱式有效;尽管各行业板块之间的收益波动联动效应显著,但市场情绪对不同行业特征的收益波动影响仍有差异性。对管理的启示是,中国证券市场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利用市场情绪套利时应考虑行业特征。  相似文献   

13.
针对金融市场中跳跃特征的刻画问题,提出了贝叶斯跳跃厚尾随机波动模型。通过随机波动模型的结构分析和状态空间转换,设计了模型参数估计的MCMC算法,利用Kalman滤波和高斯模拟平滑方法估计模型的潜在波动,运用贝叶斯因子对随机波动类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并利用中国和美国的股市收益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刻画中、美两国股票市场的波动特征方面,跳跃厚尾随机波动模型要明显优于厚尾随机波动模型和标准随机波动模型,并且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和美国股票市场都具有明显的波动持续性以及跳跃特征。  相似文献   

14.
股市间的互联互通是把“双刃剑”,在加强联动性的同时也扩大了风险敞口。作为中国股市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沪港通开通六年来的效果如何是业界关注的议题。本文运用滚窗VAR方法计算沪港通前后各1000个交易日期间上海、香港和纽约股市的时变波动溢出指数,进而分析两两市场之间波动溢出效应的大小、传导方向变化。研究发现,沪港通的实施,增大了沪市与香港股市的波动溢出效应,与美国的波动溢出效应相对减小,沪港通在加强沪、港两市联动性的同时弱化了与纽约股市的联动性;改变了沪港两市之间波动溢出效应的传导方向,由单一的港→沪溢出变为以沪市为主的双向沪←→港溢出,同时也增大了对纽约股市的溢出效应,增强了沪市的竞争力。这一结果符合经济基础假说和协同市场假说。本文的研究改进了股市间互联互通波动溢出效应程度和传导方向的测度方法,并为中国沪港通政策效果评价及进一步的国际板开设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al linkage between transaction costs and financial volatility under two methodological improvements over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First, we use panel data in which exogenous transaction cost differences in the French stock market are induced by price level dependent minimum price variation rules (tick size rules). Unlike in previous studies based on one‐time regulatory tick size changes (like the U.S. decimalization), we can separately identify and control for marketwide volatility changes. Second, we avoid the pitfalls of biased volatility measurement across regimes by using the range as a tick size robust volatility metric. Panel regressions controlling for marketwide volatility effects show at high levels of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hat the hourly range volatility of individual stocks increases by more than 30% for a 20% exogenous increase in transaction costs due to tick size variations in the French trading system. In the light of this evidence, higher transaction costs in general, and security transaction taxes in particular,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volatility increasing. (JEL: F3, G1, G14)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基于动态条件相关的多元GARCH(DCC-MVGARCH)模型,对美国次信贷危机发生前后国际原油市场和中、美股票市场间的协动性变化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在次信贷危机发生后,国际原油市场与中、美股票市场间的协动性有了明显的增强,不同市场间的波动具有明显的传导作用。国际原油市场与美国股市的协动性相对于中国股市波动性更强,说明冲击在国际原油市场与美国股市间的传导更强烈,其协动性对冲击的反应更敏感。另外,运用偏最小二乘方法(PLS)对影响国际原油市场和中、美股票市场的诸多因素在次信贷危机爆发前后对协动性解释能力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次信贷危机对这些因素的解释能力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金融复杂性研究表明,无论是成熟资本市场还是新兴资本市场,其价格波动除了具有时变、聚类和杠杆效应等典型特征外,还普遍具有更复杂的多分形特征.以中国股票市场中的4只认购权证为例,通过深入考察并充分提炼股价多分形分析过程中产生的对定量描述价格波动有益的统计信息,提出一种新的金融市场波动率测度,即多分形波动率,并进一步探讨其在权证定价领域中的实际应用.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股票市场的股价波动确实具有明显的多分形特征;且在B-S定价模型框架下,多分形波动率测度具有比常用的GARCH波动率测度和EGARCH波动率测度更优异的权证定价精度.  相似文献   

18.
宫晓莉  熊熊  庄新田 《管理科学》2018,31(3):149-159
 金融期货市场既存在平常信息引起的连续性波动,又存在突发冲击造成的跳跃式波动,金融市场波动同时具有扩散性和跳跃性特点。同时,金融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间的跳跃和波动行为存在着风险溢出效应和羊群效应等。并且,金融资产收益在跳跃过程中呈现出非高斯属性,正态分布假设不能刻画跳跃和波动中的程式化现象,如噪音分布的尖峰厚尾、有偏特征等。        考虑到金融期货序列分布的尖峰厚尾、有偏、非对称现象,采用非对称、有偏的广义双指数分布刻画收益率非高斯特征;同时考虑到金融波动序列的时变性、集聚性和异方差性以及收益与波动之间存在着杠杆效应,将有偏的广义双指数分布引入到收益序列和波动序列均存在跳跃且跳跃相关的双层跳跃扩散模型,构建广义双指数分布驱动的双层跳跃扩散模型,并从理论上分析模型的优越性。根据模型的似然函数估计式,使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模拟迭代求解广义双指数分布驱动的双层跳跃扩散模型参数,将构建的模型应用到中国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中国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各自的跳跃和波动行为特征以及市场间跳跃和波动的风险关联性,包括对两类市场跳跃形态的非高斯特征分析股指期货市场与现货指数的波动协同性描述,以及股指期货与现货间的跳跃溢出行为、跳跃强度和跳跃大小分析等。        研究结果表明,广义双指数分布驱动的双层跳跃扩散模型较好地捕获了收益率分布的尖峰厚尾特征;股指期货收益和股指现货收益上涨与下跌概率呈现非对称性;股指期货波动强度高于股指现货波动,而股指期货波动的持久性低于股指现货;股指现货的杠杆效应表现更强;股指期货和股指现货市场存在双向跳跃溢出效应。        研究结论有利于理解中国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之间的跳跃风险传染机制,对于深入认识期货和现货市场的风险溢出关系、促使投资者规避风险和监管机构加强监管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于中美经济联系日趋紧密,中美股票市场大幅波动的互激效应明显增强。本文考虑中美股市时差和法定节假日差异等因素,运用标值Hawkes过程对2006-2017年CSI300和S&P500大幅波动收益率数据进行建模,结果表明:(1)中美股市大幅波动互激效应存在不对称性,美股市场大幅波动对中国股市的互激效应更强;(2)中美股市大幅波动的幅度对互激效应不存在显著影响;(3)中美股票市场对于大幅波动互激效应的消化速度存在差异,中国股票市场消化美股大幅波动互激效应的速度较快。本研究对金融市场监管者和投资者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混频模型(GARCH-MIDAS)分析了经济不确定性对中国股市波动率的影响。经济不确定性包括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两方面。总体来说,经济不确定性会影响中国股市的波动,但强度有限,且A股、B股间表现出差异。经济运行(IP)和消费(inf)中的不确定性是A股、B股共同的波动因子,且IP的贡献度最高;货币政策(IR)、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CEPU)对A股无显著影响,但会显著影响B股的长期波动趋势;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AEPU)的影响则不显著。加入显著性指标有助于提高波动率的预测精度,混频模型为分析股市波动中的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有助于识别股市波动中的经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