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制度学派认为,制度是社会经济变迁中的决定性因素;正式制度在区域社会经济变迁的宏观层面和表现形式上起着明显的作用;在微观层面,非正式制度和“路径依赖”的影响更为重要;以制度学派理论为指导,深入考察人民公社时期的苏南农村社会经济变迁,可以拓展和深化“苏(江)南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制度功能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度,这里主要是指正式的具有一定强制约束力的规则。其功能有历史的、现实的、客观的、微观的、积极的、消极的,以及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多方面的内涵。结合现代化建设的社会需求,笔者仅将自己的认识作一粗略陈述,以求教正。一、制度的经济增长功能近年来影响重大的新制度经济学派对制度的经济增长功能有独到的研究论述。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道格拉斯·诺思在其代表作《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迁》和《制度·制度变迁和经济绩效》中提出的重要观点认为:制度因素在长期的经济变迁中起主要作用,对经济增长起主要作用的是制度因素…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民间社会组织的产生和发展,是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的结果。当前我国农村民间社会组织制度变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强制性制度变迁预期制度模糊导致"规制过剩"与"规制匮乏"并存;诱致性制度变迁动力系统不足导致依附性与独立性并存;强制性制度变迁职能错位导致监管过剩与监管不力并存;诱致性制度变迁利益机制偏差导致"非营利性"和"利益驱动"并存。优化我国农村民间社会组织制度变迁的基本思路是:确立政府与农村民间社会组织的互信关系,为制度变迁奠定思想基础;完善农村民间社会组织发展的法律法规,为制度变迁提供外部环境;加强农村民间社会组织的能力建设,为制度变迁提供内部保障。  相似文献   

4.
回顾合作化时期中国土地制度的三次变迁,可以发现对革命与改革的回应构成了土地制度变迁的核心动力。革命与改革分别应对当时社会发展的两大任务即国家政权建设和向工业化国家的转变,土地制度变迁则是为了更好地实现革命与改革的既定目标。而以往从经济层面展开的土地制度变迁则缺乏对制度变迁政治动力和社会核心命题的关注,因此以往研究强调的制度不经济和低效率并不足以成为推动制度变迁的充分条件。从革命的世纪到去政治化的世纪,土地制度变迁始终绕不开政治命题的影响,所以要强调重返政治分析的土地制度研究。  相似文献   

5.
创新、经济增长与制度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经济增长与制度变迁是一个互相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系统.创新是经济增长和制度变迁的源泉,也是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首要动力;而创新必须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保证下进行,制度安排和经济增长为创新提供了制度支持和经济支持.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制度非均衡,从而为制度变迁提供了动力和压力.制度变迁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结果,同时它也成为创新和新的经济增长的起点.  相似文献   

6.
郭忠华 《东方论坛》2005,(3):119-124
与历史制度主义、社会学制度主义和理性选择等学派有关制度变迁的解释不同,以奥菲、约翰逊等人为代表的部分新制度主义者在详细阐述后共产主义国家特殊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度变迁的路径偶然理论.[1]这一理论认为,在苏、东剧变后产生的后共产主义国家,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完全是偶然的.这种偶然性表现在这些国家新掌权者偶然的政策选择上,偶然的政策选择在制度遗产、国家能力和政策顺序等因素的干预作用下,制度变迁以消极型制度设计或积极型制度设计的方式发生.路径偶然理论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后共产主义国家制度变迁的方式,也反映了制度变迁研究方法的创新,但同时也存在明显的缺陷.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评价已有文献从语义学角度对制度概念进行的研究,然后对制度经济学中各个学派对制度概念的应用进行归纳梳理,最后综合出一个制度的一般定义:经济主体的行为型式和规律性,以及产生行为型式和规律性的因素系统,例如规则、组织、规范、信念等等。制度变迁指的是参与经济活动的诸多经济主体行为规律的变化,并伴随着经济主体的行为规则、共有信念和经济主体所在的组织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新制度学派认为 ,正式制度安排只有在社会认可 ,即与非正式约束相容的情况下 ,才能发挥作用。文章从非正式约束和个人理性的视角 ,以博弈论作为分析工具 ,应用制度变迁相关理论 ,比较了中国证券市场所经历的两次制度变迁——国企股份制改造和国有股减持 ,探讨了两次制度安排的成功和失败之处  相似文献   

9.
经济竞争制度的道德建设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社会,经济竞争制度对道德建设具有促进作用。体现在三个维度:一定的经济竞争制度形成一定的社会道德水平,经济竞争制度发生变迁,社会道德水平就有了提升的机会;经济竞争制度为沟通道德建设与经济发展创造机会;经济竞争制度具有群体性、具体性、稳定性和强制性,从而对道德建设具有特定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10.
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中,涉及的制度变迁思想主要集中于当时社会的三大方面: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的变迁,而他对这些变迁的描述则主要集中于能够深刻反映他们自身的分期付款制度(经济制度)、制度合法性的丧失(政治制度)和宗教(文化制度)的变迁三个层面。并且,结合当时社会状况,文章分析了形成这种变迁的因素和缘由。  相似文献   

11.
从古希腊思想学家的探索到当今新制度主义经济学者的回答,西方对制度的经济分析形成了一个悠久的历史传统。在美国旧制度主义产生之前,西方的制度分析往往带有浓厚的哲学色彩,体现出对社会结构以及人在社会中的命运的关怀。美国旧制度主义者则将社会的各种规则纳入制度分析,强调制度的动态演化过程。自科斯开始兴起的新制度经济学派则以新古典经济学的框架为基础,强调交易过程有关变量对经济绩效的关键作用,弥补了新古典主义的理论缺陷,增强了对经济现实的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12.
新自由制度主义认为国际制度对于国际合作的形成与维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制度的帮助下 ,博弈各方能够更好地沟通信息 ,稳定预期 ,降低缔约成本 ,从而促进合作的实现。在全球化时代的反恐斗争中 ,国际制度同样成为有效推进反恐合作的必要条件。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目前国际反恐怖制度的积极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为推动国际反恐合作的广泛开展 ,需要我们进一步强化相关制度的合法性基础 ,努力提高国际组织在反恐斗争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从而最终实现对恐怖主义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3.
Over the past century, there have been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prevalence, density, and complexity of transitions to adulthood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Analyses of change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have largely focused on one or two transitions in isolation. This article examines whether recent increases in female school participation, the timing of marriage, and socio-economic changes in Africa and Latin America have influenced the timing and pattern of the entire transition to adulthood. Using data from countries with Demographic and Health Surveys 12–15 years apart, we analyze how the distribution of status combinations (education, employment, marriage, and childbearing) has changed over this period for women aged 15–30. Heterogeneity analysis is used to describe the changes in the complexity of status combinations. Although we find little change in transition complexity for women older than 20, there is evidence for shift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status combinations at any given age.  相似文献   

14.
我国区域高等教育数量多、发展快,但办学水平相对较低.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区域高等教育要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坚持并加快地方化发展,主动为地方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在服务中办出特色、提高水平.  相似文献   

15.
在对陕、闽、湘、沪等10个省市区不同类型的50所高校在校生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城镇生源和农村生源女大学生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总体差异和不同类型高校之间的差异。提出我国女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异不仅在总体上较大,而且在民办各类高校中差距更大,但在公办高校中女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异则相对较小。在描述差异程度的同时,利用调查资料进一步分析调查对象中女性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状况,探讨形成城乡差距的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前高校知识产权被侵权的情况十分严重,随着"浙大"、"哈工大"等一些重点大学将校名、校徽申请为注册商标,怎样保护高校无形资产,提高无形资产的管理意识成为众多高校亟需攻克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高校产业是高校产、学、研相结合的重要基地,也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最为便捷的渠道。随着高校校办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入,企业的产权结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均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探讨在这一新的形势下党组织在产业中的作用和角色定位,产业党组织的运行模式和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是一种政府指导的制度变迁,在这一变迁中会遇到一些阻碍。文章主要讨论的是城市化进程中农村撤制村、队过程中的一些冲突。关注农村社会冲突,不能不关注农村社会中的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因为相对而言,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在农村要大于城市。文章通过对政府城市化进程中的撤制村、队工作的案例研究来说明,在农村组织中良性的非正式制度所具有的认同功能可以决定农村撤制村、队这一强制性制度变迁的顺利与否,并且这一认同功能在农村中有其特殊的传递机制。  相似文献   

19.
文化变迁的“过渡性”形成“过渡状态”,从而完成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的合理配置,构成了世界文化分布与呈现的图景。变迁的直接动力来自于文化的接触与影响。不经过“过渡状态”的文化变迁是不真实和不可靠的。文化从个别现象上看,可能存在暴风骤雨式的变革;从全局角度看,循序渐进式的“过渡变迁”是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课程改革所带来的巨大转型,学校组织的角色与定位已起了根本的变化。学校组织所具有的科层体制、松散结构、双重系统等特性,都有可能成为课程改革实施的阻力与障碍。为了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必须对学校的组织结构、管理方式等进行根本变革,向着扁平化与团队化、人本化、柔性化与创新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