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负责主持中共在南方党组织和国民党统治区统一战线的工作,对中共广东组织的建设和抗日武装斗争,开展统战工作,抢救被困于香港的文化界知名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等,作了大量的指示,给予了正确的指导,为广东抗战的开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一、指导中共广东组织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保护和发展自己的组织,壮大抗战力量  在八年抗战过程中,中共广东组织及其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开辟了华南敌后抗日根据地,展开了抗日游击战争,为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是与周恩来的精心指导分不开的。(一)帮助中共…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在广泛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进行抗日斗争、开展游击战争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之后,抵抗了日寇百分之六十的兵力和伪军百分之九十五的兵力,为大反攻和夺取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因此,可以说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设,没有中国共产党组织和发动解放区军民开展敌后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要取得全面胜利是不可想象的。邓小平同志在抗日战争期间发表的论著,共有九篇收入《邓小平文选》。其中论述抗日根据,地建设的主要有三篇:《党与抗日民主政权人《根据地建设…  相似文献   

3.
陈瑜 《贵州社会科学》2005,1(2):154-156
抗日战争时期,在敌后战场,国共两党都开展了广泛的游击战争。对于在敌后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的问题,国共两党既有共识,又有认识差异。由于国共两党对敌后游击战争的认识差异,导致了两种不同的抗战结果:共产党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和武装力量迅速扩大;而国民党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日益萎缩,游击部队日益减少,在敌后战场上逐渐失去其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重温刘少奇领导新四军开创和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光辉业绩,全面分析了他的"家"(亦即根据地)思想,即:为什么要建立"家",怎样建立"家"以及如何管理"家".在刘少奇的领导下,华中抗日根据地得到了有效的巩固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进入抗日战争时期,及时实现党的军事战略的转变,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抵御日本侵略,坚持、发展和夺取抗战胜利的关键。朱德作为八路军前方最高军事首长和中央军委前方分会主要负责人,在不断提高自身认识的基础上,大力促进党内、军内的思想统一,不失时机地部署八路军实施以山西为中心的战略展开,直接指挥根据地军民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为抗战初期党的军事战略的成功转变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晋冀鲁豫边区是抗战时期华北敌后具有战略意义的三大抗日根据地之一,其所开展的农民运动在中国抗日根据地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抗战时期晋冀鲁豫边区农民运动的兴起具有深厚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是基于对日作战独特的地理优势,也是战时经济环境的迫切需求,更是响应党中央抗日救亡伟大号召的行动使然。为了更好地完成抗战的艰巨任务,晋冀鲁豫边区主要从武装抗日运动、改造乡村政权运动以及经济建设运动三方面开展农民运动:武装抗日斗争主要是配合正规部队对日作战、实行抗日游击战争、坚持武装斗争与劳动生产相结合等;改造乡村旧政权运动主要是建立抗日民主新政权;经济建设运动主要是开展减租减息、农业建设、农业互助、大生产等。晋冀鲁豫边区农民运动的成功开展,昭示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行群众路线,这是开展农民运动的根本原则;加强党对群众工作的正确领导,这是开展农民运动的基本方针;运用多样化方式进行思想动员,这是发动农民运动的重要方法;统筹推进各项农民运动一体化发展,这是顺利开展农民运动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刘少奇在武装斗争方面的建树和影响是巨大的。刘少奇是中国共产党内较早认识到发展工农武装、创建人民军队重要性的人。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的刘少奇,他在领导华北、华中的抗日战争以及在解放战争初期主持中央工作期间,对武装斗争的深人和发展,对抗日游击战争理论的研究与策略的运用,对全国解放战争方略的制定与东北根据地的创建,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一、刘少奇是党内最早认识和重视武装斗争的领导人之一刘少奇与毛泽东、周恩来等人一样,是在深人分析中国社会的现状以及各阶级对待革命的态度的基础上,在组织和领导工…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的长期性要求建立民主政权以动员一切人力物力支持持久的抗战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及其战术的施展 ,需要建立根据地以为战略依托 ,需要民众的积极参与 ,需要民众组织的帮助与支持 ,这些都要求在根据地进行民主政权的建设 ;“兵民是胜利之本”则要求以民主政治动员民众 ,更要求在根据地建立抗立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 ,由此规定了根据地民主政权的组织形式、施政方针等一系列的政权民主化建设的原则、制度及措施。综而言之 ,中共抗日持久战理论对推动敌后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的建设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 整风运动是山东抗日根据地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山东军民战胜日本侵略者奠定了思想基础。但有经验,也有不足的教训。本文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这一历史事件作初步探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一抗战开始后,在党中央正确路线指引下,山东党组织独立地领导了抗日武装起义,创建了八路军山东纵队,坚持了敌后游击战争,建立了几十个县的民主政权,开辟了根据地,初步进行了组织群众和改善民生的斗争。特别是罗荣桓、肖华同志率领八路军115师主力部队  相似文献   

10.
冀热辽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十九个解放区之一。它包括当时河北东北部、热河南部和辽宁西部地区,是在敌人的深远后方,经过较长时间的艰苦斗争形成发展起来的。在冀热辽地区开展游击战争,是党中央关于在敌后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战略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试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救国公粮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政府为适应敌后游击战争的特殊需要,创设了一整套不同于传统完粮纳税形式的救国公粮制度,它包括统一累进的征收原则、藏粮于民的储存办法、凭票领粮的支取方式。救国公粮制度的制定与实施,不仅改善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财政状况,保证了晋察冀抗日部队和政府机关的粮食供给,而且还为其他敌后根据地解决粮食问题树立了典范,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坚持持久抗战的重要的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12.
诞生于1938年12月27日的八路军山东纵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东土生土长的人民抗日军队。这支部队,是唯一的在没有主力部队帮助的条件下,由地方党单独创建的走向正规化的部队;是长期坚持敌后山东及苏鲁皖地区抗战,并参与八路军揭开中国战场战略反攻序幕的部队;是参与创建中国敌后最大抗日民主根据地——山东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部队,为全国抗战胜利做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3.
抗战时期,中共积极争取沦陷城市青年学生开展秘密抗战活动.华北根据地城工部门领导的地下党调查日伪组织特务情况和学生的思想状况,派遣地下工作者通过社会关系网络秘密打入城市学校.运用社会关系发展骨干,利用各类公开合法团体发展组织.特别是,通过秘密读书会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最终,动员了许多学生到根据地参加抗战或在沦陷城市秘密从事抗日活动.中共对沦陷城市青年学生的争取工作配合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坚持和发展,是中共乃至中华民族在沦陷区坚持抗战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4.
抗战时期国共敌后游击战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国共敌后游击战之比较研究赵万钧众所周知,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坚持敌后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壮大了人民革命力量,为夺取抗战的胜利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事实上,国民党及其军队在坚持正面战场作战的同时,也抽调了相当数量的军队...  相似文献   

15.
七七事变,全民族同仇敌忾奋起抗战。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正确战略部署下,华北敌后开始了波澜壮阔的抗日游击战争。山东逐步创建了抗日根据地,成为全国抗日的重要战略基地,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纪念毛泽东诞辰百周年之际。简要回顾在其直接关怀领导下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历程,我们会更深切地体会他  相似文献   

16.
<正> 游击战是我国人民在长期武装斗争中形成的传统战法,是以劣势装备之我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传家宝。特别是在抗日战争中,毛泽东同志把游击战提高到战略地位,使游击战成为敌后战场的主要战争形式,为发展和壮大抗日革命武装,建立、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最后夺取抗战胜利,起了重大作用。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广大军民,在党的领导下,广泛开展了群众性的游击战争,运用各种巧妙的战术,创造了一套适合于山东特点的作战方法,丰富了游击战的内容,在抗日战争中起了巨大作用,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正> 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用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为了坚持长期的武装斗争,必须在革命根据地内开展财政经济工作。田赋和其他税收是抗日经费的主要来源。山东抗日根据地的财经工作的开展,稍晚于北方的其他地区,但就田赋和救国公粮的负担来说,也有较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总结与借鉴。一、“合理负担”政策的提出抗日战争开始后,由于形势的变化,山东敌后处于敌、友、我三种势力并存的犬牙交错的状态。山东抗日根据地是以长期坚持革命斗争的当地干部为基础,以中央派来的军政干部为骨干,发动武装起义,在开展游击战争的环境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在抗日民主政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在抗战开始,确定我军实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战略方针,对于打击日寇,配合正面战场,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毛泽东的独立自主山地游击战思想,是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智慧的财富,需要我们学习和研究。现在提出一点个人看法,请大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9.
<正> 抗日战争初期,中共鲁西北特委和国民党山东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范筑先在鲁西北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抗战初期一年多的时间里密切合作,发动广大群众,建立抗日武装力量和抗日政权,开展平原游击战争,开辟了华北敌后鲁西北广大地区轰轰烈烈的抗战局面,初步创立鲁西北抗日根据地。抗战初期的鲁西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建立和发展的历程中,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形成了不同于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许多特点。  相似文献   

20.
熊成帅 《河北学刊》2023,(2):216-224
麻雀战是一种典型的游击战战术。在华北抗日根据地,面对日军的武器优势,根据地军民充分运用麻雀战以阻滞、袭扰和恐吓日军,显示了人民战争的巨大力量。游击战争在敌后抗战中具有的战略属性和抗日根据地阻滞袭扰日军、打击日军小股部队的现实需求,是麻雀战在根据地广泛出现的主要原因。麻雀战通过分散武装不断消耗日军,以多点出击的方式迟滞日军,以军民联合作战的方式恐吓日军,对日军形成了强大的心理威慑。中共领导的武装部队得到了民众的广泛支持,抗日武装对根据地群众进行了常态化的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根据地多种类型的武装实现了有效协同,这些因素为根据地军民广泛开展麻雀战准备了基本条件,促进了麻雀战的广泛开展。麻雀战是人民之战、群众之战,具有保护根据地、捍卫群众利益、鼓舞民心、动员民众的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