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全新发展理念。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与科学发展观的有机互动,为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和精神支撑,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制了正确的价值取向。新形势下,必须优化科学发展观的实现路径,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奠定坚实的科技基础。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类自身的关系,必须以客观规律为基础,尊重和关心自然、他人以及社会,遵循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是我国正确探讨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人与自然关系规律的结果,是世界范围内以物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的转变,是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辩证结合重新认识的产物。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其精神实质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既需要大力发扬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等科学精神又需要弘扬"仁爱"、"天人合一"等中华民族传统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发展作为当代一种新的发展观,既具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丰富内涵,又体现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高度统一,同时也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才能协调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避免重蹈西方现代化过程中生态灾难和道德危机的覆辙,真正实现自然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对科学精神的内涵需要全面理解。促使科技进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以人为本,使科学发展与人的自由解放相统一,以及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构建当代人文精神,都需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在当代中国,科学精神与科学发展观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将是今后长时期统领全党和全局工作的指导性纲领,以此要求党的领导干部就必须使他们能够把科学精神作为自己的内在品质,因为科学精神是领导干部科学行政、依法行政、民主行政的基础。科学精神的养成需要领导干部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不断学习。领导干部拥有科学精神对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的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科学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精神包括自由精神、自觉精神、超越精神和人的价值观;科学精神包括理性精神、实证精神、怀疑精神、创新精神、民主精神和奉献精神;科学精神是一种人文精神,即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科学精神包含了人文精神;现代科学已构成了独特的科学文化,现代科学的发展实际上就是科学文化的整体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要点可以表述科学的特点,反映的则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与传统的“科学”自然观不同的是,后者认为自然只是实现人类发展的工具以及人类进行理性统治的对象,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简单的技术理性的统治关系。前者则坚持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社会的和谐必然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之上。科学发展观对“科学”自然观辩证的否定,要求应该正确看待自然的内在价值与人类的主体地位,在实践活动中做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正确看待科学技术的作用,达成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解,最终实现生态共同体的完整和美丽。  相似文献   

8.
关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考察了 “科学精神”与 “人文精神”的含义, 指出人们对这两种精神的作用存在着误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中性的, 它们本身并不必然产生某种特定的后果, 能够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全在于人的运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的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各有其特点, 因而它们两者是互补的, 两者缺一不可。政治是制约科学和人文的重要因素。人类应该认真反思、约束自己的行为, 否则, 后果将是毁灭性的  相似文献   

9.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战略,其根本目的在于投资于人民,促进所有人的全面发展,提倡"共同富裕",强调五大协调发展。这一发展观符合中国国情,与传统发展观有本质区别,又可称之为新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核心理念。但目前我国的教育还没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主要体现在:一是我国目前的教育还不能满足全体人民的教育需求,二是目前的教育还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应在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教育改革,使我国的教育实现以人为本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通过对其"科学性"、"人文性"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首先通过分析"科学性"与"人文性"二者的内涵,再分别从哲学角度、实践角度及党建角度阐述二者的统一,最后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求实现的三个转变.  相似文献   

12.
社会发展理念与科技发展的状况密切相关。科学发展观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和价值方向上引导和规范着科技观和具体的科技活动,从而保证科技的健全发展。健全发展的科技,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杠杆和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的有效手段,能促进和保障科学发展观的较好落实。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在对全球化发展理论积极借鉴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高瞻远瞩而又切合国情的发展方式。早在1979年,法国经济学和社会学家佩鲁提出了"新发展观",强调社会的全面发展,尤其重视人的发展。两者相比,有许多相似之处。而作为指导我国发展实践的科学发展观,毫无疑问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是对"新发展观"的一种扬弃。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作为21世纪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和思想纲领,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作为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科学体系,在实践中的有效实施和运行需要一定的基本要素作为支撑和保障。这些基本要素包括:经济发展、制度完善、价值认同、党的建设等。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蕴涵着以下的发展思想: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必须是全面的;发展必须是协调的;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这些发展思想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遵循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6.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新理念。科学发展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同时也要求大学生在价值观、身心素质、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的关于我国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本文侧重探讨了这一战略指导思想立论的科学依据,并对如何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正确认识它的现实性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的四个维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发展观"是用深刻的哲学世界观和丰富的历史知识阐明的经验总结",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科学把握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的哲学维度、历史维度、价值维度和实践维度。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目标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从伦理学视角来看,科学发展观突显了以人为本、力求公平和关注和谐发展的人文关怀和伦理精神。坚持并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以及人们伦理道德水平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