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罗海平  吕晞 《统计与决策》2016,(10):116-119
文章采用动态偏离-份额模型对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1980-2013年间粮食产量在稻谷、玉米、小麦和其它作物的结构、区位、竞争力优势、增长效益及构成等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认为:我国部分粮食主产省存在着粮食产量增长潜能降低、粮食主体功能地位削弱以及粮食结构“去口粮”化的严峻形势.新的增长性作物尽管产量已居主导地位,但增量结构优势不突出.粮食主产区间的结构效益、竞争力效益和综合效益差距显著,非均衡性问题突出.粮食产能缺乏持续的稳定性,相对于粮食结构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粮食产能的制约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
中国就业增长与产业结构变迁关系的考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运用偏离—份额方法分析1978年以来中国就业增长与产业结构变迁的关系。结果发现,对于就业增长而言结构成分占主导性作用。因此,中央政府促进就业增长的政策对于解决就业问题具有主导性作用,但是地方政府也可以通过选择合理的产业发展战略提高本地区的就业增长率。在现阶段,由于第二产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减弱,为提高就业增长,中央政府应对中小企业实行政策优惠,大力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但是加快中西部地区第二产业的增长对就业增长也具有很大的乘数效应。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偏离-份额模型,以2000-2005年为考察期,对湖北省17个市(州)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竞争能力及其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效用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目的是识别和认识各市(州)产业结构及竞争力的相对优势与劣势,为相关部门调整产业结构、缩小区域差异和改善全省经济增长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经济理论显示,产业结构的调整应当拥有与之相适应的就业结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与要素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然后转向第三产业,最终合意的结果为三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都达到均衡。三次产业结构均衡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性产业均衡条件要求三次产业的边际产出和劳动力的工资水平都相等。实证通过推导产业均衡条件得出产业偏离度的概念,找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江苏经济增长的区域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江苏省13个市1997~2000年经济增长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取了各地区在产业结构和竞争力方面的优势、劣势的信息,为各地区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制定发展对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研究中国人口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人口结构(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提升,会明显地促进经济增长;人口结构比例下降,会抑制经济增长。根据研究结论,并结合中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和人口结构比例将出现下降的现实,提出了充分利用人口红利期、提高人口素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投资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采用时间序列计量经济模型,运用Eviews软件分别对投资的主体结构、投资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计量经济分析,得出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和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增长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阐明投资主体结构多元化与投资产业结构合理化有利于提高投资效益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并根据贵州省当前的状况,提出优化投资主体结构和投资产业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立足于金融部门的视角,从需求跟进论出发,对银行和股票市场在经济增长进程中的演化重要性进行了实证检验,同时验证了两者与保险市场的作用关系.传统的OLS、GMM估计发现,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负,而股票市场交易规模的扩大有利于经济增长.时变参数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近年来股票市场的演化重要性越来越大,而银行信贷则呈现轻微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二元经济结构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二元经济结构制约农民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增长的机制。借助2003年全国31个省区截面数据从静态角度实证分析二元经济结构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显示二元系数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对1978-2007年二元系数和城乡收入差距指数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二元经济结构是引起城乡收入差距的Granger原因。进一步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发现二元经济结构的持续增长将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刺激作用会增强。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收入相对低下的问题,关键在于及早实现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相似文献   

10.
中国非农就业机会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偏离-份额"方法的分析表明,初始非农就业机会水平低的省份表现出了增长上的"后发优势"。回归分析表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经济外向型程度的提高有助于非农就业机会的增长,但是,城市化却显著抑制了非农就业机会的增长。基于此,本研究为,内地非农就业机会的快速增长可能更多地源于一种"后发优势"。因此,从长期来看,推动内地市场化和全球化进程、改变内地中小城市在资源分配中的劣势地位,将是进一步提高非农就业机会增长速度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1.
文章首先对1997~2011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均主要集中在旅游、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等传统服务项目上,新兴服务贸易所占比重较小;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类因果关系检验对中国服务贸易进口商品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劳动和资源密集型服务贸易、资本密集型服务贸易的出口增加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进口的增加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云南区域经济差异与产业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人均GDP数据剖析了云南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现状,通过偏离一份额法分析了区域差距和产业结构的相关关系,提出了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文章借助统计中主成分分析法,主要对中国经济内向度和外向度进行测度,并就经济内外向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结构从封闭半封闭的内向型经济发展模式逐步转变成为内向经济和外向经济并重的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内外型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作用呈现L型变化,随着经济内外向型趋于均衡,经济内外向结构变化作用趋于平稳.最后,就加快发展内向型经济,推进经济结构从内外向并重向内向型转型升级,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基于内生结构模型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建立内生结构模型,用1997~2006年中国大陆各省、直辖市的Panel Data,从动态系统的角度分析了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关系.结果表明:(1)中国经济的规模效应有利于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下降.(2)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不存在倒U关系.(3)防止经济过热可能有助于减少能源的消费水平.(4)第二产业发展与能源消费弹性关系不显著,而第三产业发展则与能源消费呈显著的负向弹性关系.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反事实法定量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变迁在地区生产率收敛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我国地区生产率收敛不仅存在新古典理论资本深化收敛机制,而且存在二元经济理论结构变迁收敛机制,结构变迁收敛的作用远小于资本深化收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新制度经济学主要是进行实证分析,而涉及社会的根本规则(宪法)的那部分主要进行规范分析[2]。本文基于前者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差异进行实证研究。1内在制度因素的指标设计原则与构建1.1新制度经济学有三点核心假设可作为指标设计原则假设一:制度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高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互动关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根据1995~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理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对我国高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动态检验.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江苏省1979-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VAR模型对公共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江苏省经济增长与公共支出结构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经济关系,其中社会文教费用支出和维持性支出的增长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经济建设性支出并未发挥预想中的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经济发展中总量增长与结构变动的关系密切,生产要素从生产率低的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转移推动经济不断增长。改革开放后,陕西经济迅速发展,但各地发展并不平衡,运用偏离一份额分析法,分析陕西各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效应。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以年均接近10%的速度在快速增长,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到底有哪些因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呢,本文将对我国经济增长中的包含制度在内的一些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