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1.利率管制与农村非正规金融。中国的农村非正规金融之所以存在,更多的是因为政府选择金融抑制的结果,源于利率管制下的定向信贷配给以及政府在金融资源分配中的所有制偏向和制度歧视。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和乡镇企业很难依靠有组织的银行信贷和股票发行抓住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使其对体制外资本市场有强烈的制度需求。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一个两期动态模型,分析了我国农村信贷配给对农村中小企业投资和产出的影响,并与信息完全时的情况做了对比.研究表明:若农村中小企业的固定资本投资信贷受到配给,信息是否完全对行业的平均价格、平均产出和平均投资无影响;若农村中小企业的经营性资本信贷受到配给,会使得行业的平均价格上升,行业平均投资规模扩大,企业的产出减少;若农村中小企业的固定资本投资信贷和经营性资本信贷均受到配给,行业的平均产出和平均投资不受信息不完全的影响,行业的平均价格由于不完全信息而高于完全信息时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中国利率扭曲、信贷市场不完善,导致信贷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其突出的表现为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面临信贷配给问题,而国有企业和大企业由于其国有背景和规模优势,获取信贷较为容易。近几年金融科技迅速发展,一方面科技公司涉入金融领域开始从事金融业务,另一方面,银行开始应用金融科技以提高贷款技术。金融科技催生的新兴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有助于增加对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信贷供给,减少了信贷市场存在的“所有制歧视”和“规模歧视”,有可能提高了信贷资源配置效率。基于2011—2020年省级层面数据,探讨金融科技发展对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及其理论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发展能够显著提升信贷资源配置效率。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发展提高了金融机构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有效降低银企信息不对称,缓解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进而提高信贷资源配置效率。异质性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发展提高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仅在政府调控程度高的地区、金融抑制程度低的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显著。本研究从理论上丰富了信贷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拓展了金融科技经济后果的研究,为推进金融科技发展以提高信贷资源配置效率提供了理论基础、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4.
我国微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消解:信贷配给视角下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贷市场上严重的信贷配给现象是微小企业融资活动中的典型特征,如何消除信贷配给现象是解决微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出路.文章运用信贷配给理论对微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提出了解决微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三类基拳对策,即贷款需求曲线左(下)移对策、贷款供给曲线右(上)移对策和利率曲线自由移动对策.  相似文献   

5.
贸易信贷资产及负债调查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加入WTO后,经营国际业务的企业越来越多,国际贸易结算业务将不断扩大,贸易信贷已成为影响我国国际收支资本和金融帐户平衡的主要项目之一。贸易信贷的存量水平更对我国的外汇收支具有深远影响。因此,从根本上摸清我国贸易信贷状况,掌握贸易信贷科学的统计方法,对于维护我国国际收支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贸易信贷统计方法 贸易信贷的产生涉及的贸易方式众多、支付方式复杂,且由于其统计涉及进出口企业、海关、银行等各部门,因此贸易信贷统计均是各国在国际收支统计中的难点。目前,我国贸易信贷统计采用的是轧差法,它…  相似文献   

6.
《统计与信息论坛》2016,(6):106-111
对于具有信贷需求的农户而言,面临的信贷配给程度由高到低可依次划分为遭受需求型配给和遭受供给型配给以及未遭受信贷配给。现有对农户配给程度的决定因素进行识别研究,往往忽略信贷需求的样本选择性问题。采用2013年苏鲁两省农户调查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识别农户遭受不同程度信贷配给的决定因素,有效解决了样本选择性估计偏误。研究发现:户主受教育程度、银行网点距离等因素对农户信贷配给程度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户主受教育程度等变量影响负向,导致遭受供给型配给和需求型配给的概率降低;而银行网点距离等变量影响正向,则会导致遭受供给型配给和需求型配给的概率增加。  相似文献   

7.
货币政策是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通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作用于经济实体,文章探讨了信用传导机制理论从金融信用的角度分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通过CC-LM模型分析基于信贷传导的金融信用效应以及通过信贷配给模型分析基于监控成本的金融信用选择行为.  相似文献   

8.
利用中国1978-2012年31个省市的数据,在分析农业信贷配给的地区差异变迁基础上,运用平滑转换回归模型,实证剖析了农业信贷配给地区差异对农业经济区域差异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中国农业信贷配给程度的地区差异呈扩大态势,农村金融制度变迁是其诱因;农业信贷配给对农业经济地区差异影响的区制转换速度较慢;农业信贷配给的地区差异对农业经济的地区差异具有非线性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9.
刘兵 《统计与决策》2024,(1):148-152
货币政策作为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之一,其作用发挥关键在于传导。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人们将越来越多地参与金融市场并对货币政策冲击作出反应。文章分析了数字金融视角下的货币政策传导的渠道效应差异,并选取2011—2021年中国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对货币政策通过信贷渠道和利率渠道的传导效果影响;进一步在稳健性检验中使用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检验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的发展显著畅通了货币政策利率渠道的传导效果,有助于企业资本成本的降低;同时弱化了货币政策银行信贷的传导效果,减少了企业对银行信贷的依赖。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情》2006,(11):22-22
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给予尤努斯这样的颁奖词:尤努斯通过孟加拉国乡村银行向孟加拉国社会最底层的穷人提供小额银行贷款,使这些在通常金融制度下无法得到信贷的人有了发展 起步资本。小额信贷为社会最贫困阶层提供了发展经济和人权的前提,  相似文献   

11.
卡瓦诺等经济学家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金融压抑现象,银行信贷成为企业运营资本的主要来源,而紧缩的货币政策通过减少企业的信贷供给,在短期内会产生滞涨现象,即存在卡瓦诺效应。为此,构建一个非均衡的理论模型,并用SUR模型对中国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卡瓦诺效应在中国同样是存在的,信贷结构对滞涨效应的大小有着明显的影响,而且控制信贷规模比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滞涨效应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在国家倾向于信贷投资的今天,如何对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进行定价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文章在信贷配给原理和无套利原理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RAROC风险定价模型,对RAKOC定价模型在金融危机时期的实用性展开分析,旨在完善对金融危机时期商业银行RAROC信贷风险定价模型的评估与探索。  相似文献   

13.
金融统计作为中央银行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经过改革,当前已和非现场监管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实施“全科目”上报,即将统计“全科目”上报做为非现场监管的必备条件,对金融机构进行事后考核。一、金融统计服务于非现场监管是历史的必然在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金融统计通过反映信贷计划执行情况和现金收支计划执行情况,考核当期信贷、现金计划完成情况,了解和监测国民经济资金运行趋势,为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有效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原有的金融统…  相似文献   

14.
夏维 《四川统计》2014,(1):21-22
中国民生银行:金融改革波澜下的再变革 2013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同时允许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中小型民间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开始提速。这标志着我国金融改革又迈出关键一步,对包括中国民生银行在内的现有商业银行也将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加入WTO,对外经济依存度的不断提高,贸易信贷已成为影响我国国际收支资本和金融帐户平衡的主要项目之一,因此科学估计贸易信贷规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方案,即运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测算贸易信贷规模,并结合我国国情进行实例讲解。  相似文献   

16.
漆先望 《四川统计》2013,(12):50-50
放开贷款利率管制的新挑战 人民银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标志着我国金融改革又向前迈出了关键一步。这对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深化金融改革和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在一定时期内对贷款使用效益较差的地区提出新挑战。拉大区域存贷差距长期以来,四川银行的存贷比(即银行贷款占存款的比例)都在70%以下,与存贷比在80%左右的浙江、天津等东部省市有较大差距。原因关键是贷款的使用效率相对较低。截止今年上半年,全国的不良贷款率仅为0.98%,而四川的不良贷款率高达1.48%。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将促使贷款加速向不良贷款率低的地区聚集,四川的存贷比有可能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17.
吴晓晖 《统计研究》2008,25(7):26-31
 资本结构决策对企业经营发展十分重要,研究企业资本结构与金融环境的关系有助于理解金融环境对企业发展的支持,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资本自由化的提高整体上有助于企业的负债融资。在企业的债务结构中,资本自由化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短期负债水平,并且出现了短期负债融资对长期负债融资的替代作用。此外,本文发现在中国资本自由化过程中,政府及制度因素仍然是最为关键的因素,这也反映了政策改革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8.
我国贸易信贷抽样调查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韩红梅  刘斌 《统计研究》2004,21(9):53-2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的定义,贸易信贷是指发生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由货物交易的卖方和买方直接提供商业信贷而产生的资产和负债,即由于商品的资金支付时间与货物所有权发生转移时间的不同而形成的债权和债务.它不同于银行提供的票据融资和进出口信贷,而是表现为进出口商之间直接提供的信贷,包括预收货款、预付货款、延期付款和延期收货等四种形式.按照国际交易的标准分类,贸易信贷属于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表中资本金融账户的其他投资项下,是一国对外债权和债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贸易信贷统计不仅涉及货物贸易所有权转移,而且与资金的收付进程密切相关,无法通过单方面(银行或海关)信息直接获得其存量和流量数据.因此,目前各国普遍采用企业调查的方法,特别对于贸易规模较大、贸易主体繁多的国家,受成本和时间的限制,一般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来测算本国在某一统计时点贸易信贷的存量,并依此为基础推算本国贸易信贷流量.  相似文献   

19.
杨伟中等 《统计研究》2018,35(11):42-57
虽然存贷款利率管制已经取消,但在改革过渡期内,目前我国信贷市场中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利率扭曲与市场分割:同时存在商业银行和类银行机构,商业银行利率较低,主要为传统企业等低风险企业贷款,而非传统企业融资更多依赖于利率较高的类银行机构。本文从利率扭曲与市场分割问题入手,构建包含异质性金融部门和企业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研究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对经济金融的具体效应。结果显示,改革将促使利率回归均衡,消除监管套利,维护金融稳定;同时,优化金融资源配置,降低企业部门杠杆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但改革也将对不同类型的金融、企业部门形成差异化影响,在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同时,驱动商业银行和传统企业加快经营转型。此外,改革后经济体在面对外部冲击时更加稳健。进一步,对比不同改革进程下的政策效果发现,若进程过快,可能增加短期经济金融波动风险。因此,改革应遵循循序渐进的推进原则。  相似文献   

20.
陈莉萍  郭志娇 《山西统计》2001,(9):22-22,33
当企业由工厂制改制为公司制,由单一产品发展成为跨地区、跨行业,集产业、贸易、金融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并形成以资本为纽带的母子公司体制后,应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集团母公司和各子公司中建立并完善企业集团统计报表制度是企业在集团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基础管理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