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构建了在过度自信投资者接受关于资产收益的私人信号后,与理性投资者交易单个风险资产时的资产均衡定价模型。以此模型为基础,在存在短期出售最大数量约束条件下,还分析了过度自信对股票均衡价格的影响,从而解释了过度自信导致的对理性均衡价格偏离的数量,以为股票市场投资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文章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财务柔性与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选取我国2005-2016年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可以通过持有较高水平的现金柔性进一步促进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同时,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倾向于持有较高的负债,通过降低企业的负债柔性,继而增加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中介效应视角,实证研究了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过程中,管理者过度自信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即投资者情绪在对企业投资行为产生直接促进作用的同时,还通过塑造管理者过度自信最终导致企业投资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文章提供了基于过度自信条件下的行为融资决策分析框架,该框架把管理层的过度自信与融资决策相联系,以便解决理性条件下资本结构文献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标准融资决策理论认为经理一般使用啄食融资顺序,不愿意利用外部资本市场或低债务水平,但是在考虑过度自信后,经理为投资融资偏好发生变化,过度自信的经理融资首先考虑的债务融资而不是股权融资。  相似文献   

5.
管理者过度自信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负面效应。在归纳过度自信管理者行为特征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评判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原则,建立测度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指标体系,包括3项描述性辅助指标与5项定量分析指标,给出了综合评判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基本方法和思路,创构了多种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的预警模型,包括确定性评判模型和模糊评判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仿真与效果检验。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基金市场上风险管理为研究对象,从行为金融视角,将过度自信偏差引入到风险管理模型中,分析过度自信对基金市场风险的影响机理。模型表明,在可以赎回的开放式基金市场中,基金价格波动率是基金投资者过度自信的减函数,即基金投资者过度自信增强,基金价格波动性越大;为规避基金经理过度自信的行为风险,提出了修订并强化相关法律法规以制约基金经理过度自信等非理性行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比较基于理性投资者的资产定价模型,分析过度自信行为金融模型和传统金融模型之间赋予投资者的客观经济内涵特征的差异,指出其关键在于是否有效区分过度自信投资者和"更知情"理性投资者.如果无差异化"更知情"理性投资者与过度自信投资者,过度自信模型和传统理性金融模型保持一致性;否则,传统理性金融模型无法满足解释市场异象的假设条件,而过度自信模型更符合市场微观基础.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行为金融的视角出发,以2003~2005年间沪深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上市公司债务水平及债务结构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上市公司债务水平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拥有过度自信管理者的上市公司债务水平明显偏高.此外,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债务期限结构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明拥有过度自信管理者的上市公司倾向于更短的债务期限结构.  相似文献   

9.
文章探讨CEO过度自信的性格特质对公司实施多元化的影响,创新性地构建了一种以持股量变动为依据的CEO过度自信的衡量方法。然后,基于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1995~2010年上市公司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探讨了CEO过度自信对相关和非相关多元化的战略选择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传统融资结构理论基础上,综述了企业经营者过度自信及其与融资结构理论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经营管理者过度自信对融资顺序及股权与债务融资偏好的影响机理。引入经营者过度自信变量后的企业融资理论对传统融资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的结论为有效解释我国资本市场上的融资现象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1.
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假设的公司并购融资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蓓 《统计与决策》2011,(18):67-70
文章基于行为经济学的非理性经济人假设来分析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并购融资决策的影响是研究并购理论及公司融资行为的一个新思路。研究结果显示:尽管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基于对职业声誉和自身利益的长远考虑,在并购融资时并不一定采取高水平的负债融资决策,但是对并购后短期盈利的乐观估计确实为管理者选择激进的债务期限结构提供了理由。由此证明管理者的过度自信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的并购融资决策。  相似文献   

12.
基于过度自信的基金经理激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将过度自信心理引入到基金投资的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中,研究了基金经理的最优激励合同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若基金经理对风险控制任务(任务不可观测)的过度自信程度超出该项任务的不可观测程度,则应对该项任务提供激励,反之应该采取固定工资制;提高收益率任务的最优激励合同受任务是否独立、基金经理对风险控制任务的过度自信程度与风险控制任务的不可观测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中国股票市场1996年1月~2008年6月期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以换手率和错误估值度为投资者过度自信度量指标,利用恰当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对投资者过度自信心理偏好与中国股票市场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证券市场为研究基点,从行为决策的角度探讨投资者的决策过程及由此产生的证券市场异常表现。运用前景理论参考点的变化解释了证券资产溢价现象;通过对投资者的非理性预期分析来揭示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利用噪声交易假设分析了噪声交易者如何影响资产价格以及封闭式基金折价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一个跨期替代模型中,通过分析居民的微观决策来说明房产泡沫的形成与破灭。研究表明:(1)只要存在预期房产实际价格上升,便有房产的投机行为引起房产泡沫;(2)居民预期收入增加和银行过度金融支持会加大房产泡沫;(3)实际利率的上升和预期收入的下降是房产泡沫破灭的主要外生冲击变量。  相似文献   

16.
吴浩 《统计与决策》2012,(4):161-164
文章以证券市场上资产价格偏离为研究对象,从行为金融视角,将异质信念引入到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分析异质信念对资产均衡价格的影响机理。模型表明投资者的过度自信、过度乐观、框架依赖、锚定效用都可以影响资产的价格,导致资产价格的高估,从而产生了资产泡沫;为了规避上市公司对这种投资偏差利用,论文结合影响机理从修订、制定及加强相关法律法规来制约投资者的过度自信、过度乐观、框架依赖、锚定效用等心理偏差,规避金融资产价格偏离。  相似文献   

17.
“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而企业创新又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文章运用Python文本挖掘技术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考察数字化转型的创新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提升了企业创新水平;机制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提高管理效率、信息透明度、风险承担水平和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来实现;将管理者过度自信和市场化进程引入实证分析中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会阻碍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而市场化进程则会增强这种促进作用;基于产权性质和企业生命周期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与非国有、成熟期与衰退期的企业中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新古典生产理论、交易成本经济学与企业能力理论构建制造商的利润函数,分析技术创新对制造商能力与供应商能力的不同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如果技术创新有效提升了供应商生产中间产品的能力,制造商生产能力没有明显改观,制造商从供应商处直接购买中间产品的数量增加,更多的依靠市场协调交易;(2)技术创新导致净交易成本降低,制造商通过市场协调交易;(3)将交易成本与企业能力结合起来,企业纵向边界取决于技术创新导致的净交易成本变动与制造商能力变动之间的权衡.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上证50、沪深300和中证500股指期货合约及其相应指数的高频数据,克服了传统BEKK和DCC模型的不足,通过建立VECM-DCC-VARMA-AGARCH模型考察股市危机期间中国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之间的信息传导关系与风险传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股市危机期间股指期货具有很强的价格引导和风险传染效应,股指期货的持续波动加剧了股票市场的进一步波动。因此,提出风险传染效应与市值规模相关、非对称效应和非预期冲击效应与市值规模负相关、波动的风险传染效应与市值规模正相关。危机时期,应抑制股指期货市场上的过度投机,对股指期货采取限制开仓、提高交易保证金和交易手续费都是正确和切实可行的措施。建议监管当局健全股指期货和股票市场交易制度。  相似文献   

20.
“十一五”时期,浙江开发区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开发区数量种类增加,优质项目比重明显增加,产业整体发展水平提升。但与先进省份对比,尚存在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行业水平尚待提升等问题。要进一步理清开发区发展思路,选择正确适时的发展路径,实施聚焦战略,采取平台优化等五项具体措施,促进浙江开发区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