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再论王蒙笔下的新疆兄弟民族人物群像夏冠洲我在题为《命运长河中搏击、浮沉的人们》(见《西域研究》1994年第4期)一文中.曾对王蒙以新疆为题材创作的小说中的一系列新疆兄弟民族人物形象,作了一些粗浅分析。其实,王蒙在这些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远不止前文提...  相似文献   

2.
王蒙的《一嚏千娇》和《球星奇遇记》是两部典型的元小说 ,它们代表着王蒙在小说创作上的自觉 ,标志着作者一种理性的、宽容的相对主义文学观的形成。从元小说理论角度进行分析 ,王蒙的元小说创作不仅标志着当代小说创作的自觉 ,而且 ,王蒙的小说创作以个体的形式重演了小说的历史。  相似文献   

3.
徐仲佳 《齐鲁学刊》2008,17(1):153-156
王蒙1990年代的"季节"系列小说以一个历史亲历者的身份叙述了共和国的历史。这个系列作品虽然有意识地回避对诸如新中国的成立、镇反、反右等重大的历史事件,而将叙事焦点集中在一些个人生活中的爱情经历和喜怒哀乐上面,但这些小说依然无法摆脱王蒙小说惯常的政治化倾向。因此,这些小说有意无意地呈现出强制性权力支配下的性权力文化逻辑。  相似文献   

4.
对王蒙小说的更加深入、更加全面的研究表明,从塑造典型人物和创造典型意境,捕捉典型情绪这两个角度来评价王蒙的小说,是不完全的。研究王蒙小说以讽刺和幽献的独特形式巧妙地剪取典型世相来估量王蒙小说的总体成就,是不可或缺的。如果详考王蒙在新时期的小说创作历史,就会发现,王蒙对他的讽刺幽默体小说的  相似文献   

5.
王蒙是中国当代文坛中的一名重要作家,他从19岁开始创作,至今笔耕不辍,其创作历时之长在当代文坛也很少见,新疆自古以来是文化荟萃之地,多种文化在这里交融,王蒙29岁来到新疆,45岁离疆赴京,在疆十六年的经历为他的文学创作开拓了另外一番天地,可以说王蒙的"换心手术"是在新疆完成的。本文以王蒙在新疆的十六年大概的人生发展为主要线索,力图在他十六年新疆经历的基础上还原他七十年代以后的文学创作道路,以期为我们更好的认识王蒙与新疆文学。  相似文献   

6.
解读王蒙小说叙事要掌握一个花--青春无悔、季节的献祭-青春怀旧,是王蒙小说"青春物语"三部曲.生活在文学与政治之间,思考在庙堂和民间的夹缝之间,决定了王蒙创作的内在冲突性.从献祭性的共性叙事到消费性的个性叙事,"多变"视角使王蒙小说叙事别具创新性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清季新疆商业贸易潘志平清朝光绪初年(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于阿古柏入侵势力覆灭和伊犁回归,新疆结束了延续十几年的战乱、分裂局面走向和平、统一。光绪十年(1884年)新疆建省,社会趋于稳定,经济得以恢复,商业贸易也有所发展。本文主要依据珍贵...  相似文献   

8.
一王蒙说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阅读和分析作品,是对作家的灵魂的探索。”①在对王蒙迄今(1986年10月)已发表的全部小说的综合评述中,我已经对王蒙的灵魂作了初步的探索。但是应该承认,这种探索是在对王蒙创造的那些纸上的生灵的凝视中进行的,它触及的很可能仅仅是王蒙在艺术想象中外化出来的某些最明显的观念、心理、  相似文献   

9.
要致富,先修路",这早已为入们所熟知。发展交通,修建遍布全疆的铁路网,这是新疆各族人民梦寐以求的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这一梦想逐步在变为现实。60年代,陇海铁路延伸到新疆、新疆境内有了第一条铁路;80年代北疆铁路和南疆铁路(吐鲁番至库尔勒)正式运营,新疆各地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从1996年9月份开工修建的南疆铁路(库尔勒至喀什)将使南疆与全疆乃至全国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为新疆特别是南疆地区各族人民脱贫致富提供了坚实的前提条件。正因为如此,南疆铁路(库尔勒至喀什,下同)建设工程始终得到了党和国家的…  相似文献   

10.
80年代初,当王蒙、宗璞等大陆作家开始抬脚追赶西方现代派文学逐渐远去的步伐时,在南方那个殖民地的孤岛上,香港的现代派文学运动已走过30多年的历史。时间的差距也许能说明太多的问题,但就整个中国的当代文学而言,香港现代派小说在这方面的领先和持续,又和独特...  相似文献   

11.
潘澍 《殷都学刊》2011,(3):89-95
对农民待遇问题的关注,是20世纪90年代农村题材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本文试图从社会学角度比较全面地审视90年代农村题材小说对农民待遇问题的关注。90年代农村题材小说在广度与深度上的发展,把城乡差别、农民待遇这一主题大大地推进了。关注主要有四个热点,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户籍制度、(二)农村教育、(三)农民负担、(四)农民打工。  相似文献   

12.
王蒙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他勇于创新,拉开了新时期文学文体变革的序幕.他借鉴了西方意识流的表现技巧,是中国当代文学走向现代写作技巧的开拓者,同时在王蒙的意识流小说的创作中也表现出作者对民族文化的汲取.  相似文献   

13.
“弥赛亚”是王蒙在小说中浓墨重彩书写的一个独特意象,通过探讨“弥赛亚”所寄寓的复杂蕴含,可以梳理出在历史演进的过程中,王蒙作品所展现的对革命狂欢的赤诚赞颂到对知识分子“救世主”神话标榜的冷静反思,再到深刻质疑“弥赛亚主义”的一个精神历程.这既是王蒙作为知识分子自审和自救的心灵历程,也是王蒙文化心态发展和自身的历史定位调整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晋海学 《晋阳学刊》2011,(3):131-134
王蒙的《夜的眼》、《布礼》等现代派小说的出现是1980年代中国当代文坛重要的文学现象,它们准确地表达了当代人们对环境及自身存在状况的感知。尽管这些小说的写实要素还很浓重,但它们的传达却依靠了小说中人的意识、人的感觉与体验等主观要素。在回忆过去的历程中,寻找自我与反省历史并驾齐驱,使人们从中体验到了命运的荒诞;在感知新时代的变化时,希望与负担共存,使人们体验到了"明"与"暗"、"希望"与"积滞"的交织。  相似文献   

15.
二十年代中期,兴起了我国现代小说的第一个流派──以前期创造社自我小说为主体的自我小说流派(亦称浪漫抒情小说流派)。本文试联系前期创造社重要小说家郁达夫的创作,论析该流派小说的一些基本特征。11921年6月成立于日本东京的创造社,是继文学研究会之后,又一具有重大影响的新文学社团。其重要成员郭沫若(1892—1978)、郁达夫(1896─1945)、成仿吾(1897─1984)、陶晶孙(1897─1952)等,均为留日学生。与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的文学主张相对立,创造社极力标榜文艺必须忠于自己的内心要求。郭沫若说:“我们的主义,我们的思…  相似文献   

16.
生存的探索与艺术的选择──论无名氏与徐讦的小说创作宋剑华无名氏与徐牙是四十年代初期中国文坛上的两位引人注目的现代派小说作家(与新感觉派小说相区别而言),虽然他们的身世经历不尽相同,但是共同的志向使他们在创作倾向及审美趣味诸方面形成了许多相似之处,如刻...  相似文献   

17.
中国小说的现代化进程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一直是步履平稳甚至有点略呈缓慢的,而进入80年代以后,像一条突然被滚滚春雷惊醒的巨龙,一下子爆发了积蓄已久的神奇力量,在几乎所有的方面都进行尝试,且大多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作为这个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小说的文体革命由王蒙的艺术手法探索肇始,由遮蔽到澄明,由无意识操作到理性化追术,很快形成燎原之势,只用了20年时问就走完了西方现代小说用了100年左右才走完的创新与发展之路,为新时期文学的蓬勃繁荣创造出了独特而迷人的风景.  相似文献   

18.
幽默是王蒙新时期小说创作独特而稳定的风格之一.本文试把王蒙幽默体小说划分为三类,即具有东方特色的黑色幽默,饱含人情味的温情幽默和具有讽刺意味的辛辣幽默.形成王蒙幽默风格的原因,笔者认为是作家个人的性格因素、政治风云变幻、少数民族生活以及美国当代小说中的黑色幽默对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既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王蒙小说创新快速多变,但又快中求稳,变中有常,颇代表了当代一部分作家,特别是中年作家的审美理想和艺术追求。本文拟对王蒙这种创新模式略加评述。  相似文献   

20.
陈南先 《齐鲁学刊》2004,(2):154-157
王蒙在20世纪末创作的四部长篇小说:《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和《狂欢的季节》被称为“季节”系列。作品对反讽、元小说、双声语与复调等手法的成功运用,显示王蒙对小说现代性叙事的探索和成就及其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