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涛 《云梦学刊》2012,33(3):43-43
吴广平、史新林主编《徜徉宋玉城》一书,凡50万字,作为“安福临澧文化丛书”之一种,已由湖南人民出版社于2011年11月出版。全书由“宋玉赋今译”、“先贤评宋玉”、“名家咏宋玉”、“宋玉新探索”、“宋玉与临澧”、“宋玉城怀古”、“宋玉城开发”七个部分组成.除辑录了历代著名学者和著名诗人对宋玉的评论和歌咏、收入了九位外地专家学者的宋玉研究论文外,其余文章均出自宋玉贬谪地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作者之手。此书较为集中地展示了,晦澧专家、学者研究宋玉的最新成果和临澧作家、诗人怀念宋玉的最新作品。众多学者从文献学、考古学、民俗学、图像学等角度对临澧宋玉城的性质与功能、宋玉与临澧的关系、宋玉城的开发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收集整理了几千年来流传于临澧县的有关宋玉民间传说故事,这些论文与故事以独特的视角、新颖的材料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扇了解宋玉生平与作品的崭新窗口。  相似文献   

2.
将莫言的作品翻译成日语,因译法选择的不同,会给读者带来完全不同的印象,在这个再创作中,译者对原著的恰当理解至关重要。和欧洲所谓近代文学相比,莫言的创作展现的是非常异质性的世界,这就是故事性。故事是小说魅力的核心,人物形象确立于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构制的故事中,这是中国古典小说和说唱文学的传统。故事展开的高密东北乡,生活着似乎被大中国遗忘的角落里那些不会说话也不能说话的农民,这不是以知性的视线由上向下观察到的农村,而是农村本身,是浸透在作家灵魂里的农村。莫言的全部创作,浮现出的是一部以把历史还给农民的视线描写出的20世纪中国的总貌。这一点,时代经过得越久,就越会获得中外的评价。作品中那些被称作绝对弱者的人物,注入着作者对人的救赎的祈愿;《酒国》里参与吃人的莫言形象,有着鲁迅式自我反省意味。在莫言身上,有着无论善恶一切皆来承受才能够活下去的大地之民的强烈意志。  相似文献   

3.
随感录     
人类历史的前进,总是伴随着血和泪的。因为,在它前进中矛盾的解决,总是靠那先进集团各个成员的自觉的献身精神。正是他们的鲜血冲刷了人类社会前进道路上的障碍,他们的昆体筑成了历史前进的阶梯。 社会前进中的困难,犹如船在航行中遇到风暴一样,有的不怕困难,不畏险阻,同心协力,迎着风浪前进;有的却袖手旁观,唉声叹气,一味愤慨。有的仔细检查船身的漏洞,动手堵塞;有的却百般挑剔,  相似文献   

4.
一明虞山毛氏汲古阁刻本《山居小玩》原收《鼎录》、《刀剑录》、《研史》、《石谱》、《瓶史》、《奕律》、《兰谱》、《答笈》、《蝶几谱》等十种。后来我又看到了另一种版本的《山居小玩》,仍是汲古阁刻本,版式字体均同;但又增收了原来收进《津逮秘书》的《画鉴》。仍是分装二册,内有部分钞补页。  相似文献   

5.
陈洪博男,1951年生,1982年辽宁财经学院本科毕业,1985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现任华中师范大学城市经济管理系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经济研究所兼职副研究员,湖北青年经济研究会会氏,湖北省经团联常务理事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价格理论、土地经济理论、市场理论与宏观经济等。1985年以来,在《经济研究》、《价格理论与实践》、《房地产经济》、《江汉论坛》、《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代表作为《试论农产品价值的两  相似文献   

6.
最近《中国改革报》报道,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一项关于城镇职工下岗问题的调查表明,职工下岗现象正呈扩张型发展趋势,到本世纪末,城镇失业现象将逐步显性化,社会就业压力也将进一步增大。 今年春节前夕,笔者参与了一项下岗职工社会调查,接触了众多的下岗职工。翻开采访笔记,他们的忧愁、困惑、激愤、企盼,一张张鲜活的面孔常常浮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7.
本期博士 :李士金李士金 ,男 ,196 0年 3月生。江苏淮安人。 1981年淮阴师院中文系大专毕业 ,1987年 6月获南开大学文学硕士学位。2 0 0 0年 6月获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学位。 2 0 0 0年 9月进入复旦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工作。在文学、教育学、新闻学、哲学等领域均有论文发表 ,并获奖。与南开大学中文系教授朱一玄、陈桂声合作编著《文史工具书手册》(15 0万字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89年版。)博士论文题目 :《朱熹文学思想述论》导    师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王运熙教授一、博士论文提要  朱熹的文学思想既博大精…  相似文献   

8.
9.
延水诗情录     
1.延水——诗的激流,宝塔——诗的旗杆,延安——诗的城。 2.诗的城,是时代给予的,是人民给予的,是党中央给予的,是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的诗人自己建造的。 3、诗的城,随时随处都是诗——黑板上,写的诗;街头上,贴的诗;枪托上,刻的诗;口头上,念唸的诗;心头上,想的诗。诗人的笔端下,如蜂酿蜜,如蚕吐丝,如朝霞喷焰,如大江呼啸扬波,奔腾万里。演奏的是时代的主旋律——民族民主革命的诗,拯救祖国的诗,神圣抗战的诗。  相似文献   

10.
鲍晓峰男,1964年11月生,湖北阳新人。198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现任中共阳新县委办公室副主任,为武汉大学县经济研究会会员,湖北省二轻集体经济研究会会员,阳新县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研究会理事。近年来,主要从事山区经济、县经济和中小企业经济问题研究。先后在《中南财经大学学报》、《青海社会科学》、《企业家半月刊》  相似文献   

11.
寒宵读书录     
朱淑真约生于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卒于徽宗崇宁五年(1106)。钱塘(今杭州)履泰北乡桃村人。晓音律,工诗词。潘寿康教授论我国古代妇女“以僻处深闺,囿于见闻,所赋多儿女私情,乏社会描绘,亦势所必然也。远古姑无论矣,即以宋代而言,如魏玩,李清照等所作词,虽各具艺术特色,然反映社会则鲜。其能艺术精工,兼之取材广泛者,朱淑真一人而已”。此论是允当的。但我认为还应该进一步说朱淑真是我国古来一位最关心民生疾苦的杰出女诗人。 朱淑真在大好春光的时候,写有一首《东马塍》诗道:  相似文献   

12.
博士论文题目:《中国农村土地制度与效率研究》导师:福建师范大学陈征教授一、博士论文提要农村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村经济活动的基础。因此,农村土地制度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制度改革和建设最主要的内容之一。效率则是一种土地制度存在和变革的决定因素,是评价土地制度是非功过的首要标准,也是构建未来土地制度的依据。研究农村土地制度及其效率问题,旨在以效率为标准,科学地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的经验教训,探讨农村土地制度进一步改革的思路,以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达到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  相似文献   

13.
论文题目 :《论中国发展“新经济”》导师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法律学院陈征教授一、博士论文摘要新经济源自美国 ,对“新经济”现象的认识和把握 ,中国自不等同于美国。近两年来 ,美国新经济热及全球 ,但对于“新经济”研究 ,仍有不少歧义。大家各自表述共性化的见解 ,而走出“美国阴影” ,拟从中国角度正视“新经济” ,就显得很有必要。从这一基点出发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 ,围绕“中国发展新经济”这一中心主题展开探讨 ,有概念比较 ,有理论解析 ,有对策探索 ,有实际运用 ,从理论到实践联为一体。本文共分三个层面。第一章是导…  相似文献   

14.
博士论文题目,《马克思的历史解释理论》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陈志良教授一、博士论文提要本论文把马克思的历史哲学与西方解释学、西方历史哲学结合起来考察。力图在反思与比较中建构马克思的历史解释理论。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历史与解释的实践性统——什么是历...  相似文献   

15.
博士论文题目 :《市场占有论》导师 :福建师范大学李建平教授一、博士论文提要市场占有是一个普遍性的现象。市场是一种稀缺的经济资源 ,经济主体为了获得生存空间 ,就必须自觉地占有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是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市场占有率是企业竞争力的体现。对于一个经济区域来说 ,其工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则是该区域工业经济实力乃至整体实力的标志。对于一个国家来说 ,国内市场占有与反占有更是攸关国家经济安全 ,国际市场占有也综合地体现了一国经济的竞争实力。本文结构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市场为切入点 ,从历史的高度…  相似文献   

16.
本期博士:鲁鹏鲁鹏,本名刘陆鹏,男,1955年生,山东荣城人。山东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毕业。现任山东大学哲学系副教授,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主任,山东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在《哲学研究》、《文史哲》、《学习与探索》等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历史之谜求解》等著作三部。博士论文题目:《可能与现实:发展的制度分析》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肖前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陈志良教授、博士本文是关于发展中介的理论阐释和探讨,但不是对中介一般,而是对它的一种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17.
船山师友录     
王佥事志坚王志坚字弱生。崐山人。父临亨。进士。杭州府知府。志坚举万历三十八年进士。授南京兵部主事。遷员外郎郎中。暇日要同舍郎为读史社。撰读史商语。遷贵州提学佥事。不赴。乞侍养归。天启二年起督浙江驿传。奔母丧归。崇祯四年、复以佥事督湖广学政。礼部推为学政第一。六年、卒于官。志坚少为诗文、法唐宋名家。通籍后、卜居吴  相似文献   

18.
陈建华男,1958年5月生,湖北黄冈人,1983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1987年研究生毕业于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同年获武汉大学哲学硕士学位。现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图书情报中心情报学研究室主任、湖北省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理事。几年来,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二十余篇,被国内刊物转载和论点介绍三次,有两篇被评为优秀论文。其代表作有:《认识事物的二级本质问题》、《辩证法的科学  相似文献   

19.
深宵感怀录     
一 两位拯救过我的医师 我一生多病,医好我的医师多位,我都永铭心头。而尤其使我感激的是周君常、王慰曾两位。 周君常是同济大学毕业留学德国的医学博士,莫干山疗养院医师,在上海静安寺路设有个诊所,每星期在诊所看病三天,凡同济大学同学介绍去看病的青年学生都收半费。那是一九二八年秋的事,我在澳门得了很重的虚脱病,扶病来上海。浔州同乡会的负责人见了我,摇头说:“你几斤米都吃不完,还来上海做什么!”那时社会与今天依靠组织不同,只赖同乡会照顾。浔州是清代的府名,下属桂平、贵县、平南、武宜四个县。在上海成立有一个浔州同乡会,专照顾浔州四县来上海读书的学生。我听了他们的话,知道是怕我死了,要麻烦他们,低头无言。后来进了中国公学,咳嗽痰中带血,更加害怕了。幸亏得贵县中学同学刘福曜同志介绍去请周君常医师诊治。他看病很仔细,对病人又很同情。看了三次,到第三次他判断准确了,就对我说:“你不是肺病,痰中的血,是支气管喉头咳出的,你放心。你的病,是神经衰弱症,病久了,就感觉严重。这种病不是专靠药物医治,也不是短期能医好的,主要是靠锻炼,是一种缠绵的病,而不是致命的病,千万不要害怕。你读的中国公学在海滨,适宜休养,你目前可把学校当作休养院,好好锻炼,病是会好的。我开些长期可服  相似文献   

20.
博士论文题目:《善恶论》导师:武汉大学哲学系陶德麟教授一、博士论文提要善恶问题历来都是道德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无意建立一个全面而详尽的马克思主义善恶论的体系,只是着意立足于唯物史观,吸取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试图解决善恶问题研究和论争中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以抛砖引玉。全文共分四章,内容摘要如下:1、善恶观的历史概览纵观中西伦理善恶观的源头,都经历了由善恶观的萌芽、形成、发展到逐步系统化的过程。但在这一历史过程中,由于历史条件、地理环境、文化类型的差异,在善恶观上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和不同。从方法论上言,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