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广平、史新林主编《徜徉宋玉城》一书,凡50万字,作为“安福临澧文化丛书”之一种,已由湖南人民出版社于2011年11月出版。全书由“宋玉赋今译”、“先贤评宋玉”、“名家咏宋玉”、“宋玉新探索”、“宋玉与临澧”、“宋玉城怀古”、“宋玉城开发”七个部分组成.除辑录了历代著名学者和著名诗人对宋玉的评论和歌咏、收入了九位外地专家学者的宋玉研究论文外,其余文章均出自宋玉贬谪地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作者之手。此书较为集中地展示了,晦澧专家、学者研究宋玉的最新成果和临澧作家、诗人怀念宋玉的最新作品。众多学者从文献学、考古学、民俗学、图像学等角度对临澧宋玉城的性质与功能、宋玉与临澧的关系、宋玉城的开发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收集整理了几千年来流传于临澧县的有关宋玉民间传说故事,这些论文与故事以独特的视角、新颖的材料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扇了解宋玉生平与作品的崭新窗口。 相似文献
2.
将莫言的作品翻译成日语,因译法选择的不同,会给读者带来完全不同的印象,在这个再创作中,译者对原著的恰当理解至关重要。和欧洲所谓近代文学相比,莫言的创作展现的是非常异质性的世界,这就是故事性。故事是小说魅力的核心,人物形象确立于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构制的故事中,这是中国古典小说和说唱文学的传统。故事展开的高密东北乡,生活着似乎被大中国遗忘的角落里那些不会说话也不能说话的农民,这不是以知性的视线由上向下观察到的农村,而是农村本身,是浸透在作家灵魂里的农村。莫言的全部创作,浮现出的是一部以把历史还给农民的视线描写出的20世纪中国的总貌。这一点,时代经过得越久,就越会获得中外的评价。作品中那些被称作绝对弱者的人物,注入着作者对人的救赎的祈愿;《酒国》里参与吃人的莫言形象,有着鲁迅式自我反省意味。在莫言身上,有着无论善恶一切皆来承受才能够活下去的大地之民的强烈意志。 相似文献
3.
4.
5.
6.
7.
9.
10.
11.
12.
13.
论文题目 :《论中国发展“新经济”》导师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法律学院陈征教授一、博士论文摘要新经济源自美国 ,对“新经济”现象的认识和把握 ,中国自不等同于美国。近两年来 ,美国新经济热及全球 ,但对于“新经济”研究 ,仍有不少歧义。大家各自表述共性化的见解 ,而走出“美国阴影” ,拟从中国角度正视“新经济” ,就显得很有必要。从这一基点出发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 ,围绕“中国发展新经济”这一中心主题展开探讨 ,有概念比较 ,有理论解析 ,有对策探索 ,有实际运用 ,从理论到实践联为一体。本文共分三个层面。第一章是导…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一 两位拯救过我的医师 我一生多病,医好我的医师多位,我都永铭心头。而尤其使我感激的是周君常、王慰曾两位。 周君常是同济大学毕业留学德国的医学博士,莫干山疗养院医师,在上海静安寺路设有个诊所,每星期在诊所看病三天,凡同济大学同学介绍去看病的青年学生都收半费。那是一九二八年秋的事,我在澳门得了很重的虚脱病,扶病来上海。浔州同乡会的负责人见了我,摇头说:“你几斤米都吃不完,还来上海做什么!”那时社会与今天依靠组织不同,只赖同乡会照顾。浔州是清代的府名,下属桂平、贵县、平南、武宜四个县。在上海成立有一个浔州同乡会,专照顾浔州四县来上海读书的学生。我听了他们的话,知道是怕我死了,要麻烦他们,低头无言。后来进了中国公学,咳嗽痰中带血,更加害怕了。幸亏得贵县中学同学刘福曜同志介绍去请周君常医师诊治。他看病很仔细,对病人又很同情。看了三次,到第三次他判断准确了,就对我说:“你不是肺病,痰中的血,是支气管喉头咳出的,你放心。你的病,是神经衰弱症,病久了,就感觉严重。这种病不是专靠药物医治,也不是短期能医好的,主要是靠锻炼,是一种缠绵的病,而不是致命的病,千万不要害怕。你读的中国公学在海滨,适宜休养,你目前可把学校当作休养院,好好锻炼,病是会好的。我开些长期可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