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埃及是阿拉伯世界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相继培养出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20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在埃及较早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同时,其高等教育系统也面临着许多严重的问题与挑战,如高等教育中央集权管理体制与大学自治的矛盾,以世俗教育和宗教教育为中心的双轨教育体制所带来的不平等和混乱等。针对其高等教育的历史与现状,埃及政府坚持实施教育兴国的现代化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应对之道,努力摆脱困境。但如何使教育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依然是摆在埃及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2.
座落在开罗宰阿夫朗区的艾因谢姆斯大学,继开罗大学、亚历山大大学之后,排名第三.它初创时的校名是“大伊卜拉欣帕夏大学”. 1950年6月,埃及政府发布93号文件,决定在开罗兴建“大伊卜拉欣帕夏”大学,同“福阿德一世”大学(今开罗大学)和“法鲁克一世”大学(今亚历山大大学)共同执行埃及高等教育的使命,让更多的埃及青年接受高等教育. 1952年7月23日革命时,有人认为大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经济加速发展的形势下,埃及政府坚持“和平、稳定、发展”的方针,对金融业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大规模地推动国有银行和保险公司的私有化进程.埃及经济1996年的增长率为4.3%,1997年的增长率为5.5%,20O0年有望达到8%.作为“领头羊”的金融业为埃及经济带来的勃勃生机有目共睹.一、改革振兴(一)迅速崛起的证券市场近几年来,埃及政府对国有经济进行了大规模的结构改造,坚定积极地推动国有企业的私有化进程,仅1997年,就出售国有企业近100亿埃镑.迅速崛起的埃及证券市场不仅成了经济结构私有化进程吸收、消化的蓄水池,而且成了私有企业吸纳中长期资金的稳定渠道.埃及高层经济界人士清晰地认识到:建立证券市场是推动经济发展和增强金融市场运作能力的核心.为了深化经济改革,埃及政府  相似文献   

4.
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在给世界各国公共卫生服务部门带来挑战的同时,严重冲击了各国的社会经济活动.为应对疫情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埃及政府积极采取疫情防控措施,推进经济复苏,使埃及疫情在初期得到了有效控制,经济稳步复苏.埃及公共卫生服务基础薄弱、经济固有缺陷明显以及新冠病毒易变性特征影响着埃及政府的疫情治理成效.2020年12月下旬,埃及疫情再次反弹.埃及政府只有坚持改革,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事业;抓住机遇,保障经济供应链安全、扩大需求侧改革;践行多边主义,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阈展开国际合作,才能在疫情与全球化危机中实现突破、稳步前行.  相似文献   

5.
电力部门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它决定了其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动力,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因此,为了加快电力部门的建设步伐,1999年6月,埃及政府提出了进一步深化电力能源部门改革的重大举措,对开罗、苏伊士地区和埃及中部的配电公司20%的股份实行上市认购,并表示欢迎埃及的私营企业和外国公司参与埃及发电站的建设,以招商引资的方式为埃及的电力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奠定了21世纪初埃及电力发展的基本思路.本文将在回顾1981~1999年18年内埃及电力发展成就的基础上,简要介绍2000~2017年埃及发展电力的计划.  相似文献   

6.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埃及,不仅有星罗棋布的名胜古迹,还有风光旖旎的尼罗河畔和地中海之滨等令人流连忘返的自然景象,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埃及位于欧亚非三洲的交通枢纽,旅客熙来攘往,为它发展旅游事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如今,埃及的旅游业和石油工业、侨汇、苏伊士运河的收入一起,被称为埃及的“四大经济支柱”,成为埃及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1984年,苏伊士运河的收入为9亿6千万美元,而埃及旅游业的收入竟达到10亿美元。难怪埃及促进旅游总署主任穆罕默德·纳西姆将旅游业比作是埃及的一座“金矿”。埃及旅游业兴旺发达的局面,同埃及政府近年来的重视和大力支持密切相关。埃及政府认为,埃及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埃及一旦减少大学招生名额,立即会招致社会的严厉批评乃至抗议。而中等技术教育却无人问津。中等技校门可罗雀和高等学府的门庭若市形成鲜明的对照。那么,埃及中等教育状况究竟如何? 埃及政府提倡发展工业,增加生产,鼓励出口,这些任务的完成绝不是仅仅依靠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实现的,在某种  相似文献   

8.
2011年埃及剧变后,穆斯林与科普特人纷争持续不断。埃及政府的政策选择、科普特正教会的"新米勒特"制度和海外科普特人的积极活动是造成当前科普特人处境的深层次原因。科普特人问题反映了埃及在民族国家构建中面临的困境,短期内科普特人问题仍难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埃及90%的土地是沙漠,全国6000万人大都集中在仅占全国土地面积4%的尼罗河谷和尼罗河三角洲.开罗、亚历山大等大城市人口密度大,用埃及人自己的话说“已临近爆炸”.当前埃及人口迅速增长,城市与工业建设迅速扩展,耕地面积不断缩小,由1805年人均1费丹下降到目前人均0.1费丹.埃及人意识到,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突出矛盾,只有把目光投向沙漠,向沙漠进军!“向沙漠进军!”早在50年代纳赛尔总统就提出了,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如兴建阿斯旺水坝和水渠,购置喷灌设备,在沙漠地区兴建机械化农场等.但阿以间的敌对状态,使埃及不得不把大量原本可用于发展经济的资金统统投入到军备上,向沙漠进军的意愿被迫搁置.1979年,埃及总统萨达特顺应潮流,与以色列签署了戴维营协议,为埃及赢得了和平、时间与机遇,把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重新提上了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向沙漠进军!”的口号不仅被重新提出,还被赋予新的内容.埃及政府决定在开罗四周的茫茫沙海上兴建卫星城,向沙漠要地,以缓解因人口膨胀给各大城市带来的压力.斋月十日城,便是70年代末埃及政府规划的众多卫星城中的一个.我们初到埃及时,常听埃及友人对开罗人满为患感叹不己.我们问:“不是兴建了那么多卫星城吗?”他们摇着头回答我们说:“卫星城的设想或许  相似文献   

10.
本文借鉴社会学理论,依据统计数据和学术文献,对当代埃及社会结构进行研究,得出的基本判断是,当代埃及社会依然是中间层及以上30%的人口与其余70%的人口二元对峙的金字塔型社会结构。这种两极分化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的普遍贫困,造成了埃及三大发展困境,即人口与人力困境、储蓄与投资困境、治理与政治困境。埃及必须有力地推进社会结构转型,促进社会结构现代化,即埃及政府需要大幅度地提升中间层人口所占比率,降低中下层特别是底层人口比率,从国民储蓄和资本形成亦即供给侧等方面进行有效改革,方能破解埃及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11.
埃及实行免费教育体制,长期和持续的国家投入保证了教育在大众中间的普及,使埃及教育长期在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地区处于领先地位。但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深入以及埃及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单纯依靠政府投入越来越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服务的需求。埃及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形势发展的迫切要求,一方面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力行非中央化的政策,在教育投入和管理上,加大社会力量参与的力度,加强了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教师待遇;另一方面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改造传统教育模式,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入问责制度,保证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埃及实行免费教育体制,长期和持续的国家投入保证了教育在大众中间的普及,使埃及教育长期在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地区处于领先地位.但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深入以及埃及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单纯依靠政府投入越来越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服务的需求.埃及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形势发展的迫切要求,一方面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力行非中央化的政策,在教育投入和管理上,加大社会力量参与的力度,加强了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教师待遇;另一方面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改造传统教育模式,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入问责制度,保证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埃及过渡政府成立以来,已在外交政策方面做出多方面调整:对中东和周边的以色列、伊朗、尼罗河流域国家等,过渡政府的外交政策调整以转向和改变为主,且调整幅度较大;对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大国,采取了延续基础上的调整;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传统友好国家,则继续维持与深化与这些国家的关系.过渡政府对外交政策作出调整的原因主要包括:国内群众的诉求、重塑阿拉伯世界的领导形象以及革命后埃及“本土化”意识的兴起.埃及在外交方面的调整涉及美国、伊朗、以色列、海湾国家、非洲各国等,无疑对地区安全与合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presents new evidence on the impact of female education on fertility in Egypt using the change in the length of primary schooling as the source of exogenous variation in education. Beginning in 1988, the Egyptian government cut the number of primary school years from six to five, moving from a 12-year system of pre-university education to an 11-year system. This policy change affected all individuals born on or after October 1977. Using triennial pooled cross-section data from 1992 to 2014 and a nonparametric regression discontinuity approach, we compare education and fertility of women born just before and right after October 1977. Our analysis shows that female education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 number of children born per woman. The reduction in fertility seems to result from delaying maternal age rather than changing women’s fertility preferences. We also provide evidence that female education in Egypt does not boost women’s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or affect their usages of contraceptive methods. Female education, however, does appear to increase women’s age at marriage which might explain the delay of maternal age.  相似文献   

15.
埃及被认为是美国在中东地区和阿拉伯世界最坚定的盟友。美国自1979年埃及与以色列签署和平协议以来,每年向埃及提供大量的军事与经济援助。2013年7月3日,埃及民选总统穆罕默德·穆尔西被埃及军队废黜。根据联邦法律,美国暂停对埃及的部分援助。本文从“7·3”事件后美国对埃及援助的变化及其特点、影响援助变化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展现美国对埃及援助政策中的复杂利益和战略考量,根据对历史与现实的分析,预测美国今后对埃援助政策的走势。  相似文献   

16.
1789年法国入侵埃及,埃及的“被现代化”从此开始。1816年埃及官方首次向欧洲派出留学生,在行动上完成了从“被现代化”向“主动现代化”的转变。塔哈塔维是埃及首批赴法留学生的指导老师,后改变身份成为留学生,主攻法阿翻译。塔哈塔维在法国生活了五年,期间深受西方文化影响,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政治观、社会观和教育观等。回国后他继续从事旨在介绍西方先进文化的翻译工作,成为埃及乃至整个阿拉伯一伊斯兰地区历史上翻译和介绍西方现代政治思想的第一人,其思想对伊斯兰现代主义的形成影响巨大,并成为伊斯兰现代文化启蒙的先驱者之一。  相似文献   

17.
1999年,埃经济发生危机,外汇短缺,政府无法坚守埃镑的原汇率,从今年1月起,实行浮动汇率制。但从埃外贸现状和实行浮动汇率制的背景看,近期内埃外贸赤字无法改变,但随着汇率的稳定、外贸结构的调整,政府政策的正确干预,必会从浮动汇率制上获益。  相似文献   

18.
2011年埃及政治变局凸显了当代埃及青年问题的严重性,并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冷战后埃及青年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教育不公平现象普遍,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青年成家困难,住房问题难以解决;青年性健康及吸食毒品问题令人担忧。青年问题不仅影响到埃及经济的持续发展与外交政策的制定,而且关系着埃及社会的稳定,并不自觉地推动了埃及政局的变革。通过对埃及青年问题进行审视发现其实质上是埃及人口问题的衍生品,而且青年问题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因而需要各国携手合作,共同应对。  相似文献   

19.
埃及与努比亚在地理上是近邻关系,历史上一直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过在二者的交往中往往都是埃及处于优势地位。但到公元前8世纪,努比亚人征服了埃及,进而将埃及与努比亚合并成一个国家,建立了埃及史上的第25王朝。从起源上看,这个王朝是正统的努比亚王朝,但在统治方式上却没有“一刀切”,既照顾到了埃及人的习惯,又凸显了努比亚的特色。无论在王权标志、行政、宗教、文化还是对外关系上都是如此,既体现了其统治的灵活性,也实现了两种文明的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