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林则徐与澳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门位于广东省珠江口外的一个半岛上,它曾经在东西方贸易中起过相当重要的作用,成为中外关系的桥梁。林则徐是近代中国举起反帝斗争旗帜的第一人和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抗西方侵略的第一场斗争中,林则徐把澳门作为了解外国、学习西方的窗口,禁烟抗英的前哨阵地,妥善处理了中葡关系,促葡抗英。本文就林则徐禁烟抗英与澳门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林则徐是我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看到的是个什么样的世界?人们也许不知,或者知之不详。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国人“徒知侈张中华,未睹寰瀛之大”①。林则徐也一样,对当时日新月异的世界知之甚少。可是,他抵达广州禁烟之后,“日日使人刺探西事,翻译新书,又购其新闻纸”②,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外国情况,很快就掌握了丰富的世界知识。特别是通过编译《四洲志》,对世界各个国家与地区的历史和现状,有了更全面而系统的了解。本文即以《四洲志》为中心,来探讨林则徐眼中的世界,或许会给我们带来某些启示。一、《四洲志》是林则徐编译的一本…  相似文献   

3.
从总体来看,外国历史文献并未对林则徐形象在中国的形成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这有几个原因:首先,尽管林在外国的汉学界知名度相当大,但直接谈他的论著却不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研究者们也显然不大知道。再则,外国汉学家们对林则徐的态度存在着千差万别。林则徐在广州的坚决举措一下子就吸引了当年因各种原因远留中国的外国人的注意。关于他的举措以及他本人,可以在《中国丛报》杂志上读到。高级殖民官员德·弗·戴维斯(一泽德庇时)在1852年也出版了两卷集,其中对林在广州的活动给予了相当大的注意。作者称林的举措是“癫狂行为”,…  相似文献   

4.
林则徐与中外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则徐与中外文化焦静宜鸦片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屈辱,同时也把中国推到面对世界发展大势的前沿。毋庸讳言,当时的中国人,上起道光皇帝,下到平民百姓,都被这一历史大变动震惊了。正是在大多数人还处于困惑的情况下,民族英雄林则徐却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有力地回...  相似文献   

5.
人的行为方式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价值观念的体现,人又是文化"走出去"的载体.浸润了中华传统文明的海外侨胞,以他们自身的行为方式向世界昭示: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是追求世界和谐的民族、是努力促进中西文化融合的民族.目前,海外侨胞虽然大多已加入了所在国的国籍,但他们仍是外国社会和民众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是中国形象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6.
林则徐——近代提出防俄思想的先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则徐是我国近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进步思想家。他毕生坚持严禁鸦片,主张改革,反抗外国侵略,在中国人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值得人们注意的是,林则徐在坚持反对从海上来的外国侵略者的同时,对从北方陆路上来的侵略者也极为警惕。他是近代中国最早提出防俄思想的人,是个先驱者。丰富的实践,使他深深感到沙俄侵略的威胁。他晚年大声疾呼:“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  相似文献   

7.
论林则徐的货币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了林则徐的货币思想.文章共分三部分:一是论述了林则徐主张对外国银元实行市场管理,规范其流通轨迹,毋须对之实行"抑价"或禁止流通,并按市价收缴小钱的思想.二是论述了林则徐主张自铸银元以取代外国银元和维持钱票流通的思想.三是论述了林则徐主张严禁鸦片以塞漏厄,防止白银外流,挽回货币和财政危机的思想,及其禁烟的思想特点.  相似文献   

8.
<正>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和抗击英国侵略的斗争,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帷幕。穆陶所著《林则徐》一书(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展现的正是一个半世纪以前那幅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 林则徐所处的时代,乃中国在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下由盛转衰的时期。清朝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采取闭关锁国政策,昧于世界大势的发展变化,以致于落伍于西方却茫然无知。同时,清朝统治危机四伏,吏治昏暗,军纪不整,鸦片泛滥,民生凋敝。而西方殖民主义则通过向中国贩卖鸦片获取厚利,又依恃坚船利炮试图叩开中国的大门。于是,时代呼唤国人的觉醒,时代要求有识之士的奋起,林则徐恰是率先投身于反对西方殖民主义侵略斗争的民族英雄和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一  相似文献   

9.
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为了解世界形势、判断英国动向,派专人赴澳门收集外文报纸,组织翻译,抄集成册,分送广东大员参考,至今抄件存六册,统称<澳门新闻纸>.上世纪50年代,<澳门新闻纸>经发现后便引起学界注意,但对它仍值得深究.林则徐组织的翻译班子应以中国译员为主,为译文作夹注的应是译者;批阅者不容置疑的便是林则徐本人,批文反映了林对中英交涉和战争即将爆发的关注;林则徐从外国报纸了解世界,不愧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派人采购、组织翻译、亲历批阅、抄集成册、指定传阅范围,这一流程相当科学,也对今人有启发之处.  相似文献   

10.
正当义律率领英国侵略军不断侵犯中国,连续爆发九龙、穿鼻洋、官涌山等多次战役,中英两国关系空前紧张之际,一八三九年十二月十六日,林则徐会同广东地方官员邓廷桢、怡良等人于天后宫接见了在海南岛附近遇难沉没的三桅船"杉达号"上的十五名英国船员,并"面谕约逾一时之久".在这次接见中,林则徐首先对英国遭遇海难人员表示亲切的慰问,并垂询其航行情况以及世界各国概况;英国朝野是否知道中英之间的冲突;对他们讲明中国禁烟真相,希望中英友好;请随船医生喜尔(Dr.Hill)对正在翻译西书中的误译地方予以订正;又请其检查、修改中国致英王照会中的讹误之词.此外,林还赐给他们茶点等食物,对此,落难者十分感激,纷纷脱帽致敬.  相似文献   

11.
从世界历史上看,日本人民是最善于向外国学习的民族,他们勇于吸取一切先进的东西来改变自己落后的和过时的东西,特别是近代以来,这种特点尤其引人注目,美国著名日本问题专家赖肖尔在他1977年出版的《日本人》一书中,对日本引进外国文化,有过这样一段评语,他说:“像日本人那样自觉的、大规模的文化引进,在西方历史中是找不出同样例子的。”①日本人在引进外国文化的同时又能保持自己民族的个性,这样就使日本不断地进步。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为了配合西方殖民者时中国的殖民政策,在华从事办报活动的外国传教士,采取"合儒"策略,以中国人熟悉的方式,向他们宣传西方的宗教、科技、社会制度,为落后的中国带来了当时较为先进的西方文明,间接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随着社会变动的加剧,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这种"合儒"策略也在不断演进,产生了越来越大的社会作用.在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对外传播正面临着如何打破中外文化之间的隔膜,提高对外传播效果的难题,也许我们可以通过对外国传教士办报活动中的"合儒"策略的研究,获得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3.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爱国者,他坚持以民族利益为重,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毕生致力于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其鲜明的主权意识不但具有时代特色,百余年来还深深地影响了许多志士仁人,时至今日仍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一、在强大的内外部压力面前,林则徐敢于坚定地维护国家主权,于原则问题上据理力争,寸步不让林则徐继承了古代爱国主义思想的传统,岳飞、李纲、文天祥、于谦等爱国者对他主权意识的形成都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现实的反侵略斗争直接促成和完善了他的主权意识。早在19世纪30年代,林则徐就对罪恶的…  相似文献   

14.
清朝末年国势衰落,内忧日盛,外患日迫。福州区域出现以郑光策、林希五、陈寿棋、李彦章、梁章钜、林则徐、刘建韶等为代表的文人群体性觉醒。林则徐兼容并收,择善而从,而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本文论述刘建韶对林则徐"救时济世"功业和子女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略论爱国主义与民族英雄李彬1.对于抵抗外国侵略的民族英雄,以及他们所体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尤其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先烈们,从林则徐到杨靖宇等等,史学界一致给予高度的评价,并不存在争议。有争议的是:在我国封建社会,主要是分裂时期例如宋辽...  相似文献   

16.
一、概说在有着丰厚史学传统的古代中国,有关外国史地的记载在历史著作中屡见不鲜。而且其地理范围遍及亚非欧。但是,中国真正放眼世界,进而把他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历史活动纳入史学研究体系,则缘于近代中国对来自西方资本主义强势文明的应战。尽管先觉者林则徐、魏源、梁廷■、徐继畲等在鸦片战争前后编著了《四洲志》(1839年编写但未能出版)、《海国图志》(1842年)、《海国四说》(1846年)和《瀛寰志略》(1848年)等一系列介绍世界史地和现状的图书,然而当以德国史学大师兰克为代表的西方史学界在撰写多卷本的世…  相似文献   

17.
一、近代开放思想的前奏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帷幕。空前的战争惨败,使与世界隔绝的大清帝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烈冲击。封建士大夫中的一些有识之士率先从闭关自守、昧于外情的状态中惊醒过来了,不约而同地向外部世界睁开了眼睛。他们开始了解和搜求原先不熟悉的有关西方国家的知识,编纂了一批介绍世界各国情况的著作,成为近代初期的“知夷”论者。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对西方资本主义的认识开始于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的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此之前,尽管资产阶级正在魔术般地改变着世界,但是,困于封建樊笼的中国人却一味因循守旧,全不知奇变之将至。鸦片战争的炮声唤醒了一部分士大夫。在此旷古未有之变局面前,他们痛感于对先进的西方侵略者“实不知其来历”,因而要起来看看世界。于是,思想界一扫万马齐瘖的局面,介绍西方的地理、风俗以至经济,政治一时蔚为风尚。一些士大夫在了解西方的过程中,迸发出了认识资本主义的思想火花。尽管立足于封建主义的他们的认识是肤浅的、幼稚的,但是,这毕竟是中国思想史上认识资本主义的第一页。在这当中,林则徐对西方资本主义的认识最具有时代特征,故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林则徐对西方资本主义的认识具有什么时代特征呢?  相似文献   

19.
林则徐是我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不仅受到中国各族人民的崇敬,而且成为世界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受到各国人民的敬慕。1850年林则徐去世。十余年后,英国伦敦蜡像馆就把他塑成蜡像,向各国人民再现了他栩栩如生的风采。历史似乎富有嘲讽意味,林则徐打击了英国鸦片贩子,恃民心可用,坚决抗击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诗歌史上,林则徐的诗作第一个鲜明地提示了从古代中国到近代中国历史转折的时代精神。林则徐诗中的民族忧患意识,来自外国侵略和清廷统治所造成的内忧外患。他的忧国忧民的感情,在某些情况下超越了忠君思想,体现出深挚的民族精神和人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