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刚 《社区》2013,(17):15-15
一个民族要生存下去,不能没有说真话的人,让谁来说出真理?命运不仅要选择有识之土,还要选择无畏之人。  相似文献   

2.
作为外交实录,薛福成《出使日记》乃有意立言之作。其翔实的西洋新知,应时之需,不仅扩大了晚清国人的文化视野,更有益于士林思想风尚的转换。而其自备一格的无意为文,乃古文之变风变雅,在延伸桐城古文清通之实用性的同时,由文道之变,更昭显了晚清古文的新变。  相似文献   

3.
4.
郭嵩焘摘录《古国鉴略》的文字,每被作为他“对西方的历史文化进行系统考察和比较研究”的例证。实际上,《古国鉴略》是美国传教士高第丕用官话写的一本教学用书,内容褊窄且基督教立场明显。郭嵩焘摘录此书,本为求取世界古代史的知识。在摘录过程中,郭嵩焘使用了易白话为文言、内容拣选、历史化处理等三种手段,披沙拣金,汰去宗教传说,提炼历史骨架,显示了他对西方文化的求学之忱、吸收之能。  相似文献   

5.
在晚清中国人眼里,英国不再是夷模鬼样的异国形象,相反成了"乌托邦"理想国。文章通过比较早期驻英使臣郭嵩焘和薛福成在其出使日记中对英国形象的塑造及其对英国和本国关系的摆放,论述了晚清去"夷"化后的英国形象。郭嵩焘笔下的英国成了一个处处胜过本国的典型的"乌托邦"异国形象,而薛福成则把其亲见的英国塑造成一个能够与历史上的中国媲美的"乌托邦"形象,以此方式尽可能地保存和维护了关于本国的神话。  相似文献   

6.
王维: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开元二十五年,河西节度副使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监察御史是御史台的察院属下的官,正八品上,品秩很低。因此这一  相似文献   

7.
8.
陈才训 《南都学坛》2008,28(2):51-54
有着深厚古文功底的蒲松龄对作为先秦古文代表作之一的《左传》涉猎颇深,因此,其《聊斋志异》中许多古文笔法即导源于《左传》。首先,以古文笔法从事小说创作,使《聊斋志异》中某些情节对《左传》多所借鉴和模仿。其次,蒲松龄还从《左传》中汲取了许多古文笔法以资其小说创作,如他以隐晦曲折的"春秋笔法"寄寓满腔"孤愤"、表情达意;他对"层叠"、虚实相生的古文笔法也多所借鉴。  相似文献   

9.
晚清是传统史学向近代史学转型的重要时期,世变时变并没有降低近代学人对史学经典《后汉书》的阅读兴趣.阅读《后汉书》的读者群体较广泛,既有儒官、学养深厚的学者,也有一般的知识阶层.他们阅读目的各异,但都在阅读中呈现出他们对《后汉书》的反应和思考.更有一些人以研究的眼光阅读《后汉书》,晚清史评家对《后汉书》的阅读与批评,接续前人历史评论、史学评论的优长之处,对《后汉书》所叙述的东汉历史及其《后汉书》自身的体例、笔法、结构、叙述技巧、编纂思想等,皆在通读文本的基础上融会贯通,敢于纠谬补偏,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学人日记中呈现的阅读实态和史学批评话语,展现了这一时期《后汉书》接受和批评的独特风采.  相似文献   

10.
《亚当夏娃日记》与《伤逝》显现了马克.吐温与鲁迅生命体验的相通。二者在人物的启蒙关系维度、爱情与生存的主题维度具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二者相似的原因亦源于作者的类似的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11.
<后西游记>是一部深刻反省人类文明发展与衰退规律的小说.它以佛教徒西游求取"真解"为线,对迫害、打击佛教的儒家主流文化进行了嘲笑和批判,并指出出现这种文化迫害的社会根源,在干佛教传承发展过程中,信徒自身出现的贪腐现象和对佛教真实理念的根本背离;而一切文化陷入困境之源,则大多关乎人类内心深处的"贪嗔痴".  相似文献   

12.
张书绅的《新说西游记》是清代《西游记》版本演变史上独具意义的一种版本。其文字主要来自于明代百回全本,又根据清代真诠本加进了唐僧身世故事。其评点文字认为《西游记》“原是证圣贤儒家之道”,把《西游记》看成是儒家经典著作《大学》,不免牵强附会。但是,其将《西游记》看作一部具有寓言意味的哲理性小说,并从社会学和人性的高度来看待《西游记》,有其合理的内涵;特别是比较全面地揭示了《西游记》“奇”的特点和“幻中有真”的高度艺术境界,对认识《西游记》的美学价值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书绅的《新说西游记》是清代《西游记》版本演变史上独具意义的一种版本。其文字主要来自于明代百回全本,又根据清代真诠本加进了唐僧身世故事。其评点文字认为《西游记》"原是证圣贤儒家之道",把《西游记》看成是儒家经典著作《大学》,不免牵强附会。但是其将《西游记》看作一部具有寓言意味的哲理性小说,并从社会学和人性的高度来看待《西游记》,有其合理的内涵;特别是比较全面地揭示了《西游记》"奇"的特点和"幻中有真"的高度艺术境界,对认识《西游记》的美学价值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长篇小说《西游记》生长于独特的思想文化土壤,作品的整体文本结构蕴涵着深刻的文化寓意,即人类审视自身本性的反思意识,个人成长历程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以及努力寻求超越外在限制、克服自身弱点、追求无限自由的人生理想和浪漫精神。  相似文献   

15.
士在传统社会为四民之首。西潮冲击下,晚清士人为御侮求强,以“中体西用”为核心与西方进行了广泛的学战,最终却走入中学不能为体,西学不能为用的困境。从思想史的社会学意义上讲,学战是晚清士人再造新的社会中心的努力,但随着学战的失败,却促成了士阶层自身的边缘化。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钟叔河<走向世界丛书>叙论为代表,国内学术界时晚清使西日记的研究,主要采取了近代化模式.但是,近代化模式的研究忽视了出使的跨文化交往的性质,坚执现代与传统、进步与保守、科学与迷信的二元对立,对晚清外交官在异国环境中的表现,缺乏理解与同情.要走出近代化模式,开拓晚清使西日记研究的新境,需要引入文化研究的新视点和新方法.可以考虑三种角度的研究:1.文化身份(文化认证).使西日记显示了从优势文化认证到劣势文化认证再到文化认同危机的过程.2.文学形象学.使西日记展示了比较客观的西方形象,比同时代西方人的中国记述公允,比妖魔化西方的海外竹枝词和私人游记更有代表性.3.传记学.使西日记具有自传的意义,它提供了从作者个性探求作者思想的有价值资料.引入文化研究的新视点和新方法,多角度、多侧面地解读使西日记,是学术研究的呼唤,也是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西游记》之西梁女国,学界一般认为是以隋唐时期西羌东女国为本事原型,然而考察东女国的历史记载及其特征,则与西梁女国并无联系。西梁女国的本事来源实即糅合了诸多海上女国的传说而成,如《山海经》的入水而孕、《大唐西域记》的执师子、罗刹女传说、明初杨景贤杂剧《西游记》、郑和下西洋时暹罗国传闻等。受《西游记》西梁女国的影响,明代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清李汝珍《镜花缘》之女国均为海上女国。  相似文献   

18.
续书是对原著的一种解读、阐释和生发,它既扩大了原著的影响,又从文体类型上巩固和强化了原著的文体特征和审美规范。作为《西游记》的衍生物,明清之际的三部续书对原作的接受主要表现为主题思想、题材、叙事结构和艺术风格等的步武摹写。但由于时代环境的变迁,续书又表现出与原著不同的时代新变,这主要体现为思想主题上的"收心""实用"倾向、表现手法的"意识流"倾向和艺术形象上的进一步虚化等,而这正是三部续书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9.
晚清调和中西文化的“中体西用”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晚清时期兴起的旨在提倡西学、融合中西的"中体西用"文化观是中国文化史上处理中西文化关系的第一次尝试.虽然它因自身的局限性和内在的矛盾,无法构成一种严整的新型的文化观念体系;但在洋务运动时期,它对于冲破传统思想的禁锢,开阔人们视野,引导人们追求新知,对于传播西方近代文明,对于中国文化的近代化,起到了标新立异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日本学者中野美代子的著作<〈西游记〉的秘密(外二种)>进行了评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