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地方高校外国专家管理工作要合理定位:确立明确的聘用目标,既不能"饥不择食",也不能"好高骛远",应按需聘用各类外国专家;建立规范的聘用政策体系,宁缺毋滥,吸引高质量外国专家来校工作;创建完善的管理机制,营造"以人为本"的文化环境,留得住高质量外国专家为校工作.  相似文献   

2.
高校引智工作应讲求效益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引智工作是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讲求效益原则。高校引智效益包括学术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高校引智工作实践中,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贯彻效益原则:一是引智的目标和项目;二是保证外国专家的质量水平;三是优化外国专家的结构;四是改革和完善高校引智工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五是提高外事部门的管理效能和外事干部的素质。  相似文献   

3.
根据多年定位测定的数据以及<湖南省森林资源主要数据汇编>、<湖南省农业区划(8)>和湖南省水利厅有关资料,对湖南省森林的木材生产效益和水源涵养效益进行计量评估,结果表明,湖南省现有的森林每年生长木材488.7675万m3,年平均生产木材效益24.44亿圆,而其森林的水源涵养效益中,森林贮水功能效益9.84亿圆,防洪效益3.68亿圆,枯水期增加的水资源利用效益26.73亿圆.其涵养水源总效益共计40.25亿圆,是木材效益的1.65倍,同时,即使是灌草坡地调节水分的能力也明显高于裸地,因此.从水文学观点出发,对于难以造林的山坡、山顶,要注意灌木林的保护和经营,使其发挥更好的防水功能.  相似文献   

4.
高校办学必须遵循市场规律。高校成本核算是高校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高校进行成本核算势在必行,必须建立对投入的科学论证和效益评估机制,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文章对高校成本核算的内容、办学效益的内涵及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5.
高职高专院校聘请外籍教师担任外语教学工作,这对提高大学生外语学习兴趣及水平作用匪浅,但外教聘用效益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也引人深思.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外教执教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外教聘用效益并未实现最大化,主要体现在课程教学面单一、教材的选择及对师资的培训方面,高职高专院校应针对此三方面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6.
陈云的经济发展观包含了极为丰富的内容:经济发展必须与国力相适应;经济发展必须和环境资源协调一致;经济发展必须以效益为核心,注意内部协调发展;改革旧的经济体制,推进经济发展;利用外资和先进技术推进经济发展等等。陈云的经济发展观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丰富内涵,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外籍教师(以下简称为:外教)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外语教学师资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选聘外教、签订合同、岗前培训、教学管理、交流沟通、档案管理等六个方面进行深入思考,从政策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分析并探讨了强化和规范外教的聘请与管理工作。作者指出,对外教的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管理有助于提高外教聘用效益,进而达到提升外教资源聘用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陈云经济发展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云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奠基人和开创者之一 ,在经济领域里的理论贡献举世瞩目 ,他的经济发展观包含了极为丰富的内容 :经济发展必须与国力相适应 ;经济发展必须和环境资源协调一致 ;经济发展必须以效益为核心 ,注意内部协调发展 ;改革旧的经济体制 ,推进经济发展 ;利用外资和先进技术推进经济发展。陈云的经济发展观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丰富内涵 ,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校外国专家绩效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加入WTO后,经济的国际化进程加快,人才争夺已呈现出全球化的特点,高校引进海外人才是各国人才竞争中普遍采用的措施,也是我国高校师资的一个重要补充渠道和智力资源,如何使高校引智工作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实现效益最大化,有效地对外国专家实施绩效管理是一个重要途径,本文从高校外国专家绩效管理的特殊性、绩效衡量方法的选择、在绩效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对高校外国专家的绩效管理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科学、合理的效益评价体系从来都是成功扶贫行动不可或缺的内容.而当下民族地区扶贫效益评估体系存在着诸多缺陷,包括经济效益评估难以精准定位行动方向;社会效益评估指标项严重缺失;指标体系构建缺乏地域性、民族性和性别敏感性等等.对此,我们必须从民族地区的地理与人文特性出发,秉持效率、全面、动态、地城、民族、人文关怀、可行的思想与原则,重新构建其效益评价体系.当前,应着重从三个方面重构民族地区扶贫效益评价体系:一是通过"有项目"和"无项目"两种途径来达到计量投入费用和产出效益,建立深入反映扶贫行动经济效率的模型与指标;二是强化社会效益评估内容与衡量指标项;三是增强效益评估体系的地域性、民族色彩和性别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根本是建立合理的利益关系格局,利益均衡有利于社会保持适当的张力和活力。构建和谐社会要正确把握利益关系的现实变动、分化、博弈、协调和整合;要发挥党和国家机关在建立合理利益关系格局中的主导作用;要形成对社会利益关系的清醒认识和理性共识。  相似文献   

12.
在新的历史时期, 中国共产党进行必须在以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作为利益整合的目标,以人民利益观作为利益整合的宗旨,以社会公正作为利益整合的准绳为利益整合理论原则的基础上,加强伦理道德的调节,建立和完善利益约束机制,完善利益表达机制,改变某些制度性因素对阶层利益不均衡的强化作用。同时,增强党的权威,加强党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  相似文献   

13.
十七大报告含有丰富的关于利益的理论。它确立了中国共产党所要代表和维护的根本利益问题,把人民的切身利益即民生问题摆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上。在利益成果的分配上,提出了共享利益的理念;在利益矛盾处理的方式上,要统筹兼顾以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报告还充分认识到我国利益关系的复杂性,对利益格局变化有充分的洞见并提出了应对措施和办法;对人们现阶段关心的除经济利益之外的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也给予了高度关注。最后,还明确提出了各国人民间的共同利益思想。这些利益理论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和体制的转轨,人们之间的利益分化日益明显,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也日渐突出,我国开始进入了利益博弈时期。我们要在改革进程中协调多元利益关系,必须要通过建立健全畅通的利益表达机制和公正的利益均衡机制,确保社会各阶层都能从改革和发展中实现收入和福利的增进,这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因工伤残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与伤残就业补助金只是劳动能力受损后导致的工资收入损失的部分补偿,以农民工五至六级伤残为例,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与伤残就业补助金对劳动力受损的工资收入平均替代不足50%.政策实践应将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与伤残就业补助金视为伤残待遇的一次性支付,待遇水平取决于伤残年龄与受伤前工资水平.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与伤残就业补助金后,工伤复发或伤情加重后的医疗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承担.“合谋骗保”并非不当得利,而是工伤者通过非法定通道获取的应当利益.  相似文献   

16.
作为衡量公共利益的准则,公共利益的认定标准应当遵循确定性、严谨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并与公共利益的概念和认定方法、认定原则、认定程序区别开来。公共受益性是公共利益的首要标准,包括公共利益受益主体的普遍性、受益内容的共同性、供给主体的统一性等方面。同时,公共利益能为社会公众亲身体会和直接享受,具有具体的实质性内容,符合实质性受益标准。当公共利益受到损害时,整个社会秩序都会受到侵害,全体社会成员也都会受到相应的损失,因而要从全局性、整体性角度考量利益诸要素。另外,对于公共利益的判断,不能只顾眼前的需要,而是要从社会整体长远的发展需要出发,要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7.
道德的根本问题是义利观的问题。孔子认为"义"首先包含道义,其次应包含义务。孔子认为"义"是人行动的最高规范,是维持君、臣、民关系的法宝。孔子认为"利"虽然人人需求,但应当"利民惠民我不贪利"。在孔子的义利观中,"义"和"利"是对立的概念,他褒"义"贬"利",同时又认为"义"和"利"是辩证统一的。孔子的义利观在历史上留下了积极的影响。我们应当重温孔子的义利观及其影响,辩证地处理"义"和"利"的矛盾,行"义"以达其"利",争取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双丰收。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为主旨,论述了利益的内涵和特征;并从治国兴邦、个人修养两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正确理解、把握和调整各种利益关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发展观造成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背反,导致人类社会发展的家园悖论、生存悖论和文明发展悖论,照此下去,人类社会发展的结局将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在新发展观视野下,我们要探讨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统一的可能性,研究实现其统一的有效途径,唯此,人———社会———自然的协调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才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0.
论期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期刊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性和矛盾性,并就实现两个效益的有机结合作了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