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节制生育 控制增长:清代前中期江南人口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制生育控制增长:清代前中期江南人口问题探讨李伯重在过去的中国人口史研究中,存在着一种偏见,即在起源于西方的近代生育观念和近代医药知识出现和普及以前,中国人口行为的特征是放任增长,在人口控制方面无所作为,结果引起人口剧增或"人口爆炸"。这种偏见最近已...  相似文献   

2.
近代东北人口增长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东北地区是我国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移民人口的增加,而不是靠人口的自然增长,其中大量跨境移民的涌入是一个重要特征。大量的国内移民人口的增加促进了东北近代农业的发展,这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近代中国内地的人口压力。另外,大量移民人口的增加促进了近代东北地区贸易、工业和城市等的发展,从而促进了近代东北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代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发生大变动的一个时期。这种大变动直接影响到广大民众的生活,包括人口的流动。本文试图以中国近代人口城乡流动为主线,同时结合城市居民构成等情况,对我国历史上这一时期的人口变动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人口性比例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人口问题之一。性比例是否平衡,不仅受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等因素的制约,而且反过来影响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山西近代社会,人口性比例严重失调,男多于女的现象在全国各省区中表现得最为实出,而且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运用社会学的方法探讨这一历史现象,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近代人口问题以及制定新时期的人口政策,并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5.
以往关于人口历史的研究,多注重战争等人为因素对人口下降造成的直接影响,而忽视了天灾在人口的变化中起到的作用.综现西北近代百年历史,自然灾害给西北地区带来的第一恶果即严重的人口问题,造成人口的大量死亡和迁徒.研究西北自然灾害与人口问题的关系是透视西北近代社会的重要窗口,为我们了解西北近代吏提供了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6.
近代早期英国的人口增长与贫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佳生 《西北人口》2007,28(5):39-42
作为人类自身生产的人口增长具有物极必反的效应,近代早期英国的人口增长正是如此。本文立足近代早期英国人口增长的历史状况,试图对此时英国人口增长给英国社会带来的贫困问题予以解析。作者从人口增长量、人口结构和社会影响等方面分析英国人口的急剧增长给英国社会所带来的更多负面作用——贫困问题。籍此我们认识到无限制的人口增长之所以带来社会问题的原因和保持人口适度增长是社会和谐的关键这一历史规律。  相似文献   

7.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人口的死亡水平如何?第三次人口普查第一次公布了分年龄死亡人口的详细资料,使我们有可能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就是利用第三次人口普查的死亡资料,对中国近代的死亡水平(确切地说为1981年的死亡水平)进行分析。模式生命表是研究死亡问题的重要工具。较为准确地搞清中国人口死亡属于何种模式生命表,就易于将中国的死亡水平与其它发展中国家相对比了。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8.
人口再分布指的是人口分布的改变。在本文中,人口再分布具体的含义是各地区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的变化。 中国的近代人口数据并不可靠,有些数据明显有误,但研究者往往缺乏足够根据去更正。赵文林、谢淑君著的《中国人口史》研究了历代各地区人口数量,并根据有关史  相似文献   

9.
我成为专职的人口研究人员是在70年代末期,在此以前由于我长期从事经济学和经济学说史的教学与研究,所以在教学与研究中也零星地从事人口研究,至于关心中国人口问题还可以追溯到更早。从我所经历的由关心中国人口问题,到附带也从事人口研究,又进一步成为专业的人口研究人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回想起来值得反思的东西很多。现在写出来供同志们参考,批评。中国的人口思想可以追溯到古代,然而真正把人口现象作为一门科学来加以研究,还是近现代的事。近代由于西学东渐,西方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被介绍到中国来,…  相似文献   

10.
杨志娟 《西北人口》2008,29(6):38-43
以往关于人口历史的研究,多注重战争等人为因素对人口下降造成的直接影响,而忽视了天灾在人口的变化中起到的作用。综现西北近代百年历史,自然灾害给西北地区带来的第一恶果即严重的人口问题。造成人口的大量死亡和迁徒。研究西北自然灾害与人口问题的关系是透视西北近代社会的重要窗口。为我们了解西北近代史提供了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11.
近代北京城市人口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袁熹 《人口研究》2003,27(5):79-86
人口变化是北京近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本文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分析 ,指出北京近代人口变化的几个显著特征。第一 ,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第二 ,人口自然结构变化明显 ,外来人口比重大于本市人口 ,性别比高 ,青壮年人口占城市总人口一半以上 ,等 ;第三 ,人口社会经济结构呈多方向变化 ,家庭人口趋于缩小 ,从旗人为主到汉人为主的变化 ,教育程度两极分化 ,职业结构的近代色彩 ,等 ;第四 ,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最后 ,本文指出 ,这些人口变化和人口问题体现了北京城市转型期的特点 ,而这些人口问题的解决程度 ,也将成为衡量北京近代化水平的尺度。  相似文献   

12.
林星 《南方人口》2007,22(3):38-45
本文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分析,对近代厦门人口及其变迁做了较为全面的考察,指出近代厦门人口具有几个显著特征.同时也暴露出城市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性别比例偏高,失业率高,居民整体文化水平不高等等.此外,大量源源不断的海外移民的过境以及数量不小的台湾籍民也是厦门人口的一个突出特征.这些人口变化是和厦门城市近代化水平联系在一起的,在东南沿海城市人口变迁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3.
人口的高龄化 在近代社会以前,人口动态是多生多死,到了近代社会,人口动态就是少生少死了。从近代社会以前的人口动态向近代社会的人口动态的转变,称为人口革命或人口转换。一般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近代化而引起人口转换,这多见于各国的人口历史。人口转换过程的前一阶段,首先是死亡率的下降,这是由于社会的近代化和经济的发展,使医药和卫生水平不断提高,从而导致死亡率的下降的缘故。可是,在这个阶段的出生率却依然保持着高水平,所以,当人口动态成为高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组合时,其结果便造成人口的增加。随着人口发展的变化,不久就到了人口转换过程的后一阶段,这时出生率也下降了,死亡率和出  相似文献   

14.
<正> 回顾中国科技发展史,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在中国与西方所进行的科技马拉松赛跑中,古代遥遥领先的中国突然在近代被西方远远地甩在后边,这是为什么?原因在哪里?对此,人们进行过多方探讨,做出了这样和那样的解释。但有一点却一直很少被人们所重视,即我国进入近代以来,奉行封闭的人口政策,限制人口迁移,关闭了与周围环境的信息交流。这成为妨碍近代中国科技进步的一个重要原因。揭开中国历史画卷,不难看出,科技发展历来与人口流动相伴相随,交互效应。大凡科学技术取得一些成就的时期,往往伴随着人口的自由流动。而人口封闭,或是科技停滞的先声,或是科技停滞的结果。这是因为,在信息传递手段极其落后的古代,由人口迁移所完成的区际或国际先进技术的传播,尤其具有直接性,这已为大量历史事实所证实。  相似文献   

15.
试探民国时期人口思想的合理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学术界对中国人口思想史的探讨取得许多成果,但对其中民国时期人口思想的研究却颇少.实际上,那时正是我国建国前历史上讨论人口问题最热烈的时期.在当时出版和发表的关于人口问题的专著和文章中,虽然有些观点是错误的,甚至是非常错误的,但关于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办法的某些建议,却有许多合理成分.有些建议在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有的甚至接近我国当前的人口政策及其实施办法.例如,对中国近代高出生率的原因进行中肯的分析;提议把降低人口出生,提高人口质量作为人口政策的目标;建议把节制生育作为基本国策;提倡适度人口的思想;要求人口与物质资料生产和资源相适应;并提出实施节育、优生和教育的具体措施.本文试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以求从中吸取合理成分,探求它与我国现行人口政策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先生是近代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早在20世纪初他就指出人口问题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命运和前途。他一生追求真理,崇尚科学,注重实践,勇于探索,在充分调查研究分析思考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丰富成熟的人口思想。7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他的人口论述和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办法措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显示出极强的科学性和生命力,具有划时代的远见卓识。本文以大量详实史料介绍陶行知关于人口问题的一些重要论述,试图引起有关方面对研究并实践陶行知人口论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7.
综合,研人类生态系统和生态危机“军事人口学”研究内容初探试论近代以来中国农村中人口对生产力的压迫关于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问题的思考学习党的计划生育理论和政策,以实际行动迎接建党70周年中国农村人口增长的经济机制(1949一1979)〔中国人自素质与经济发展噪声与人口素质战后人口控制政策的国际经验与教训试论经济结构与人口转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城市化的若千对比及其启示苏联现阶段的人口研究儿童状况:中国与世界的比较农村社会经济政策与控制人口增长努力为我国培养人口学人才 —西南财经大学的人口学教学究汪润元苏苹朱向东…  相似文献   

18.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曾追随其师康有为倡导变法维新,是中国近代的一个风云人物。他在政治、学术上的功过是非,向为学术界所注目。唯其人口思想,虽颇有独到之处,却很少有人注意。今天,人口问题已引起社会各方面的严重关注,总结梁启超的人口思想,寻求有益的启示和借鉴,当是有意义的。自康、雍、乾以来,中国人口迅速增加,道光十四年(1834),更突破四亿大关,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远不能望其项背。早在一八五八年,马克思就已准确指出,中国是“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  相似文献   

19.
汪士铎(1802—1889)的人口理论产生于中国近代社会的初期,早于西方马尔萨斯人口理论传入中国的时间。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人口思想,学术界早就注意到了。过去比较一致的看法,都认为汪士铎的人口理论是最反动最野蛮的杀人理论,是农民革命形势高涨、地主阶级统治受到直接威胁时,地主阶级绝望的学说。近来有一种意见,认为汪士铎的人口理论是中国历史上“叙述得最充分、最全面、最系统的一个。它既包含着反动的糟  相似文献   

20.
近代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人口下降的文化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对中国人口有史以来的不断增长已经形成了共识,但我国的主要少数民族蒙古放在近代却经历了四百年人口下降的经历。从下表可知,蒙古族人口十六世纪末期至1949年,人口总数减少了255,000入。谭惕吾也指出了民国二十四年之前“蒙人人口锐减”这一事实(谭,民国24:77)。人口迁移使近代内蒙古地区蒙古族由多数变为少数,对此学者的看法很一致1(LucianW.Pye,1975:497;WilliamHeaton,1971:13),而蒙古族人口绝对数的下降,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已有的文献中很少看到这一点。近代蒙古族人口的逐年下降,成为历史上一个奇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