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双解词典(bilingualised dictionary)是双语词典(bilingual dictionary)的一种,它“以单语辞典为蓝本,将其词条全部或部分地译为另一种语言”(Hartmann & Gregory. Dictionary of Lexicography,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评价双解词典以往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翻译的质量上。翻译的水平决定着双解词典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双语词典的翻译水平直接影响词典的质量。本文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出发,为《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七版为例,简单介绍了词典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接受美学理论出发,结合作者参与编写《最新高级英语学习词典》和编译《牛津英汉双解词典》(译文版)的体会,探讨了英汉双语词典编纂中例证的选配和翻译问题,认为词典的价值在于使用者的接受与肯定,而例证的选配与翻译则是词典积极性、实用性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比同类英汉双解词典分析了<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的成语翻译.指出该词典是部优秀的双解词典,其成语翻译特色体现在文体特征、语用信息详尽,多种翻译方法相得益彰和成语套译的正确性等方面.同时也发现该词典的成语翻译存在少数不足之处,如忽略成语语义范围,情感色彩不对应.汉语表达不规范等.  相似文献   

5.
两种或多种语言相互对照或对译的词典称为双语词典(Bilingual dictonary)或多语词典(Multilingual dictionary)。这类词典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人们学习外语和进行翻译工作。其中,英汉词典是我国读者进行英语学习和翻译工作时使用最多的一种词典。英汉词典的数量很多,质量也参差不齐。因此,选择一本适合自己需要的词典是非常必要的。下面,我想着重介绍几种解放以来我国出版和引进的英汉词典,以供大家选择时参考。一、《新英汉词典》,复旦大学,上海师大、上海外国语学院等单位合编。上海人  相似文献   

6.
词典翻译需要遵循翻译的功能对等原则.从翻译的对等原则出发,从语义、形式、风格、文化等方面分析了的一些例证,并就例证存在的翻译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7.
论翻译的文化差异及补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翻译的目的是通过语言进行思想文化交流,其过程就是译者理解原文,并把这种理解恰当地传递给读者。一般说来,一种语言中的纯语言障碍可以比较容易地在另一种语言中得到克服,而随着文化现象的日益复杂和多样化,文化因素在翻译中的影响与制的越来越明显。在八十年代,兰波特(Lambert)就提出,与其说翻译是一种语际转换过程,不如说它是一项文化活动。玛丽·斯奈尔洪贝(MarySnell-Hornby)也建议:“翻译学者应放弃已往将语篇作为翻译单位的所谓的科学观点,而应该将文化作为翻译单位”。(Gent.ifer,1993,P188)究竟何为“文化”…  相似文献   

8.
在多模态语篇的研究上,许多学者尽力于图文关系上的研究。有的学者把语言和图像看做同时起作用的两个意义系统,但两者各自以其独特的形式,相互协作地完成体现功能。有的学者把多模态语篇中的图文关系视作类似于语言中小句和小句之间的关系,图文之间的相关性体现在成分衔接上。学习型英汉双解词典是英语学习中的有用工具。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学习型英语词典的模态发生了变化,插图得到广泛的使用。本文拟根据Halliday(1985,1994)关于逻辑语义关系和衔接的思想,在Martinec(1998)、Royce(2007)和Martinec & Salway(2005)的分析框架基础上调查学习型英汉双解词典中插图与释义的语义关系,通过统计分析,说明学习型英汉双解词典图文的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9.
翻译模因论对翻译实践有较强的启发作用。借助翻译模因观,应用切斯特曼提出的五种翻译超级模因,探究《孔乙己》杨宪益夫妇译本的翻译情形可见,译本所采用的策略和方法较好地实现了切斯特曼提出的五种超级翻译模因在汉英翻译中的恰当转换,从而保证了较高的英语译文质量。这一结果也证明,在汉英翻译中对翻译模因(尤其是五种超级翻译模因)的恰当转换是保证译文质量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凯瑟林娜·赖斯(Kathafina Reiss)的翻译批评理论为基础对布达拉宫门票译文质量进行评估,为提高景点门票的翻译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卢思源教授 上海市外文学会会长,华东区六省一市外文学会协作组组长,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会长(1995—2004),中国翻译协会第四届理事,中国译协“资深翻译家”《上海科技翻译(上海翻译)》编委(1996年1月至今),上海市翻译系列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主任委员)兼英语学科评审组组长(1992—2004),华东工业大学文理学院院长,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院长兼上海一纽约联合语言学院院长(1987--2000),上海大学国际商学院顾问教授(1991),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顾问教授(1995),  相似文献   

12.
翻译是“用一种语文表达他种语文的意思。”(辞源)“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的信息。”(荣达论翻译)尽管说法不同,但这两句话的含义是一样的。即翻译的最基本的任务不是语言间的转换,而是意义、信息的传达。奈达在上述的那句话中,不但提出了翻译的最基本任务,还指明了翻译的方法,即“用最切近面又最自然的对等语”(而不是用绝对的,完全的对等语)来再现原文的信息。这里的“对等”涉及到了翻译中的对等原则,要在翻译实践中恰当地运用对等原则,首先应该对“对等”有一个客观的认…  相似文献   

13.
文化差异与翻译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在国与国、民族与民族的交往中,除了地域上的障碍,最大的不便莫过于语言的不通。于是,翻译便应运而生。在加强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和发展方面,翻译所起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一种语言之所以可以转换成意义相同(但不是绝对等同)或接近的另一种语言,换言之,翻译之...  相似文献   

14.
从文化意象的归化英译看翻译与权力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汉语文化意象在归化英译中的丢失与歪曲着手,结合翻译与文化交流的关系以及韦努蒂(Venuti)、阿萨德(Asad)等人关于翻译与权力的关系的论述,分析指出相对于英语文化的归化是对强势文化的妥协;汉英文化的交流并不是一种平等的交流;翻译的本质是服务于权力。并倡导异化翻译,尽可能保留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汉语文化意象。  相似文献   

15.
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而且是一个以原语和译语为中介进行判断、推理的双语思维过程。只有经历这一过程,一种语言(原语)所表达的意思才能被感知、接受和加工,最终以另一种语言(译语)形式得以表达和传播。在英汉互译过程中,译者是否具有较强的双语思维意识直接决定译文质量的优劣。要使原文理解更准确,译文表达更贴切,译者必须有意识地交替运用原语和译语进行翻译思维。  相似文献   

16.
从关联翻译理论视角看商标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关联翻译理论视角,对商标翻译进行了探讨。在关联翻译理论框架下,商标翻译是一种特殊的交际行为,其目的是诱导译语的潜在消费者购买译名符号所代表的商品,激发他们强烈的购买欲。因此,译者必须充分考虑原语作者意图与译语读者的认知语境,努力追求原文作者意图(即商标命名者)及译语读者(即潜在消费者)之间的最佳关联性.以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通过对商标翻译方法的探讨,笔者最后指出关联翻译理论对商标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成功翻译商标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文化”的内涵及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列举了人类学家和语言学家给出的关于文化的定义,并从四个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对文化的分类,然后结合《现代汉语词典》和《牛津现代英汉双解词典》两本辞典对“文化”和cuhure的词条解释比较了两者的异同,最后给出了常见的同文化有关的系列词汇的翻译。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大陆使用双语(汉英两种语言)表达的场合不断增加,英译文的使用频率与翻译实务活动随之高涨。但是,中国大陆翻译实务的现状无论从翻译质量还是翻译人才培养,都还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亟待解决。分析这些原因,一是人们对翻译的认识仍然不足,二是社会大环境急功近利的影响,三是诸多翻译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片面追求效益、忽视翻译品质所致。  相似文献   

19.
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但随之产生的科技翻译现象却良莠不齐。物理文本是科技文本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以物理文本为例,通过分析物理学专业术语及句子的翻译来探讨译者主体性的内外因素,包括horizon(眼界),prejudice(偏见),knowledge(知识水平),values(价值体系),orientation(意图)以及competence(能力)等如何在科技翻译中得到体现,初步验证译者主体性在科技翻译中的可操作性,从而为科技翻译理论添砖加瓦,同时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科技翻译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归化(domesticating)和异化(foreignizing)是每个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尤其是文学作品的翻译时都会面临的问题。因为翻译是用一种语言复述另一种语言传达的内容,而语言历来被视作文化的一面镜子,所以,不同文化中思维方式的差异反映在语言上,会造成异质因素(foreignness)。即用源语表达的某个概念或意向在目的语中找不到对等的概念,因此译者此时面临着两个选择:“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犤1犦,这便是异化;或者“向目的语读者靠拢,采取目的语读者所习惯的目的语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