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个人的一生为什么让人永远怀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兰夫同志的讲演和文章,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力量,产生过那么大的作用?为什么现今和以后还会有那么大的意义和影响呢?我作为曾在他身边工作的秘书人员,幸运地多次聆听他的演说和讲述,参与过他多篇讲稿、文章的整理和起草,后来又主持他“革命史料编研室”的工作。这种历史的机缘使我感到有责任回答这个问题——继《乌兰夫论牧区工作》和《乌兰夫论民族工作》出版后,今年6月中央文献出版社又出版了上下两册《乌兰夫文选》。乌兰夫同志在他的一生中,针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斗争任务,发表过大量热情洋溢、感情奔放、激动人心的讲演和文章…  相似文献   

2.
论妥得璘     
妥得璘是清朝同治年间新疆回民起义首领。为了反抗清朝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民族歧视,他领导回族和一部分维吾尔族人民发动了乌鲁木齐起义,攻占了北疆大部分地区。对这一历史人物,过去史学界作了否定的结论。建国初,范文澜同志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说:“1864年,新疆回族起兵反满”,“但在某些首领统率下,反满变为民间互相残害,结果只能是惨痛的失败”。1958年,包尔汉同志在一篇论文中也认为是“地方上的各种反动势力利用和窃据了人民起义”,其中妥得璘在乌鲁木齐建立的是“封建地主政权”。这两位前辈在文中都只是作了上述很简单的论断,并未展开论述,但却产生了一定影响。以后许多论著大都沿袭了这一观点,并给妥得璘加上了其他一些罪名。近年已有人提出不同看法,但尚未有专文详细论述。本文试从妥得璘发动和领导起义取得的成就、抗击阿古柏侵略势力以及就如何评价这一回族历史人物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正>钟敬文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学术文化大家,也是高等教育教材建设领域的前辈和先行者。早在上世纪20至40年代他在中山大学、浙江大学等校执教期间,就编写了多部教材。1931年,他在杭州编写了第一部专业教材《民间文学纲要》。1944年,他在香港达德学院编写了《民间文艺学》教材。新中国成立后,他在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执教的过程中,开设了民间文学、古典文学、通俗文学、现代文学、鲁迅研究、诗词格律学、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民间文  相似文献   

4.
在施正一教授诞辰70周年和从教43周年的前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施正一文集》(以下简称《文集》),共八编63.8万字。作者在《代序》中,谈到自己作学问、搞科研坚持“严、勤、创、情、实”5个字,如实地概括了作者的洽学态度和敬业精神。多年来,学术界对民族学的研究对象,范畴、内涵、任务等方面存在不同观点。施正一教授在《文集》第二编“论广义民学”一文中,提出并界走了什么是“广义民族学”与“狭义民族学’。他认为,广义民族学是以“民族”这个特定的主体为研究对象,研究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变化与消亡的历史过…  相似文献   

5.
试论多布巴的《了义山法海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布巴喜饶坚参是14世纪著名的觉囊派大师,在藏传佛教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他“广引教理证成,遂立他空胜义见宗”。在主持觉囊寺期间修缮寺庙,建塔立像,使觉囊派出现了创宗以来的第一次兴盛局面,赢得了地方势力的支持.他的代表作《了义山法海论》无论从深度、广度以及内容的丰富、语言文字的精炼来说,在整个觉囊派历史文库中都是无与伦比的.在今天看来,这本书对中观他空思想、乃至觉囊派历史的研究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重要著作.下面就多布巴的生平事迹和《了义山法海论》的基本思想作一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一、《西藏地震史料汇编》填补了《中国地震资料年表》一大空白 1.引子每个人都有他的爱好。我喜欢收集历史自然学方面的各种资料汇编、论文和著作。在我的书架上放着《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总表》、《中国古代潮汐资料汇编》、《华北、东北近五百年旱涝史料》,以及四川、河南、甘肃、江苏、广西、湖南、上海等省、市、自治区地震和气候的历史资料,有的是朋友送的,有的是不惜高价买的。《西藏地震史料汇编》是新近从成都寄来的,它是我最喜欢的一套书。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它填补了1956年出版的《中国地震资料年表》中的一大空  相似文献   

7.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統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是一个复杂的問題,要恰如其分地闡述这一问題,显然是一項艰巨的工作,任何一种簡單的处理方法都是无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的。近几年来,不少史学工作者为了試圖解决这一問題曾作了不少努力,但由于这一项工作还只是开始,在一些具体問題的处理上,不可避免地要遇到不少困难和爭论。我国的古老民族之一——满族,在其历史上,特别是在清政权入关及其統治全国时期的民族关系问题,是有許多方面值得研究討論的。《历史研究》1961年第3期發表了刘大年同志的“論康熙”一文,作者通过对康熙的研究,把清代前期的历史作了新的評价。文章中有許多新的、正确的論断,读了以后受到很多  相似文献   

8.
从1864年的穆斯林暴动开始,中间经过阿古柏政权的成立与崩溃,一直到1884年新疆建省的前后20年问,可以说是新疆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时期。我们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是,该地区在这一时期第一次真正地遭遇了欧洲殖民主义。后膛枪和曼彻斯特的产物,大约也在同一时间传到了欧亚大陆东端岛屿和内陆腹地,这便是斯坦因所说的近代世界的体系把整个旧世界地区包括了进去。新疆尽管程度不同,但也不得不面临着整个非欧洲世界所共同的历史命运,即从外部涌入的“近代化”和传统的社会构造及价值观。其次是,新疆现在作为多民族国家中国的一个自治区,其存在与这一时期有着直接关  相似文献   

9.
一、对回民领导者评价的变迁 首先谈谈中国学者对这次起义的回民领导者的评价。建国初期,不用说这次陕甘回民起义,即是在新疆的“起义”,甚至对与此有联系的阿古柏政权,都给予了肯定的评价。所有的反对清朝的武力行动都作为起义而被肯定。马霄石在《西北回族革命简史》(上海·“东方书社”1951年)中虽然指责了陕西的孙玉宝,但强调了洪兴的作用。称白彦虎为“劳苦人民出身,革命意志最强”。而对马化龙友好地记述为“以宗教家的思想处理革命战争”。  相似文献   

10.
岁暮隆冬,陋室夜读,相继读竟《回回族源考论》、《回族史论稿》及《心灵史》三部佳著。其间,有时窗外悄无声息地飘着纷纷扬扬的大雪,有时又朔风号寒,从窗隙中透进一股幽淡的尘香,似乎是我的祖先当年从费尔干纳沙漠带来,或者是在西北大地上踩过的。我爱闻它。十多个冬夜,我便是在如此的氛围中读着三部佳作,沉迷在《考论》的行间,或为《心灵》所动,或从《论稿》中一览先辈的历程与业绩,使我振奋不已,于是难禁要写点读后所感,尤其是对《论稿》。  相似文献   

11.
民族志语境下的叙事,在整个社会意识中意义重大.民间叙事作为民间知识的重要内容,一直以来,都被赋予构建集体与社会记忆的功能.卓仓囊索政权是明王朝为巩固西北地区,因俗而治,扶持青海湟水地区宗教高僧三刺所建立的封建地方政权.因其政权影响范围较小,且在清初便已衰落,文史资料中记述简略.本文依据《明史》《明实录》《安多政教史》中有关记录,结合地方志和民间的口承叙事,对卓仓囊索政权的历史进行一点补阙.  相似文献   

12.
1957年7月20日至8月6日,周总理在青岛亲自主持召开了民族工作座谈会。为开好这次会议,周总理以忘我的精神做了大量的工作。青岛会议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召开的。当时我国已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毛泽东同志先后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两篇讲话。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就是正确处理民族矛盾,解决民族关系中一系列重大问题,团结各族人民共同建设社会主义。青岛会议肩负的使命,就是认真贯彻好中央这个重要精神。会议前,有关部门开会广泛征求对会议和民族工作方面的意见。周总  相似文献   

13.
藏传因明的发展、特点及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这个问题,我拟分做三点来作个简单的介绍: 一、西藏旧因明的形成和新因明的形成及发展早在7世纪因明随同佛教传入西藏,最早翻译的因明著作是法称大师所著的《因明七论》中的《因滴论》、《观相属论》、《成他相续论》、《诤正理论》等,是由当时的噶瓦拜则和梵德朗卡两位译师从梵文译成藏文的。在10世纪西藏佛教后弘期,班智达·苏达那热格西和译师夏玛森杰翻译了陈那大师的著作《集量论》和《集量论释》(陈那的自注)。此后西藏的著名大译师仁庆桑布的弟子玛·格瓦罗珠(1044——1089)翻译了  相似文献   

14.
本刊2010年第1期《杜文秀卖国说辩诬》栏目,共刊出3篇文章,第1篇文章是林荃先生的《杜文秀大理政权是封建割据政权吗?》文章对高鸿志先生在其所著《英国与中国边疆危机》一书中一些诬蔑杜文秀及大理政权的观点进行驳论。高鸿志先生于1998年在黑龙江出版社出版了《英国与中国边疆危机》一书。他在书中认为杜文秀派使赴英乞援,杜文秀受了刘道衡的愚弄,派其出使英国,从而在对外关系中铸成大错。因此,有必要继续探讨杜文秀政权对外关系中所犯严重错误的根源。所谓的根源是指阶级根源。高鸿志先生在《杜文秀在对外关系中所犯严重错误的根源》一节中,探讨了杜文秀对外关系中所犯严重错误的阶级根源,认为大理政权掌握在地主阶级手中,大理政权仍属地主阶级性质,是封建割据政权。高鸿志先生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杜文秀大理政权是地主阶级的封建割据政权。第一是当时的社会状况、阶级斗争形势及其与杜文秀起义的关系;第二是给杜文秀划分阶级成分,杜文秀是出身回族士绅家庭;第三是从几方面来论述大理政权仍属地主阶级性质。林荃先生就这三个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反驳,史料翔实,立论公允。尤其是作者以大量史料,阐述了19世纪中叶杜文秀起义的历史背景和对近代云南社会的影响。他认为杜文秀...  相似文献   

15.
1971年,敬爱的周总理在国务院召集出版口的一次工作会议上,谈到我的父亲时,说:“吉鸿昌同志是从旧军队转变成为一个共产党人的,牺牲时很英勇。他的事迹可以出书。”打倒“四人帮”以后,总理的指示得以贯彻,描写父亲战斗一生的书已出版或再版,以“血战多伦、英勇就义”为主要内容的电影——《吉鸿昌》,也已和广大观众见面。此情此景,作为他的女儿,不禁百感交集。我的老家是河南省扶沟县吕潭镇。在我父亲出生的时候家里很贫苦,房无一间,地无一垄,为养家糊口,祖父吉筠亭在镇上搭了一个简陋的小棚,摆上些桌子板凳,卖茶水。吕潭镇地处交通要道,  相似文献   

16.
我的回族文化基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是来学习的。“我是来学习的”这句话,在很多会议上是最最常用的客套话。可我不爱说客套话,我说“我是来学习的”,是真话,是实话实说。杨怀中和马平先生作为会议主办方的负责人,热情邀请我参加这次的“回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我欣然接受了,但他们二位又多次来电请我在会议上作学术演讲,我却诚恳地婉拒了。我说:我对“回族学”素无研究。你们邀请我参加会议,是给我提供学习机会,但我并无演讲资格。我怎么能对一个自己并无所知的学术领域发言,甚至作高深的演讲呢?虽然确实有人能在任何会议上、能就任何问题都发表高论,但我没这个本事。知之…  相似文献   

17.
罗布桑却丹是我国近代蒙古民族的著名学者和进步思想家。他的巨著《蒙古风俗鉴》涉猎的知识面极为广泛,内容十分丰富,全面地反映了蒙古民族政治、经济、文化、风俗和历史的发展。堪称为蒙古学研究的百科全书。这部巨著已经受到十四个国家的专家和学者的重视和研究。近年来,由于《蒙古风俗鉴》蒙文版和汉译本的公开发表,在我国掀起了对罗布桑却丹和《蒙古风俗鉴》一书的研究热潮。下面我仅就《蒙古风俗鉴》一书中所反映出来的岁布桑却丹的宗教观点,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见解。  相似文献   

18.
伊本·阿拉比是伊斯兰教历史上一位非常著名的学者,苏非派长老。他一生著作丰富,有《麦加的启示》、《智慧珍宝》等,是伊斯兰教的思想宝库。他的影响已超出了阿拉伯民族和伊斯兰教的范围,成为中世纪伟大思想家之一。  相似文献   

19.
李学竹 《中国藏学》2006,4(2):227-236
月称是公元7世纪印度大乘佛教中观学派的著名论师,在印度中观学派历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他的学说对于印度后期大乘佛教,以及我国藏传佛教都有很大影响。尤其是藏传佛教把他的中观学说看成是代表大乘佛教哲学的基石,而且指定他的代表作《入中论》为格鲁派学僧必学的五部大论之一,在各寺院中一直传习不绝。本文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月称的生平、著作和他对中观学派所作出的贡献以及《入中论》的先行研究、梵文佚文等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20.
《成他相续论》是法称著作中唯一一部不是专门讨论因明问题,而是站在唯识学派的立场上运用他的因明理论论证"他人心续"存在的论书。该论以及调服天所著唯一的印度人的注释梵文原本均已不存在,迄今为止的研究都以藏文本为基础。奥地利科学院亚洲人文历史研究所藏有一份该论典注疏的梵文残卷照相拷贝。这份写卷使我们第一次有可能体味法称《成他相续论》的梵文原文风貌。但该写卷严重残缺,仅存7叶片。根据这些仅有的资料,文章对该写卷的状况和内容做了描述,进行写卷的部分还原工作,并根据从该写卷中获得的新资料对前人研究作了修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