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伦敦作为英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直对外来人口拥有很强的吸引力。自工业革命以来,大量人口移居伦敦,造成伦敦人口的急剧膨胀,而移居中的大部分都是贫穷的工人。面对这种状况,从中央到地方的政府仍完全根据“自由放任”的精神去处理,结果造成城市房屋奇缺,卫生设施不健全,出现严重的住房问题。19世纪中期以后,面对严重的住房问题,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一道设法解决,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工人的住房问题终于有了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住房问题是世界性难题,世界各国没有一个统一、有效的解决方法,只有与本国的国情、经济发展、居民收入等因素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设计出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绝大部分国家或地区住房保障政策的重点是解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英、美、德、日等典型国家住房保障制度比较完整和完备,较好地解决了住房难问题,主要做法和经验有:住房保障模式要多层次、多样化,解决中低收入居民住房问题政府要起主导作用,住房保障要有完善的法律体系作支撑以及推行公租房等。面对高房价这一困扰我国政府和居民的热点、难点问题,典型国家解决社会住房问题的有效方法,值得我国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和社会各界借鉴。  相似文献   

3.
工人住房问题是德意志帝国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一些大型工矿企业从19世纪中叶起就在新兴工业地区兴建被称为“工人住房”的员工定居点,分为自有产权住房和租赁房两种类型。企业主试图以住房为媒介,将劳动分工与工人家庭生活相结合,为本企业创造稳定的劳动力队伍,以此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收益。与此同时,解决工厂住房问题也间接成为践行社会改革者的理念,将工人纳入由企业所编织的社会控制网络,成为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因此,工厂住房的生产与控制的属性远大于它的福利属性,再加上工厂住房建设和应用的局限性,使得它并未在全德范围内铺开,最终被地方政府主导的公共住房政策所取代。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促进了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进一步深化仍然有赖于农民工的贡献,但住房问题已成为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运用改进的斯加思塔人口迁移成本收益净现值模型和统计数据分析影响农民工迁移的因素,发现城乡绝对收入差距是农民工进城的主要动机,各地区生活成本的差异将影响农民工在不同地区的迁移,住房是影响农民工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日益严重的农民工住房问题有可能加速刘易斯拐点的到来.政府可通过多种途径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引导产业转移,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人口重新分布是一个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5.
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我国房价居高不下,中低收入群体仍然面临买不起房、住房难的困境。新加坡"人人有房住"的理念与我国住房的现实状况相比存在极大差距。当前,我国政府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加大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但是我国保障性住房供应的过程中仍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我们可以从新加坡的住房保障制度中借鉴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农村住房问题长久以来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在谈到住房时学者、研究所习惯性的认为是城市住房。虽然城市住房问题的解决是政府现在的工作重心,但我国农村住房依然存在很多问题,而且问题要比城市住房问题有过之而无不及,如何解决其中的问题——住房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趋势,也是我们应该补上的历史欠账。  相似文献   

7.
住房政策属于国家公共政策的一种,住房政策是政府为解决住房问题而制定的对策和具体措施,稳定而成熟的住房政策最终为住房保障立法所采纳。中国应根据不同社会和经济发展阶段所出现的住房问题,制定相应的住房政策,加强住房保障立法,促进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8.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新型城镇化战略对城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在提高城镇化率的同时,必须关注城镇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关键问题。只有有效解决现阶段城镇化的核心问题,才能推动城镇化的高效持续发展。基于此,我们对现阶段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及相关对策建议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第一,农民工住房问题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问题;第二,在农民工住房问题的处理上,部分城市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其经验难以在全国范围内有效推广;第三,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在全国范围内试行经济房或廉租房模式,而能否实现这种做法则取决于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第四,中央政府应该建立完备的监控和惩罚机制,并通过舆论宣传等方式提高地方政府对农民工住房问题的重视程度,从而有效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  相似文献   

9.
基于住房保障面不断扩大背景下的农民工住房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农村转移劳动力形成了城市农民工这一特殊的群体。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全国各个城市普遍存在着农民工生活居住条件差,居住条件改善缓慢,也没有把低收入农民工住房全部纳入城市保障性住房的保障范围。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需要强化各级政府在解决中低收入农民工家庭住房问题的主导作用,通过完善制度,把低收入农民工家庭纳入住房保障的范围,让农民工享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和城市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10.
基于全国人口普查和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数据,从城乡一体化的角度研究中国家庭住房拥有状况和实际居住情况,分析了城乡住房分布差异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中国家庭自有住房比例提高,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比例超过20%,但家庭自有住房分布与人口的城乡分布呈现明显的倒置关系;人口与住房分布的不同步带来自有住房与实际居住的分离,有不低于10%的住房空置,而租赁住房的比例在部分大城市较高,且廉租房和公租房占比依然较低。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应重视住房与人口空间分布错位带来的住房问题,推进农村住房流转政策,整合房产资源,降低城镇住房空置率,进一步提高住房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青岛市城市住房建设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人口无序集聚、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保障不足等"城市病"。众多国际性城市为解决"城市病"逐渐探索形成了较为典型的解决措施,如"多中心城市建设"、"公私分离的保障房建设"和"生态城市建设"等。借鉴住房建设的国际趋势,结合青岛市情,从住房布局、住房结构、生态城市、财政政策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促进了青岛市住房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防止和反对宗派分裂活动,确保党的团结和统一,这是工人阶级执政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和保障。十月革命后,列宁和他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先后同“左派共产主义者”、“工人反对派”、“民主集中派”等宗派活动和分裂错误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出色地保证了布尔什维克党在无产阶级革命原则基础上的团结和统一。并为预防和消除“寡头政治”带来的分裂危险设计了“集体领导”、“改组工农检察院”等一系列制度方案。列宁的执政党建设理论与制度设计对各国工人阶级执政党执政能力的提高均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住房是一具有很强社会分层效果的变量。对湖南省的一个小城镇进行调查发现,小城镇居民的住房逻辑与中国大中城市的住房逻辑存在相当大的差别:在小城镇住房场域下,(1)城乡户口壁垒基本消解;(2)职业、学历、年龄等变量在度量住房差异方面解说力小;(3)对住房差异影响最大的变量是收入。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小城镇存在大量的自建房现象,自建房现象使小城镇的社会结构似乎呈现出一种“融合”,并且“融合”的关键不是因为社会精英之间的“共谋”而出现社会资源配置一体化,而是凭籍“自建房”这一政策的实施,不同阶层的群体协同参与而出现“和谐”局面。  相似文献   

14.
"适度人口"的分野与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适度人口"分野为宗旨各异、观点和立论对立的两大流派."经济适度人口"的宗旨是追求"最大收益",立论基础是"需求创造供给"和技术替代,通过人口的适度增长、"有效需求"的保持和对资源限制的克服,使经济不受限制地增长而达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但有限性却无疑会摧毁她的根基;"环境适度人口"的宗旨是追求人口与环境的均衡,立论基础是有限性和"供给决定需求",通过"双零增长"把人口和经济规模控制在自然的限度之内,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人类主导的人口与环境均衡对生物的灾难性和人类的危机性,则使其对均衡的追求面临严重挑战.  相似文献   

15.
住房制度不仅是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住房 制度的改革,使其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条件改善的需求,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学校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住房实物福利分配的停止,住房补贴的逐步到位,使教职工 在住房的需求上已经由"要住房找校长",开始向"要住房找市场"的观念转移,这意味着 一种分配观念的结束,也集中反映了北航十年住房改革的重要成果。最终实现住房商品化、 购房社会化、管理物业化,是住房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们对城市人口的住房自有率、居住面积等基本住房信息并没有清楚的把握,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我们精准、全面地分析城市人口住房状况提供了基础。分析我国城市人口住房状况表明:2010年城市人口住房自有率为69.78%,住房自有率比2000年下降了2.2%的原因在于城市流动人口的增加;城市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29.15平方米,虽然人均建筑面积提高迅速,但距离小康居住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并且不同家庭居住空间的差距很大;过去十年城市大规模住房建设,使得城市家庭户各项设施的拥有比例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住房成套率达到81.13%;城市租房户平均租金为473元/月,在最近十年中增长近3倍,并且增长幅度大于住房价格的增长,这反映出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对居住住房需求的增加。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校外租房现象日益普遍。学生校外租房主要基于学校提供住房所住学生人数太多、宿舍太简陋、与同宿舍同学性格不合、学校对学生宿舍管理不善等原因。学生校外租房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有更好的学习条件、交友恋爱的需要、打工赚钱、贪图享乐和自由或者照顾家人等。高校应当建立校外租房学生的相关管理制度,采取措施改善校内住宿条件、对校内学生宿舍进行人性化管理,引导学生校内住宿以强化对学生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上海具有代表性的保障房建设基地的实地调研,分析目前上海市保障房的选址特征、居住区人口构成及其对区域人口发展影响。分析发现,上海市保障房选址主要集中在近郊区,对人口产生了较强的导入作用,有效缓解了中心城区人口压力,但也造成了人口在近郊区过度集聚,且住房郊区化快于产业郊区化,对区域内人口合理分布、公共资源配置和人口管理等方面带来不良影响。据此提出,应通过优化保障房的选址及合理的规划建设,完善服务体系等,实现人口与区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成都工人抗敌宣传团是抗战初期成都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了抗日救国而成立的。它的成立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为了抗日救国,民国四川当局实行一些有利于抗日的民主政策。正是这一历史机遇,中共成都特支(后为中共成都市委)改变了抗日宣传策略,充分利用成都工人阶级的民族感情和国家观念,成立了成都抗敌宣传团,积极宣传抗战,推动了成都工人运动的持续开展,促进了国民政府的抗日动员和后方备战。  相似文献   

20.
住房权是一项基本人权,国家以立法方式确立和保障公民的住房权是解决住房问题的根本途径。鉴于我国现行住房法律制度存在效力层级不合理、基本性法律缺失等问题,使得制定一部专门性综合性法律——《住房法》成为必需。在这一立法进程中,应坚持保障人权、权利义务配置均衡、系统性解决住房问题等原则,就与住房权有关的法律制度作出设计与安排,为根本解决我国住房问题和保障公民的住房权提供法律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