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毛泽东同志指出:“领导者的责任,归纳起来,主要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邓小平同志告诫说:“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细细领会这些教导寓意深刻。用人是一门大  相似文献   

2.
3.
领导影响力实质只是领导权威的代名词。领导者的影响力包括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两个方面。在既定的客观条件下,领导者的权力影响力是相对稳定的,不会因领导者的不同而出现太大的差异。非权力影响力完全是由领导主体自身的素质决定的,不同的领导者,其非权力影响力不完全相同,甚至存在很大的差异。领导者的主观努力和个人修养对强化自身的非权力影响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研究领导权威问题应该特别重视非权力影响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不断提升领导者的创新领导力。创新既是一种意识,也是一种能力,因此,提升领导者的创新领导力,思维创新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关键环节。一、领导者要善于“逆向思维”,这是启发思维方式,提高创新领导力不可忽视的方法所谓逆向思维法,是指人们为达到一定目标,从相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加强领导者队伍素质建设中,必须重视非权力性影响力的作用。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功能突出表现在它的榜样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固本功能等;它主要由领导者的品德、才能、学识、行为等因素构成,不带有强制性;它建立在群众对领导者崇敬、信服的基础上,集中表现为被领导者心悦诚服地承认和接受其领导,能够使被领导者产生敬佩感、信赖感和亲密感。在日常教育中,是非常需要加强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力建设的。  相似文献   

6.
(一)一定的思维方式总是历史时代的产物,是在一定的历史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所以,研究领导者的思维方式,就必须研究思维方式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当代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及其对思维方式的影响。一、思维与思维方式恩格斯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指出,思维是宇宙中物质“运动的最基本形式”之一,是“地球的最美的花朵”,是具有意识的人对外部客体和自我主体的综合反映,是人脑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本性机能。思维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思维方式则标志着人的思维活动的基本特征。所谓思维方式就是指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相…  相似文献   

7.
段莉 《天府新论》2005,(Z1):36-38
领导者是领导活动的主体,领导者创新素质的培养与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领导者创新素质是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领导者职能的内在要求.培养领导者创新素质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理论学习,二是实践锻炼.  相似文献   

8.
实事求是是我党的思想路线,领导者怎样才能从思想到行动上坚持这一思想路线,不仅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更要建立科学的机制。本文从内在动力、外在动力和强制动力等方面阐述了领导者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9.
论领导者道德人格素质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部道德人格作为人的一种社会属性,是深受环境和社会的各种体制影响的.政治、道德融为一体的干部教育体制难于对干部进行系统的道德教育,助成道德人格的确立、完善;形式、制度约束对道德人格确立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但现阶段我们对此重视不够.提高干部的道德人格,首先要切近干部自身和职业的需要,其次要进行独立的系统的政治道德教育.制度约束最重要的是把好入口关,防止道德人格低下的人被提升.  相似文献   

10.
形象,从哲学意义上说,是事物自身内在素质的表现,是人们对其总体印象和评价。形象,狭义地理解,就是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状或姿态。从广义来理解,形象可分为媒介形象和内涵形象。领导者形象,指的是干部群众通过语言或思想进行评价、鉴别的领导者所表现出的言行、举止、作风、实践等。或者说,是指领导者给外界的风貌以及干部群众心目中对他的印象和评价。一、领导者形象的导向性及其它特殊性领导者形象是一种客观存在,它不以领导愿意不愿意、被领导者承认不承认的意志为转移。如某山区县,干部群众把历任县委书记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法律意识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心理、观念、思想和思维方式等各种要素整合而形成的有机整体,法律思维方式是法律意识中不可或缺的渗透性因素,它对法律心理、法律观念、法律思想体系均起重要的制约作用。因此,欲实现法律意识现代化首先就必须转变法律思维方式并努力培植公民对法律信仰的理念。  相似文献   

12.
毕晓平 《东岳论丛》2007,28(6):189-191
公用企业是指涉及公用事业的经营者,这些经营涉及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企业自身又具有天然的优势地位,因此经营者一旦忽视遵守国家法律的规定,其侵权行为往往涉及面广后果严重,消费者反映必然较为强烈。  相似文献   

13.
<正> 党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争取用五年左右时间达到在全体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知识。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视。用五年时间向公民普及法律知识,主旨就是要把法律交给十亿人民。如何达到这一宏旨?关键或者说中心环节在于培养公民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与法律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市场经济与法律意识赵小平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法治经济。因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仅是我国现行经济体制领域的一场革命,它必然带来法制领域的深刻变革。而法制领域的变革,首当其冲的就是法律意识的转变。因为法制建设是人们意识的产物,如果法律...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在党的代表大会上郑重地提了出来,而要真正实现依法治国,必须提升全民族的法律意识。本文仅从提高主体法律意识与依法治国的关系作一些探讨。一、依法治国与主体法律意识的关系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对依法治国的基本含义及其重大意义作了科学的说明,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不断加深 ,人类面临着严峻的生态危机 ,导致这一危机的原因是复合的 ,既有制度层面的原因 ,也有价值层面的原因。然而就其本质来讲 ,主要是价值观念的问题。①2 0世纪 70年代开始 ,生态利益中心主义的伦理观念开始渗透到法律领域之中 ,对现代法律理论和实践产生了巨大影响。② 同时 ,这种伦理观的变革也为立法提供了新的伦理价值观 ,在环境保护领域中 ,它要求现代环境资源立法与实践必须建立在生态中心主义和可持续发展伦理观基础之上 ,其立法目的要体现“生态优先”、“环境优先”的价值观念 ,其法律的实施必须要考…  相似文献   

17.
网络法律意识的时代性与重要性已成客观现实.对其含义、特点、作用以及如何培养进行探讨,总结出网络法律意识对网络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提出一些建议,为网络社会的法治建设提供初步的理论铺垫,实现技术与精神的融合.  相似文献   

18.
建设主体特别是领导者之主体现与民主法治建设的进步息息相关.通过对领导者之主体现所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产生的内外原因的探究与剖析,可以看出其对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深远影响.从民主法治建设的大计出发.我们应从领导者的内外因素着眼,采取有力的措施,保障领导者的主体性能得以正确发挥,以促进国家民主法治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建设主体特别是领导者之主体观与民主法治建设的进步息息相关。通过对领导者之主体观所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产生的内外原因的探究与剖析,可以看出其对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深远影响。从民主法治建设的大计出发,我们应从领导者的内外因素着眼,采取有力的措施,保障领导者的主体性能得以正确发挥,以促进国家民主法治的进步。  相似文献   

20.
论现代法律意识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法律意识的构建是法律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本文从价值取向、内容及途径三个方面对当前我国如何构建公民现代法律意识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