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教史》,藏文本全名称为《嘉言宝藏,智者所喜甘霖》,扎西监藏著,成书于1930年左右,木刻本传世很少。 噶尔迈·桑木旦在英国就学期间撰写的博士学位论文就是把这本书译成英文,并进行注释。他的论文在1972年出版。我们原先是根据他的英文本译为汉语的。1980年夏,在青海黄南州民族师范一位藏族教师那里,意外地借到了藏文本,大喜过望,所以决定把全书重新核校,英文本原缺的三章,也补译进来,成为一个完全的汉文译本,供研究宗教史的同志参考。 这里先把英文本的导言部分交《青海民族学院学报》发表,希望得到同志们的指正,以便修订全书。  相似文献   

2.
反映论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一个最基本的思想。正本清源,“反映”一词的使用范围最广泛和意义最丰富应当是在列宁的两本著作《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和《哲学笔记》中。因此,对列宁这两本著作中的“反映”一词的用法和意义进行清理和辩证,是准确理解反映论所必需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辨证和清理过程中,考虑到哲学史渊源和语言翻译的准确性,不仅以列宁这两本著作的中文译本为基础,而且参照了它们的英文译本。两个英文译本分别是(MaterialisandEmpirio-criticism》(ForeignLanguagesPublishingHouse.Moscow.1952)和《philo…  相似文献   

3.
1991年,笔者曾经撰文呼吁中国外语界应发挥自己信息快捷的优势,把中国比较文化研究推向一个新阶段。当时,外语界发表的文化研究方面的论文还不多,有影响的著作不过两本。一本是《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一本是《跨文化交际学选读》,二者都是用英文撰写的论文集...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数据分析为依据,以接受理论为理论根据,通过对《中文菜单英文译法》的分析,探究了接受理论与菜单翻译实践的关联关系。为了得到较为客观、准确的研究数据,本研究设计了针对中文菜单英译文本的实例分析,通过对实例的有效数据的统计,结合接受理论的基本原则,分析了《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中所选用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5.
我院英语科讲师冯伟年、孙克敏、杨文江同志的译著《美国十二名人传略》一书,最近已由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美国十二名人传略》一书,原本系美国麦克米兰出版公司出版的一本英文读物。为了向国内读者提供英语泛读教材,冯伟年等同志将该书译成中文,并对书中的语言难句作了注释,从而使该书成为一种中文和英文互见,英汉对照注释读物。这种读  相似文献   

6.
严复编写的英文文法著作《英文汉诂》一直未能受到学界较多的关注。该作通过打通表音与表意两种不同造字原则的界限,为中西语言追根溯源,以“中西言语,本为合一”的参证体系推得“欧亚同种”的结论,实现中西“赏文之秘”的互补,在提高汉语地位的同时证明民族生命力的强度。《英文汉诂》赋予了语法更多的“使命”,见证了严复借西语以益国文、借延续古文精气以求民族自强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翻译大师笔下的英文文法书——严复与《英文汉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复是中国近代一位杰出的翻译大师,一生译述过多种西方社会学、经济学、名学(逻辑学)、法学、政治学等作品。但几乎没有学者注意到严复也是一个英语教学的杰出探索者,曾编纂过重要的英文文法书《英文汉诂》。本文通过对《英文汉诂》的内容和特点的分析,并将该书与《英吉利文话之凡例》和《英文举隅》比较,阐明了《英文汉诂》在晚清英语文法教学史上的重要意义,指出了严复在英语教育史上的特殊地位与贡献。  相似文献   

8.
沃尔塞尔·海西希写的《蒙古的宗教》(《The Religions of Mongolia》)一书,1980年由杰弗里·塞缪尔译成英文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是从德文版《西藏和蒙古的宗教》译出,原著作者为吉斯比·塔西和沃尔塞尔·海西希。从英文的译名来看,此书只是德文原著的第二部分。原著中有关西藏的第一部分已由塞缪尔译成英文单行出版。法文译本(塞莱译,1973年出版)是以一卷本形式出版的。本来,  相似文献   

9.
吴国珍的译著《〈论语〉最新英文全译全注本》别具一格、特色突出,是近几年出版的《论语》译本中比较优秀的译本之一.文章拟从内容特色、要点评述、商榷之处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评介,以供学界及广大读者参考、评鉴.  相似文献   

10.
女院学人     
张李玺 教授、博士(1953-),女,陕西延川人,现任中华女子学院院长,中国妇女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亚太地区社会工作杂志》(Asia PaciticJournal Of Social work)和《反对对妇女暴力》(violence against women)两本国际英文杂志的编委会中国成员。  相似文献   

11.
“条顿”是严复著译中经常出现的词语,在《原富》《群学肄言》《社会通诠》《法意》及《英文汉解》中,均有提到。在目前已出版的严复全集、严复文集及严复学术资料选编中,大多收录有《英文汉解》一文,严复在该文中提到了“条顿”的英文表达方式。长期以来,《英文汉解》中的“条顿”一直被拼写为“Tentonic”,而经查证,“Tentonic”在字典中是不存在的,应该是后人在辑录时把其中的字母“u”误看作“n”录入了,正确表述应为“Teutonic”。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化特色,杨宪益、戴乃迭所译的英文本ADream of Red Mansions堪称《红楼梦》英译的上乘之作。本文从中西思维的差异视角,运用韩礼德的篇章衔接理论,挖掘英汉语篇在衔接上存在差异的内在原因,揭示汉英主语省略差异的深层成因。  相似文献   

13.
方闻 《中华魂》2013,(19):38-40
一 在我有限的见闻中,对马克思和《资本论》的否定,恐怕再没有比论客Z更为彻底、更为轻率的了。 他回忆年轻时的经历:"我一进大学图书书馆,就借了一本英文的《资本论》,看不懂,不是英文看不懂,是内容看不懂。马克思死的时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31年,那是资本主义初级阶段的前一半,后一半他没有看到。他的《资本论》所讲的都是想象、推理。人类社会有阶级不是他发明的,一早就有人发明了,可是他把阶级绝对化,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相似文献   

14.
新月 《社区》2012,(29):5-5
前阵子去了几间新开的餐馆。其中一问是泰式餐厅.装潢得不错,墙壁嵌了一面书架.我注意到上面摆的书。在几本英文书里,夹杂了两本红皮精装,书脊烫金字的《西游记》和《三国演义》。我好奇,为什么会是这两本书呢?那顿午餐,我在意的程度,不输给月亮虾饼炸得好不好吃。  相似文献   

15.
旨在服务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中文菜名英文译法》的正式出台,让许多流行在民间的良莠不齐的英译中式菜单有了统一、规范的英文名称。文章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通过解读《中文菜名英文译法》的翻译原则:在英译中国菜名时,强调体现菜肴的原料和制做方法;解读翻译工作者在《中文菜名英文译法》翻译过程中主要采用的直译和意译翻译方法,从而探讨得出在翻译《中文菜名英文译法》过程中,翻译工作者主要采取了归化的翻译策略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爱尔兰著名作家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被公认为20世纪最晦涩难懂的英文小说。小说中大量的语码转换是《尤利西斯》的一大特色,也是造成《尤利西斯》晦涩难懂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从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言功能观入手,不仅探讨了《尤利西斯》中存在的大量的语码转换现象及其诗学价值,而且分析了两个汉译本对原作中的语码转换所采取的不同翻译策略及其功能的再现。  相似文献   

17.
英国传教士詹宁斯的《诗经》译本,作为目前仅有的九种《诗经》英文全译本中出现较早的一部,在汉学传播史上具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从《诗经》学与《诗经》翻译之间阐释与被阐释的矛盾运动关系入手,综合运用训诂学、比较文学等研究方法,深入考察詹宁斯《诗经》全译本的产生、思想特质及其在汉学传播史上的贡献。詹宁斯向英语读者介绍东方经典著作,十分重视传达原作的"深厚道德感"。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詹宁斯翻译《诗经》所依据的评注本,还基本上属于中国传统经学的范畴,因而这也决定了其《诗经》译本往往无法摆脱传统经学的羁绊。  相似文献   

18.
裴钰 《社区》2009,(23):39-41
《红楼梦》不仅属于我们中国人.还是属于世界的。早在1830年,《红楼梦》就有了第一个英文译本,当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John Davis翻译了《红楼梦》第3回的片段。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英文节译本。《红楼梦》的国外传播也从此拉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19.
儿童读物的翻译必须要考虑儿童独特的心理认知水平和阅读期待。本文以英文儿童读物《大森林里的小木屋》的两个汉译本为例,探讨了英文儿童读物的汉译中,译者对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的选择,以期找到儿童读物翻译的充分性和可接受性之间最恰当的平衡点,提供更愉悦的译文阅读体验,获得更广泛的文本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对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多模态《经典美剧赏析》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该教学模式由多模态的教学素材、教学形式和教学环境组成。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研究方法,证明了该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为英文影视赏析课程教学予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