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纬书中保存了大量的关于汉代民俗文化的记载.纬书中的民间诸神有天神、自然神、动植物神、器物神、器官神等.纬书中的民间巫术有辟邪、驱鬼、求子、除害等.纬书中保存了不少民间生活信仰与禁忌资料,如衣饰、饮食等.纬书中的这些资料对于研究汉代民间神灵信仰、思想理念、生活习俗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论河图洛书的哲学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图洛书的原始传说以及历代学者关于河图洛书的文字解说和图像分析,表现了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思维。其一是时空论:河图洛书的图形表示方位和次序,是空间和时间概念的简明图解。其二是形质论:在《易》学研究史上曾有象数和义理两派,河图洛书的图形既展示象数,又深含义理,是关于形式与内容、现象与本质问题的形象表述。其三是知行论:传说伏羲据河图而创八卦、大禹据洛书而创《九畴》,这体现了《易经》的通变精神和中国古代哲学关于知行统一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在以前神话传说中昆仑位于西北部,而在纬书中昆仑则位于天下之中,因此纬书常以昆仑为参照物来记载四方异域。先秦时期天下模式主要有中国中心说和邹衍大九州说两种。纬书在继承的基础上对此二说作了一些发展。纬书记载海外各州时往往以中国为参照物,记载四方异域时往往以中国八极为参照物,体现出强烈的中国中心意识。  相似文献   

4.
汉代纬书及相关文献所见以孔子为代表的感生神话之因梦感生、出生预言、神女沐浴等情节,在先秦文献所载感生神话中均未曾出现,它们当是接受了佛教关于释迦诞生神话的影响。渊源于汉代纬书的孔子四十九种异表的记述,借鉴了佛教所传释迦的形象。上博简《子羔》中所记述的禹和契的胁生神话属于将感生、瑞征式胁生和生而能言三者密切结合的文本,这与佛教释迦感生神话的模式完全相同,而与西汉及稍前文献所见胁生神话之事实叙述和凶兆叙述大不相同,它极可能是受到纬书与印度佛教思想影响而写定的文本。这些事实证明,早在西汉中后期,佛教思想已经开始对中土产生局部的影响。纬书及相关文献对佛教思想资源的借用,其目的是服务于汉代的神学政治。  相似文献   

5.
在以前神话传说中昆仑位于西北部,而在纬书中昆仑则位于天下之中,因此纬书常以昆仑为参照物来记载四方异域。先秦时期天下模式主要有中国中心说和邹衍大九州说两种。纬书在继承的基础上对此二说作了一些发展。纬书记载海外各州时往往以中国为参照物,记载四方异域时往往以中国八极为参照物,体现出强烈的中国中心意识。  相似文献   

6.
龟卜文化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龟兆的起源.探讨原始先民对龟卜与龟甲自然花纹的崇拜以及龟兆与龟的自然花纹的关系,可以从中梳理原始龟兆的起源历程.  相似文献   

7.
依据文献史料,分析了谶纬与汉代迁都思潮之间的关系、谶纬对汉代都城文化的影响。分析认为,西汉末士人欲以迁都解"更命"之危机,王莽欲迁都以应谶纬;光武修旧都以证其承"尧后火德"之正统,却导致了人们的迁都之念;明帝时人们怀疑都洛不应天命,于是迁都之议再起;董卓以图谶为由迁都长安,曹操迎天子于许昌,曹丕应图谶而代汉。分析还认为,迁都思潮往往是国家信仰危机的产物,往往与权力之争和政权变迁密切相关;受谶纬天命思想影响,都城不再仅仅是行政区域的代称,往往成为天命的象征。  相似文献   

8.
纬书的哲学主题是天人感应论,力图建立天人合一的宇宙模式,认为文艺可以沟通天地人三者的联系。这种思想沾溉文坛,导致物感论的成熟和发达。纬书虽多牵强附会,但也保存汉代若干具有相当价值的文论观点,使我们得以更全面更准确地把握汉代文论的全貌。王充《论衡》的产生,是与纬学的兴盛分不开的。纬学既是《论衡》攻击的对象,也是它赖以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神话流变的漫长过程中,汉代是中国神话再度活跃的阶段,是其传播流变的黄金时期.文章旨在从历史的整体角度出发,将汉代神话放置于其所在的特定历史时代背景中去,通过对汉代神话流变过程中政治功利的时代特征的把握,从而寻求促使其流变的时代动因,充分地论证分析这一具有时代意义的艺术现象.  相似文献   

10.
公羊学是研究阐述《春秋》大义的一个学术流派。经汉代董仲舒的发扬光大而在汉武帝时期的政治文化转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公羊学在两汉时期的兴盛多少带有依托政治的意味,因此公羊学常常会在政治实践中被视作理论依据,从而形成两汉政治文化的一大特色。东汉时期,公羊学的官学地位受到冲击。但经李育、何休等人对公羊学理论体系的发挥和总结,最终构建成完整的公羊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1.
仔细梳理河图、洛书在古文献及考古材料中的出处,发现先秦文献中只有河图名称;河图内容、洛书名称和内容均出于西汉初期。辨析八卦与河图、洛书的关系,证明河图、洛书并不存在不同版本,二者与八卦间也没有演化关系,河图、洛书的内容是确定的。在此基础上分析周秦及秦汉间的文化传承,得到河图、洛书的两条传承途径:一条是经由周、秦至西汉朝廷的官方传承,另一条是经由卢生、谶纬学说至陈抟的民间传承。  相似文献   

12.
丰富的汉代水井遗存显示出汉代水井文化的重要性。水井在汉代有诸多文化含义。首先,祭祀与追思,神格化的水井成为汉代人祭祀的对象并引申出追思名人水井的文化现象;其次,灵异与灾变,水井异常的情况常与时局相联系,令汉代人形成敬畏的心理认知体系;再次,死亡与恐惧,与水井有关的死亡生发出了危险与恐惧的文化意象;最后,闭塞与隐匿,水井的特殊结构衍生出闭塞与隐匿的文化意象。  相似文献   

13.
李荣友 《南都学坛》1999,19(2):10-12
汉代音乐文化史料较少,很难窥其全貌。根据汉墓出土的画像石和画像砖等音乐文物,结合有关文献记载,可知汉代音乐文化呈现出艺术形式多样、乐器品类众多、服务对象广泛的繁荣景象。其形成原因主要有政治的大统一、经济的繁荣和音乐文化自身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习俗催生艺术,艺术改造习俗”,文学艺术与民俗结有不解之缘。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汉魏六朝赋承载着丰富的民俗内涵,包括节日民俗、婚育民俗、信仰民俗和礼仪民俗等。挖掘汉魏六朝赋中的民俗文化对研究一些民俗的起源、本义及其演变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昝风华 《东方论坛》2008,(3):40-44,53
在汉代散文发展完善的过程中,风俗文化为其提供了大量新鲜丰富的养料。汉代风俗文化对于本时期散文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风俗文化对汉代散文内容的丰富和功能的扩大具有重要意义;风俗文化对汉代散文的写人、叙事、说理艺术及其艺术风格有重要影响;作为风俗文化之一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对汉代散文的风格及语言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汉代风俗文化与汉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风俗文化对汉赋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风俗文化是汉赋题材内容的重要来源;汉赋的喜用铺陈夸张手法、风格闳富奇丽等艺术特点的形成与汉人喜爱奇谈虚语的风气、汉代的神仙信仰、汉人追求完整繁富的审美风尚以及其他种种多姿多彩的风俗事象都有一定关联;汉代文人赋对本时期民间文学有较多借鉴。  相似文献   

18.
酒文化在我国渊源流长 ,汉画中反映汉代酒文化的画像甚多 ,主要画像有酿酒、沽酒、饮酒等。出现在画像中的常用酒具有壶、樽、卣、勺、耳杯等。酒令的种类有投壶、六博、猜拳等。酒的用途主要可分为自娱、待客、祭祖祀神以及逐疫驱鬼数种  相似文献   

19.
魏收修撰的《魏书》是历史上争议较大的一部纪传体正史。隋朝建立后,隋文帝、隋炀帝父子曾饬令史臣更撰《魏书》,以矫正魏收之失。尽管隋朝重修的《魏书》世无传本,但它在中国史学上的地位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20.
汉文化,是指两汉时期所形成的社会生活方式和文化典章制度价值观念等。汉文化自形成以后便对后世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就确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的正统地位。"儒术"的内容涉及个人修养和治国理念,关系重大,影响深远。"儒术"作为一种治国方略,涉及社会生活多个方面,只有全面贯彻,不可顾此失彼,才能取得预期的目的和效果。"儒术"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有生命的学说,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作为国学应继承发扬并光大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