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生党支部的“班号垂直设置”模式是当前高校学生支部设置的主要模式之一。该模式有利于纵向联动,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充实和促进学风建设;有利于突出“全视”,减少或克服学生支部在组织发展中的速率失调问题;有利于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培养和造就一批“懂行”的党务工作者;还有利于促进制度建设的长效性和统一性。  相似文献   

2.
高等院校中的历史学专业受到学科性质和社会需求等方面的影响,毕业生就业的路径相对偏窄,而属于基础教育类别的历史教师逐渐成为"师范类"历史系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进而对广大"非师范类"院校历史专业的发展构成严峻挑战.公共史学课程的设置成为突破高等院校历史学科建设瓶颈的有效路径,不仅有助于提升历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协调理论教育与实践培养的逻辑关系,而且有利于拓宽历史系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促进专业建设与市场需求的良性循环.公共史学课程的建设要求高等院校重塑专业培养的目标定位,构建以市场和公众需求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结合国家教育部关于新时代"新文科"建设和实践课程发展的政策要求,利用综合性院校的学科多样化优势,注重历史学与经济学、考古学、文学、政治学等学科的内在联系,加强以服务公众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洛桑模式"是全球酒店职业教育的成功典范,其精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学以致用的教学传统;求是创新的发展意识;团结敬业的职业精神.比照"洛桑模式",我国酒店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努力解决好产教结合、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革新、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学生党支部要发挥好思想引领、行为表率、沟通桥梁、舆论导向的作用.高校可通过优化学生支部组织设置,为文化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坚定学生党员理想信念,形成建设校园文化的教育合力;加强支部制度建设,提高建设过程中的政治自觉性;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团体力量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加强主体实践,提升文化建设的有效性等多种途径为校园文化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5.
"五爱教育"为大学生提供了正确的价值观念及人生信念,而实践有利于促进德育认知与德育践行的有机统一.将二者进行结合,构建"五爱"教育为载体的大学生实践育人体系,旨在将"五爱"教育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塑造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不断强化传统文化教育和文化自信,全方位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使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生成长诉求和时代发展要求.通过对大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切实打通"三全育人"的最后一公里,形成可转化、可推广的一体化育人制度和模式.  相似文献   

6.
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阵地,在高校实行学分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之后,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更加突显。在讲求公平的“大众化教育”时代,建设“精英化教育”模式的学生社团,培育“精英人才”,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有利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有利于高校学生社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师范生"顶岗实习"成为一种普遍的教学模式.但由于乡村学校的教学改革尚未达到预期,师范生的角色认同尚未完全转变,继而使"顶岗实习"教学实践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因此,只有促进"U-G-S-C"模式落地,完善政府的经费保障制度,重新规划高校的课程设置,保障实习教学的有效指导,充分发挥教研中心的纽带作用,才能促进师范生"顶岗实习"模式的完善与优化,才能切实保障师范生专业技能"最后一公里"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8.
高校师生一体的党支部工作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党建的基础性工作是党支部建设.在学校的工作中,党支部工作模式对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充分发挥会产生决定性影响.提出的师生一体的党支部工作模式在党的基层组织层面上实现了教师和学生的结合,能突出教师党员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增强党支部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利于党更好地完成在高校的中心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9.
高校勤工助学的模式主要通过设置校内工作岗位来实现.现有的勤工助学模式平台亟需完善.通过有效途径进行勤工助学模式的创新有利于促进勤工助学模式多样化发展,满足高校贫困生及其他学生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外贸出口商品结构"两个转变"战略和"大经贸"等战略的逐步实施,我国正在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外经贸人才争夺出现新的"制高点",国贸专业建设面临着"适者生存,不适者劣汰"严重的挑战.国贸专业建设指导思想要为科教兴国、科技兴贸服务;人才培养目标应与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市场化和国际化经营需求相结合;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应向科技与贸易相结合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调整和创新.  相似文献   

11.
"推优"是共青团组织完成其战略任务的重要途径."推优"打分制是通过对团员学生建档建卡的方式具体展开"推优"工作."推优"打分制的优势是:公开、透明,学生随时都可查询自己或他人的得分,有利于互相监督和开展比、学、赶、超活动,有利于建立和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促进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建设的多维路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多方面全面推进,从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学科、学术和学位平台. 第一,明晰意义.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建设的价值意蕴.设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二级学科,有利于丰富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内涵;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特别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有利于凝聚学科人才,建设学科梯队,为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  相似文献   

13.
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有效性和针对性,有利于提高党支部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有利于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有利于加强党对青年工作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青年党员的培养质量。高校既要科学构建党支部,坚持支部创新;还要注重教育方法,丰富教育内容,形成支部特色;同时,组织生活要与工作实际和学风建设相统一,与学生的学习实践相统一,与团的工作相统一。  相似文献   

14.
作为最基层的党建组织细胞,完善高校学生支部的党务公开制度势在必行.以“东华大学服装学院易班党建中心”为实践平台,以“90后”艺术类学生支部为研究对象,对“90后”艺术类学生进行系统调查,从党务公开的目的意义、方法途径、效果评价等多维度来反映党务公开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出双线整合的“党群联动力”概念,推动学生支部党内民主的核心力量建设.实践显示,基于易班的党务公开模式使“90后”艺术学生的知情权、参与权得到有效保证,党群联动力增强,党员和支部在群众中的满意度提升,为基层学生支部党务公开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徐镜心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者之一.辛亥革命时期,他被孙中山委任为中国同盟会北方支部支部长和山东支部主盟人.世人将其与黄兴、宋教仁并称,有"南黄北徐"、"南宋北徐"之誉.1914年徐镜心被袁世凯诬陷杀害,造成"徐镜心案",该案是民国史上的严重事件.但此前学界鲜少关注此案,对此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十分有必要厘清其原因、经过和影响.这对于开阔人们辛亥革命史研究视野、加深对民初宪政斗争复杂性的认识很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的误区表明,传统的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的消极影响,大学行政化、功利化与工具化等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的制约因素。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的对策有:对"创新实验区"进行合理定位以明确创新实验区建设和发展的方向;以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要素为切入点系统改革,以促进创新实验区的建设和发展;建设大学创新文化为创新实验区建设和发展培育创新的环境与氛围。  相似文献   

17.
论高校师德建设中的“和谐”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哲学史上,"和"就是"和而不同";而在西方哲学的含义则"和谐".在高等学校师德建设中,倡导一种"和而不同"的教育理念,具有一定的正面、积极作用,有利于创造和谐、团结的教育氛围;有利于全面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大学"新三大职能"说的缘起与意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大学职能变化是大学办学模式变迁的依据.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职能定位问题始终困扰着大学的发展.现在我国高等教育学界虽然提出了一些新的职能观,但都面临着难以自证的困境,其原因就在于没有认识到大学职能变化与大学模式变迁之间的关系.大学职能嬗变的原理表明,传统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说已经无法涵盖今日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必须适时地补充"知识转化"、"促进就业"和"终身教育"等新三大职能."新三大职能"说是对传统三大职能说的进一步拓展,不仅概括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最新趋势,而且特别有利于引导我国大学实现科学定位和结构调整,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实施城镇化战略: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实施城镇化战略有利于减轻农村就业压力,提高农民人均资源占有量,有利于扩大农产品需求总量,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和市场化,也有利于农业、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应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解决"三农"问题,要积极发展城镇第二、三产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降低和消除农民进城门坎,注意解决好农民工问题;建立合理的农地流转制度;正确处理城镇发展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把重点放在发展小城镇和中小城市上,走多元化的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为什么与怎么"这一思考问题的重要方法,指出"为什么"的思维模式主要是理解和认识型的思维模式,有利于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和认识."为什么与怎么"的思维模式是创造型的思维模式,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