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6 毫秒
1.
进入新世纪以来,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和流行音乐对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形成了严重冲击,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振兴民族音乐教育已经到了最紧要的关头。必须从"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出发,根据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的实际,大力培育民族文化精神,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出合格的少数民族音乐人才。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音乐如同其他文化一样,在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各少数民族之间互为影响、互为借鉴,形成了如此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少数民族音乐从表演形式上也可分为民间歌曲、民间器乐和民间乐曲、民间歌舞音乐、民间戏曲音乐,从这五个方面分析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及各民族音乐间的相互借鉴和影响。  相似文献   

3.
侗族情歌音乐文化作为我国民族音乐文化殿堂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情歌种类繁多,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音乐风格、演唱形式、艺术特征等方面各具特色,其乐器伴奏形式多样.通过实地调查,对黔东南黎从榕地区侗族情歌音乐特征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多元文化主义思潮所关注的是族裔少数群体自身权利的实现,它的内容主要是对差异族群文化的承认与尊重,逻辑起点在于不同族群间事实存在的文化差异,而多元文化教育思想则是在该思潮的影响之下催生的教育理念。该思潮为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关照与启示。机遇与挑战并存、复兴与衰退共生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生存状态的学理逻辑和现实境遇,意义重构与个性张扬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两个着力点,而提倡和发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则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得以传承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5.
东北少数民族有多种音乐形式和内容,如鄂伦春族音乐、鄂温克族音乐、锡伯族音乐、满族音乐、朝鲜族音乐等等。锡伯族音乐是东北少数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保存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现在更多的音乐工作者和爱好者关注并投身到少数民族音乐采集和整理工作中,让这种积淀了几个世纪历史文化的民族民间音乐更加悦耳动听。  相似文献   

6.
黔域阳戏有三种基本形态:仪式性阳戏、仪戏结合性阳戏、民间小戏性阳戏.三种形态的阳戏有规律的顺次分布黔北、黔中和黔东南地区,在贵州城内形成了文化生态稳定的“阳戏文化带”.黔域阳戏主体流播方向是由川、渝地区逐渐向黔北、黔中、黔西地区渗透,而黔南罗甸阳戏属于黔北仪式戏坛随移民的异地移植,黔东南地区的阳戏则是湘西阳戏向西部山区的纵深延播.  相似文献   

7.
加入WTO后,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多种音乐艺术表现形式纷纷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我们的文化,特别是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在对外交流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随着各种音乐形式的引进和发展,人们的目光多集中在现代音乐的表现形式上,而忽略了传统的少数民族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使少数民族音乐的保护和传承受到强烈的冲击,所以传承与保护少数民族音乐是音乐工作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如何在大学生中更好地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提高大学生的民族音乐修养,改变一些大学生淡漠民族文化的心理,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同时,我国的民族音乐丰富多彩,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更是异彩纷呈。在高校开展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有利于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增强民族情感,有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化浪潮的强烈冲击与文化间交流日益扩展加深的今天,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如何传承与弘扬的问题已日益显现。当前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呈现出发展弘扬中有变化的趋势,一些构成要素衰退淡化,一些则加强或改变,对此应在新的高度与平台上不断增强适应性,重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活态体系,以促进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对黔东南黎从榕地区侗族情歌音乐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从多种形式举例分析了侗族大歌的音乐特征,并指出侗族大歌音乐文化作为我国民族音乐文化殿堂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应促进侗族大歌音乐从田野走向社会,进一步提高音乐文化的研究层次,实现传承与发展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1.
文章阐述了弘扬民族音乐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目前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现状,指出了弘扬民族音乐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重要作用,并阐述了在校园普及民族音乐的方法.重点围绕构建民族音乐教育体制,开设相关民族音乐课程,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加强学生的民族音乐文化基础.通过多样的教学形式,把民间文化"请进"课堂,把课堂"搬"到民间,让学生在原生文化场景中感受民族民间音乐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代的变迁,民族音乐文化作为世界音乐文化的一部分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不同文化的接触加深一方面为本土文化注入了新鲜力量,有益于其发展创新;另一方面,外来文化的不断加深也会影响到本土文化的自身发展,如果本土文化没有强固的根基很可能被外来文化所吞噬。面对上述现状,我国越来越重视本国民族音乐的教育发展。民族音乐教育的推广有助于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真正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本文以河北省为例,针对河北省的民族音乐教育发展现状展开具体分析,希望有助于促进河北省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黔东南州是苗侗少数民族聚集区,苗族人口占多数.新中国成立以前封闭的自然环境使苗族长期与外界隔绝,逐渐形成了苗族独具特色的婚姻习惯法文化.改革开放初期,苗侗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外界差距较大,为了改变自身经济状况,不少少数民族群众选择外出务工.打工潮的兴起破坏了原有婚姻习惯法存在的地缘环境,导致黔东南地区婚姻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原来尚可通过早婚、早育、民族内婚等方式得以维系的婚姻圈,随着打工经济兴起,晚婚、晚育和因经济因素引起的女性人口外流,一部分家庭贫困、自身条件较差、缺少劳动技能的男性出现了婚姻难的问题.近年来随着黔东南州苗侗地区经济增速加快,又吸引了大量外出人员返乡和外来人员入黔创业、就业.前后两种经济的明显变化都对原有的婚姻习惯法带来了新的冲击,以致少数民族村寨的婚姻呈现出竞争与冲突并存的状况.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山歌节为切入点,阐述了湘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的保护现状,通过分析整理实际素材,探索当地少数民族音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性,并针对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具有典型的地域性、丰厚的传统性和广阔的发展性,传统音乐的根基和精华在历史的流变中得以延续和发展,祖辈们通过不断地摸索和总结留给了我们一笔博大精深的珍贵的音乐遗产.而母语语境下的音乐教育应以传承本民族的传统音乐为己任,长笛艺术教育作为西洋乐器在中国的教育,应以长笛的独特特点来拓宽中国民族音乐形式,使中国民族音乐形式更加丰厚,并寻求在互溶的过程中产生新的音乐风格,进而推动我国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浩如烟海,各具特色。本文通过梳理少数民族音乐课程,并结合笔者声乐专业实际,从藏族民歌的演唱技巧方面入手,分析少数民族音乐在中国音乐中的地位、传承和发展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黔东南地区林业文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黔东南地区是中国有名的人工林区,居住着多个民族的人民,尤其以侗、苗少数民族为多。他们的生存和这里生长的林木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也孕育、产生了悠久、深厚的林业文化。该文从物质、制度到精神层面,对黔东南地区的林业文化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和总结了黔东南地区的林业文化,对保护黔东南地区的文化生态,发展民族生态旅游,振兴民族地区林业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音乐具有浓厚的艺术魅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开发贵州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当地极具少数民族特色的民间音乐将成为贵州地区旅游活动中极为特别的景观。本文通过旅游业与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融合的思考,分析了贵州地区存在的丰富的少数民族音乐,以及这些音乐的特点,同时探讨了通过开发少数民族音乐来丰富贵州地区旅游资源的策略,希望能够为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以及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艺术文化历史悠久,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更是其中的瑰宝之一。处于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学校不仅要培养人才,还要承担起传播和发展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的历史使命。本文结合地处湘西的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少数民族音乐舞蹈方面的教学探索活动进行总结,以期对民族民间艺术的保存和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0.
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西部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同时也使其不可避免地受到多方面的冲击,尤其是商业的冲击,导致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面临着新的破坏和生存危机。音乐界与文化界应该加强对西部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正确引导西部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紧跟时代的节拍,突破自我封闭,拓宽发展空间,借鉴、吸收现代文化的多元形式,使其焕发出新的更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