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罪己诏是古代帝王反省自身过失、承担道义责任的御用文书。论其起源,当从禹、汤开始。禹、汤罪己,取得了良好的效应,经过后世的不断附会神化,遂成为封建帝王效法的榜样,罪己诏也就成为他们笼络人心、拯救危难的一种手段。罪己诏大多是古代帝王在阶级矛盾异  相似文献   

2.
郑彤 《决策探索》2014,(24):76-77
北京历代帝王庙是明清两朝专门祭祀古代帝王的皇家庙宇,始建于明代嘉靖十年(1531年)。在该庙的景德崇圣殿内,供奉着188位古代帝王的牌位,上起三皇五帝,下至明末崇祯。乾隆与历代帝王庙有着不解之缘,他曾经6次亲祭帝王庙,并且重修殿宇,在庙内留下四通石碑。这些碑文记录了乾隆对入祀帝王的评价,同时也反映出他治理国家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3.
帝王的才学     
眭达明 《领导文萃》2010,(6):111-114
<正>如果称赞一个人很有才学,人们都会肃然起敬,但要是说到某个帝王很有才学,可千万别这样。因为考诸史实,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古代的帝王一旦很有才学或自以为很有才学,极有可能会成为  相似文献   

4.
<正>古代,帝王得天下,总要说上膺天命,下餍民心,而非智竞力争而来。天命如何,人不知鬼不觉,你说什么便是什么好了;至于民心,似乎是有些准儿的事,所以不但帝王借此来宣扬王朝的合法性,老百姓也跟腔学调,拿它来增加自己的幸福感:瞧啊,我就是天视天听的民!我就是载舟覆舟的水!还有格言:"得民心者得天下"——很动听,然而可惜,是句谎言。  相似文献   

5.
帝王托孤安排中包含着人员交接和权力转移问题,蕴含着班子配备和接班人选择的普遍规律。古代帝王托孤悲剧对现代企业继承与交接的鉴戒在于:注重代际交替的和平传承;适应新形势,建立权力转移机制;民主交接,完善人才优选机制;淡化家族色彩,注重群策群力;深刻认识权力交接内涵,依靠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6.
上官婉儿能够获得帝王的宠信,在于其拥有过人的才华,具有宽大为怀的人格,善于揣度帝王的心理,能够适应新形势并积极入世,也离不开唐代帝王对人才的高度重视。她的经历启示我们,作为一位秘书工作者,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善于审时度势与随机应变;要胸怀宽广,且注重融洽各方关系。  相似文献   

7.
张嵌 《领导文萃》2022,(1):133-136
帝王的话题总会引起热议,有人这么说,有人那么说,意见不一,争执不下.其实,想要客观、公正地评价一个人,除了换一种心情,不妨也换一种假设. 倘若有些古代皇帝突然穿越到现代,放下帝王的身段,安心做个现代社会里的上班族,那他们都能胜任什么样的工作呢?所谓帝王生涯里的荣辱功过,都可以在他们的新工作中瞧个清楚明白.  相似文献   

8.
该书的三大特点:中国古代著名帝王和政治家撰写的帝王学经典之作——极具阅读价值中国的历史典籍浩如烟海,选择至关重要——极具使用价值原版影印,原汁原味——极具收藏价值《政书集成》  相似文献   

9.
正罪己诏是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时代帝王们特有的一种自省表演文化。每当天灾频发人祸迭出之季、王朝政权朝不保夕风雨飘摇之时,帝王们穷途末路无计可施之际,便掣出罪己诏这一绝招糊弄天下,希冀能够消除民怨,招摇过市,成为他们笼络人心,拯救危难的一种手段,以期维持旧有政权不倒,因而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当然这里也不能绝然排除一些已有自知之明的帝王在反思之后对自身过错与失败的反省忏悔和自我检讨以及对古典传统正道治统的重新认可。  相似文献   

10.
古代的园林服务于帝王,而现代的园林服务于百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园林工作不可忽视。本文从园林植物的作用与园林绿地布局两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唐代帝王陵墓石刻以独具的艺术风格,在中国古代雕塑史上占有突出地位,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昭陵六骏",它吸取了佛教雕刻艺术的减底浮雕手法,是唐代石雕艺术的珍品和华夏文明的稀世珍宝,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非凡的创造力,因此堪称浮雕石刻中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2.
谏术三议     
<正>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能够成为领导的人,当然有其过人之处,但领导毕竟也是人,是人就会犯错误。领导层次越高,其错误的社会危害性也就越大。下级领导的错误行为,上级可以直接纠正,但上级领导的错误,下级不能直接纠正,只能通过进谏的方式来促使上  相似文献   

13.
唐斌 《决策》2014,(2):84-85
今天的官员道歉显然不能等同于古代帝王的“罪己诏”,从而不能以“万方有罪、罪在朕躬”的方式过份彰显道歉伦理政治属性。  相似文献   

14.
邓忠强 《领导文萃》2013,(10):91-93
古代的皇帝和大臣,他们对待历史的态度是怎样的呢?史书记载的唐太宗想看个人"档案"一事,让人颇觉意味深长。唐贞观十六年(公元639年)四月,某一天,唐太宗对谏议大夫褚遂良问道:"你近来又主持《起居注》,里面记了些什么呢,我可以拿来看看么?""起居注"是史官中的一种官职,其职能是专门负责记录本朝皇帝言行。这些载有"帝王言行"的史书,也叫《起居注》,堪称  相似文献   

15.
<正>五月一日是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共同节日。在我国古代的文字记录中,有不少和劳动有关的诗词歌赋。文史学家皇甫谧的《帝王世纪》里记载,"三皇"之首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初二都要"御驾亲耕",百姓也要在这天开始下田耕作。司马迁在《史记》中也记述了周武王在二月初二不仅举行盛大仪式,还率文武百官亲耕。到了宋元时期,二月初二的含义进一步扩大,既是"耕事节",又是"劳农节""踏青节"。发展到明清两  相似文献   

16.
我承认,许多独裁者并非一无是处干的 全是祸国殃民的勾当;许多独裁者是有功绩 的。古代的独裁者自不必说,中国的秦皇汉 武唐宗宋祖,外国的恺撒拿破仑哪一个不是 战功赫赫,治功赫赫?那长城不仍然在昭示 着秦始皇这个"英雄"帝王的盖世功业以至  相似文献   

17.
正古人言:相由心生。并且,古人还常常把人的相貌同命运挂钩,民间所谓的"算命先生"也总拿人的相貌来说事,用来"推算"人的富贵吉凶,以及命运走向。其实,古代官场也很在意为官者的相貌。中国古代对皇帝的面相都极其称扬,所谓的"帝王相"隆准龙颜,指的是鼻子丰隆,准头齐,鼻梁挺直,即是"龙相"。最典型的"龙相"被认为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据吴晗的《朱元璋传》  相似文献   

18.
<正>唐太宗李世民的耳朵委实与一般古代帝王的耳朵有别,只不过这个"有别"不在生理现象,诸如"双耳垂肩"之类,而在心理作用,譬如"务闻其过",而非仅是"欲闻其善"之类。据《贞观政要》载,魏徵在任谏议大夫期间,前后共陈谏二百余事。就是这样一个"挑刺官",反而得到唐太宗重用:贞观三年,被任命为秘书监,参与朝政,后又被封为郑国公。魏徵逝世后,唐太宗感叹道:"昔唯魏徵,每显予过。自其逝也,虽过莫彰。"于是,他一面"虚己外求,披迷内省",一面要求"若有  相似文献   

19.
<正>当今我国行政权力监督制度和机制尚不完善,真正能够有效监督并管住干部的,往往是其上级领导。如果上级领导能够对下属进行有效的管理,那么下属就可能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然而,如何找到有效管住下属的方法与手段,真正管到实处、管出成效,却不是每个领导干部都能够做得到的。在实际工作中,领导干部管住下属应注意"三忌"。  相似文献   

20.
至尊帝王——汉武帝刘彻,是毛泽东《沁园春&#183;雪》中提及的五大帝王之一。他雄才大略,霸气四射,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多有建树的封建帝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