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选本是从一人或若干人的著作中选出精华篇章而编成的书。鲁迅认为《文选》与《世说新语》是古代流传至今最为盛行的两部选本,前者作为选本没有任何争议,而后者则不同。《世说新语》共1130则故事,既有完全摘录于前人作品的内容,也有在前人创作基础上的润色与加工。《世说新语》在组织结构上首创三十六门,并成为《世说新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世说新语》的这些特点既有符合选本的地方,也有违背选本之处,因此《世说新语》不是典型意义上的选本,也不是典型意义上的专著。  相似文献   

2.
《世说新语》乃南朝宋刘义庆部下诸名士所编,义庆集以成书。梁刘孝标注,纠正义庆之纰缪,尤为精核。《新语》是一部从汉到魏晋的历史资料,不仅记载了五六百人的风貌、思想、言行,还记录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俗、习尚。《新语》中的文学论,尤其为研究文学的人所看重。《新语》中又有修辞学,也可供探索。张万起、刘尚慈的《<世说新语>今译》注意吸收当代学术研究成果,反映当代学术研究水平,译文有文彩,有韵味。  相似文献   

3.
现代新闻写作可以从《世说新语》中借鉴其“言约旨远”的艺术特色 :一、善抓典型事件 ,通过细节描写突出人物个性。二、善用比较对照手法 ,通过不同的场景描述人物特点。三、善用多种修辞手法 ,使作品优美隽永、耐人寻味。四、多用“皮里阳秋”手法 ,寓以褒贬  相似文献   

4.
彭昊 《船山学刊》2008,(1):52-55
《论语》对《世说新语》人物品评的影响可从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认同《论语》人物品评的标准;大量引用《论语》典故;弘扬《论语》追求精神自由和张扬个性的深层意识,从而援道入儒;选择与《论语》类似的体例。  相似文献   

5.
《世说新语》中的名士才华横溢,个性张扬,但皆深情绵邈,无论是对故国还是对艺术,抑或对亲人、爱人、友人等都情深义重,感人至深。名士深情的根源在于魏晋的乱世、血腥的政治、玄学的影响及主体生命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6.
《世说新语》是一部以汉末、魏、晋士的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其语言历来为人称道,在修辞技巧上也达到了高超的水平。本文主要是对作品中妙趣横生的比喻,色彩鲜明的对比和加强语气的反问作一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世说新语》的文体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说新语》在文体特征上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性,根源于由来已久的分类思想与分类体制,也得益于传统的语录文体、答问文体,更表征着雅尚清谈的时代风尚,当然也与编撰者远实用而近娱乐的赏心目的与意识有关。  相似文献   

8.
反思《世说新语》的研究史,小说艺术、玄学思维等都不是有效的概念。从分类数量、类目名称及相关排序来看,《世说新语》存在一个以行品和性品为核心概念的文化叙事结构,后者应由乡土中国及其道德观念来解释。  相似文献   

9.
黄崑威  戴叶 《船山学刊》2010,(3):164-166
通过对《世说新语》中的名士与名僧进行个案研究分析,指出通过名士和名僧的学术交流,促进了玄学和般若学的理论互动,最终出现了名士与名僧合流、玄学和佛教般若学合流这一东晋时期重要的社会思想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
《世说新语》作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性作品,真实而集中地体现着这一时期文人名士的生存理想.这种生存理想在作品中直接表现为自然、真纯的生存状态与才德兼具的生存价值.但从深层看,它又有着较强的丰富复杂性,即它本身蕴涵着深刻的悲剧意味,并表现出鲜明的内在矛盾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叙事的语言传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白话文真正的现代起点在鲁迅。胡适认同邻于口语的“声音中心”的传统白话 ,鲁迅创造性地转化传统为充满张力的现代个性化的“文字场”。带欧化色彩的“文字场” 与传统“声音场”对峙、冲突,衍生出老舍、沈从文等语言大师,也产生了赵树理式的单音 调的权力话语。80~90年代的叙事言语方式中产生了新的欧化文字场。现代白话拓展了叙事 空间,引发一系列叙事言语方式的嬗变。以接受机制论,现代白话的必然取向是从偏重于单 向传播走向共同参与建构。  相似文献   

12.
兰拉成 《晋阳学刊》2011,(5):133-135
将欲望置于现实生活、人性解放及文学创作等3个层面进行批判与定位,可以揭示欲望化叙事与叙事文学的指质。欲望化叙事中的纵欲追求及夸大描写,只是个别作家文字中的狂欢,既非现实生活的写照,也不是真正的人性解放。它违背了文学颂扬道德伦理学之精微的本质,只能使人性返回动物性,以至毁灭人类。在今天,真正意义上的人性解放是将人类从物质化、齐一化、功能化、平均化中解放出来,而叙事文学应当担负起限制欲望、疏导欲望、升华欲望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底层叙事”的流变与省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新世纪十年最醒目的文学现象,底层叙事在它的社会意义和价值立场得到广泛注目与肯定的同时,其对苦难的过分渲染堆积,以及人物性格简单化、故事结构模式化的倾向也一直受到诟病,这无疑成为底层叙事亟需突破的写作瓶颈。在这样的背景下,底层的分层、流动和变异现象受到作家们的重视,成为其书写视域拓展的重要表征。然而从更高的审美追求来看,底层叙事还更多地徘徊或止步于叙述对象与书写形式的变化方面,而并非艺术水准的真正提升。在对底层叙事进行整体性观照的同时,可看到由于消费主义时代大众文化的影响和过于贴近生活的书写现象,使得底层叙事缺乏精神资源的支撑,而这种精神资源须从五四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现代批判精神和理想主义情怀中去寻找,使底层写作的叙事空间和审美品格得以拓展与提升。  相似文献   

14.
西方文化传统与世界历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乐民 《学术界》2002,(3):57-66
本文从宏观角度论述了研究世界历史的两条线索 :一、了解欧洲应了解欧洲的“三史”———通史、思想史、艺文史 ;二、了解与欧洲互为参照的中国。从而对于近世欧洲所形成的西方文化传统及其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与影响展开思辨性的总结  相似文献   

15.
从《世说新语》及相关材料中可以看出,在神仙道教的形成过程中,神仙观念从一种文人的理想王国或理想人格,变而为文人对自身现实利益和欲望的反观和指认,从而呈现出士人思想观念与精神人格形成的社会化轨迹。  相似文献   

16.
春节:中华民族神圣传统的生活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的神圣意识,在春节期间有着特别集中而突出的展示与培育,并以多样化的民间生活叙事为支撑.春节是我国传统农业社会中以年度为周期的神圣起点,春节的进入与结束体现出神圣与世俗的二度转换.春节所延续下来的神圣意识需要尊重,其神圣传统需要以种种方式促进在当今社会中的传承;应遵循现代民俗学理念,尽快完成对于各地春节节俗的田野调查工作;还应积极关注春节文化的现代性转换,使之在当代和谐社会建设中继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晚清新学叙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清之新学实有两个脉系一是由传统今文学转化而来的趋于政治化的新学,以康有为为代表;一是以直接译介、输入西方学术思想为职事的启蒙派新学,以严复为第一号翘楚.前者把目光放在朝廷上,热衷于现实政治秩序的变革,学术思想不过是达致政治目的之手段;后者着眼于知识阶层,希望通过传播新的学术思想来推动民众的精神觉醒.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的网络小说叙事中,传统线性叙事的时空关系被打破,时间被淡化、模糊、背景化,而地点、位置、场面、空间等的叙事效能正获得凸显。众多空间的排列、组合形成空间序列,促使网络小说地图的应运而生和旅行书写的展开。从某种程度上看,网络小说的叙事是一种旅行叙事,以空间来结构情节,以旅行来串联情节。空间叙事的意义在于,以空间对接当下的碎片化生活,呈现生活的偶然性,它消解了日常生活的稳定性结构,揭橥了媒介革命时代生活的快节奏与偶然性,并通过一种YY性融入与快感体验,实现着对当下社会的回应。  相似文献   

19.
李修建 《阴山学刊》2006,19(5):11-15
"世说新语时代"一个特有的现象就是对男性之美的极大关注,从形体与神情两方面对"世说新语时代"秀骨清相的人物之美展开分析,可以把握那一时代男性之美所具备的美学特征.总结起来,即形体上以高、瘦、白、丽为审美标准,神情上以清、秀、远、朗为审美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