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哈珀·李的《百舌鸟之死》从一个孩童的视角,一方面将南方道德世界的真实与变迁展示在世人面前,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典型的社会道德教育的样本,并透过故事叙述和人物描绘,得出了自己对社会道德的理解与认识;另一方面又传达了作家鲜明的道德评判,讴歌和呼唤着正义与公正,明确表达了其道德偏向。同时,作者十分明确地采用性善论,指明了道德教育的方向,阐发了成长式的道德教育观和反哺式的道德教育观。这种道德教育观与当代社会道德教育实践异曲同工。 相似文献
3.
痴于情,是《聊斋志异》爱情世界中的第二境界。它炽诚感人,动及心魄。负情,是蒲松龄笔下爱情世界里最为深沉厚重的一个境界,于世人,犹觉愤然可悲,人鬼域,则更感其凄然可惨。椰榆有欲无情的衣冠禽兽,是蒲松龄所描绘的混混沌沌婚恋世界的又一领域、《聊斋》之为孤愤之书,具有着穿透时代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苏格拉底在最后的日子里的三篇对话 ,透视出苏格拉底之死的价值论意蕴。苏格拉底以死之大限来揭示出生命的意义 ,他试图告诉我们什么是有价值的 ,以及我们应当如何行为 ,而这两者在他那里是微妙地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5.
6.
《聊斋》再现了一个时代的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婚恋世界,在丑与美、洁与污、爱与妒、喜与悲、正与谑的对比中,流露着他的不尽的悲愁。以一种极为独特的艺术形式,呈现一个冷峻悲凄的美学风貌。在蒲松龄看来,孝子父母,恩及子女,是爱情应肩负的一个崇高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晁盖是夜劫曾头市时,被史文恭的毒箭射中后不治而亡的。结合《水浒传》的有关章节来考察,这种观点值得推敲。其实杀晁盖者并非史文恭,而是另有其人,这人就是梁山的实力派人物宋江。 相似文献
8.
理性至上的戏剧精神是莎士比亚巨作《哈姆雷特》经典戏剧魅力所在。《哈姆雷特》的戏剧美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理性至上的戏剧精神,娱乐大众的戏剧功能和自然演技的戏剧表演,其核心是自然演技的戏剧表演,理性精神是时代的印记,娱乐大众是其艺术的魅力。凭借这三方面的成功组合,莎士比亚塑造的哈姆雷特成为了戏剧舞台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9.
《苏通之死》是鬼子少有的以知识分子为叙述主体的作品,鬼子将虚构的作家苏通与真实的苏童、陈源斌们进行对照性的设置,表达了对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主体精神溃败的批判性思考。包含了鬼子自身的文学经历和体验的《苏通之死》,同时与文本之外鬼子本人的创作形成互文,为鬼子研究的创作提供了典型文本。 相似文献
10.
阿瑟·米勒创作的《推销员之死》一剧通过主人公威利·洛曼一生追逐"美国梦"的实现到幻想的破灭,成功地塑造出一位美国普通推销员的悲剧一生。本文通过对主人公的心理性格、家庭成员以及社会经济等三个方面的分析,充分展示出"美国梦"这一神话的幻灭。折射出他盲目追求美国梦的悲剧命运不仅是他个人和家庭关系的一出悲剧,更是一出美国现代社会和美国社会中所有人的悲剧。 相似文献
11.
"上帝死了"是尼采向世人吹响的振聋发聩的进军号角,但长期以来并不为世人所理解,至今人们心头还有一种说不出的隐痛.笔者试图通过对上帝生死历史的考察,揭示出"上帝死亡"所隐藏的深刻的社会内涵和对世人的警示功能,并力图梳理出一条脱离上帝羁绊的人类独立的生活之路. 相似文献
12.
由王振忠、朱红整理的近代徽商自传小说《我之小史》自2008年出版以来,没有引起徽学和文学研究者的重视。本文认为:这部小说形象生动地记述了徽商由"儒"而"贾"的人生历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作品以一个小人物的眼光,反映了近代乡村和都市的社会变迁;由于作者注重写一部"信史",故小说缺少必要的情节和叙事技巧,但作者有一定的诗才,作品中多穿插诗词,或抒情言志、或描绘山水、或记录民俗风情,仍然有其审美价值;作者多处写自己看戏的经历,保留了丰富的近代乡村和都市戏剧演出的史料。因之,这部小说有着难得的史料价值和一定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李英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21(1):60-64
文体学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在西方兴起于 2 0世纪中后期 ,是研究文学作品的文体和语言风格的新兴学科。本文借助文体学的相关理论 ,在宏观上从两个方面分析当代美国剧作家大卫·迈梅特的戏剧《游戏之屋》的戏剧语言运用技巧与风格 ,揭示当代戏剧语言日趋口语化、生活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在《歧路灯》中含有大量的讽刺性描写,几乎占了《歧路灯》三分之一的篇幅,此种现象颇值得探究。然而时至今日,海内外却鲜有撰写专文、专著对此作系统而详细的研探。有鉴于此,笔者力图拾遗补缺,弥补此方面研究的缺憾。本文从表象和事实不和谐构成的反讽叙事、独具特色的讽刺艺术、滑稽与崇高的二重奏、喜剧形式下的悲剧意蕴等角度切入,探析《歧路灯》中讽刺性描写的美学意涵及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5.
宋阳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1)
近代以来疑古派倡导的经传分观原则将易学强势带入了分立断裂的研究误区。在此背景之下,《周易》经传美学通论研究者提出经传通观的观点,主张将《经》、《传》作为一个发展和接受中的整体来看。经传美学通论首先将《易经》美学意蕴定位于含章之美;在此基础之上,从《传》对《经》的动态接受之美、含章从自然美到人格美的过渡、以悲为美、明美、《周易》与象思维五个向度对《经》、《传》美学之关联进行了系统梳理;并进一步对《周易》美学在中国艺术思想史上深远而复杂的影响作出阐析。 相似文献
16.
《大唐西游记》的创作者抛弃传统历史纪录片照本宣科的讲述方式,拨开历史的迷雾,独家解读玄奘传奇的一生当中众多不为人知的秘密。13岁的少年玄奘为什么能够破格剃度?西行路上,玄奘为什么在唐朝西部边关凉州城逗留了一个多月?纪录片创作者在讲述传奇故事的过程中不时停下脚步,以历史探索者的视角重新审视故事当中的种种细节。对于具有争议的历史谜团,纪录片创作者或出其不意地链接看似无关的历史事件,或多方举证古今中外的专家观点,或从史书的点滴记载里寻找新的论据,一部具有独特美学意蕴的历史纪录片由此形成。 相似文献
17.
《琵琶记》与《拜月亭》高下之辩,是明中叶至明晚期一场史无前例的戏曲论争,反映了不同戏剧美学家的美学思想,各有其立论的原因、意义。这场众多曲坛学人围绕《琵琶记》、《拜月亭》的高下问题而展开的论争,因各人评论立足点相异,故多有见识未到之处,真正见解深刻的是思想家李贽。 相似文献
18.
《爱,是不能忘记的》与《廊桥遗梦》这两部作品问世后都曾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广泛的争议,相关的研究也层出不穷,但是在笔者的视野中,总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在那场热潮已经逐渐平息的今天,我们重新品读它,发现两部作品竟然有那么多的相同之处,本文试图将东西方这两部作品重新放入当时的社会语境中,并结合当下语境,从叙事结构的意蕴与形象的美学价值等方面加以比较,管窥这两部作品的相同之处,以补在这方面研究的缺失。 相似文献
19.
《三国演义》描写战争,在美学风格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净化之美。作品写大规模的决战,主要揭示战争的胜负因素和历史作用;写多种形式的奇袭、埋伏、突围,重在突出战争双方的谋略和智慧;写将领间的单打独斗,则着力表现双方的气质、性格和武艺:均通过战争过程加以净化,而无意渲染战争的残酷和恐怖。这种美学风格,既反映了罗贯中进步的战争观、深刻的历史眼光,也表现了他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20.
宋生贵教授的新著《诗性之魅—艺术美学新论》,在构建艺术美学理论框架时,高度重视传统艺术与美学理论,强调艺术的人文内涵与地域内涵,探讨艺术的审美特质与价值取向,由艺术与人的价值关系出发展开论述,将艺术审美问题与人类生存状况紧密联系起来,提出了当代艺术面临的重大问题,并尝试给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该书也努力把中国古典美学中诸多仍具生命活力的精彩命题融入进来,增强了理论的涵盖性,从而更好地实现了对艺术的全面把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