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试析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较之以往的发展观的根本不同就在于它鲜明的科学性。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表现为:以人为本凸显了发展动力和发展目的定位的科学性;全面发展凸显了发展布局规划的科学性;协调发展凸显了发展原则梳理的科学性;可持续发展凸显了发展视野调整的科学性;统筹兼顾凸显了发展方法选择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的大众本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等要求科学发展观大众化。科学发展观要实现大众化诉求,应与人民大众相结合,满足大众需要;与实际相结合,突出实践特色;实现理论的通俗化、形象化。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不仅为立法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而且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科学发展观下的科学立法应通过立法行为的科学性、立法程序的科学性和立法内容的科学性来实现。  相似文献   

4.
对科学发展观内涵科学性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炼 《理论界》2008,2(6):15-16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本文探讨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发展及其内涵,并从多个方面对其科学性合理性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5.
经济学的科学性及其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学的科学性同认识的科学性一样,具有实践性、历史性和阶级性的特点,不同的人对经济学的科学性有不同的评价。在这一点上,还缺乏普适的价值判断。经济学的细分和规范化,将使经济学更贴近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王荣庆 《南方论刊》2010,(4):91-91,94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要搞好新时期学校的教育工作,就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本文结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分析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路和做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剖析“新型工业化”的理论根源和历史背景,揭示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质———依托后发优势理论、科学发展观、经济增长理论和三元经济结构理论作为基础,根据世界信息化潮流的冲击和我国工业化资源禀赋的实际国情做出的路径转换,重点阐述了地处欠发达地区的江西应如何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文章还提出了江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途径———利用生态理念和和谐发展思路,剖析了江西走新型工业化的实现途径,即从宏观的产业发展层面和微观的制度层面来设计新型工业化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8.
一个新时代的诞生总是以思想、理论的变革和发展为先导。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是时代的最强音。科学发展观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真理力量,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基本共识和自觉行动,越来越得到全党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展示了强大的理论魅力和实践魅力。科学发展观所具有的科学性、创造性、指导性,决定了它不是管一时的而是管长远的,不是管一般的而是管根本的,不是管局部的而是管全局的。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对产业结构科学性调整的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规律,建立了一套评价产业结构科学性调整的量化指标体系和模型,对我国产业结构科学性调整进行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10.
科学的庸俗化在马克思时代已经很严重,马克思科学研究的着力点就在于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庸俗化。然而长期以来,马克思的科学方法论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理解,一些与马克思根本不相容的观点以科学的名义在马克思主义中大行其道,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种种困境。大量文献表明,在传统经验科学意义上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是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庸俗化的重要原因。科学哲学家波普尔意识到,靠再多的"证明"也说明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其精神实质是反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波普尔同样没有看到马克思对传统经验科学的超越,引发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阐释中的新一轮庸俗化浪潮。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全新发展理念与发展战略的科学发展观,其深厚的哲学基础是唯物史观。在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科学发展观又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社会发展的科学性,充分彰显了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性,全面确立了一种全新的、真正集科学原则与价值原则相统一的关于社会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将唯物史观的社会发展理论提升到一个新境界,是对唯物史观在新的时代水平上的一次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理念。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发展,使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核心价值理念具有了坚实而科学的理论基础;对中国传统“人贵”价值观的汲取,使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核心价值理念具有了鲜明而深厚的民族特色;对西方“物本”发展观的超越,使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核心价值理念具有了强烈而浓郁的时代精神;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总结,使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核心价值理念具有了坚实而深厚的实践根基。  相似文献   

13.
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维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它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结合,实现了发展观上的创新;它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五个统筹”发展的要求;它体现了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的观点;它注重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把以人为本贯穿于社会发展的一切方面,明确了人民是历史主体的观点,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飞跃。  相似文献   

14.
当代发展经历了由"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重大转变。科学发展观扬弃了以往传统发展观。其中"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它具有全新的时代内涵,体现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对人的高度重视,要坚持"以人为本",首先要全面地理解"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 ,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科学总结和进一步深化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也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实际应用性。认真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也是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朝着健康方向发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是党对“三大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产物。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充分发挥和调动人的积极性 ,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能 ,是深化教育改革 ,推动教育进步 ,确保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向前发展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蕴涵着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与社会和谐的政治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哲学在新形势、新条件下的集中概括。科学发展观还提供了通往理想政治的现实途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的统一性在新时期的呈现。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磊 《齐鲁学刊》2004,25(6):140-142
科学发展观是对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的反映。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二元本体是它的的立足点;以人为本,各发展要素的相互兼容是它的价值诉求;持续发展,近利与远效的互补是它的动态过程;科技支持,权衡正负效应的经济性是它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丰富的唯物辩证思想体现在: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辨证统一,求真务实发展;关注民生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辩证统一,公平正义发展;统筹兼顾与全面协调的辩证统一,统筹协调发展;节约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统一,节约环保发展;质量效益与速度效率建设的辩证统一,又好又快发展;自主创新与建创新型国家的辩证统一,创新竞争发展等一系列范畴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