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戊戌到“五四”,是我国文学发生根本变革的时期。在这短短的二十多年中,我国诗坛上发生的“诗界革命”和“五四”白话诗两次诗歌改革运动,使中国诗歌逐步地完成了由近代型向现代型的转化。这两次诗歌改革运动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差别,这一转化过程有什么轨迹可寻,这些是本文所试图解决的问题。观念:从“大我”到“小我”的转变陈子展评价黄遵宪的诗歌说:“可以说人境庐诗是那个惨痛时代政治社会的反映,也就可以说它是以代表那个时代的诗人最丰富最伟大的收获。人境庐诗的真价在此。何必他求。”陈子展不仅评述了黄遵宪人境  相似文献   

2.
中国少年劳动党是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一个进步党派,经过一个演进和发展的过程,从孤星社时期的文化斗争,到铸魂学社时期的抗日救亡活动,再到正式组党时期的民主政治活动,构成了一个清晰的演变脉络.中国少年劳动党从文化活动走向政治斗争、从结社到组党的历程,是国民党统治时期政治斗争日趋激烈的重要表征,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中国当时政治斗争的情形.  相似文献   

3.
<正> 一九一九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斗争。毛泽东同志指出:“五四运动是反帝国主义的运动,又是反封建的运动,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①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转折点。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哲学史是一门年轻的科学。它一直在斗争中成长着。远从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直到目前党所领导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社会主义革命已取得伟大胜利,中国哲学史这一领域,一直成为马克思主义和一切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激烈斗争的重要阵地。这种现象不能说是偶然的。这是因为,只有马克思主义才使历史研究和哲学史研究开始成为科学,迫使一切“唯心主义从它最后藏身所中,即从历史观中,被驱逐出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哲学史观和一切唯心主义的哲学史观的对立斗争,始终是阶级斗争的直接反映。伴随着阶级斗争的起伏和发展,这两种哲学史、两种哲学  相似文献   

5.
清朝末年河南人民向英商福公司收回矿权的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初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可在这个时候,帝国主义列强为了巩固和扩大其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加紧对中国的争夺,正拼命地向我国输出剩余资本,掠夺我国的丰富资源,而腐朽的清朝政府为了换取帝国主义对它的支持,又放肆地大批出卖国家主权。这种情况,不仅严重地阻碍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成长,而且还危及到中国政治主权的独立。因此,从1903年起,一个以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发起和领导的“收回利权”的反帝爱国斗争,迅速从中国的大地上兴起。河南人民反对英商福公司矿权的斗争,正是这一时期《收回利权》运动中斗争比较激烈的显著事例。  相似文献   

6.
从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到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东亚地区国际政治格局发生巨大变化.日本帝国的垮台为东亚各国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改变了亚洲尤其是东亚地区的国际大格局,朝鲜战争是一场由内战而引发但带有地区性战争特点的两大阵营之间的热战.在这5年间的东亚政治格局演变形成过程中,多种类型的国际关系交错并存,国内政治斗争同国际关系密不可分,参预国众多且差异较大等特征,使东亚地区成为冷战时代的热点地区,也是全球冷战时代结束而东亚地区步入后冷战时代的要因.  相似文献   

7.
反全球化运动的多维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论是在国际社会,还是在新闻媒体和学术研究领域,“反全球化”已经成为世人瞩目的社会运动和不容忽视的政治话语。“反全球化”与“全球化”一样是跨学科、多领域、广视角的问题,可以从不同维度予以透视。从哲学角度看,它是全球化内在矛盾的一个方面;从政治学角度看,它是一场反资本主义的民主运动;从经济学角度看,它是要求对社会财富进行公平分配的一种替代方案;从社会学角度看,它是现代风险社会缺乏保障的产物和表现;从国际关系学角度看,它是全球化时代反帝反霸反美斗争的一种新形式。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反全球化运动。  相似文献   

8.
道光帝派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到广东海口负责查禁鸦片的决策,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大意义。它使一场史无前例的禁烟运动进入高潮,虎门销烟的壮举,给中国大地带来一丝肃清烟毒的曙光;它也导致中国同对华鸦片侵略的英国展开一场全面的较量,揭开了近代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的序幕。而中国在这场斗争中初战便告失利,除了通常所谓“落后就要挨打”的一般规律外,也和这一决策自身的缺陷有关。因此,分析这一决策内部的各种因素,探求其内在规律,对于科学地总结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反侵略斗争经验应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9.
五四新文化运动于今已七十周年。在二十世纪社会文明的发展节奏中,七十年时间不能算“弹指一挥间”了,无论是个人还是一种文化现象,经过七十个春秋暑寒的磨难都难免会变得老迈。可唯有五四新文化却依然发出生气勃勃的魅力,并始终指导和制约着当代学术的基本走向。作为一场思想启蒙运动,“五四”最初的启蒙对象是一批刚刚开始接受新思想的知识分子,通过新的教育体制,新文化依着它的思想原则和求知方式培养了一代甚至几代知识分子。“我是‘五四’运动的产儿”,一位著名作家的自白概括了一个时代的文化性质。尽管这期间发生过一场民族解放战争和一场国家内乱,扰乱甚至改变了新文化的进程,但未能真正地突破它的文化体系。即便是它的对立物,也只能来自它内部的某一翼文化宗派,一旦对立物被消除,中国文化的走向必然地又回复到原来的轨道上。所以五四新文化依然是当代学术在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以及知识分子人格力量等方面的源泉。  相似文献   

10.
1833年7月14日,英国圣公会牧师、牛津大学教授约翰.基布尔在牛津大学做了一场题“举国背道”的布道,由此引发了轰轰烈烈的宗教复兴运动。这场由牛津大学师生发起的一场英国国教复兴运动被称为“牛津运动”。运动的主要成员约翰.亨利.纽曼,理查德.佛罗德和爱德华.皮由兹等均为牛津大学的教授。而纽曼在1845年10月9日脱离英国圣公会、改宗皈依罗马天主教则象征着这场运动的结束。牛津运动不仅是为国教会中的高教会派或天主教传统辩护,并且试图恢复它们。它是对宗教自由主义和理性主义挑战教会独立性的直接反应,而宗教主题是这一运动的中心。一、文化保守主义运动从表面上看,牛津运动内容是纯粹宗教性质的,充满了神学思想的光芒。然而牛津运动的影响和意义绝不仅仅局限于宗教领域。从广义的角度来讲,这是一场社会文化运动。英国从19世纪20年代后期到40年代是一个社会各组成因素都在不断变革的历史时期。英国现代社会的几个主要特征,如政治民主、政教分离、经济自由、信仰多元化等都在这一时期趋于定型。社会观念的激烈变革,使19世纪上半叶的后二三十年成为了一个充满困惑和焦虑的过渡时代,“一种不安与似是而非的气氛困扰着当下许多最出色的年轻人,数世界以来作为定...  相似文献   

11.
1922—1927年间,在我国爆发了一场遍及全国各大中城市及部分农村的非基督教运动。这是继义和团运动之后发生的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如果说,义和团运动的反侵略斗争存在粗糙性和盲目性的话,那么非基督教运动的反侵略斗争,则已在更高的层次中进行,中国人民已有了更深的自我意识,对当时正被帝国主义所利用的基督教的认识也已深入到本质。它与义和团运动仅隔20多年,但从非基督教运动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民在迅速的觉醒。  相似文献   

12.
伟大的鲁迅先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打倒孔家店”的伟失先驱,是“打倒孔家店”这一场伟大斗争的杰出代表。他紧密地配合当时的现实政治斗争,深刻地揭露了孔家店的反动阶级实质,有力地批判了孔孟之道的反动的现实政治作用,及时地粉碎了中外反动派尊孔复辟的反革命阴谋,为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立下了丰功伟绩,为我  相似文献   

13.
正象一切事物都是处于永恒的运动状态一样,当代文学也始终在为优化完善自身素质的内部建构而不断地进行着自调节活动,并且由此形成了诸多文学思潮的更迭和演变的历史。 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这十七年间的文学,尽管人们认为它的格局是单一的、狭窄的,但它同样是一个在不断的自调节中实现其历史的辩证的发展的过程。十七年间,我国社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建立在一定的阶级基础之上,代表着一定的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利益,为实现其阶级统治和政治目的而斗争的政治组织。我国的8个民主党派也不例外。但是受我国现、当代历史发展特殊性的制约,我国民主党派建立的阶级基础,其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和要实现的政治目的,在其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则并不相同。显示出一个明显的演变过程。而这一演变过程又主要是围绕着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与建设中的领导地位以及中国社会阶  相似文献   

15.
无产阶级革命文艺,"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东西,是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因此,社会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文艺,应该及时地描绘和歌颂无产阶级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中战胜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产生的各种社会主义新生事物,为这些新生事物大喊大叫,广造舆论,更好地发挥其为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战斗作用.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一场政治大革命,思想大革命,是一场伟大的破旧立新运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及批林批孔、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运动,极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文学同“五四”思想解放运动同时产生,并成为“五四”思想解放运动最为重要最为有力的一翼,是有着独特而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的。简而言之,中国封建社会到近代,已经走到了它的穷途末路。自鸦片战争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打开闭关自守的中国的国门,中国和中国人民开始了她屈辱同时也是斗争的历史。中国逐渐殖民地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特别是先觉的知识分子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的过程。在这艰苦卓绝的探索过程中,在一次又一次失败的惨痛教训中,先觉者也越来越痛心地认识  相似文献   

17.
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期间 ,日本侵华政策经历了从武力吞并到政治分离再到武力吞并的演变过程。尽管在此过程中日本侵华手段发生阶段性变化 ,但其灭亡中国的侵华政策的根本目标始终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18.
义和团运动爆发于处于近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毫无疑问会带有一点时代的特征.但无论从它爆发的原因、斗争的对象扣手段,还是从它所带来的影响来看,义和团运动都不能归为革命的范畴,只能称之为一场错误的巫教式的运动.  相似文献   

19.
冯来 《社区》2005,(5):32-33
开发商改变规划致使小区公共区域“变脸”,一直是业主与开发商激烈斗争的导火索。继种种争吵、游行、肢体冲突之后,这种斗争竟从斗力“升级”到了斗智阶段,而这一场场“斗智”的焦点,全部围绕着与此相关的法律条文展开。从2005年1月28日起,在北京北五环外的青年城小区,业主自发组织的一场紧急维权行动,仿佛一部悬念迭发的电影,双方步步为营、分秒必争。羽毛球馆里的公示牌 “打造亚北低密度住宅,确保人居的舒适度,在纯绿、鲜氧中感受生命的意义”; “社区幼稚园、小学,让孩子们在家门口愉快地学习”。 这曾经是北京青年城销售过程中,新华联…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的改革正日益深入到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邓小平同志称之为“中国大地上的第二次革命”这是一场社会系统的整体运动,我们只有从整体上把握这场革命,才能更有力地推动其前进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