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山寨婚礼     
收到这封奇特的信——芭蕉叶包糯米饭团,里面夹个熟鸡蛋——我就明白了:大叔的儿子今天结婚,邀请我回爱尼山寨参加婚礼。近几年,政策好了,日子富了,大家又能按照本民族的风俗习惯举办婚事了。我迎着凉爽的山风,沿着熟悉的山路,直奔山寨。山上林木蓊郁,茶园青青,绿荫深处现出一座座新盖的瓦顶竹楼,显得格外美丽。来到我大叔家,仿佛来到了一座百鸟欢鸣的花果山,竹楼里里  相似文献   

2.
高文 《中国民族》2007,(11):23-24
我是黎族,生长在五指山脚下的昌化江畔,秀美的自然风光和纯朴的民风民情给我留下了永远的记忆。故乡给我的童年留下的印象是高高的椰子树、槟榔树及低矮的船形屋。还有,清晨的缕缕炊烟在村子上空袅袅升起,就像仙女的帘纱一样将座座山峰缭绕起来。沐浴着沁人心脾的山野清风和多姿多彩的黎族传统文化,我长大成人。  相似文献   

3.
奢侈的月光     
吴端 《民族论坛》2010,(8):11-12
<正>作为一座"非著名"山峰,三省坡的名气在湖南并不大。如果放到全国,相信知道它的人并不多。当家在三省坡脚下的上岩村村支书杨献光带着羞涩而略显得意的笑容对我说起他年轻时在山顶唱歌,"能把三省的姑娘都唱上来"的自豪和惬意时,我也跟着他笑得乐不可支。不过,三省坡对于我来说却不是唱情歌这么简单,对这座山,我心存敬畏和向往。因为它代表着一种特立独行的文化存在,这座并不是特别雄伟壮观的山成了湖南、广西、贵州三省侗族人  相似文献   

4.
……同志们向我介绍了你们访问意大利的情况。我认为你们访问意大利是件很好的事,因为正象一位同志所说的,你们在那里有自己的故乡,而这里却是你们的祖国。今晚我还听到一个完全正确的说法,即有人说生活在的里雅斯特和斯洛文尼亚沿海地区的一个意大利民族集团,它是两个地域、两个国家之间的一座桥梁。我认为这落桥梁是相当坚固的,因为这是座落在开放的边界上的一座桥梁。世界上几乎没有一条象南斯拉夫—意大利这样开放的边界。这就是说,象这里一样在民族之间和在国家之间存在着这样一座坚固的桥  相似文献   

5.
以前,吉首在我的眼里只是一座州府所在的山城,再无其他特别认识。毕竟我一年在此呆不上几天,况且站在城区的任何一个角落,目之所及皆为青山。但自去年3月真正与吉首结缘后,我才感悟到:吉首,好一座休闲的山城。  相似文献   

6.
江凌 《中国民族》2012,(10):58-59
"一座空城?"——我得承认,我是怀着好奇和质疑的心情来到鄂尔多斯的。房地产过热,资金链断裂,很多楼房无人居住……没来之前,我的脑中充斥着这些网络信息。然而,8月27日晚的那达慕开幕式,以另外一种感受完全震撼了我,甚至可以说"吓了我一跳"。  相似文献   

7.
初秋积石山     
吴迪 《中国民族》2013,(10):1-1
9月3日傍晚,我开始了独自在积石山的采访行程——从甘肃省临夏市前往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天空中飘着蒙蒙细雨,道路两旁目光所及之处都是绿色——这与我想象之中的黄土地的苍凉相去甚远,让第一次来到黄土高原的我颇感意外。一路上,眼见一座座清真寺耸立于乡村田舍之中——虽然建筑风格不尽相同,但屋脊上那弯新月在夜幕之中却是同样的醒目。这就是积石山。它不仅有一个全国最长的县名,还是大禹治水的源头、"中国彩陶王"的故乡、中国花椒之乡、世界民歌"花儿"的采录地……对于这个地方,我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相似文献   

8.
相思木棉     
王晓宇 《民族论坛》2006,(11):62-62
来的时候,这个城市的街道上,开满了木棉花,一树一树,没有叶子只有花儿,热闹而纷繁,染红了半边天空。独居异乡的孤单和茫然伴随着淡淡的乡愁,缠绕心头久久挥之不去。是那些恣肆怒放的木棉,让我顽强保持了对于明天的希冀,暂时忘记了食无粥居无所的窘迫。2000年的3月,我几乎是以孤注一掷的姿态从北方的一座城市南下来到了这里,没有久远的人生规划,也没有不切实际的妄想,只带着一颗不安分的心和对未来的无畏,就那样义无反顾地私奔而来。本以为凭着口袋里的文凭,凭着自己的年轻与无畏,很快会适应这座城市,像一滴水一样融入这座城市。然而,却是处…  相似文献   

9.
柳钢的火花     
柳州北郊的平原換上了新装。在去年才收获过玉米、木茹和花生的土地上,現在鋼鉄的构架層層叠叠,紅色的烟囱高聳入云,几百座职工住宅密密麻麻地座立在公路两旁……这就是广西僮族自治区的新兴的鋼鉄基地——柳州鋼鉄厂。不久前,我在柳鋼煉焦車間訪問了罗德标,那时,他正和一个胖胖的姑娘在車煤。“她叫藍孃,是我們同村的。”在我們互相認識之后,罗德标抹了一把臉上的汗水,向我介紹那个姑娘。“我已經听說过啦!”我笑了,关于他們的一些事情,煉焦車間的肖工長已經告訴了我。罗德标和那叫藍孃的姑娘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0月,我有了一个赴西欧8国学习考察的机会。这是我第一次走出国门,异国他乡的人文景观、风土人情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们的第一站是巴黎,在这座西方世界文化艺术之都,我们观看了凯旋门、香榭丽舍大道、协和广场和巴黎圣母院,攀上了巴黎的象  相似文献   

11.
水坝(小说)     
听到很多的亲友们说,故乡变化多了。然而,在我的脑子里,对变化的面貌却只有一个模糊的感觉,究竟变得如何,我也说不出来。去年冬天,我终于有一个机会,回到了离别十四年的故乡。汽车在离开村子约莫十多里的草坪停下来。这时已是黄昏,西边山头上霞光散发,一座座苍黑色的石山仍象童年所见那样没有改变,大榕树仍旧复盖着浓阴,显得庄严和肃穆,就是少了一个社亭。在黄昏的山谷中,一层象轻纱的雾霭升上来了,透过朦胧的雾霭,一条象带子的小河在闪着银光。  相似文献   

12.
一个小编辑部,令我惊异。 《都市警官》编辑部在一座大楼里。是任何一座城市都容易见到的那种楼,面孔严肃、玻璃整整齐齐的那种楼。 一楼的楼道那么长。这种楼道的光线都比较暗淡,行走其间,容易产生在地道里蹀躞的感觉。 我在楼道里走着,看到一扇门。门的上方有一块玻璃,上面有张纸,挡住了视线,叫人看不到屋子里是什么样子,但纸上有字,注明是《都市警官》的编辑部。 我就这样来到了《都市警官》编辑部。  相似文献   

13.
“雪山之豹”的文学梦□察森熬拉穿越甘青两地的祁连山,就如一条巨大的长龙绵亘千里。在祁连山腹地的崇山峻岭中,有一个“一线天”的高山峡谷,叫仙米峡。那儿就是我的故乡。当我来到这个世界上,睁开双眸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山。耸入云霄的座座大山拥挤在一起,留给人们...  相似文献   

14.
我身上的某种气质使我难以融入这个时代、这座城市,难以融入到知识分子和文人学士中间去。他们也强烈地感觉到我是一个异类。1989年我进入北京大学读书的时候,师姐朱伟华说我是一个天生的"解构"主义者。理解张承志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尴尬的难题。多少年来,我一直抗拒着他,始终回避着他。在张承志极力要成为一个强者的时候,我一直在追求成为一个"弱者"。陈福民兄读出了我的文字中间迥异于张承志  相似文献   

15.
眺望     
我院教学主楼是一座哥特式建筑物,高十余层,有耸入云天的尖顶。电视台向国内外宣传宁夏和银川时,总是先从空中俯瞰雄伟的贺兰山,接着就把这座建筑风格独异的大楼作为聚焦点向观众展示,然后逐渐把镜头移向车水马龙、行人熙来攘往的老城闹市区,最后以蜿蜒流过银川平原飘带似的黄河作结。这无疑是银川屈指可数的标志性建筑,不论风雨晴光,还是白天黑夜,它总不时散发着吸引人的魅力。如此富有魅力的高层建筑,离我的住处又很近,心血来潮时,我总爱乘电梯或不乘电梯一个台阶又一个台行车从老城到贺兰山脚下寻幽探胜。出发前,我和G 君每人各带了一把…  相似文献   

16.
庞白 《民族论坛》2004,(5):53-53
不知道别人什么感觉,在城市中穿行,我很容易想起这样一句话:别人的城市。每每打量自己与城市关系的时候,这个句子总不由自主地跳入我的脑海。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不能在内心深处把自己融进城市,把城市看成也是自己的。事实上我也曾这样努力过。脚下这座城市,我也生活了将近二十年,比在老家生活的时间还长,但至今对这座城市却常感觉陌生。真有点莫名其妙。因此,我很佩服,也很羡慕一种人,那种人有这样的本事,好像处处都是他们熟悉的自小长大的地方,每处地方他们都能迅速融入其中,在其中交朋结友、打牌、郊游、逛街、工作、生活,如鱼得水。只是偶…  相似文献   

17.
三年前的3月8日,与我相濡以沫50余载的亲密战友鲁生离我而去,三年来我日思夜想,沉浸在不尽的追忆之中。1946年我读师范的时候就在太岳《新华日报》上看到过鲁生同志的文章,当时他已经是很有名的记者,后经人介绍同他相识。清秀英俊,举止优雅,以及他的贫苦出身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47年春,我们的婚礼在太岳新华日报社举行。当时报社是在沁河畔的阳城,由一座漂亮的小楼和几座四合院组成。婚礼的地点是食堂大院,院里站满了人,婚宴的伙食是白菜炖肉和黑面馒头,这已经是战争年代最好的婚宴了。院中间摆了两张桌子,是社领导、证…  相似文献   

18.
走进甘巴拉     
作为一座“不可逾越的山”,甘巴拉的海拔高度可以说就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度,我更愿意把它看成是边防官兵的人生高度。  相似文献   

19.
2006年初冬,因工作我们一行有幸访问了乌兹别克斯坦,到了塔什干、布哈拉和撒马尔罕三座声名远播的历史文化古城。其中,布啥拉和撒马尔罕给我留下了今生难以忘怀的记忆。  相似文献   

20.
<正>"我在山顶吹声口哨,三省的人都听得见!"有位猎人自豪地对我说。就是他这一句话、激起我这个背包客对终年云雾缭绕三省坡的征服欲望。湘黔桂三省(区)交界之处屹立一座大山,主峰海拔1336.7米,坡西面是贵州省黔东南州的黎平县,东北面是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正南面是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三省(区)地域分界线正好通过主峰之巅,因此人们称它为"三省坡"。三省坡是我国侗族聚居地的中心,近300万侗族人民生活在绵延几百公里的山脉周围。这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