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李旭 《殷都学刊》2009,30(4):155-156
由著名殷商史专家王宇信研究员主编、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世界文化遗产·中国殷墟"丛书,继前4种<中国殷墟--去安阳认识商代文明>、<殷墟甲骨学--带你走进甲骨文的世界>、<走近甲骨学大师董作宾>、<殷墟甲骨文实用字典>出版之后,第五种<殷墟青铜器--青铜时代的中国文明>(双色版)近日出版.  相似文献   

2.
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其意义可与古埃及的罗赛塔石的发现相媲美,它开启了中国早期历史研究的进程。建国前的甲骨学研究,主要有甲骨文字的认定、时代及出土地点的判定、殷墟科学发掘、藏品的著录、文字的考释、分期的研究等。建国后的60年,甲骨学的主要成果有殷墟发掘的恢复、甲骨资料的集中公布、甲骨分期的深入研究等。甲骨学的研究要用考古学的研究方法作基础,应进一步研究甲骨的卜法,还要注意殷墟以外出土的商周甲骨,同时还要在甲骨学的基本工作上即考释文字方面多加努力。  相似文献   

3.
我国甲骨文自一八九九年发现,到一九二八年,是甲骨文的非科学发掘阶段和甲骨学的草创时期。自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三七年先后十五次大规模科学发掘殷墟以后直到一九四九年新中国建立前,是甲骨文的科学发掘阶段和甲骨学研究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4.
安阳殷墟是商代甲骨文的故乡。甲骨文自1899被古文字学家王懿荣发现至今八十多年,学者书家之钻研者众。海内外共藏有殷墟出土的甲骨,据著名的甲骨学家胡厚宣先生统计,共为十五万四千六百零四片,遍布世界十三个国家和地区。至于研究甲骨文的国家和地区更多。  相似文献   

5.
鲁鑫  李岩 《殷都学刊》2010,31(1):154-156
为纪念殷墟甲骨文发现110周年和庆祝天津市国学研究会甲骨学专业委员会成立,2009年11月28日,由天津市礼会科学界联合会、天津市国学研究会、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和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共同主办的"建国六十年来甲骨学研究暨天津市甲骨学专业委员会成立"高层学术论坛在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召开,来自国内其他省市的甲骨学专家和天津学者及国学爱好者150余人齐聚一堂,就甲骨学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的学术讨论.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甲骨学与殷商文化研究重镇——安阳师范学院韩江苏、石福金先生潜心研究近20载,吸收了海内外最新研究成果而撰著的《殷墟甲骨文编》,在学人的殷切期待下,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问世,这是甲骨学界值得庆贺的一大盛事!甲骨文字形的整理与研究,发轫于1916年罗振玉的《殷虚书契待问编》。100年来,投入此项研究的海内外学者不计其数,早期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孙海波1934年出版的《甲骨文编》及1965  相似文献   

7.
甲骨文是我国商朝晚期的珍贵遗物。由于其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字的精美,自它一被发现起,就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极大注意。不仅在国内,而且在欧、美、澳等洲不少国家也都有一批著名学者在孜孜不倦地研究甲骨文,取得了不少成果,与我国学者一道,推动了甲骨学的前进。我们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日本,还成立了专门研究甲骨文的组织——甲骨学会,并出版了《甲骨学》专刊。甲骨学已成为一门举世瞩目的国际性学科。 殷墟甲骨文自一八九九年被认识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八十二个年头。在此期间,“甲骨文发现的材料,举成数而言,  相似文献   

8.
1999年是安阳殷墟发现甲骨文100周年。河南省不仅是商代甲骨卜辞的出土地,也有董作宾、孙海波、朱芳圃等一批学者从事甲骨学和殷商史的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这里公布的一批殷墟甲骨卜辞,原为孙海波先生旧藏。孙海波先生(19095—19722),河南省潢川县人,1931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国文专修科,历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大学、东北大学、长白师范学院、云南大学和河南大学教授,后任河南省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孙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治学严谨,勤于著述,其代表作《甲骨文编》是一部研究甲骨学的重要工具书,至今仍享誉海内外…  相似文献   

9.
中国甲骨学家、商史学家。河北省望都县人。1934年北京大学史学系毕业,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参加殷墟甲骨文字的发掘、整理。1940年后任成都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研究员、大学部教授,并先后任中文系主任及中国历史社会系主任。1947年起任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数授、教研室主任,兼暨南大学教授。1956年后任中国科学院(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兼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片学术委员。兼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中国先秦史学会副理事长等职。胡厚宣先生对商代卜龟来源、记事刻辞、四方风名、农业生产、宗法制度等有关甲骨学和商史作过精深研究。同时,还积极从事甲骨文的搜集著录工作,为甲骨文的流传作出了贡献。先后出版《甲骨学商史论丛》、《古代研究的史料问题》、《五十年甲骨文发现的总结》、《战后宁沪新获甲骨集》、《战后南北所见甲骨录》、《战后京津新获甲骨集》、《甲骨续存》、《殷墟发掘》、《苏德美日所见甲骨集》等,并主编《甲骨文合集释文》、《甲骨文合集材料来源表》,以及论文百余篇。自1950年代始,胡厚宣一直主持《甲骨文合集》的编纂工作,任总编辑,从材料的汇集到整理组织编排等都作出了贡献。他开创的分期、分类的甲骨著录编纂体例,为科学的甲骨学研究开辟了新途径。其著作《甲骨学商史论丛》,荣获教育部全国学术审议会议的科学发明奖;《甲骨文合集》,荣获吴玉章奖金历史学特等奖、第一届国家图书奖荣誉奖、第一届全国古籍整理国书奖特别奖。  相似文献   

10.
《甲骨研究》乃加拿大人明义士执教于齐鲁大学时的讲义。解放前曾有少量印刷,许多人看它不到。现齐鲁书社重新出版,为了解早年甲骨文出土和流传情况提供了可信的资料,特别是它反映了1928年殷墟科学发掘前的甲骨学水平。其中对1899年——1928年这一阶段甲骨文研究水平的分期有科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殷墟甲骨卜辞的分期分类在甲骨学研究领域,既是一个对出土原材料的基础整理工作,又是一个深入探讨甲骨文与殷商文明的基本途径.近百年来,经过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甲骨卜辞的分期分类工作不仅取得了重大进展,而且科学分类的依据更加系统与充分.  相似文献   

12.
著名甲骨学家胡厚宣来信:……安阳为甲骨文故乡,殷墟在全世界又久负盛名。贵校为安阳最高学府,前途实未可限量。《殷都学刊》公开发行,将对国内外产生极大影响,谨为祝贺。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宇信来信: 贵刊辟“商史研究”栏突出了安阳的地方特色……,甲骨文已成一门世界性的学科。此栏的开辟,必将对殷商文化研究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刘季富 《殷都学刊》2004,(4):111-112
安阳殷墟甲骨文的发现是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一件盛事 ,并由此诞生了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问———甲骨学 ,它的诞生标志着中国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的转型。一个世纪以来 ,甲骨学研究在几代学者锲而不舍的努力下 ,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甲骨从被发现开始 ,就受到普遍的重视 ,全国许多有关学者都投入了考释研究 ,日本和西方人士也很快参加进来 ,使甲骨学形成有国际性的学科。”[1 ] 据宋镇豪、常耀华两位先生在《百年甲骨学论著目》一书中的统计 ,截止于上世纪末 ,中外甲骨学者有 3833人 ,论著有 1 0 946种。[2 ] 在这众多的学人当中 ,河南大学…  相似文献   

14.
王恩田 《文史哲》2003,(4):11-12
2 0 0 3年 3月 ,由山东大学等单位主持发掘的济南历城大辛庄遗址出土了商代甲骨文 ,引起学术界乃至社会上的广泛关注。 4月 7日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东方考古研究中心邀请国内部分知名学者召开座谈会 ,对大辛庄甲骨文及有关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多数学者认为 ,大辛庄甲骨文是迄今为止殷墟之外发现的唯一的商代卜辞 ,它的出土 ,在甲骨学史上具有界标意义。鉴于此次发现意义十分重大 ,《文史哲》编辑部率先发表有关材料 ,并与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共同组织了“大辛庄甲骨文与商代考古”笔谈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自从殷墟甲骨文发现以后,为了条理清晰地刊布与研究这些珍贵史料,陆续有学者对甲骨文的内容进行了分类研究,他们的研究成就在甲骨学史上十分重要。但由于分类标准不够明确,以往的各种分类法尚有改进与调整的必要。我在北京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整理该馆收藏的甲骨时,考虑到甲骨刻辞应该从各版甲骨记录事项的总体内容而不是其中的某种成分进行分类,从而提出了个人在实际操作时的分类设想。  相似文献   

16.
于海广 《文史哲》2003,(4):18-18
2 0 0 3年 3月 ,由山东大学等单位主持发掘的济南历城大辛庄遗址出土了商代甲骨文 ,引起学术界乃至社会上的广泛关注。 4月 7日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东方考古研究中心邀请国内部分知名学者召开座谈会 ,对大辛庄甲骨文及有关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多数学者认为 ,大辛庄甲骨文是迄今为止殷墟之外发现的唯一的商代卜辞 ,它的出土 ,在甲骨学史上具有界标意义。鉴于此次发现意义十分重大 ,《文史哲》编辑部率先发表有关材料 ,并与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共同组织了“大辛庄甲骨文与商代考古”笔谈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大辛庄甲骨文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辉 《文史哲》2003,(4):5-7
2 0 0 3年 3月 ,由山东大学等单位主持发掘的济南历城大辛庄遗址出土了商代甲骨文 ,引起学术界乃至社会上的广泛关注。 4月 7日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东方考古研究中心邀请国内部分知名学者召开座谈会 ,对大辛庄甲骨文及有关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多数学者认为 ,大辛庄甲骨文是迄今为止殷墟之外发现的唯一的商代卜辞 ,它的出土 ,在甲骨学史上具有界标意义。鉴于此次发现意义十分重大 ,《文史哲》编辑部率先发表有关材料 ,并与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共同组织了“大辛庄甲骨文与商代考古”笔谈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大辛庄龟腹甲刻辞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 0 0 3年 3月 ,由山东大学等单位主持发掘的济南历城大辛庄遗址出土了商代甲骨文 ,引起学术界乃至社会上的广泛关注。 4月 7日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东方考古研究中心邀请国内部分知名学者召开座谈会 ,对大辛庄甲骨文及有关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多数学者认为 ,大辛庄甲骨文是迄今为止殷墟之外发现的唯一的商代卜辞 ,它的出土 ,在甲骨学史上具有界标意义。鉴于此次发现意义十分重大 ,《文史哲》编辑部率先发表有关材料 ,并与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共同组织了“大辛庄甲骨文与商代考古”笔谈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2 0 0 3年 3月 ,由山东大学等单位主持发掘的济南历城大辛庄遗址出土了商代甲骨文 ,引起学术界乃至社会上的广泛关注。 4月 7日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东方考古研究中心邀请国内部分知名学者召开座谈会 ,对大辛庄甲骨文及有关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多数学者认为 ,大辛庄甲骨文是迄今为止殷墟之外发现的唯一的商代卜辞 ,它的出土 ,在甲骨学史上具有界标意义。鉴于此次发现意义十分重大 ,《文史哲》编辑部率先发表有关材料 ,并与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共同组织了“大辛庄甲骨文与商代考古”笔谈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大辛庄甲骨文与商王朝对东方的经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伯谦 《文史哲》2003,(4):12-14
2 0 0 3年 3月 ,由山东大学等单位主持发掘的济南历城大辛庄遗址出土了商代甲骨文 ,引起学术界乃至社会上的广泛关注。 4月 7日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东方考古研究中心邀请国内部分知名学者召开座谈会 ,对大辛庄甲骨文及有关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多数学者认为 ,大辛庄甲骨文是迄今为止殷墟之外发现的唯一的商代卜辞 ,它的出土 ,在甲骨学史上具有界标意义。鉴于此次发现意义十分重大 ,《文史哲》编辑部率先发表有关材料 ,并与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共同组织了“大辛庄甲骨文与商代考古”笔谈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