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苏联解体后,在俄罗斯转型发展过程中,政商关系是推动俄罗斯经济和政治演进的主要力量.其实质是俄罗斯财阀与政权之间围绕"钱"、"权"两字所做的交易与斗争.尤其在普京执政期间,俄罗斯国内外围绕着普京时代的政商关系问题产生了广泛的议论,主要集中于俄式政商关系的特质及发展趋势.普京执政期间,大大改变了叶利钦时代对商人的态度,使俄罗斯按着俄式国家一私人资本主义的模式发展.应当说,在普京的执政期间这种加大国家干预的做法无疑对俄罗斯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正面推动作用,推动了俄罗斯经济的转型.  相似文献   

2.
普京实用主义外交的本质核心是国家利益至上,它的特点是审时度势、量力而行、突出重点、灵活实效。这一外交政策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它是在经历了俄罗斯独立后的“一边倒”外交以及叶利钦后期的“多极化”外交后发展而来。普京实用主义外交在理论和实践上凸显斯拉夫民族逆境中闪光的特色,在于外部世界的搏弈中最大限度雏护了俄罗斯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3.
叶利钦时期俄罗斯外交政策的三次调整都是在非理性的国内政治社会氛围中进行的。反思这一时期俄罗斯的外交政策,历经亲西方外交、“双头鹰外交”、多极化外交三个阶段,却始终没有能够从昔日帝国的光环下彻底走出,理性定位以国家利益为最终目标的外交政策。非理性的外交政策选择导致了这一阶段俄罗斯外交的总体失败。  相似文献   

4.
欧亚主义是20世纪20年代在欧洲流亡的俄罗斯侨民中出现的一种思想和政治学说。欧亚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吸取了大西洋主义、斯拉夫主义中的强国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是主张东西方并重的一种理念。从叶利钦执政后期到普京时期,尤其是普京时期,欧亚主义思潮在外交领域表现尤为突出。以欧亚主义为指导,是俄罗斯的必然选择。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俄罗斯外交将继续以欧亚主义为指针,维护自己对国际政治格局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5.
朴槿惠执政以来,韩国政府东北亚外交战略出现了显著变化,深化韩美战略同盟关系、探寻韩朝关系"新路径"、推进韩国与中俄战略合作、策略性"制冷"对日外交是其战略调整的突出表现。此项调整主要受国际体系、国家和决策者三个层次性动因的综合影响:东北亚地区权力结构的渐变、信任性国际机制的缺失、韩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发展现状、国家利益的现实需求、国家行为的舆论驱动、朴槿惠决策集团的外交理念及朴槿惠个人的文化情结等因素共同制约着韩国政府东北亚外交战略的最终指向。总体来看,朴槿惠政府正在探寻韩国东北亚外交的"黄金分割点",以使韩国获取更多的政治、经济及安全利益,其对东北亚地区尤其是中国产生的影响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6.
鲁培新 《今日南国》2006,(12):40-41
在外交活动中,到位的礼宾,会给外交活动增色不少,而欠妥的礼仪,也会给双方带来尴尬。外交礼仪既代表国家的形象,又是体现国与国之间外交关系的一面镜子。第一印象十分重要第一印象在外交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992年12月,时任俄罗斯总统的叶利钦将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叶利钦作为俄罗斯总统后的第一次访华,对两国关系具有重要影响。为使接待工作做得网满,外交部礼宾司早早就做了周密的准备。  相似文献   

7.
外交保护是国家保护海外国民最重要的法律手段之一。国家实施外交保护的首要前提是国籍持续,即个人或公司从发生损害之日到求偿提出之日持续地具有保护国国籍。如果在上述两个时间点上个人或公司都具有保护国国籍,那么可以推定这期间的国籍状态是持续不断的。在满足一定条件后,国籍持续可以存在例外,其中"国家继承"和"公司因损害而终止存在"是较为特殊的情况。但就个人而言,国籍变更后,现国籍国不得针对原国籍国就该受害者所受到的损害实施外交保护,除非原国籍国放弃反对的权利。中国的政府声明没有明确涉及该问题。因此,我国有必要在该领域进一步完善自身的法律规范与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8.
论海外公民权益的外交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交保护是基于个人权利受到侵害而采取的国际求偿方式,属于国际责任法的范畴.外交保护可以弥补个人国际求偿能力的不足,协调个人国籍国与东道国的管辖权冲突.传统观点认为外交保护是国家的权利,国家没有针对本国公民进行保护的义务.对权利性质的争议关系到外交保护所维护的权利和救济后果的归属.外交保护与人权保护制度是平行适用的关系,两者在若干方面存在差异,外交保护可以对人权保护起到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9.
《源流》2007,(7)
1996年4月,时任俄罗斯总统的叶利钦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他这次访华是在其“心脏搭桥”手术不久后进行的,但他仍显得很精神。几次宴会上叶利钦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政党外交日益受到学术界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对中共政党外交从不同角度进行学术研究的文献也逐渐增多。学术界分析了政党外交的定义、原则等理论,并阐释了毛泽东执政时期中共政党外交的理论与实践。客观评析毛泽东执政时期中共政党外交,可为以后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闻天同志在外交领域工作了近十个春秋,在实践工作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外交思想.张闻天外交思想的形成大致经历了准备、形成、进一步发展完善三个阶段.其主要内容有:外交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推行和平外交创造良好国际环境、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上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对外援助要量力而行、革命坚决不能输出等.  相似文献   

12.
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国际影响力无与伦比,对美国外交政策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美国外交史上,历届总统都会适时提出自己的外交理念和外交政策,但无论美国哪个总统上台,其外交政策虽有不同,但都受到支配美国外交决策制定的五大基本恒律的制约,有着同质性趋向。对奥巴马和布什政府外交政策的比较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美国外交政策的实质。  相似文献   

13.
朝鲜首脑同韩国首脑会晤,同美国展开对话,同欧盟各国建立外交关系,都是朝鲜施行全方位外交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论邓小平外交思想的现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邓小平外交思想的形成基础、外交政策制定的出发点等问题的分析,揭示了邓小平外交思想的鲜明特征,认为邓小平从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国际上各种力量对比变化的角度来把握中国的外交问题,对于我国外交工作具有指导意义。邓小平的外交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蒋介石在建立政权后 ,由于其在国民党内的领袖地位并未牢固确立 ,高层机构也尚在草创中 ,为操控政权 ,契领外交进行 ,蒋介石在行权时 ,经常并不借助制度性渠道 ,表现在外交用人上 ,也经历了一个走“亲信路线”到设立“智库”,最后向幕僚制过渡的过程。这一过程既是蒋介石“独裁”意图的体现 ,也反映了蒋为增进统治效能而在刷新行政、改进用人方式上所做的探索和努力。尤其是幕僚制的逐步形成 ,不仅标志了以蒋个人为“中心领袖”地位的最终确立 ,也为战时领袖集权下的外交决策和用人提供了某些制度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戴高乐的平衡外交战略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高乐不但是法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世界外交史上一位杰出的外交家和战略家。在戴高乐的所有政绩当中,他的外交战略思想可以说是最精彩、也是最为引人注目的。事实上,戴高乐外交战略思想的最显著特征主要是体现了其"平衡"的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7.
日昌是近代中国一位有争议的地方督抚大员、洋务实干家。根据丁日昌的思想言行和晚清客现历史环境与条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应当从总体上对其予以肯定。通过对丁日昌外交思想和活动的分析考察,明确认定其按照条约办事的外交指导思想和具体实践,其抵制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成分占据主导地位。他在协助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中的基本态度,体现出运用国际公法解决中外争端的理性外交精神。  相似文献   

18.
奕对近代外交做过一些开创性的实绩 ,但他的意识却未能突破古代“夷夏大防” ,以及在“战抚”之间、“臣夷”与“羁縻”之间选择的思想体系。他的行为与思想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是中国近代外交的不自觉的开创者。  相似文献   

19.
东南大学校长郭秉文以其非凡的办学成就、学识和个人魅力与东南大学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而成为这所大学的象征.郭秉文成功的校长形象为我们展示了现代大学校长多方面内涵,这就是:首先,大学校长是一位学者,一个教育家,有自己独特的大学理念;其次,大学校长是一个能力很强的大学经营者;再次,大学校长是一个善于驾驭学术全局的管理者;最后,大学校长是具有人格魅力的影响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