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探讨亲子关系对亲子双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并比较两者的差异,为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提升双方的主观幸福感探索途径和方法.研究结果发现:影响两代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包括成就型动机、情感支持需要、家庭和谐以及对同伴交往态度.而这里的每一个因素都是一把双刃剑.能更多地给双方带来幸福感的同时,也容易带来负面情感.  相似文献   

2.
追求幸福是信息社会中现代人的重要目标。已有主观幸福感研究多从心理学、社会学和伦理学等学科的主客观因素考察,尚缺乏传播学视域中关于媒介使用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阐释框架和理论资源。本文通过深度访谈和焦点小组讨论等质化研究方法,考察了大众传播的媒介使用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媒介使用通过三种路径影响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大学生通过媒介内容(信息)的主动使用与满足直接影响其主观幸福感;媒介作为中介变量能使大学生构建更广阔的主观现实,通过参照系对比和后续行为,进而与主观幸福感发生勾连;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如“地方认同”、“国家认同”等象征性资源整合社会凝聚力,大学生的“认同”感知的变化会隐性地影响其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教育不公平感与幸福感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裕 《当代青年研究》2008,(3):35-39,17
为探讨大学生教育不公平感与幸福感的现状及关系.本文对24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大学生的教育不公平感程度偏高.而主观幸福感程度偏低;大学生的教育不公平感在性别、年级、专业上都存在显著差异:主观幸福感在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在年级、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的教育不公平感与其主观幸福感密切相关,教育不公平感高的大学生其生活满意度更低.体验到更少的积极情感和更多的消极情感;教育不公平感能够显著地预测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4.
幸福感是近年来心理学领域中最为热门的研究主题之一,随着幸福感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发展,幸福感的概念取向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幸福感包括心理幸福感主观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三大因子,近年来有关幸福感的整合研究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研究者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人的幸福感。本文通过深入研究和探索心理幸福感的哲学渊源,使得读者更加清楚直观的了解心理幸福感定义。  相似文献   

5.
幸福感是幸福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幸福感研究存在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三个方向。文章通过梳理三种幸福感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目前幸福感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未来幸福感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通过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文献研究,回顾了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始源,介绍了主观幸福感的概念,归纳总结了测量主观幸福感的问卷量表,并对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进行综述,最后提出国内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研究的不足,并争对研究不足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主观幸福感,也简称幸福感,基于不同的研究取向,主观幸福的感的定义包括:生活质量意义上的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意义上的主观幸福感;心理发展意义上的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一般被分为正性情感,负性情感和生活满意度三个维度,而关于主观幸福感的测量,目前呈现出整合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同时,测量方法日益多样化。而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状况,国内外学者虽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需要深化和完善的东西还有很多。同时,值得我们注意的时候,我们需要加强主观幸福感和相关概念的关系研究,如生活事件和抗逆力等。  相似文献   

8.
张颖  刘幸娟  祝敏 《现代交际》2012,(10):191+190
根据目前我国当代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缺乏的现象,本文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增进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意义和价值,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建议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董蓓 《职业》2015,(9):71-73
本文分析了近十年来我国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的相关文献,在主观幸福感概述的基础上,对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的现状、测量工具以及研究内容进行回顾,对影响高职生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素加以分析,并根据我国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现状提出未来研究展望,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使用幸福感指数量表和恋爱状况调查表对335名大学生恋爱的幸福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总体上恋爱的大学生与未恋爱的大学生的幸福感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大二学生恋爱与未恋爱的幸福感存在显著性差异。(2)恋爱的大学生的幸福感在性别、年级、专业上没有显著性差异。(3)大学生总体的幸福感指数水平低于量表标准的水平。(4)在年级、专业、性别的维度上整体大学生幸福感没有显著性差异。除此,还对主观因素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做了分析和解释。  相似文献   

11.
蔡婷  陈惠雄 《现代妇女》2014,(12):I0089-I0090
本文基于对安吉县外来已婚农民工的调查,分析了工作压力、家庭模式对农民工幸福感的影响以及家庭模式在工作压力与幸福感之间存在的调节作用。通过研究发现,工作压力与幸福感显著负相关;不同家庭模式的农民工拥有不同的幸福感,且达到显著性水平;在家庭模式的作用下,工作压力对幸福感的负面影响会减少。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群体主观幸福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山东省范围内取样,对当前大学生群体的主观幸福感状况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显示与山东地方常模相比较,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其没有显著差异;性别因素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男大学生;与同龄青年相比,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当前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压力有关.  相似文献   

13.
宋焱 《现代交际》2014,(10):98-98
幸福感源于人的主观感受,影响一个人体会幸福感的因素很多,但关键性因素是心态健康与否,认识客观事物的角度。本文试图消解人们对于幸福体验的消极心态和片面追求,来增加人们对幸福感的真实体验,和为追求对幸福感做出积极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
调查分析高职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女生的主观幸福感要高于男生,城镇学生主观幸福感要高于农村生源学生。因此,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帮扶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培养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有助于提升高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是反映其老年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基于南京、成都、天津和兰州四城市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健康状况和福利获得对老年人的幸福感有显著影响。健康状况对城市老年人的幸福感有着积极的作用,不良的健康状态对城市老年人幸福感有负面的影响。对福利获得变量来说,社区福利的获得能够促进老年人的幸福感的提升,社会救助福利的获得对老年人的幸福感有负面的影响,医疗和养老保险对老年人的幸福感没有显著的影响。要提升城市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需要重视居民健康和福利获得这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的调查数据,采用Ologit回归分析青年的社会经济地位、主观阶层对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青年人群其幸福感越高;个人社会经济地位整体上对青年人群幸福感的影响有限;主观阶层和对未来阶层流动的期许对青年群体幸福感存在正向影响,而青年群体对自身过去阶层流动的感知对其幸福感无显著影响;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个人社会经济地位和主观阶层对青年群体幸福感的影响不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婚姻续存状态下的青年人的幸福感影响更大,个人社会经济地位和主观阶层对婚姻非续存状态下的青年人的幸福感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国内外兴起了关于幸福感的研究热潮,幸福受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的影响。幸福感体现了个人在社会中生活的质量。特殊教育教师这一群体的幸福感影响着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将对当前特教教师主观幸福感进行浅显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阐释了员工幸福感的内涵,继而分析影响员工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提出增强员工幸福感的若干思路,旨在站在员工的立场为员工创造幸福,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的幸福指数是6.32±1.232,幸福感整体而言较高。并且大学生处在人生的关键期,他们的幸福感直接影响着心情、生活甚至未来。最近几年,许多心理学者提出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明显。笔者以人格大五理论为切入点,分析人格要素对于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并通过对于其人格性质的不足给予建议,预防不幸福感的到来,在这个关键时期帮助大学生完善自己的人格,增强自身的幸福感,利于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平稳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生活质量高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人的幸福感,对1994名城市青年从社会资本视角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社会资本的普遍化互惠对青年幸福感具有积极影响;社会信任中的特殊信任因子、一般信任因子对青年幸福感具有显著影响,普通信任因子没有显著影响;社会参与中的协会型社团参与因子对青年幸福感具有正向统计显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