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 "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几年来,笔者所在学校大力开展校企合作,积极探索"订单式工学结合"育人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拓展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途径,为今后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刘兴元 《职业》2016,(9):21-22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职业教育要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教育部也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鼓励校企合一、形成产教研结合、校企共进、互惠双赢的良性循环职业教育模式。”本文以我国公办重点职业院校之一的江苏省扬州技师学院为例,介绍了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实现职业岗位对接的具体做法和成果。  相似文献   

3.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研结合的发展之路,是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更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本文就我国高职教育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对策作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一、背景 1.政策前景 2005年11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同年在国务院召开的第六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作了重要讲话,指出职业教育要"真抓实干",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也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5.
张效梁  刘慧 《职业》2017,(4):93-94
职业教育实际上是就业教育,如何让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吻合,做到学校、企业的无缝对接,这是当前职业教育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发展职业教育,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张文华 《职业》2012,(24):65-66
"厂办校""产教合作""产学结合""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等不同形式的校企合作教育培训模式,在我国已出现了近半个世纪。2006年3月30日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再一次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积极推进"校  相似文献   

7.
黄依珍 《职业》2011,(30):176-17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职学校大力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职业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是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  相似文献   

9.
瞿根鹏 《职业》2012,(2):144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将其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明确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校企合作体现了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行业企业直接紧密联系的鲜明特色,也是当前改革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培养模式、评价模式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0.
布俊峰 《职业》2011,(27):68-70
一、职场安全教育的问题与探索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卢菊洪  吴小明 《职业》2011,(30):179-180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更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打破技能人才培养“瓶颈”的关键措施,是发展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战略选择,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各个学校应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形成适应区域、地方、学校和专业的工学结合模式,培养出适应社会时代需求的模具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2.
施风英 《职业》2017,(13):101-102
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而职业教育要想真正落到实处离不开校企合作.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我国也意识到校企合作在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针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和制度,如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强调"企业要和职业学校加强合作,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开展'订单'培训".教育部颁发的《2003—2007年教育部振兴行动计划》中针对校企合作提出了"订单式"培养计划.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刘加勇 《职业》2014,(12):37-39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最为有效的、适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学校从职业教育的使命出发,通过多年来积累的十种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构建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实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回归。  相似文献   

14.
王京伟 《职业》2017,(9):32-33
人社部在《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里,明确指出技工学校要"增强技工教育特色,坚持校企合作特色".在我国,校企合作一直是技工学校的基本办学制度,是行业、企业,并为行业、企业培养技能人才的依据,是技工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本文就校企合作的重要意义、校企合作的实践进行分析阐述,提出技工学校应该"立足行业,依托企业"开展职业教育,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不断探索、实践多种校企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了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建立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本文就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下的问题与对策进行阐述,提出中职学校要探索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提高学生操作技能,为学生全面成才奠定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并要求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服务于本地经济建设发展,提倡订单式培养,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笔者学校大力开展示范校建设,积极探索订单式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对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实践证明,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极大地增强了学校的办学活力和实力,提高了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解决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为企业提供了高素质的员工,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7.
张丽娟 《职业》2017,(16):43-44
自1991年起,国务院和教育部陆续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各项规定中提出"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的新思路,并积极推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制度,鼓励职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笔者学校为贯彻文件精神,开展了"院校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但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改革效果甚微.  相似文献   

18.
曹啸虎 《职业》2014,(3):83-84
对于当前职业教育中实施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各个学校都在实践推进,笔者学校以"阶梯分段式"工学结合的模式深入实施校企合作,为提高职业教育水平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9.
杨巧玉  马立文 《职业》2016,(31):52-54
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本文介绍了兰州理工中等专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简称汽修专业)在示范校建设过程中,通过有效开展引企入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践研究,形成了筑巢引凤、共建共享、人才共育、校企共赢的校企合作模式,在创新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汽修专业建设及校企合作运行新机制方面形成了特色,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翟雄翔 《职业》2011,(35):173-174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从2005年开始,笔者积极探索、努力践行这一方针,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