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周博 《统计研究》2016,(4):18-26
本文基于双风险来源视角构建理论模型,揭示出收入、房价的不确定性及其相对谨慎系数共同引致了预防性储蓄.实证结果表明,城镇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对房价的反应是敏感的,相应的谨慎系数达到了2.69,样本期内预防性储蓄与当期消费支出之比的平均数为4.5%,且在近几年呈现出递减趋势.最后,从构建稳定房价的长效机制、地区间差异化调控以及发挥相对谨慎系数的乘数作用等方面对政策启示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文章将市场导向区分为市场驱动导向与驱动市场导向两种类型,以营销创新作为中介变量,构建了一个市场导向与组织绩效间关系理论模型,以上海216家企业为实证样本,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市场驱动导向与驱动市场导向对营销创新和组织绩效有着不同的意义,营销创新在驱动市场导向与组织绩效之间具有重要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心理学中心理账户的概念引入习惯形成理论,将心理账户分为日常消费账户和一次性大额消费账户。假设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特征是在保持日常生活消费支出平稳增长的前提下,将收入中扣除日常消费支出的部分储蓄起来,以应付各种一次性大额消费支出。理论模型和经验研究表明:中国城镇居民一次性大额消费表现出耐久性和奢侈品消费特征,从理论上回答了为什么收入的上升有助于启动热点消费。同时,这一研究结论可以为近年来汽车消费的快速增长等经济现象提供一个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1985~2010年我国宏观数据,利用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构建符合中国实际的消费函数,引入滞后一期居民消费变量度量棘轮效应,以城乡居民拥有的平均资产度量财富效应,利用我国26年间的居民消费、可支配收入、人均税负与居民所拥有资产的宏观数据,对上述因素影响居民消费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城乡居民消费从长期来看存在棘轮效应和财富效应,但是财富效应较弱;从短期来看,棘轮效应依旧存在,但是财富效应已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1994-2004年省级面板数据,分别检验了绝对收入消费理论和生命周期持久收入消费理论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解释力,且实证分析了物价、地区效应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作用。结论如下:生命周期持久收入消费理论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即表明农村居民已经过渡为前瞻性的消费者;物价上涨推动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增加,侧面反映了真实利率与农村居民实际消费的反向关系;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地区效应显著,表现为各省份之间、东中西三大地区之间的消费差异。  相似文献   

6.
雷娜  郎丽华 《统计研究》2020,37(2):52-64
本文从中国经济特有优势出发,系统梳理和归纳了国内市场一体化影响出口技术复杂度的理论机制,并利用中国2003-2016年30个省份(西藏除外)的面板数据,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对理论预期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市场一体化显著促进了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促进作用逐渐增强。市场一体化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存在行业及区域差异性。市场一体化对技术密集型行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作用最为突出。内陆地区的市场一体化系数显著为正,而沿海地区市场一体化的正向影响效应不显著。市场一体化除了直接对出口技术复杂度发挥促进作用,还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效应、需求驱动效应、制度改进效应等机制促进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其中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最为有效。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中国推进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实现贸易强国目标和经济转型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人力资本溢出、技术进步两个变量进行研究,分析我国城乡间收入差距的理论模型,并采用2001~2010年我国东南沿海的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结果表明:城乡区域的收入差距在随城市人力资本溢出水平与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而随农村城市人力资本溢出水平与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而减少.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推-拉”理论、人口流动“成本-收益”理论、三部门模型理论和产业集群相关理论构建理论体系,建立联立方程,搭建起住房成本、人口流动与产业集群之间的路径关系,基于70个大中城市2008—2019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测算,并划分了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分区域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人口流动和产业集群发展相互影响;房价收入比过高对人口有挤出作用;住房租赁市场能有效抑制房价上涨对人口的排挤效应,助力落后地区吸引人口、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相似文献   

9.
江苏交通物流产业集聚效应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集聚效应视角构建区域交通物流产业生产函数计量经济学模型,并计算出江苏交通物流产业产业集聚效应指数.对江苏交通物流产业集聚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显示:江苏交通物流产业集聚效应指数在1995-2009年呈逐年上升趋势;交通物流产业集聚效应指数与其集聚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交通物流产业集聚所发挥的效应非常显著;交通物流产业集聚推动了江苏区域交通物流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构建一个多元分析框架,运用数学理论模型推导了消费水平、城市化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三者之间关系,得出了三者之间内在作用机理.随后采用计量软件Stata 11.0和中国23大城市群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在实证部分中将中国城市群划分东、中、西三个部分分别进行检验,来比较三者之间的差异.实证检验的结果与理论模型推导结果基本一致,因此得出论断:就中国城市群而言,消费水平提高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而城市化水平提高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同时消费水平提高将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11.
栾江等 《统计研究》2021,38(8):96-110
在现行农村土地制度下,土地经营权流转能否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缩小收入差距是必须回答的现实问题。本文使用全国25省(自治区、直辖市)180个村的固定观察点数据,从收入增长和收入差距两个层面,分析了土地经营权流转对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效应。回归结果表明,土地经营 权流转(包括土地转入和土地转出)在平均意义上显著促进了农户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条件分位数处理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土地经营权流转对农户人均收入的影响效应随收入分位点的提高而上升,这说明土地经营权流转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农民内部的收入差距。进一步使用无条件分位数处理效应模型,放弃过多观测特征后估计发现,土地经营权流转对低收入农户增收的影响效应不显著,尤其是土地转入的影响效应在中位数及以下分位点上均不显著。这是由于低收入农户受到自身资金条件和 土地流转成本的约束,难以通过土地流转优化家庭资源配置来实现收益最大化目标。应采取规范农村土地市场秩序、降低土地流转成本等措施,以实现土地经营权流转带动农民收入均衡增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国际利率水平决定的数量论证及其风险的衡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80年代的墨西哥和巴西等拉美发展中国家发生的严重债务危机,到今天震撼欧洲的货币金融风波,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何有效地回避国际金融风险已成为目前世界各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首先就国际利率水平变动的范围作一严格的、理论上的界定;然后给出两个度量国际利率风险的计算公式,从而,为受资国准确计算国际利率风险,以便有效地回避或降低国际利率风险提供一条可择途径。  相似文献   

13.
BEP分析是项目不确定性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现行的BEP分析模型,由于存在着未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理论依据不足、考察角度单一,以及方法过于简单等明显缺陷,客观上弱化了项目盈亏平衡分析的功效。为此,在对传统模型进行理性思考和比较的基础上,适应现代项目评估理论创新和实践的需要,提出以“内部收益率”等于综合资金成本率作为依据建立模型,以取代现行的静态BEP分析模型和以基准收益率为依据建立的现有动态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14.
本文依据2008年SNA,阐述了GDP核算框架中的R&D支出资本化核算处理、基本分类和基本方法,分别从生产法GDP核算、收入法GDP核算和支出法GDP核算三个角度,系统梳理了各种不同类型研发活动的资本化核算对GDP核算和相关主要变量的影响,详细讨论了自给性生产与以出售为目的生产、市场生产者与非市场生产者的区别。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研发活动的资本化核算方法有所不同,对GDP核算的影响也有所不同。总体而言,在研发支出资本化后,从生产法看,总产出和增加值有所增加,中间消耗有所减少;从收入法看,劳动者报酬和生产税净额保持不变,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增加;从支出法看,资本形成总额有所增加,政府消费有所减少,居民消费和净出口保持不变。同时,本文还讨论了开放经济中研发出口和进口核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高锡荣 《统计研究》2007,24(9):37-42
运用两阶段固定效应法,本文估计了中国三大语音通信市场的常弹性Marshall需求函数,结果显示:三大语音通信市场的需求都是无价格弹性的,固定本地电话对固定长途电话市场的需求具有互补效应,对移动电话市场的需求具有替代效应;固定长途电话对移动电话市场的需求具有互补效应。三大语音通信市场中,只有固定本地电话市场具有显著的需求收入效应,固定电话用户对固定本地电话市场的需求具有促进作用,对移动地电话市场的需求具有抑制作用,而移动电话用户对移动电话市场和固定长途电话市场的需求皆有促进作用。研究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消费时尚正在向移动通信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6.
农村居民消费增长比平稳更重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将消费习惯引入Lucas (1987)模型,采用农村五等份收入户的人均消费数据进行数值模拟,结果发现: 消费增长比消费平稳更重要,且收入等级越高,这种相对重要性就越突出。相对风险规避系数一定时,两类福利成本之比随习惯强度变化的轨迹呈倒U型; 习惯强度一定时,两类福利成本之比随相对风险规避系数的增大而递减。相对于其他等级的收入户,促进消费增长的经济政策为高收入户带来相对较多的福利,而平抑消费波动的经济政策能为低收入户带来较多的福利。因此,政府在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同时,也应重视消费波动给低收入群体造成的福利成本。  相似文献   

17.
马彪等 《统计研究》2021,38(9):101-113
农产品电商作为数字经济直接催生的新业态,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渠道。本文以家庭农场为研究对象,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指数专项调查的微观数据,对农产品电商的增收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电商对家庭农场农业经营性收入的提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农产品电商的增收效应具有异质性。条件分位数处理效应的估计结果显示,农产品电商对中低收入水平家庭农场的增收效果要明显好于中高收入水平的家庭农场,更进一步的中介效应检验证实了自有品牌和产品认证在农产品电商增收效应中的部分中介作用。未来应该提升农村电商的配套服务水平,努力为农产品电商营造良好的电商氛围,以期更好地发挥农产品电商的增收效应。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paper we consider proper block designs and derive an upper bound for the number of blocks which can have a fixed number of symbols common with a given block of the design. To arrive at the desired bound, a generalization of an integer programming theorem due to Bush (1976) is first obtained. The integer programming theorem is then used to derive the main result of this paper. The bound given here is then compared with a similar bound obtained by Kageyama and Tsuji (1977).  相似文献   

19.
盛来运等 《统计研究》2021,38(11):35-46
居民消费与家庭人口结构密切相关,本文基于2018年和2019年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数据,构建基于微观家庭的平衡面板数据随机效应和固定效应模型,结合我国人口未来变动趋势,从家庭人口年龄结构、城镇化属性、受教育水平三个维度着手,就家庭人口结构变动对家庭平均消费率和消费收入弹性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化率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提升以及居民受教育水平提高有助于提高家庭平均消费率和消费收入弹性,人口老龄化对家庭平均消费率具有负面效应,更为积极的生育政策能够促进居民消费。本文建议持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持续优化生育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挖掘老年人口消费潜力,推动建设高水平国内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article, we consider the problem of estimating the population mean of a study variable in the presence of non-response in a mail survey design. We introduce calibrated estimators of the population mean of a study variable in the presence of a known auxiliary variable. Using simulation the proposed calibrated estimators of population mean are compared to the Hansen and Hurwitz (1946) estimator under different situations for fixed cost as well for fixed sample size. The results are then extended for the use of multi-auxiliary information and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We consider the problem of estimating the average total family income in the US in the presence of known auxiliary information on total income per person, age of the person, and poverty. We compute the relative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estimator over the Hansen and Hurwitz (1946) estimator through the use of large real datasets. Results are also presented for sub-populations consisting of whites, blacks, others, and two or more races in addition to considering them together in a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