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文运用动态模型对软预算约束的形成路径进行了理论研究,并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选择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软预算约束起源于企业要素投入与生产模式的匹配模式,而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路径选择的结果是使要素投入和生产模式满足弱匹配条件。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校收费制的实施,高收费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本文旨在运用周雪光老师的逆向软预算约束理论解释高收费问题。 相似文献
3.
政策性负担与企业的预算软约束:来自中国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国有企业一旦发生亏损,政府常常要追加投资、增加贷款、减少税收、并提供财政补贴,这种现象被亚诺什·科尔奈(Kornai,1986)称为“预算软约束”。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预算软约束的存在,是理论界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预算软约束现象的根源。我们认为是政策性负担而不是所有制归属导致了此现象。本文的目的在于用中国工业企业的统计资料来检验政策性负担对预算软约束的影响,以及其他竞争性理论观点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我们的假说得到了经验证据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5.
笔者在之前的《债务期限结构与公司过度投资关系理论分析》一文中,详细分析了公司的成长性如何作用于公司债务期限选择,进而影响公司的投资行为。本文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除公司成长性这一治理因素外,企业、政府和银行三者形成的预算软约束纽带如何影响公司的债务期限结构选择。 相似文献
6.
"软预算约束"是指政府不能承诺不去解救亏损的国有企业,解救措施包括财政补贴、贷款支持等等.经验表明,软预算约束现象出现在任何经济制度中,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和后社会主义转型中更频繁、更广泛地出现. 相似文献
7.
8.
金融发展、债务融资约束与金字塔结构——来自民营企业集团的证据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从债务融资约束的角度分析了金字塔结构的成因,认为金字塔结构的杠杆效应能够放大企业集团的债务融资规模,从而更能适应存在融资约束的金融市场环境。以在我国证券市场公开发行股票的88家民营企业集团为样本,本文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企业集团控制的金字塔层级越多,该企业集团的资产负债率会越高;母公司所在的地区融资约束越强,整个企业集团的金字塔结构层级会越多。该发现不仅有助于我们从理论层面更好地理解金字塔结构的普遍存在,而且对于防范民营企业集团的信贷风险、规范企业集团的融资行为、进而推动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产业升级和发展过程中,交通基础设施和金融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利用1999~2007年中国县—行业层面的面板数据,借鉴Faber(2014)"国道主干线系统"的自然实验,检验了交通基础设施对我国制造业产业发展的影响,并探究了金融约束不同而导致的产业发展异质性。研究发现:(1)交通基础设施的提升带来了县域产业增加值、总产值、工业销售产值、从业人数和投资的增长。(2)金融约束显著地影响了各行业从交通基础设施提升中获得的市场机遇:金融约束越弱的行业,从整合的市场中获益越大。上述发现在增加控制变量、更换度量指标和处理内生性问题后,都是稳健的。我们进一步发现,交通基础设施提升有助于促进企业创新,且对金融约束较弱企业的创新促进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0.
11.
12.
“双循环”新格局构建下,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机制构建对优化国内大循环意义非凡。本文通过考察对外直接投资(OFDI)这一外循环因素对金融科技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关系的影响,从双循环相互促进的视角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新的思路。理论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金融领域过度投资时,加强金融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促进金融科技外溢效应的发挥,可有效提升金融效率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结论在动态空间自回归检验中得到验证:当前金融科技对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尚未发挥显著作用,但其在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直接投资领域的应用却可以推动其发挥更大的经济效应。因此,抓住“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机遇,积极推进金融科技国际合作、加快金融科技成果应用转化,强化双循环相互促进机制,是引导金融科技规范健康发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一条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贸易企业转移既受到劳动力成本和产业聚集的影响,也受到金融要素的制约。以往学者主要从要素禀赋、规模溢出效应等角度研究贸易企业的转移,鲜有对金融要素作用机理的直接研究。本文的研究表明只有高生产率企业能"用脚投票",转移到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同时也发现传统因素对我国贸易企业转移的影响正在减弱;金融变量中,股票IPO和银行信贷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贸易企业转移均有显著影响;股票二级市场对东、中部地区贸易企业转移具有一定影响,对西部地区影响不显著;信用债市场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贸易企业转移作用均不明显。上述结果说明,在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不均衡的现实条件下,企业跨区域转移替代了金融要素在企业间的流动,从而实现了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本文从企业跨区域流动的视角提供了对金融资源重新配置的解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