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嘿,前面来了根“豆芽菜”。哦,不。他比豆芽菜稍粗了些,一阵大风暂时还吹不倒他。但是,你可不要被他柔弱的外表所迷惑哦!如果你只看他的外表就以为他是个文弱书生,那就大错特错了。别看他是根“豆芽菜”,营养不足,用他自己的话说:“别看我瘦,我是骨头里长肌肉。”班里没有一个同学力气有他大。  相似文献   

2.
姬建民 《中华魂》2011,(10):31-32
有位曾多年担任领导职务的老同志.过去讲话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人称“铁嘴”。不意最近却听他说:“领导干部一定要讲自己相信的话.如果说的话连自己都不信.谁还会相信,谁还跟着你走?!”  相似文献   

3.
带“得”的补语句结构是汉语所独有的,其共同特点是中间有个助词“得”字,“得”前可以是形容词,也可以是动词,后面有一个补语,即“动词或形容同十得十补语”,补语是对“得”前形容词、动词或名词(受事或施只)进行补充说明的成份.其中,有的补语表示可能(possibility),称为可能补语;有的则表示结果如何(m叫个达到何种程度(dee)、处于何种状态(State)、具有什么样的属住(CharaCtC)等,此类补语较为复杂,请看了例:人组:这个礼堂能坐得下一千五百人.这些星星是肉眼看得见的.B组:小毛和他妹妹都冻得友抖.吵得谁的…  相似文献   

4.
朱正 《社区》2009,(8):9-10
一个作者写书,要写什么样的书呢?顾炎武的说法是:“其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不可无,而后为之,庶乎其传也与?”(见《日知录》卷十九“著书之难”条)接着,他举了实例:“宋人书如司马温公《资治通鉴》,马贵与《文献通考》,皆以一生精力成之,遂为后世不可无之书,而其中小有舛漏,尚亦不免,若后人之书愈多而愈舛漏,愈速而愈不传,所以然者,其视成书太易,而急于求名故也。”其实他自己的这部《日知录》,也就是他“以一生精力成之”的“后世不可无之书”。  相似文献   

5.
梁漱溟是我国早期现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一直处于变动之中:从最初信奉西方功利主义,到佛学,再到儒学;不管是哪一种选择,他都走得坚定而有力。他认为儒家和佛教在本质上都是为解决人世问所面对的困惑和苦难,在生命的终极关怀意义上具有一致性。因而,在一定意义上,“援佛人儒”是可能的,是行得通的。梁漱溟是徘徊在“佛”“儒”之间的智者,他的文化哲学带有浓厚的宗教气息和色彩,但归根结底,他认为自己的思想主体仍是儒家的。本文试图对粱漱溟的文化思想进行一个简单梳理,主要包括其人其思想,而侧重点则在于他对“儒”“佛”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先请看一课堂片断:老师让一学生说出两个代词.那学生答道:“谁、我?”那位学生回答了教师的提问没有?从一个角度看,他的答话表明他不知道教师是否在让他回答问题(“谁,[你问]我[吗]?”),而不知道老师是否在让自己回答问题当然就无从回答了.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在他的答话中所出现的两个词恰好都是代词,因此我们又可以说:那位学生准确无误地回答了教师的提问.为什么对同一句话会产生两种背道而驰的解释呢?  相似文献   

7.
孙宝华是我们学校的校长,可是很少有人称他为“孙校长”,通常称其为“书生校长”、“书迷校长”。他虽然身为校长,但既不擅酒场应酬,也不喜人际交往,唯一的爱好就是读书。每次到他的办公室,看到他不是站在书橱前找书、翻书,就是伏在书桌上看书、奋笔疾书。他不仅自己是书的崇拜者、迷恋者,还倡导全体教师读书。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他每次都强调:“多读书才能教好书;坚持读书是教师最起码的职业底线,没有爱读书的老师就没有爱读书的学生;只有多读书,你才能读出先进的理念,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黄宜弘是个“怪人”。他高大威猛,自然不少女孩子垂青,但在大学毕业前却一一回绝,因为他总有个想法:男孩子没有事业基础,不应谈恋爱。他还特爱面子,因为一椿商业纠纷,赌气之下,决定自学法律,却没想这消息被“发布”出来.为了面子,黄宜弘不仅忙著自己的工作,还硬撑着读完法律专业,累得胃出血。更怪的还是:在过去香港错综复杂的政治形势下,黄宜弘公开宣言。“不亲中还能亲谁?”对此,他振振有辞地解释,“我是中国人,中国人当然亲中。”黄宜弘“规中”,背後有这么一个故事:“1971年,我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後l为一家电脑公…  相似文献   

9.
评价一篇文章的好坏.除了视其是否做到“以文传意”外.还要看它是否能够“以情感人”。唐代诗人自居易曾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他把“情感”喻为诗歌的根本。狄德罗亦言:“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可见.他也把“情感”视为文学创作之基础。正如古人所言:“情动于中而形于外”.“五情发而为辞章”。这就是说,人们往往都是在有了表达某种思想感情的需要和欲望之后才去进行写作的。为此,在常规性的作文教学巾,适时而恰当地对学生进行情感诱导是很有必要和有意义的,它不失为激发学生创作灵感.拓宽学生作文思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王国维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最早向西方哲学、美学思想学习的理论家.在《人间词话》中,他把西方的美学、哲学思想与我国传统的文论思想相结合,从而建立起自己有独创性的文学艺术论.其核心是“境界论”,为词提出了最早的审美范畴,即能反映“真景物”、“真感情”的“境界”.这是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新的理论观点.他曾自诩说:“沧浪所谓兴趣,阮事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拍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足见他的独创性.在《人间词话》第三则中,他又进一步把“境界论”分出了两个审美范畴,即就“我”与“物”的关…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留德大学生见德国人做事刻板,不知变通,就存心捉弄他们一番。大学生们在相邻的两个电话亭上分别标上了“男”“女”的字样,然后就躲到暗处,看“死心眼”的德国人到底会怎么做。结果他们发现,所有到电话亭打电话的人,就像是看到了“男”“女”厕所的标志那样,毫无怨言地进入了自己该进的那个亭子。有一段时间,“女”亭这边电话闲置,“男”亭那边宁可排队也不往“女”亭这边运动。我们的大学生惊讶极了,不晓得德国人何以“呆”到了这个份上!面对大学生的疑问,德国人平静地耸耸肩说:规则嘛,还不就是让人来遵守的吗?  相似文献   

12.
劳骥 《中华魂》2010,(4):42-42
“知道刚走过的人是谁吗?”当有人问你并告诉你:“这个人就是代表着你的人大代表”的时候,你心里会怎么想? 你可能会想,当初换届选举时,虽然我也是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公民.但是当时只看了候选人的材料.并未见到本人。至于投票结果,谁当选了,也许是在哪个公告栏里公布过,但我没大注意。这样一来,我当然就不知道选举的是谁.也不会认识这个代表我在会上伸胳膊举手的人。  相似文献   

13.
周一海 《社区》2013,(24):53-53
微信中有一则转载的小故事。说有一次林肯亲自面试一位应聘者,后来他没录用那个人。幕僚问他原因,他说:“我不喜欢他的长相!”幕僚非常不解地问道:“难道一个人天生长得不好看,也是他的错吗?”林肯回答说:“一个人40岁以前的脸是父母决定的,但40岁以后的脸却是自己决定的。一个人要为自己40岁以后的长相负责。”俗话谢‘相由心生”,是不是心情不好,脸部肌肉就会僵硬,长期下来变得脸色阴暗,而乐观的人看上去脸部更柔和?如果希望自己不要老得太快太难看,那么从现在开始,就天天像个开心果,说不定将来就会更好看昵,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这种认识有道理吗?  相似文献   

14.
《新少年》2009,(3):30-31
一个人不能只为了自己而活着,同时为了别人活着,才有意义。 同学们叫他“傻子”。 “傻子”的模样挺丑:个头儿不高,面色黑瘦,小眼睛,厚嘴唇,走起路来低头趿拉脚。可“傻子”常在心里自慰说:反正我心灵美!  相似文献   

15.
最近我看了一篇文章,说的是世界羽毛球冠军熊国宝在访问台湾时,台湾记者按照惯例向熊国宝提问:“你赢得了世界羽毛球冠军,应该感谢哪位教练的栽培.?”没想到木讷的他坦诚地说:“如果是要感谢栽培的话,我最应该感谢的是我对自己的栽培!”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的中国,还需要鲁迅吗?鲁迅是谁?这个看似简单而实际上又难以真正回答准确的问题.也一直缠绕着中国的知识界。鲁迅的“独异”和“自成品格”,鲁迅文化身份及其意义,被遗忘正是鲁迅自己的期望,为何还要问:21世纪,还需要鲁迅吗?问题的实质是与中国的历史、现实密切相关,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学者从各自的学术层面.来回应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个副省级城市的区房产局局长.何以只因一句话就造成“全国影响”,引来媒体、网民的口诛笔伐?原来.网络“好事者”在该局长参加会议的照片中发现.他抽的竟然是1500元一条的南京“九五至尊”.手腕上戴的是一款价值数万元的“江诗丹顿”.  相似文献   

18.
天一 《百姓生活》2014,(5):44-45
误发短信,女大学生和有妇之夫坠入情网2010年5月的一天,在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某建筑工地上,39岁的工程经理涂智宇忽然收到一条手机短信:“你父母还好吧?代我向他们问好,等我回到北京就去看他们。朱调。”涂智宇感到莫名其妙,朱调是谁?他根本不认识。再说,自己的父母远在四川老家,怎么能到北京去问候他们呢?涂智宇按短信号码回拨电话,传来一个年轻女人的声音:“您好,您是哪位?”  相似文献   

19.
一位作家对于自己写作的定位,决定了他对于小说艺术探索的限度。吕幼安说:“我的小说是写给自己看的,是写给朋友们看的。”这个目标决定了他不可能是先锋派,他追求的是写给大多数的读者看。无论哪一种写作,就其本质而言,都是满足于写作者心灵需求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正因为如此,吕幼安又说:“小说是诞生于作者心底的神话,是作者的一种内心情景。”他在这里强调了一个事实,无论文本的表现形式如何,作家描写的其实都是他的内心生活。  相似文献   

20.
辛刚  余德安 《老友》2013,(1):28-29
曾凡娣是江西新余钢铁公司的退休员工。早在20年前.他就因自己的名字“凡娣”与人人皆知的民间传说中的好人阿凡提的“凡提”谐音,便在他的名片上赫然印着:阿凡提。而在“阿凡提”三个字的下方,才用小号字印上打了括号的“曾凡娣”三个字,并在名片的顶端用红色字赫然标出了十个大字:“家有困难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