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的目的在于对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研究提出一个概略性的看法,并且指出它与传统凯恩斯经济学的异同。凯恩斯本人对经济如何运行曾有一个新颖的、著名的观点。他用形象的语言描述企业家的行为:他们被“乐观的情绪”所驱动。但是当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成为体系时,上述观点变为一个简单的模型,从而倒回到早期的思维方式中去了。我们坚决主张他的上述观点,这个观点在他的一些重要文章中受到了高度重视,它比正统的凯恩斯模型更有助于理解失业和经济周期问题。一、凯恩斯主义的某些重要观点  相似文献   

2.
"凯恩斯主义"自本世纪三十年代出笼以来,一直被资产阶级吹捧为什么"凯恩斯革命",当作医治资本主义经济病症的"灵丹妙药".然而实践表明,采用凯恩斯主义不仅不可能避免经济危机,反而激化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使危机严重起来.近年来,美国资产阶级经济学派为了进一步挖掘凯恩斯的武库,提出重新评价凯恩斯,认为他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还有一些"新的分析因素"遭到了忽视,企图把凯恩斯主义推进一步.对于美国资产阶级经济学界这一新的倾向,《每月评论》(1977年4月)发表了这篇专论,予以驳斥,指出企图用凯恩斯主义去挽救资本主义危机只能是一种"幻想与错觉",而真正的解决办法是,出现"一个为使用而生产取代为利润而生产的社会".对凯恩斯主义的批判,提到了这种原则高度,反映了美国激进经济学派的激进观点,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相似文献   

3.
袁辉 《学习与探索》2022,(12):99-106
私人数字货币追求的“完全去中心化”和“不依赖信任”及其实践部分契合了货币经济学中的奥地利传统,然而在后凯恩斯主义看来,经济主体在根本不确定的货币化生产环境中决策,会结成各种信用关系及其凭证,货币实际上是经济主体做出的支付承诺或发行的债务凭证,本质上体现交易双方的信用关系,执行记账单位和结算手段职能。随着信用关系范围和可靠程度的不同,货币也呈现出国家货币—银行信用货币—其他货币的金字塔型等级结构。国家货币位于金字塔顶端意味着国家有责任采取措施维护货币金融体系稳定,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后凯恩斯主义强调,货币体系不可能实现“完全去中心化”和“不依赖信任”,以比特币为代表的私人数字货币更接近于投机性的加密资产,以真实资产储备作支撑的稳定币则有望成为现行货币体系的补充,而央行数字货币兼具国家负债信用优势和数字经济技术优势,在带来支付体系效率、安全、多样、普惠的同时,有助于货币当局更好地发挥监管和调控作用,是潜力巨大的货币新形式。后凯恩斯主义的论述对认清货币金融本质,发展我国数字货币体系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1984年日本发生了一场经济政策论爭。凯恩斯经济学派极力主张改变现行的紧缩政策,转而实行膨胀政策,恢复凯恩斯主义在经济政策思想上的主导地位;反凯恩斯经济学派则针锋相对,主张坚持紧缩政策,以民间为主导推动经济发展。为了便于研究这一新的动向,本文拟从经济政策角度,对凯恩斯主义和日本经济的关系进行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5.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克·布洛格所著《凯恩斯后著名经济学家》一书于1985年在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布洛格是英国伦敦大学荣誉教授和白金汉大学经济学顾问教授。他对于00位现代西方经济学家们的生平与工作作了简要介绍。据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评论:本书是布洛格所著《凯恩斯前著名经济学家》一书的姊妹篇。从布洛格的介绍中可看到,20世纪3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和演变。这一发展过程可分为早期、中期和近期。在早期(三、四十年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是在凯恩斯经济学、数理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论、经济周期论方面发展。货币主义初露头角。计量经济学、福利经济学也刚问世。而米塞斯是奥地利学派最后一位代表人物。在中期(四、五十年  相似文献   

6.
2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几乎毫无例外地采用凯恩斯主义政策应对危机.事实上,战后日本实行了三次较大规模的凯恩斯主义政策,分别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长期萧条期以及本次金融危机时期.实践证明,凯恩斯主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刺激经济复苏,但与新自由主义一样有利有弊.最新经济数据表明,受强劲凯恩斯主义政策的刺激, 日本经济已经触底,但在后金融危机时期, 日本将面临严峻的疗伤任务.  相似文献   

7.
凯恩斯主义基本上形成于五十——六十年代.它的发展是与汉森、萨缪尔逊、希克斯等人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凯恩斯主义的形成是以凯恩斯确定国民收入水平理论的解释为根据的.它也详细地研究了凯恩斯理论中有效需求动态、消费函数和投资问题、乘数的概念等方面.凯恩斯主义的正统思想成为制定反危机政策和增长政策的基础,这些政策旨在通过有效需求的调节影响经济行情.但是,凯恩斯主义有严重的方法论和理论上的缺陷.它的方法论忽视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内部矛盾并简化了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依赖关系.它的反危机  相似文献   

8.
70—80年代之交,凯恩斯理论和基于这一理论的宏观经济政策理论经受了严峻的考验。“福利国家”即国家调节经济的理论经历了危机。然而,凯恩斯学派创立了范畴、相互关系、反应及效益体系,而没有这一切,未必能想象出今日的西方经济理论。凯恩斯主义并非对国家经济部门和国家一切干预的庇护,它是一种独特的经济调节理论。首先它是以就业和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为优先目标、以利用财政信贷体系为方法的、间接的宏观经济调节理论。因此,在谈论凯恩斯主义的危机时,应对其所作的众多批评加以分析,思考其未来并明确区分出:哪些批评真正涉及凯恩斯理论,哪些是因出于无知而嫁祸于它的。  相似文献   

9.
凯恩斯经济学中有两个重要部分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经济政策产生了巨大影响,它们是凯恩斯主义关于失业的错误观点和凯恩斯主义对过多储蓄的未经证实的惧怕。失业问墨凯恩斯失业理论是在大萧条最严重的时期形成的,那时失业率高达25%,其中许多失业人员一年多都找不到稳定的工作。在此情况下,凯恩斯认为,失业的主要原因是需求不足,而不是工资率过高或市场刚性。凯恩斯主义认为,应通过扩大政府开支来增加需求,以此来降低失业  相似文献   

10.
从微观基础研究到宏观基础研究:后瓦尔拉斯主义的兴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宏微观经济学经历了三次融合.在微观基础研究中,新古典主义把预期形成机制理论作为连接宏微观经济学之间的桥梁,而新凯恩斯主义则通过工资-价格粘性的原因解释和不完全市场结构的分析来构建宏观理论的微观基础.他们关于代表性主体、理性、均衡以及协调问题的观点都是不合理的,因此必须研究微观经济学的宏观基础.早在宏微观经济学分立之初,凯恩斯对这一问题就有所关注,西蒙开创性地提出了以"有限理性"为基础的"满意决策理论",新凯恩斯主义则从制度上来研究宏观基础,其协调失灵学派还提出了协调失灵理论.对宏观基础进行系统研究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后瓦尔拉斯主义,其学者指出,具有有限理性的微观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经济系统方程具有多重均衡解,从而引起经济周期性波动,但宏观制度的协调功能会使经济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证的主要议题是:凯恩斯理论是与特定的制度相联系的,并且是视当时的历史条件而定的;凯恩斯对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问题有过论述,他提出了资本主义经济两个不同阶段演进的理论框架。一、凯恩斯的方法论和《通论》凯恩斯的方法论可理解为两个不同分析层次的综合。第Ⅰ分析层次,凯恩斯把资本主义经济界定性的特征与那些构筑供给和需求表的假定相结合。第Ⅱ分析层次则是,在上述理论中增加表明特殊经济发展阶段的具体制度、阶级和行动者动机的假设,并且探究这些制度性假设在理论上和行动上所具有的  相似文献   

12.
后凯恩斯经济学是以反新古典主流经济学面目存在的一支异端经济学流派。它经历了70年的传承演进和三代学者的批判、重建和综合,已在方法论、宏微观经济学和内部综合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成为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流派。  相似文献   

13.
一、对制度学派的新关注80年前,自T.凡勃仑发表《经济学为什么不是一门进化科学?》始,美国的制度主义运动已有悠久的历史。80年来,这个运动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制度主义运动由于当时凯恩斯经济学占统治地位而逐渐走下坡路。近年来,人们对制度经济学似乎又重新产生了兴趣。这种兴趣部分是因为受了J.加尔布雷思和古纳·  相似文献   

14.
1980年时,人们毫不清楚凯恩斯经济学在90年代会有什么样的命运。当时凯恩斯思想似乎永远地离开了宏观经济学界,成为一去不复返的历史。著名思想家罗伯特·卢卡斯甚至著书立说,认为“40岁以下的经济学家几乎没有人将自己或自己的著作与凯恩斯主义联系在一起。在研究中,人们不再严肃地对待凯恩斯的理论”,从而宣告了“凯恩斯经济学的死亡”。从今天的观点来看,这一仆告明显宣布得过早。凯恩斯理论不再引起人们的指责和嘲笑,许多40岁以下的经济学家将自己称为凯恩斯主义者。如果说1980  相似文献   

15.
从凯恩斯主义到“第三条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枚 《探求》2003,(3):17-20
本文试图从资本主义历史发展的角度来探索西方“第三条道路”的历史渊源和哲学继承性。指出“第三条道路”是凯恩斯主义与新保守主义,社会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在全球化历史条件下的新的融合,“第三条道路”吸收了它们的合理成分并加以改造,它不仅扬弃了“老左派”的理论,而且摒弃了“新右派”的观点,走的是一条“中左”的路线。  相似文献   

16.
福特主义与后福特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特主义与后福特主义(Fordism/Post-Fordism)福特主义与后福特主义这两个术语,指的是20世纪工业社会中生产组织的两个不同历史阶段与不同特征,它们通常也用来表示文化与政治的关系和过程中发生的更大的变迁,从而赋予这两个术语以更大的含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改革与凯恩斯革命是发生于上个世纪东方和西方最重大的经济事件.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视角来审视,中国经济改革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凯恩斯革命对资本主义的发展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两者的同一性是:均撼动了古典经济学的基础,均创新了经济学理论,均具有相似的经济背景,均取得巨大的经济成就.两者的异质性是:其性质、目的不同,领导力量及发生的方式不同,生命力不同.  相似文献   

18.
资本主义的批判家——凯恩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在1962年题为《凯恩斯经济学——最初的四分之一世纪》一文中曾经写道:"我担心资产阶级经济学已经无可挽回地使自己同马克思所说的'为坏良心和邪恶意图辩护'联系在一起了.如果我说得正确的话,那么凯恩斯可能成为它最后一个伟大的代表,进一步的科学发展将会来自社会主义阵营(虽然不一定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现在,在将近二十年以后,我确信,我无疑是正确的.在这期间,有许多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奖金——有些人,如弗里德曼和哈耶克由于作为资本主义热心的辩护士而得奖,其他一些人则是如我在过去文章中所说的在"如何进行"工作中由于或多或少能够胜任而得奖——然而他们中间没有一个人能够说明,为什么全球资本主义体系再次进入危机时期.  相似文献   

19.
笫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英国新剑桥派代表人物琼·罗宾逊和美国"新古典综合派"的代表人物萨缪尔逊、托宾等人之间,展开了论争.由于萨缪尔逊任教的麻省理工学院以及"新古典综合派"的先驱者之一、已故的美国著名凯恩斯主义者汉森任教的哈佛大学,都座落在美国波士顿城附近的剑桥地方,所以西方学术界把他们与罗宾逊等人之间的争论,称为"两个剑桥之争".由于罗宾逊和萨缪尔逊都自称是"凯恩斯派",而且围绕着凯恩斯主义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一、后凯恩斯主义形成的方法论基础A.艾希纳撰文论述了近数十年来资产阶级经济思想的形成以及后凯恩斯主义形成的许多潜在过程.正如作者指出,这些过程之所以产生,是因为社会上对新古典主义学派的理论日益不满.尽管有过所谓"凯恩斯革命",而这一新古典主义学说依然是正统经济理论(经济学)的基础.艾希纳的文章对一些关键性的方法论问题作了论述,特别强调后凯恩斯主义学派对于基本经济问题研究的意义.然而,我们认为,关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中新学派形成的原因及其在总的结构中的地位问题,仍有必要加以补充,并对其基本的理论研究作出马克思主义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