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同成 《领导文萃》2008,(19):94-97
外交官患病这是正常的,但有时为了外交的需要,需要装病,这就是所谓的“外交病”。在世界外交史上最典型的莫过于雅典著名外交家泰米斯托克利的一次精彩表演。  相似文献   

2.
<正> 麦卡斯·白金汉姆和柯特·考夫曼在具有开创性的《打破一切陈规》一书中,提供相关材料支持了多年来大多数人明白的一个事实:促使人们离开公司的头号原因是企业老板。 从三星说起 三星集团的问题就在于员工惧怕老板远胜于竞争,他们关心得更多的是“老板会说什么?”“老板会做什么?”而不去关心“外面的世界怎样了?”“同行的竞争怎样了?”有时总裁作决定时,需要参  相似文献   

3.
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元年”,改革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8个月之内4次开会,每次几个议题都令内外瞩目。时隔30余年,“改革”一词,再次成为唱响中国的最大声音。白驹过隙,时代的命题已变,也催生出了新的改革要求。曾经许多问题需要迂回解决,如今需要大刀阔斧;曾经的“摸着石头过河”,如今需要配合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同样重要的是,改革需要有序推进,改革需要敢碰真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 在一场足球比赛中,最扣人心弦的场面就是射门。一次成功的进攻。除了需要队员们有快速的奔跑能力、高超的球技和默契的配合外,更需要有强烈的“射门意识”,才能把握住转瞬即逝的战机,一脚定乾坤。 “射门意识”对我们的经济活动仍有很多启示。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有许多企业的产品一举“射门”成功,也有不少企业的产品却屡“射”不中,我国曾在葡萄牙举办过两次“中国商品周”展销活动,第一次商品周主要展出双面绣品、高档家具等产品,尽管质量水平很高,但由于当地市场货源充足,因而销路不畅,这一球“射”偏了。与  相似文献   

5.
<正>新年伊始,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各部门的各种各样的会议如潮水般涌来,上年工作总结、新年工作部署、表彰会、经验交流会、座谈会、研讨会……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一些干部形象地说,一进入新年,会议便到了“飓风季节”,刮得大大小小的干部晕头转向,疲于奔命。穷于应付。有人将这些无休无止、无穷无尽的会议称之为“中国式会议”。会风日盛,你方唱罢我登场从中央到地方,一年开会多得无法统计。在浙江省政府第五次全体会议暨廉政工作会议上.省长吕祖善把与高效行政取向不符的“文山会海”问题狠批了一回。据浙江省政府办公厅统计,2004年省政府下发通知召开的全省性会议111次。“这是个什么概念,就是平均2.1个工作日要召开一次全省性会议啊!”省级会议如此,市级、县级的会议更多得无法统计。大凡干部,大多泡在会海里,有时一天连着开四五个会,有时一个会一开就是四五天。会议“淹”死了多少干部,没有人知道。来自会议市场上的一些信息表明:1999年,北京只有一二百家服务于会展的专业公司,而到了2005年竟达到4000家以上。如此众多的公司靠会议生存,会议之多  相似文献   

6.
<正> 时下,在全国一些大中型国营企业存在着公物私拿现象,有人曾将“以厂为家”曲解为“工厂就是我的家,家里缺啥厂里拿”,于是偷“公”“拣”料,也就理直气壮了。 就笔者所在地某食品厂质检负责人介绍:厂里每逢中秋节前月饼生产旺季,不少职工,特别是因人手不够招进的一批临时工,不少人偷拿月饼及其一些高档糖果饼干,有时一天要丢失几十盒,尽管厂里也采取了不少措施,仍屡禁不止。 一家纺织厂新调来一位厂长,决心挖潜堵漏,增加效益。一天,他召集全厂中层以上干部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  相似文献   

7.
梁光明 《经理人》2000,(1):83-84
不喜欢与喜欢并不绝对,因为有时“不喜欢”也是工作需要,对象不同也不一样。而且我们所说的“不喜欢什么的下属”应为“不喜欢下属什么样的表现、动作、行为……”,还有,作为“上司”,在处理、对待“下属”时,对象应是事,而不是人。  相似文献   

8.
困境帕特里夏·亚伯丁和约翰·奈斯比特在《女性大趋势》中指出,妇女需要做一次“从解放到领导”的转变。他们认为,在妇女解放运动的第一阶段,解放意味着唤醒自我意识、拓展新角色并揭露性别歧视。但现在,妇女需要争取地位去“创造”,而不仅仅是影  相似文献   

9.
纸上俱乐部     
两副面孔林肯自知容貌不扬.然而他豁达大度,不拘小节,有时还自我嘲弄。一次,林肯听到有人攻击他,说他是“两面派”。他回答说:“你说这话我倒要让听众来评评理。如果我还有另一副面孔的话,你想,我还拿出这副面孔干什么?!”  相似文献   

10.
黄贵生 《决策》2014,(10):87-87
机关工作特别是办公室业务繁忙,有时因大局需要还领办了很多责任不清的工作,经常出现“白+黑”、“5+2”工作,仍然完成不了任务的情况,很多干部成了“焦郁碌”--焦急、郁闷、忙碌。  相似文献   

11.
<正> 精明的商人都懂得做生意不会“赔”也就很难赚。在经商的过程中,有时需要巧妙地在“赔”字上做文章,“赔”给消费者实惠,“赔”出舒适的购物环境,“赔”出商场的良好形象,“赔”出商家的较高信誉,利就会随“赔”而来。 报载:郑州亚细亚商场,可谓是从赔钱中赚钱的成功典范。为了更好地树立亚西亚商场的信誉,该商场领导人拿出奇招——别出心裁地成立了赔钱公司,专门从事“出门认贷”的售后服务,为顾客办理免费送货上门、免费维  相似文献   

12.
一个人的才能从根本上讲需要实干,不实干无以出成绩,无成绩无以显才能。但干出成绩有时得需要很长一个周期,那么在未出成绩之前,就需要你的“自我表现”了,让你的上司一眼  相似文献   

13.
<正>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不容否认的现实,随着各方面的努力,“复关”已不再遥远。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将是一次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复关”后的热门职业究竟有哪些?有关专家的预测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有益的启示—— 教师备受尊敬 “复关”后,中国将有数千万人要就业,几亿仍在岗的人需要知识更新,需要各类专业人才日益增多。据测  相似文献   

14.
未定稿     
中国需要第三次“解放农民”国情研究专家胡鞍钢指出,中国需要进行第三次“解放农民”的制度革  相似文献   

15.
不管你承认不承认,这个时代,是越来越讲究“资格”了。每一种职业,几乎都讲“资格”。大到“MBA”,小到“某某上岗证”;有时你也许并不留意。但你却的的确确为了某种“资格”而忙碌。而拥有“资格”越多,你发现你个人拥有的“资源”就越多。  相似文献   

16.
顾先生:嗯……我经常上网,走访了挺多网站如网易、搜狐等,觉得这些网站都挺好的,挺不错的。不过,我觉得这些网站还需要做些改进吧!比如,我认为目前的网站还没有其正做到为网民服务,你看象他们发布消息的归类,就没有跟上网民的思路,那进入的程序还是太繁杂了。我们人的思路有时是瞬息即逝的,就是我们电视人常说“灵感一来”。灵感到的那一刹那有时就想寻找一些资料进行补充或怎么的,可是又得一步一步的按程序走,多走几次,都像走迷宫一样,等找到以后,“灵感”也都没了。还有就是我也到国外的网站去过,他们网页设计得很漂亮,…  相似文献   

17.
不景气绝对是一次机会美国科特勒集团米尔顿·科特勒对中国来说,全球经济不景气绝对是一次营销机会。因为发达地区市场需要具有新价值的品牌。而通过价值来塑品牌意味着“付出较少,得到更多”和“同样产品,花费更少”。你可以通过收购在发达市场上陷入困境的国外品牌,来导入中国品牌,获得发达市场的渠道,而让它不必听起来很中  相似文献   

18.
王连照 《决策探索》2014,(18):67-68
“自我增益的异化”理论认为:异化是一种对有强大根基传统符号的反问,一种有时基于前进的善意的背叛,有时带有欺凌的意味,但是“正因为有这种异化、矛盾、疏离、分裂之存在,人类才会反躬自省,增益其所不能”。目的为自由的异化过程,“必须首先降服于异化,然后才克服异化,去除异化,而发展至更高的阶段”。  相似文献   

19.
老板的特征是冷静、冷漠甚至冷血;经济的发展呈波浪式,时高时低,时冷时热。经济“冷”时,老板要“冷”,但心不能“凉”。经济“热”时,老板更要“冷”,绝不能跟着“凑热闹”。经济,有时热得突然。“知识经济”,作为一个词才流行没几天,作为一场“运动”已经如火如荼了——先是中国某省的工商管理部门将企业是否“上网”,做为颁发营业执照的“硬件”;  相似文献   

20.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在职场上,每个人都希望升职加薪,大展身手,但真正达到目的的寥寥无几。其实,升职的过程一个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它不仅需要认真工作、团结同事、能力突出等量的积累,更需要老板同意升职加薪这一质的转变。要实现这个质变,仅消极等待是不够的,有时还需要自己开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