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群体诉讼渐增的背景下,我国的代表人诉讼制度借鉴了相关的立法例应运而生。代表人诉讼制度是依据我国国情制定的,其具有自身的优点,但要由于立法技术的不足,代表人制度尚需完善,本文通过分析美国集团诉讼制度的利弊,认为我国可以适当的借鉴集时诉讼对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价值取向、代表人资格、诉讼费用等问题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发展,群体纠纷在我国社会呈逐年上升趋势,群体诉讼中民事诉讼主体与民事主体的分离冲击了传统当事人适格理论,引发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本文结合国内群体诉讼实践状况,通过分析国外相关制度,从权利登记程序、代表人适格等方面对我国代表人诉讼中当事人适格制度提出合理构想。  相似文献   

3.
群体纠纷是当代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而各国选择适用的群体诉讼制度却千差万别,显示出多元化的趋势。代表人诉讼制度是我国群体诉讼的制度形式,其对于解决群体性纠纷具有积极的意义,但自身存在的缺陷也不容忽视。本文在对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完善该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代表人诉讼制度是解决群体性纠纷的主要手段,而我国《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对代表人诉讼制度的规定尚不完善,在司法实践中的问题层出不穷,本文拟从诉讼代表制度背后的价值,即效率与公正原则出发,探讨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立法缺陷。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针对因产品责任、消费者权益受损等原因引起的群体性纠纷案件频发的现象,代表人诉讼制度越来越呈现出它的重要性。而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代表人诉讼制度在司法实践中还缺乏可行性,也存在一些制度上的缺陷,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6.
作为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之一,诉讼调解制度在我国司法审判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其种种弊端日益突出。从法理学的角度看,诉讼调解制度不符合司法审判的本体要求和目的,与现代法治理念相冲突,不利于法治建设进程的推进。取消诉讼调解制度,还司法审判以本来面目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苏妞 《决策与信息》2010,(10):94-95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是公司法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其宗旨是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该制度始于英国,现在各国(地区)公司法中大都确立了股东代表诉讼制度,但其具体规定各有不同,如持股时间、持股比例等。我国在2005年《公司法》的修订中引入了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解决了司法实践中无公司法规范可以引用的难题。可以说是公司法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其将在司法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丰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磊 《经营管理者》2011,(8):202-203
近年来,我国刑事案件逐年上升,犯罪率居高不下和司法资源的有限性呼唤一种更为高效的程序,而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及司法政策也为引入辩诉交易制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构建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程序设计科学合理的辩诉交易制度,对提高诉讼效率、缓和社会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及经济转型的今天,民事经济纠纷案件的数量与日俱增。而现行诉讼制度的设置和运行已不能满足社会公众对司法的现实需求,建立多种诉讼程序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改革发展趋势。借鉴国外有效的经验建立小额诉讼程序,为我国解决司法资源的严重不足与缓解争讼压力的提供了一条合理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公益诉讼的案例在我国普遍存在,但是在立法上的明文规定是在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中才出现的,经过了近十年的理论探索与司法实践。民事公益诉讼与一般民事诉讼的最大区别在于其公益性,单独就民事公益诉讼的特点加以分析,是研究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1.
随着2012年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中增设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后,涉及“污染环境和侵害消费者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违法行为日益得到关注。但是,由于我国法律规范较晚、理论研究尚未形成完整体系,民事公益诉讼的时效性尚未完全发挥。本文拟通过对民事公益诉讼的理论依据、现有诉讼模式进行评析并对民事公益诉讼模式适用提出一点设想。  相似文献   

12.
王忠原 《经营管理者》2011,(22):185+175
保险代位求偿制度是为了防止被保险人不当得利,维护保险损失补偿原则的一项设计精巧的制度,保险人的保险代位求偿权一般要通过提起保险代位求偿诉讼的方式实现。保险代位求偿诉讼法律关系复杂,具有区别于一般的民事诉讼程序的特殊性。英美等国保险代位求偿诉讼制度比较成熟完善,而我国因为保险业的发展比较短暂,保险代位求偿诉讼的程序立法不完善,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本文试以该制度在实践中出现的若干有争议的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保险代位求偿诉讼制度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提供若干参考。  相似文献   

13.
纠纷是一种社会现象,解决纠纷则是调整人们社会关系所必需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司法诉讼程序已经成为解决纠纷常用的方式。因此,在以诉讼程序为主的基础上,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本文从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基本原理入手,结合我国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现状,针对我国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比较法的角度,研究了小额诉讼程序的价值、制度设计和运作中的原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的有益作法.对构建我国的小额诉讼程序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以期对正在进行的司法改革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15.
饶育蕾  胡徽 《管理评论》2003,15(4):51-55
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出发,揭示了公司法在公司治理基本制度、独立董事制度、股东诉讼与司法救济、董事长权力制衡、中小股东权益保护上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16.
陈思亮 《经营管理者》2009,(21):265-266
公益诉讼目前主要是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上,虽然社会公益诉讼事件日益增多,但多处于尴尬的局面。结合我国公益诉讼的现状,提出可能的路径选择,对公益诉讼面临的理论桎梏以及司法实践的可操作性差的问题进行突破。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家现代化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环境侵权行为不断增多,环境公益诉讼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而我国有关环境公益诉讼的制度和实施才刚刚起步,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本文就环境公益诉讼的界定、建立公益诉讼制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我国环境公益诉讼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建立和完善中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作了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业主大会的诉讼主体资格在立法与司法实践中都存在争议,目前的立法没有对业主委员会的诉讼主体资格作出明确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各地方都以业主委员会为诉讼主体参与诉讼,其原因在于没有弄清业主大会的法律性质,以及其与业主委员会之间的法律关系,本文在借鉴外国立法例的基础上探讨我国的业主大会的诉讼主体资格。  相似文献   

19.
国有资产流失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问题,该问题也得到的法学界的关注。学者们一方面致力于保护国有资产的立法对策研究,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国有资产流失的司法保护,随着公益诉讼成为国内法学界讨论的热点,大多数学者认为可以通过民事公益诉讼来解决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即将国有资产诉讼来解决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即将国有资产流失案件纳入民事公益诉讼的适用范围。笔者并不赞同这一观点,从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来看,将国有资产流失案件纳入民事公益诉讼的适用范围存在着法理上的障碍。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法制化进程在不断的进步,公民的权利意识也在不断增强,运用诉讼这个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维权方式。然而,诉讼也有它固有的局限性,实践中越来越多的人利用诉讼这一形式来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随着司法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诸如降低诉讼费用和诉讼门槛,扩大公民诉讼权利等措施一方面有效解决了“上诉难”、“维权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为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近年来,恶意诉讼频繁地发生,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