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首先描述了中国通货紧缩与资产膨胀并存的金融怪现象,这是与传统理论相悖的;然后通过引入以资本市场为代表的虚拟经济部门将传统的货币数量论拓展为三部门的广义货币数量论,在新的模型框架下侧重从货币政策角度分析了通货紧缩与资产膨胀并存的生成机理。我们的分析表明:“中国悖论”是货币总量理论在偏松情况下货币结构严重失衡的产物,是货币结构失衡大于货币总量失衡的结果。优化货币结构是解决“中国悖论”的关键所在,中国货币政策应更多关注货币结构而不仅仅是货币总量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货币政策方面,汉朝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从汉初的"放铸"政策到汉景帝的"重禁"政策,货币政策的变化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作为西汉的著名政论家,贾谊的货币思想虽未被当时的统治者所采纳,但这一思想对于后世货币政策的制定起了深远的影响。本文结合西方经济学中"货币非国家化"以及货币数量论中关于货币发行权的理论观点,从时代背景、历史因素等方面,对贾谊的经济思想中关于货币思想部分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通过从货币危机的概述、货币危机理论的发展对货币危机理论做一个简单的概述。  相似文献   

4.
<正>一、引言货币调控包括数量调控和价格调控两种模式,价格调控以调节利率为主,数量调控以调节货币数量为主。但即便以价格调控为主的国家,对货币数量也同样高度重视。货币数量调控的理论基础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根据货币数量论(MV=PT),货币供应量(M)在经济运行中具有重要作用,直接影响经济增长(T)和价格(P)。这说明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调节宏观经济运行。二是根据货币供给理论(M=RB),货币供应量(M)取决于中  相似文献   

5.
以货币数量论为理论依据,重点分析了1991年至1999年间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趋势以及利率、通货膨胀率与货币流通速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相应措施提高货币流通速度,强化积极货币政策的政策效应,是改善当前通货紧缩局面的一项重要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网络虚拟货币的产生方式和发展过程;对网络虚拟货币的性质进行了探讨并得出网络虚拟货币具有货币的基本属性的结论;最后分析了其对现实金融体系可能产生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经济规模与贸易数量的日渐扩大;货币的形式由最初的牛羊、贝壳等逐渐进化至现在的纸币;同时货币的本位制度也经历了从商品本位制到混合本位制,直至如今信用本位制的演变。关国金融海啸爆发后,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议题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美元、欧元两种国际货币的不同发展历程,总结出国际货币的功能与优势,从中发现人民币虽具有国际货币的潜质,但目前还不符合国际货币的构成要件,仍需要时间改进提高,一旦机会成熟,人民币将登上国际货币的舞台,形成三足鼎立的世界货币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把资产价格加入到标准的货币需求方程中,可以更好地为货币需求不稳定提供理论解释。协整检验得出:房价和货币需求之间存在长期稳定正向关系,而股价的长期影响不显著;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得出:房价短期对货币需求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股价短期影响较小;对沉淀货币的进一步回归分析得出房价的货币沉淀效应非常明显,这可以解释"货币失踪之谜"。所以,房价与货币需求具有互补关系,房价上涨对货币需求的沉淀效应降低了货币流通速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广义货币的基本定义、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与广义货币的理论关系及各国对广义货币统计的具体规定三方面来探讨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是否属于广义货币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针对目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固有缺陷提出了超主权货币体系的想法,但从世界货币体系的发展规律和目前的形势来看,实现超主权货币的想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相似文献   

12.
根据马克思的货币理论,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代表了一定的社会关系,是将商品生产者联系起来的纽带。货币问题又是当今经济社会众多问题的根源,所以在运用货币政策时要以马克思货币理论为基础,同时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才能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3.
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的失衡是影响外汇储备变动的主要原因.本文从货币分析理论出发,构建外汇储备动态调整模型,可通过模型估计我国的外汇储备调整速度.对我国的外汇储备情况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对我国外汇储备实际持有量的选择是有参考价值的.  相似文献   

14.
07年金融危机的迅速蔓延,美元作为具有国际本位货币和主权国家货币的双重身份带来的问题日益凸显。从美国近年来不断扩大的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以及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等角度来看,央行行长周小川提出的“超主权货币”这一构想具有前瞻性,指出了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根据货币需求理论公式分析通货膨胀与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我国1994年-2007年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货币供应量M0、M1、M2中与通货膨胀指数CPI相关度最大的是M2。同时得出为了维持CPI在0-3%的水平时,货币供应量M2应该维持在15%-17%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后凯恩斯学派的货币理论认为货币供给是内生的,对于货币供给是如何内生决定的这一问题,后凯恩斯学派内部存在着适应主义、结构主义、流动性偏好3种不同的观点.以中国为例检验内生货币假说,可以拓展内生货币假说在发展中国家的经验证据,运用EngleGranger两步法、误差校正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等计量经济方法得出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研究期内存在从贷款到货币供应量的单向因果关系,所以中国的货币供应量本质上是内生的.长期内中国的GDP与货币供应量、贷款与基础货币、贷款与货币供应量货币乘数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短期内存在从贷款到货币供应量货币乘数的单向因果关系,这充分证实了结构主义的观点,但结果并未支持适应主义和流动性偏好的观点,这些结论对中国的宏观调控具有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7.
曾勇 《决策与信息》2009,(11):181-182
本文指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缺陷在于国际储备货币不均衡的一国信用机制,通过分析在当前世界货币体系下建立超主权货币的困难性,提出应当建立以超主权货币为目标的新型国际货币体系的过渡机制以促进今后很长一段时期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09年是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呈V型反转的关键的一年,虽然经济才开始起好,但是经济是否能够持续高速增长、通货膨胀是否会卷土重来、流动性过剩等问题又成为经济学家密切关注、热烈讨论的问题。这些热门的话题无不与货币相关,货币作为现代信用经济的主要媒介物,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而央行的货币政策对一国宏观经济的稳定与发展非常重要。在央行的货币政策中,为宏观经济的发展提供流动性是其主要任务之一,而且是一项非常复杂与艰难的任务。究竟保持多大的货币供应量增长才是恰当的?这一问题很具争议性,在经济学领域中对它的回答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而央行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决策通常会引起经济学家们的争议,甚至是批评、责难。本文试图从GDP增长率与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经验数据出发,并结合一些现存的流行的理论观点,对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货币的终结     
现有货币体系存在弊端,电子信息技术与货币本质的联姻将终结货币,未来的货币体系将建立在信用清算基础上,借助信息技术,通过借贷记录,实现虚拟货币交易,从而实现无现金社会。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货币信用理论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同时还介绍了其为什么没有将金融危机的出现预测到,并且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介绍了货币信用理论在发生金融危机之后出现的最新进展。一个合格的金融危机理论应该能够在一个统一的框架当中有效的融合创造信用的金融机构、信用本身以及货币,还需要能够解释由于信用的过度扩张问题,金融部门会在什么情况下而出现倒塌的现象,同时反馈给实体经济,最终造成经济危机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