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近年来高校学生状告学校侵犯其隐私权的诉讼常见报端,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从高校公权力与学生私权利的角度分析了高校管理中忽视、侵害大学生隐私权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汤啸天 《领导文萃》2008,(13):36-37
在信访活动中,正常信访大多数是因为政府行政瑕疵引起的.非正常上访的出现往往和公民信访权利的滥用有关。就公民遭遇侵权而言,侵权主体可以是其他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也可以是政府。公权力侵犯私权利行为的发生.既是对私权利的蔑视.也是对国家法制尊严的挑战。如果政府以“维持秩序”的名义压制公民的维权行为。双方的对立必然加剧。  相似文献   

3.
江平 《领导文萃》2014,(22):23-23
<正>市场经济必须贯彻公权力不与民争利的原则。在市场经济里,公权力和私权利应是什么关系呢?李克强说,公权力是没有授权即禁止,而对于私权利来说,是没有禁止的即自由。也可以说,公权力没有授权的就是非法,私权利没有禁止的就是合法,市场主体的权利是天生的不是政府给予的。而公权力是来自授权,只有法律授权范围内它才是合法的。把权力关在笼子里,就是要拿出权力的清单。只有在权力清单里规定的才是合法的权力,超出了权力清单的范围都是违法的。  相似文献   

4.
李鸣玲  董雪 《经营管理者》2013,(4X):277-278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的一项重要目标与任务,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权力与权利的关系,化解两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厘清两者之间的界限,达到既限制了公权力的滥用,又使公权力保护了私权利的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5.
在当下中国,法治状况如何,我以为是诸多因素中最值得执政者重视的核心指标。要使大多数人更高的需求得到满足,那么整个社会必须实现真正的法治化。如果整个社会的公权力得不到有效的遏制,它必然会时不时张开血盆大口,吞噬公民的合法权益。当一个公民的私权利得不到法律保障,他的房屋可能一夜间被城管强拆时,当一个勤劳而聪明的企业主  相似文献   

6.
江平 《领导文萃》2009,(3):35-35
发展主产力是社会主义目标,是硬道理,保障每个人的权利,同样也应是硬道理。社会主义人权的对立面在自己内部。第一个危险是,强大的公权力有可能转化为对私权利的限制甚至剥夺。第二个危险是特权现象。特权现象是平等人格的对立面,也是现在社会主义最可能出现的异化现象。在未来改革进程中,如何解决好这两个异化,  相似文献   

7.
20世纪50年代后,美国法开启了注重保护人权的时代,权利和平等成为美国公法的主旋律。布朗案和1964年《民权法》使宪法第十四修正案的法律平等保护条款得以真正实现,这也标志着美国法实现了以平等、自由、人权为核心价值体系的现代化。以米兰达案为代表,美国法注重以约束和规范公权力来实现对私权利的有效保障。同时,在社会的刮烈变化和决速发展中,美国法中个人权利的范围不断扩大,出现了“利的爆炸”。总之,现代美国法在价值取向上由注重财产权利向注重人权和平等转变。这种转变在公法上,形成了一场“权利的革命”。  相似文献   

8.
公权力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没有公权力,就难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就难以保证社会的运转与发展,从而个人的正当利益也无从保护.但公权力也极可能异化,背离其存在的本来目的,侵害公民权利乃至公共利益.事实上,公权力发展的历史,本身就是一个扩张与限缩的复杂博弈过程,其中扩张是公权力的天性,而限缩则是对公权力的控制,明确它的范围与边界,防止其对公民权利与社会公共利益的不法侵害.基于公权力应服务于其目的的要求,国务院提出,"要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形成权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法治保障的机构职能体系".而要达成这样一个目的,从法律上界定公权力范围,明确其边界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9.
时伟 《领导科学》2012,(33):6-8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急剧转型、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并日渐凸显的关键阶段,"公权力"与"私权利"之间的矛盾不断考验着政府的公信力.如何提高政府公信力,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事关社会和谐稳定. 一、政府公信力的基本内涵及其价值 1.政府公信力的内涵.目前我国学者对政府公信力的概念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①认为政府公信力是公众对政府行为的一种评价或认可,评价的对象主要包括政府信誉和形象.邹东升认为,政府公信力既包括民众对政府整体形象的认识和态度,也体现为民众对政府行政的理解和支持.  相似文献   

10.
"费改税"是针对目前我国"费大于税"的政府收入格局而提出的一项政策主张。这一主张的提出既是基于与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的比较,也是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理性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本文即是从法学的视角,以公权力和私权利间的关联互动为中心来研究这一问题,并在这一基础上展开一系列的法理学思考。  相似文献   

11.
信访权在性质上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公权利;另一方面,从信访内容来说,它同时也是一项私权利。信访权的这一双重性质决定了信访应是实现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以及社会公益的一项重要民主制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完善的必要  相似文献   

12.
王公  张博颖 《领导科学》2023,(6):115-118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公权力的监督与制约逐步加强,然而异体监督主客体目标的差异、同体监督下人际信任的冲击、单一监督主体能力相对有限,致使存在低效、形式主义、特权现象等监督难题。区块链可将多维度政务内容上链以供检查,以“技术管人”来辅助“人管人”,从而赋能公权力监督。当前,区块链赋能公权力监督落地还需应对区块链铺设、数据上链和跨链联通三项挑战,应扩大人才储备并加强顶层设计、明确数据上链规范和维护数据安全、精简监督主体与数据并推动跨链互通工作,进而实现区块链在公权力监督层面的强大效能。  相似文献   

13.
《领导决策信息》2012,(13):10-11
推荐度指数★★★★★★"社会管控型打黑"教训从迄今为止已经积累的打黑案例及相应评论来看,可将打黑按法律特征区分为治安手段与社会管控方式两种类型。分析两种不同类型打黑的联系和差别,尤其是差别,对于公正合理地评价打黑现象至为重要。社会管控型打黑是公权力组织以打黑为契机、以公安等强力部门对刑法第294条做扩大运用为基  相似文献   

14.
正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对公权力,"法无授权不可为";而对私权利,实行"法不禁止即可为"。前面一个原则,是我们一贯倡导的法治理念;而后一个,初看起来很有道理,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是有问题的。第一,这个结论成立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法律必须把所有的行为模式都可以穷尽,但是事实上,法律再发达的国家都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没有这个前提,就不能说"法不禁止即可为"。  相似文献   

15.
公权力配置不合理、权力监督不到位、考核评价不科学和干部队伍素质不够高等问题,都可能导致公权力运行发生偏差,出现公权力被"私有化""滥用化""闲置化"等现象。要加快推进公权力运行的法治基础建设,加大对公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力度,完善对干部行使公权力的科学考评体系,加强对干部正确行使公权力的教育管理,推动公权力运行回归本然,确保公权力始终姓"公",核心为"民"。  相似文献   

16.
<正>权力问题是政治的核心。如何对公权力加强监督,有效预防和克服其运行中的异化问题,是一个社会政治实践课题。自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提出坚持"苍蝇""老虎"一起打,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以来,如何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探讨建立"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的预防和惩治腐败机制,成为我国社会公众热议的话题。官员腐败问题,本质上是公权力的私用或滥用,是公权力的异化。克服公权力异化,  相似文献   

17.
正社交传媒和自媒体的飞速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巨大冲击,也带来一系列法律和社会问题,而言论自由的边界和范围,是最为重要的一方面。传统上,我们论及言论自由的边界,一般是站在媒体与公权力不断博弈的语境中,探讨法律和公权力对媒体言论的管制是否恰当合理。媒体影响范围及管制程度显然应该与个人私下的  相似文献   

18.
政治体制改革,本质上是公权力的改革,是公权力的重新分配和调整。部门作为现行权力格局的一部分,是典型的构成公权力系统运行的要素,应当作为改革的对象被纳入顶层设计中,而不是改革的顶层设计的承担者。在这方面,它和作为一个系统的省、市、县有着重大的不同和区别。  相似文献   

19.
《物权法》已于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并将于2007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物权法》的颁布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专家称此法颁布在我国法治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被称为“市场经济基本法律”、“私权利的保护神”。  相似文献   

20.
公权力在我国社会运作中的功能日益突出,作为公权力非规范运作的腐败现象也日愈严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在反腐工作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以曝光艳照为主要方式之一的网络反腐在便捷高效的同时,也存在着方式简单粗暴、虚假信息泛滥、危害个人隐私等缺陷,这就需要政府对网络反腐进行正确的引导,是其成为一种健康的、有效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