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6年发生超过9万起 群体性事件增加趋势明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领导决策信息》2008,(36):26-26
近期以来,贵州瓮安的"6·28"事件广受瞩目,加上之前的安徽池州事件、重庆万州事件、浙江瑞安事件、四川广安事件、大竹事件等,都被视为近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发生在我国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如"苏丹红"事件、"三鹿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蒙牛奶的"黄曲霉毒素"事件,让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得不关注我们每天都需要摄入的食品,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本文从道德伦理角度出发,分析了食品安全伦理问题的原因,并寻找化解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考虑事件恢复期的情景下,扩展了Jung[7]的针对进出口国际贸易的非正常投入产出模型。将2012年中日"钓鱼岛事件"视为一类政治争端事件,在几个假设前提下,评估该事件给中国的产业经济系统带来的间接经济损失,并筛选出对该事件较为敏感的产业。结果表明:"钓鱼岛事件"严重影响了中日贸易,2012年中日进出口贸易总额同比减少134.3716亿美元,考虑到产业经济系统内部的技术经济关联性,估算出"钓鱼岛事件"带来的静态间接经济损失区间为;然后假设"钓鱼岛事件"在1年、2年、3年、5年、10年和15年内得以解决,分别计算了该事件带来的间接经济损失区间;筛选出了"钓鱼岛事件"的高敏感行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金属制品业等。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方法可为类似事件的损失评估提供借鉴,研究结果可为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案例] 2012年国内爆发出多起规模和影响较大的"群体性事件",如河南安阳事件、江苏启东事件、宁波镇海事件、反日游行事件等.纵然政府、学界与民间对群体性事件的反思不断,总还是不断上演"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群体"乱象".  相似文献   

5.
那些事     
追问房媳事件:举家造假有无底线——随着"房媳"张彦拥有北京、山西双户口事件持续发酵,幕后越来越多的真相相继曝光。假户口、假年龄、假失业证、假录警手续……山西运城"房媳"事件越揭越丑,各种"造假"令人眼花缭乱。  相似文献   

6.
万明国 《决策》2013,(6):72-74
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相关规定,"漂流猪"事件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无疑义。那么,事件缘何而起?有何应对之策?【事件】上海"漂流猪"事件闹得沸沸扬扬,结果以由嘉兴的8位养殖户成为最终买单者,确实让人有点意外。原因是由上海提供的猪尸上的17个耳标(动物电子标签),除信息缺失外,8个耳标均属于  相似文献   

7.
目前,"黑砖窑"事件已基本接近尾声,在"黑砖窑"事件渐渐平息的同时,我们需要深入地自省,不仅是对事件本身,更重要的是如何进一步建立农村社会管理长效机制,避免这类事件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8.
《决策》2013,(7):11
6月8日,广西环保厅在其官方网站信息公开一栏,公布了2012年1月发生的广西龙江河镉污染事件,称该事件"是我国镉污染事件处置史上的一个奇迹"。不少网友质疑其"歌功颂德"。日前,记者发现,文件中创奇迹等语句已被删除。  相似文献   

9.
张明 《领导科学》2012,(4):12-13
近年来,随着"官员微博调情"、"官员QQ裸聊"、"官员与情人开房"等社会热点事件频频被媒体曝光,涉及各级领导干部私生活的丑闻事件也受到社会舆论的关注与谴责。网络媒介的放大性传播效应,使领导干部私生活丑闻事件的社会负面影响迅速扩散,对社会公众的道德心理产生了巨大冲击,也造成了一定的思想混乱,  相似文献   

10.
经济     
中国崛起比"9·11"事件更具影响力如果以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先入为主的看法来判断,近10年中最重要的事件毫无疑问就是"9·11"事件。但事实上,这10年中一个重要得多的事件是中国的崛起,以及伴随而来的美国的衰落。"9·11"是一个被过分渲染了的事件,它之所以具有现在这样压倒一切的重要性无非是因为两点,一是因为这次事件是针对美国的,二是美国对此做出的种种反  相似文献   

11.
今天的许多借势营销往往是"事件"一结束,营销就踪影全无,品牌也黯然失色.借势--事实上不是简单的赞助,同时要深刻挖掘事件中的潜在话语,找到品牌和事件之问的内在关联,该文通过对蒙牛的几起经典营销进行分析,力图展示蒙牛品牌在"眼球经济"之外的"意外"收获.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我国频频发生各种各样的突发公共事件,如云南的"躲猫猫"事件,"华南虎"事件,等等,这些事件共同引发出的一个的问题就是政府的公信力受到极大的考验,政府的公信形象受到严重的损害的问题,本文将分析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的公信形象问题,并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提出合理建议,为我国的政府公信形象的建设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又是阜阳,又是婴幼儿.继2003年因劣质奶粉导致"大头娃娃"事件之后,被被称为"新闻富矿"的安徽阜阳再度因公共卫生事件成为焦点.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学术界已经有了太多的口舌之争,继"易宪容事件"和人大"张鸣事件"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授邹恒甫和院长张维迎再次开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环境性群体事件频发,中国进入"环境敏感期"。对此,党中央十分重视,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伟大目标,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积极研究应对良策。因此,通过研究全国各地不断爆发的环境性群体事件,探明此类事件的特点及成因,寻求预测及科学、合理地解决该类事件的方法极为重要,有利于从根源上减少并消除环境性群体事件,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笔者分别选取在美上市和在国内上市的光伏企业为样本,运用事件分析法分析了我国政府2009年颁布的光伏产业扶持政策对公司市场价值的影响。文中选择"金太阳工程"这一事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事件发生作用的事件窗口内"异常波动"来衡量事件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光伏产业扶持政策的颁布,给在美上市的光伏企业市场价值带来了正向影响,但并未给在国内上市的光伏企业带来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7.
对天灾(四川"5.12"地震、青海"4.14"地震)和人祸(西藏"3.14"事件、新疆"7.5"事件)对股价的冲击效应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天灾人祸对所在地上市公司股价都造成了显著的负向冲击,短期影响最为显著的是"3.14"事件,长期影响最为显著的是"5.12"地震;2)两次地震对股市的冲击时间分别为19天和8天,两次群体性暴力犯罪事件分别为7天和6天,天灾的冲击时间比人祸长;3)两次地震给股市造成了30%左右的损失,西藏"3.14"事件造成了15%的损失,而"7.5"事件未给股市造成短期损失;4)股价冲击的传递机制表现为传染效应,受灾股票和配对股票齐涨齐跌,投资者追涨杀跌.另外,还得到了其他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例如,在第二次同类事件发生后,投资者表现出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不管是在天灾还是人祸中,民族团结情绪都有体现,一定层面上说明天灾人皆不欲,人祸更不得人心.  相似文献   

18.
由国家科技部、科技日报社、中央电视台联合发起的"2002年公众关注的中国十大科技事件"评选活动,经过评审组推荐、公众投票、选票统计,已圆满结束,"中国科学家初步揭开人类细胞衰老之谜"等科技事件入选"2002年公众关注的中国十大科技事件"。  相似文献   

19.
手机杂志     
三鹿事件后河北官员大"换血"因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导致石家庄市委书记吴显国被免职,石家庄市长冀纯堂辞职后这一个多月来,河北省地市一级官员进行了密度最大的一次"换血",除石家庄  相似文献   

20.
群体性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应急和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总书记亲自批示、以党中央联席会议决定启动县(市、区)委书记大接访,表明中央对干群关系的警醒全面升级,必将成为变上访为下访的历史开端今年以来,接连发生了贵州瓮安"6·28事件"、陕西府谷县"7·3警民冲突事件"等一系列群体性冲突事件,引起舆论广泛关注。在北京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