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音乐审美教育中主客体的相互关系夏威艺术作品存在着美,人们对它进行欣赏、体验、寻味,会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种赞叹,既是主体审美愉悦情感的自然流露,同时了包含着主体对客体的审美、鉴鉴别别和评判,这就是艺术鉴赏。音乐艺术也同样,在欣赏过程中不仅要有美的...  相似文献   

2.
三峡思     
我只身一人伫立于船头,欣赏着奔流的滔滔江水和江岸有名的奉节城。  相似文献   

3.
选择未来     
桥栏上倚着一位体态轻盈的的年轻女人,她极目远眺,似在欣赏春水东去的美景。她的怀里抱着一只宠物小狗。春风不停地吹拂着这个女人的鬓发。  相似文献   

4.
一次正在路上散步,天上突然就下起了瓢泼大雨,行人立刻奋力朝前飞奔,试图穿过这重重雨幕,迅速抵达可以遮挡的屋檐之下,偏偏有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依然保持着先前慢行的速度,边欣赏着路边狂奔的人群,边吹着自编的《雨中慢行曲》。  相似文献   

5.
悄悄的,悄悄的,优美的旋律飘荡起来了,浸透着甜蜜与温馨的海潮,缓慢而有节奏地为曲子打着拍子,典雅的大自然迈着轻盈的舞步,拉开繁星点缀的夜幕翩翩起舞。我凝视着她的舞姿,不失时机地欣赏着每一个曼妙的瞬间,我追随着她的舞步,默默享受着美的乐趣。  相似文献   

6.
今年2月初,我从英国飞抵北京,然后乘火车去武当山。到武当山时已是晚上,我打起精神欣赏着美景:山林间树影幢幢,云雾缭绕,静谧安宁,跟我想象的一样。  相似文献   

7.
清明时节,风和日丽,我徜徉在河边,一边欣赏美景,一边思考着人生。走着走着,好奇怪,我的眼睛好像蒙上了层纱,看不清周围的一切事物。冥冥之中,又感觉有个人影在眼前晃动。他身材高大,披头散发。我再定睛一看,感到他脸型瘦削,形容憔悴,但隐隐透出高洁之气,他边走边吟诵诗歌。  相似文献   

8.
赶海     
大海退潮了,我和妹妹一起去赶海。 沙滩上游人如织,有的坐在沙滩上欣赏烟波浩淼的大海;有的三五成群追赶着浪花,有的在水洼里捉小鱼小虾。  相似文献   

9.
欣赏妻子     
黄永武 《社区》2013,(23):60-60
谁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并且深信不疑——“老婆是人家的好,文章是自家的好”。如果进一步问:“为什么呢?”许多人或许就不知其所以然了。其实关键就在懂不懂欣赏嘛!捧着自己的诗文,横欣赏,竖欣赏,“酒倾杯尽疏狂发,大笔连圈自己诗”,因为肯用欣赏的眼光读自家的文章,文章才特别好。若在欣赏自己妻子的时候,眼光不要老是向外弯,也肯像面对自己的文章一样,横欣赏,竖欣赏,红笔打圈,妻子哪有不美的?  相似文献   

10.
林琳 《今日南国》2008,(6):63-65
宣布离婚,在收到高校录取通知书那天 那是一个星期六,女儿拿到了吉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我们一家三口都在等待这张通知书,因为邮局事先打来电话,让我们家里留人。上午10时多,邮递员按响了门铃,我和女儿几乎同时站起来,女儿伸手接过精美的通知书。我和丈夫洪滔微笑着从她的手里接过来,传递着,欣赏着。  相似文献   

11.
文学名著总是不断被人欣赏的,欣赏者一方面在前人评价的影响下阅读欣赏,另一方面由于时代社会的原因,欣赏者对前人的看法会补充、批判、纠正:欣赏是纠正误差的过程。读者一次次欣赏过程是一次次审美感受、经验的积累过程,它不断改进欣赏者的素质,使其欣赏愈敏锐、愈精细:欣赏是创造欣赏者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校开设钢琴艺术鉴赏课是对于各专业大学生实施美育的一条重要途径。钢琴艺术鉴赏课教材选编,应遵循通俗琴曲和经典名曲相结合的原则,音乐理论与欣赏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传统听赏训练与即兴创编小曲相结合的原则。欣赏方式包括“纯音乐”形式欣赏,理性品位式欣赏,描绘性欣赏,综合体验式欣赏。对于学生选修成绩的考核与评价可采取“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13.
水仙·生命     
那时,我活得很累。我整天都在繁杂的学习生活中忙碌着,每时每刻都在努力证明着自己的能力与价值。但是,付出了并不一定有回报。我还是处处碰钉子,时时遭“冷眼”。我不禁怀疑:不被欣赏的人生于我还有什么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宋代文人对“影”的吟咏,指示着“如画”的风景欣赏方式,主要表现为影与水墨写意的对应。作为审美对象的“影”,是草木形态及精神的提炼方式,具有超逸观想之美,文人借以寄托情怀,展示理想生活情境。影与水墨画在视觉效果与审美趣味上颇多相似,成为文人画创作与欣赏的灵感来源。在观赏墨梅、墨竹时,宋人将其还原为自然状态下的影像,形成“画如影”的全新书写范式。在中国画“水墨之兴”的背景下,这种以“影”联结的风景描写与绘画欣赏,有着共同的水墨趣味与写意追求,反映出宋人处理自然景观与人文意象关系时的新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15.
水做的女人     
看着窗外雪,静静地飘落,刚一落地便融化入了大地。她瞬间就在眼前消失,是那样地虚幻,是那样地美丽,我无力留住她的美丽,无力去细细欣赏她的晶莹剔透,只能默默地注视着,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器乐作品欣赏面临着音乐素质较差和文化水平较高的现状。只有从整体上把握音乐艺术的“情感符号”特性,了解常见表现手法和民族特点,熟悉普通“非音乐”手段,不囿于一般欣赏教材的思路,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切实提高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7.
顾祖年 《可乐》2010,(8):61-61
舞台上,报幕员口舌生津地说:“请欣赏杂技《抖杠》。” 演员微笑着跑步上台。四个男人抬着两根竹杠,后面跟着一男一女两名演员。礼节性地亮相后,男演员纵身一跃,上了竹杠,娇小的女演员燕子一般飞上竹杠。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个天气晴朗的傍晚,市郊13名乘客登上了,一个热气球,准备畅游城市的夜景。固定的绳索松开以后,热气球开始升空,夕阳西下,彩霞满天,城市中的楼群在夕阳中变成了一幅画。大家尽情欣赏着这个城市美丽的景色,兴高采烈地像孩子一样手舞足蹈。  相似文献   

19.
网络媒介改变了文学欣赏主体的范围,拓宽了文学作品的文化审美接受面。网络载体使得文学作品在虚拟化的赛伯空间中存储,并呈现出多媒体艺术的特征。相对传统文学欣赏的严肃性,网络文学欣赏表现出纯粹化、娱乐化、心灵化的特征,读者的主动性得到凸显。作为网络文学特殊存在形态的超文本文学,在欣赏方面尤其具有特殊性。  相似文献   

20.
自然环境与社会意识形态规定着时代的自然审美观,自然审美观制约着以自然美为素材的文学与绘画艺术的创造。中国艺术家把审美眼光集中地投向自然,在自然美欣赏中,总是把人摆进去,从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情感状态出发,寄情于景,移德于物,然后在物我交融中见出人的品德、情感来,这绝不仅仅是移情于自然,更是一种精神感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