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券军、熟券军都是活跃于宋末及元代的军事组织。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形成于南宋,是以会子支付军饷、从外地抽调兵士镇戍边境的军事组织,属于镇戍部队,后者则定居于当地;前者多承担战斗任务而后者主要负责屯田。元代,生券军有征伐、镇戍、屯田和侍卫职能,熟券军的职能同生券军接近;二者都属于新附军,政府对其秉持着非兵即农、不为兵则屯田的管理原则。  相似文献   

2.
熊维中 《老友》2009,(12):8-10
亦军亦农、贡献军农的王震将军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来到东乡红星垦殖场(以下简称"红星")蹲点调研、指导工作。在这两年时间及以后的20多年里,王震同志为发展"红星"、振兴抚州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  相似文献   

3.
部曲一词,汉魏以来就屡见于记载。汉代部曲,指军队的一种组织形式,亦即军队编制的名称。但到新莽末、东汉初,部曲的含义起了变化:从军队的编制、组织形式转为士兵或军队的通称。新莽末,赤眉、铜马等数百万的农民起义军,被称为部曲,而镇压农民军的地主私人武装,也有同样的称呼。及至魏晋,部曲是私家的武装,他们既耕且战,深受主人的剥削和奴役,是当时数量很多的一个阶层。现在试就魏晋时期私家部曲迅速增加的原因,魏晋时封建国家同部曲主争夺劳动人手的斗争和妥协,以及部曲同主人的阶级关系等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黎元洪督鄂期间对辛亥首义伤亡军士进行了优恤:设立毕血会,抚恤辛亥首义伤亡军士;开办铁血伤军济养院,优恤辛亥首义伤军;支持开办烈士遗孤教养所。离鄂后,黎元洪仍然关照首义伤军:帮助伤军争取恤金,为之筹划谋生之策。从抚恤辛亥首义伤亡军士的情形可以看出,民初黎元洪的政治处境可谓亦曾风光亦尴尬。而引起尴尬的关键症结之一,就是辛亥首义在民初政坛尤其是北方政坛的影响力逐渐衰减,黎元洪所拥有的辛亥首义政治资源遭到削减。  相似文献   

5.
部曲,就广泛的意义来说,是指士兵,但部曲的原始意义,却是一种军队的编制。《后汉书》卷114《百官志》说:“将军,不常置。本注曰:掌征伐背叛,……事讫皆罢,……其领军皆有部曲。大将军营五部,部校尉一人,比二千石。军司马一人,比千石。部下有曲,曲有军候一人,比六百石。曲下有屯,屯长一人,比二百石。其不置校尉,部但军司马一人。又有军假司马、假候,皆为副贰。……其余将军,置以征伐,无员职,亦有部曲司马军候以领兵。”可见部曲是一种军队的组织形式,或军队编制的名称,即大将军所领的军队,其编制有部、曲、屯等各级组织,在各级  相似文献   

6.
关东军军马防疫厂即关东军第一〇〇部队,作为一支秘密细菌战部队存在了约十年之久,它与关东军第七三一部队性质相似、关系密切,是日本细菌战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其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了日本天皇、参谋本部、陆军省、关东军、各级兽医学校及马疫研究处等部门的支持与配合,体现了日本从上至下有预谋、有组织地进行细菌战,可视为国家犯罪。该部队所从事的细菌实验鲜为人知,由于相关文献、档案付诸阙如,对该部队的研究还远远不够。本文旨在梳理一〇〇部队的历史沿革、组织编制、部队规模、实验任务、覆灭消亡。通过解析、研读史料,证明该部队积极准备对苏联进行细菌战,为此进行多次大规模动植物细菌实验,亦秘密开展人体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7.
图片报道     
邓美华  尹文峰 《社区》2014,(33):22-22
北京市海淀区金沟河军休所非常重视军休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并积极落实军休!文化养老”的要求,把丰富军休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作为军休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并搭建军休社区文化大舞台,开展经常『生的文体活劝.为军休干部的晚年生活注入了新活力。图为近日该所组织的“我是一个兵”文艺汇演。  相似文献   

8.
何立波 《中华魂》2013,(9):44-47
在红军时期,郭述申曾是一位显赫的高级将领。他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创始人之一,是党中央任命的首任鄂豫皖边区特委书记,创建和参与领导过红27军(军政委)、红28军(军政委)、红25军(军政治部主任),为鄂豫皖根据地的创建和巩固,为党的组织和红军队伍的发展壮大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太平军目》版本研究述略《太平军目》,是概括太平军组织制度的文件,颁行最早,流传较多。对此书版本的研究,始于《贼情汇纂》编者张德坚。他在该书卷四“伪军制上”,举旱军,水军示例,张氏云:“此贼初定军目式也。曾刊伪《太平军目》一册,以一军为例,全刻五百两司马,前列军帅,师帅、旅帅,后列卒长,每一卒长之下,列两司马四人,尚无东西南北之分及刚强伍长、冲锋伍座诸名色,千篇一律,满纸皆卒长、两司马字样,不知其军制者,无不开卷茫然。嗣俘得续改《军目》,眉目较前清楚,因于旱营各举二军、水营各举一军,著之于篇,以为定式,十军百军皆同,俾览者可以触类而推寻焉。”近代最早影印《太平军目》的是萧一山。他于本世纪的三十年代,据伦敦大英博物院藏本辑入《太平天国丛书》第一集。封面题:“太平天国壬子二年新镌”。萧氏跋:“盖即其续改之本也。”见《非  相似文献   

10.
军源于唐初,为防御蕃部扰边,政府在屯驻戍边处设置军、守捉、镇等军事管辖区。因军事需要而置的军自宋真宗朝以后淡化了军事色彩,但得到了保留,成为固定的地方行政区划,这是宋代军不同于唐五代军的主要特征。宋代的军虽与州、府并列,但数量很少,作为地方行政管理单位显得不成熟、不稳定。同时,存在“州级军”与“县级军”二重制,对此特殊性需要认真关注。州级军隶属本路;若降为县,则隶于州、府,军使兼知县。宋初所置与州并列的军大部分为太祖、太宗朝尤其是太宗朝所建;军的分布最突出的是北方、西北边境的河东、河北道、关西道。县级军两宋皆置,以南宋为多。另外,“军使”为官名,不是州之下、县之上的行政单位。  相似文献   

11.
五代行政区划单位"军"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作为行政区划单位出现于五代中后期。满足军事需要和保障重要资源供给,区划内存在常驻的武装部队是军设置的原因和特点。军的得名与唐中后期形成的"以军目地"的习俗、行政地位的提高、特有军政合一管理体制的存在有关。军作为行政区划单位在五代的出现,是唐宋时期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一研究红军长征史,不应忽略敌方统兵40万的追剿军总司令何键湖南省主席、第四路军总指挥、二级上将何键,与顾祝同、蒋鼎文、陈济棠是蒋介石第五次“围剿”红军的四根台柱子,分别担任赣粤闽湘鄂“剿匪”西路军、北路军、东路军、南路军总司令。红一方面军长征,连续突破四道封锁线,属西路军作战地区,其中三道在湖南。1934年11月蒋介石任命何健为“剿匪”军追剿总司令,统兵10个军40余万人,包括薛岳、周浑元所部“中央军”及四个省人湘部队。几乎使红一方面军濒临绝境的广西全州湘江战役,亦是何键秉承蒋的旨意所部署和指挥的。三大主力…  相似文献   

13.
于阗是唐朝的安西四镇之一,在唐朝经营西域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于阗与唐朝其他边疆地区一样,在军政体制上也发生从镇戍到军镇的演变。本文认为,毗沙都督府与安西都护府是原有的羁縻府州系统,而于阗镇守军与安西四镇节度使是新的军镇系统。从长寿元年唐朝在四镇驻兵以后,开始了军镇化的过程,到安西四镇节度使定型,最终军镇体制后来居上,从权力上控制并支配了原来的羁縻体制。  相似文献   

14.
1924年10月13日,孙中山致电胡汉民,指出“商人既如此,非大加惩创不能挽回大局。着即宣布戒严,停止一切法政、行政,付托全权于革命委员会,使便宜行事,以应非常之变。”15日,警卫军、黄埔学生军、工团军、农民自卫军以及滇、桂、湘、豫、粤各军包围了广州西关商团总部,经过激烈的战斗,全歼了商团军,平息了震惊一时的广州商团暴乱。 广州商团的产生与变质 广东是中国近代资本主义较为发达的地区。清末民初,由于军阀割据,盗匪横行,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1911年夏,广州商民成立了自卫性武装组织──广州商团…  相似文献   

15.
论曾国藩与晚清政柄、兵柄的下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51年1月,洪秀全率众起义于广西桂平县金田村。3年后,他便率领太平军攻克南京,遂改名天京,定为首都,建立了与清朝封建政权相对峙的农民政权。1853年5月,太平天国遣军西征、北伐,八旗、绿营兵望风崩溃,清政府被打得风雨飘摇。就在这时,出于对农民军的阶级仇恨,曾国藩在湖南筹建绝对服从他指挥的地主武装湘军,在湖广地区挡住了西征军的攻势,起到了八旗、绿营兵所不能起的作用。曾国藩组织湘军,开地主官僚组织、掌握军队的先河。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军阀。清政府害怕兵权旁落,对曾国藩猜忌、压制,以至曾国藩几起几落。无可奈何花落去!不依靠湘军,清政府无法镇压太平军,最后终于起用军阀曾国藩,命令他为两江总督、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这是晚清政柄、兵柄下移的开始。  相似文献   

16.
伪政权组织是抗战时期日军在中国沦陷区内纠集汉奸培植起来的卖国政权组织 ,起到了助日膂力、为日张目的作用 ,其所犯下的罪行决不亚于日本侵略军。  相似文献   

17.
1940年深秋,正当天高气爽,百禾待收的黄金季节,我第18集团军总司令部,发布了于8月20日20时“百团大战”总攻击令。 当山西新军决死纵队接到配合120师对白晋路南段破击的任务后,战斗部队即于8月19日下午4时先行到达指定地点,政委董天知亦于当日21时带领第九团一个连赶往设在潞城县西部山区的  相似文献   

18.
"易进难退"的兵制与北宋前期之冗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前期,冗兵现象滋生并日趋严重。宋"易进难退"之兵制是造成军队数量迅速增长的诱因,而军员速增及其带来的军费开支超过当时经济发展水平与财政支付能力,是产生冗军之根本原因。冗兵现象渐露于太祖末年,蔓延于太宗朝,缓和于真宗朝,恶化于仁宗、英宗二朝。  相似文献   

19.
2019年西安新出土的唐代翟伯墓志,从志文内容可知其家族源于西域,聚居于凉州,后再迁于长安,以及唐初翟伯为参旗校尉等信息。该文从翟姓与粟特人关系密切,翟伯父子姓名亦有祆、佛二教影子,志文书写还有崇汉特征,墓中出土金币等方面考证翟伯为入华粟特人。同时根据万年县设立情况考察参旗军的初建问题,并推测唐初十二军或为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20.
诗人王文军工作在基层,创作于陇亩。王文军以他独到的、敏锐的审美直觉把握自然,书写乡土。在他的笔下,凌河两岸的风土人情和自然景物呈现出异常鲜活和新奇的本真形态。他的诗歌给接受者以悦心悦意、悦志悦神的审美感受,人们由此发现身边的事物与风景原来是如此富有诗情画意和文化内涵。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这些源自于王文军诗歌的陌生化与互文技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