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夜宴     
女佣住在主人家附近,一片破旧平房中的一间。她是单亲母亲,独自带一个四岁的男孩。每天她早早帮主人收拾完毕,然后返回自己的家。主人也曾留她住下,却总是被她拒绝。因为她是女佣,她非常自卑。  相似文献   

2.
保姆住在主人家附近,一片破旧的平房中的一问。她是个单身母亲,独自带着一个只有四岁半的男孩。每天她都早早地帮主人收拾完毕,然后返回自己的家。主人也曾经留她住下,却总是被她拒绝。  相似文献   

3.
女佣住在主人家附近一片破旧平房中的一间。她是单亲母亲,独自带一个四岁的男孩。每天她早早帮主人收拾完毕,然后返回自己的家。主人也曾留她住下,却总是被她拒绝。因为她是女佣,她非常白卑。  相似文献   

4.
江岸 《社区》2003,(12)
小时候我家住在一个大杂院里,院子好大,足有几十户人家。那时日子过得很清苦,而邻居间的亲热劲却像是一家人似的。记得一次父亲与邻居大伯相邀去钓鱼,由于父亲的钓鱼水平有限,回来时竟是两手空空,而大伯却是满载而归。晚上大伯家在院子里做鱼的香味飘过我家,好是羡慕。不大会儿功夫大伯竟把鱼端到了我家的餐桌。现在想想,心里还是热乎乎的。后来住了楼房,邻居间见面的机会少了,邻里关系也就淡漠了,甚至楼上楼下住好多年,彼此不相识。几天前,住在楼下的邻居找到我,说我家的卫生间漏水已经殃及他们家了,并建议我找房管所的来进行修缮。我当即…  相似文献   

5.
孟谦 《社区》2011,(21):21
在纽约,一位收入颇丰的白领所住的公寓租金不菲,但住在他对门的是一位靠领养老金生活的老婆婆,他们两家的户型差不多,而这位收入不高的老人如何付得起租金呢?事实上,这位老人是一位"廉租房"住户,因为她很多年前就住在这里,当她的收入抵不上上涨的房租后,就向政府提出了救济申请,经政府审核,她的情况符合政府的救济  相似文献   

6.
半臂的距离     
《可乐》2006,(2)
结婚不过一年,他们彼此已经感觉,无论生活习惯还是性情爱好,都与对方格格不入。她是个精细的女子,喜欢扎着围裙在厨房里研究各种菜的做法,他却天性简洁,简单的米饭馒头就能打发过去;她喜欢逛街,专拣偏僻的小街巷里的小店,淘碟子或者一些精致的小玩意,一待就是半天,而他,宁愿待在家里打游戏。还有:他喜欢吃糙米,她喜欢吃精米;她的衣服每天必换,他一双袜子能穿一个星期……当初恋爱的时候,不是没有发现这些不合拍,但他们都想,不是说性格互补的两个人在一起才是最完美的吗?没想到结婚后,这些琐碎的一点一滴,都成了利刃,把他们的婚姻生活刺得伤痕累累。摔盆砸碗,恶语相向,到最后,只剩下一  相似文献   

7.
杨红筑 《今日南国》2008,(19):59-59
很早,他就和她同厂,他们从事三班倒的工作。一个月里,只有几天能轮在一个时间段上休息。刚结婚时,厂里没房,他们住的是集体宿舍里一间极小的房子,卫生间、厨房都是公用。  相似文献   

8.
邓万祥 《社区》2010,(15):62-62
菲儿是职业女性,婚后生下女儿交由家乡的母亲照顾,她与老公努力了几年,终于买下一所属于自己的小公寓。其实,这些年来菲儿与老公都是聚少离多,因为老公近年受聘到马来西亚工作,合约一签就是3年,通常只有她一人在家,就连搬进新家时,都是她独自叫搬运公司,从早上一直忙到晚上才搬妥。独自一人住新家,菲儿并不觉得害怕或不方便,因为左邻右合都很热情,尤其住在左边的男邻居,进进出出都友善地跟她打招呼,还交待她有事随时可以找他帮忙。  相似文献   

9.
对他说     
《北方人》2008,(4)
17年前,她义无反顾地从他身边离开,而现在,她却在千方百计找寻他的踪迹。生活充满了太多的变数。谁能想到曾经身无分文的她今天会成为一个拥有傲人财富的商界女强人?而他呢,当年率领大队人马在云南边境把他的肮脏事业干得轰轰烈烈,如今她急切地需要他的时候,他却销声匿迹。  相似文献   

10.
老太婆已经老了,老头子也作了古,她一个人住在海边的那所老屋里,她的孩子倒是有出息的,住到繁华的城里去了,只有她孤孤单单的。有一天,她实在闷得不行,就拿起了老头子的那张网到海边去  相似文献   

11.
下岗下出了个工人摄影家,“编外老记”以此为生,生活过得很充实。 已经下岗5年的刘奎龙,原来住在止马营。只有10几平方米的屋子,一家3口人挤在一起生活、休憩,日子过得并不宽裕。他为了生存,在屋外搭了一间小披子做厨房兼暗室。白天做厨房,晚上洗照片。每天,刘奎龙背着相机满街转,找新闻,抓镜头,晚上一个人躲在小披子里洗照片,第二天一早骑着自行车跑各家报社发新闻图片,或者到邮局将自己捕捉到的摄影作品寄往全国各地的报刊。几年下来,他拍出了3000多幅新闻图片和摄影作品,有的年份一年就拍出300多  相似文献   

12.
王世虎 《社区》2012,(16):49
因为换了份工作,单位地点由城北迁往了城南,我不得不重新找栖息之所。哪知单位附近的房子那么紧张,好一点的小区全饱和了,无奈,我只有在城中村的一栋民房里租了间不足二十平方米的小单间。这栋民房,临近集贸市场,住的多是附近的小商小贩。他们拖着一家老小,从乡下来到城里打工,靠每天辛苦的奔  相似文献   

13.
当我们高中毕业进入到各类高校,你是否想过找份自己能胜任的兼职工作来充实一下自己的大学生活呢?一提到兼职,也许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是家教吧。 "做家教,既容易又轻松。尤其是那些小学生,只要让他们认真读两个小时的书,不用教什么,不怕他的成绩不提高。""家教轻  相似文献   

14.
杨爱华的丈夫家是西河镇的,西河煎饼小有名气。99年10月,她与丈夫商量要回西河经销煎饼。从小在城里长大的杨爱华,一下子回到农村,可能不习惯,但她暗下决心:别人能吃的苦,我也能吃!托人焊了一间仅有一平方米的小铁皮房。杨爱华就找东邻西舍有摊煎饼基础的家庭妇女签订供煎饼合同。当时,正当冬季,小小的铁皮房风也挡不住,寒也避不过,冻得浑身发凉。但生意并不好。为了能吸引顾客,对来店里的客人,每次都让他们免费品尝;对消费者意见和建  相似文献   

15.
高延萍 《老友》2009,(10):37-37
女儿在日本的福冈市买了房子,她三番五次来电话,要我去她那里住一段时间。今年春天,我飞到了樱花盛开的日本。到达日本的当晚,女儿就拿出计划,要陪我到什么什么地方去玩。我却对她说:"我现在这个年龄,主要是健身。在国内我每天早上必和一帮拳友到公园打太极拳。你明天早上先帮我找一个清静的地方,我先打几套太极拳再说。"  相似文献   

16.
余玮  吴志菲 《可乐》2010,(10):57-57
1939年秋,邓小平与卓琳在延安相识。卓琳说:"他(邓小平)是从前方回来的,和邓发住在一个窑洞里头。我在公安部工作。他们经常到公安部来,因为公安部女同志多。有时,也叫我们到他们住的地方去玩。他大概在那个时候就对我有意了。我不知道,他就找跟我一块儿到延安的女朋友来跟我谈,说他想跟我结婚,问我同不同意。那个女朋友和我谈了两次,我不愿意。我说我还年轻,不想那么早结婚。我拒绝了。"  相似文献   

17.
《可乐》2007,(11)
苏珊非常羡慕女同学罗琳,能住在带阁楼的房子里。罗琳是工人的女儿。苏珊经常想起去年到她家过生日的情景。那天玩得晚了,她睡在罗琳的屋子里。那是一间小小的阁楼,矮得一伸手,就能摸得到屋顶。两人都没有睡意,罗琳打开衣柜,  相似文献   

18.
蝴蝶痕     
在一场宴会上,他对她一见倾心,自此电话不断,鲜花不谢。他花很多小心思哄她开心,比如,包船带她到无人小岛,宠溺地看着她在海滩上孩童似的对着大海开怀地笑。浪花卷起他们重重叠叠的脚印,细细的快乐如岸边的细沙流淌。一个男人对于一个女人的执著与关爱,他做得恰到好处,她似乎找不到可拒绝的理由。在公园幽暗的树影里,他的大手盖住她的小手,路过的人停下来朝他们微笑。那种时候,她的思绪就会停结在那里,一切恍如童话,模糊得不真实。当他扳过她的脸,脸对脸相望,说我爱你时,她能清晰地听见他真挚的情话。不用再怀疑,这就是爱情,这就是梦想。他近一步,她的依恋也增加一分。似乎终于看见幸福就在前面,她脚步轻快起来,渐渐地她  相似文献   

19.
只要一谈起“找工作”,特别是年轻人,其中大部分人只有两个词作答:“难找”,“烦人”。笔者有幸接触了许多已经在工作的年轻人,在和他们的交谈中,深知他们工作的酸甜苦辣,笔者认为,他们中的有些真实体会可以讲给正在找工作的年轻人听听,使他们能从中得到启示。 A小姐于1998年毕业于上海交大通讯专业,目前已在美国工作,她说,她现在工作很累,因为变化太快,她得不停地学习新的东西,不停的投资教育,没过多的时间顾及别的,如个人家庭的建立等,当然还使父母亲担心的是女儿的健康问题“由于我在选工作之前,爸爸反复强调过,选这样的工作,得作好吃一辈子苦的思想准备,所以,我目前的生活,工作一切都正常。但我有个同事可惨了,他学的电脑,日新月异的变化,每天都有新的东西出来,逼得他必须不停学习,不  相似文献   

20.
刘希 《老友》2013,(2):41-41
婆婆在我这住了两个月就回去了。回去后她跟人说:“媳妇对我好是好,可她住在8楼.一天到晚就像吊在半空中,实在闷得慌,还不如农村住得舒畅,有地种,有街坊聊天,心里踏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